高宁:闻所未闻的“觉悟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4:01
且说五十多年前的“觉悟票”

2011-10-06网中人

1、闻所未闻的“奇票怪证”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年轻人没见过的票证”,除了并不陌生的“工业品购货券”“肥皂票”“解放鞋票”之类,还有匪夷所思的“粪票”“尿票”“月经带奖售券”等等。尽管发帖人没有片言只字的说明,倒也不难揣测那些票证的用途。但是有一种“觉悟票”,实在是闻所未闻的“奇票怪证”了。



很无奈,有图无文。人的觉悟也是“计划供应”的?“觉悟票”是神马东东??百思不得其解!

幸好现在有了互联网搜索,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对此均可找到答案。粗粗浏览那些为数不少的关于“觉悟票”的网上资料,似乎大同小异,相差无几,但是,细细看去,还是值得回味和深思的。


2、“腾讯网”把“觉悟票”解释为“带有奖惩性质的粮票”

网上资料中,“腾讯网”的“共和国辞典”022期《“觉悟票”与背后反左故事》,图文并茂,有下列释文,其中把“觉悟票”一再解释为“带有奖惩性质的粮票”http://news.qq.com/zt2011/ghgcd022——



这是一张不寻常的粮票。中国粮票40年的历史上,只有这一种叫“觉悟票”。笔者翻查资料,除了九十年代以来有些票证收藏者提过这种粮票外,没有其他原始资料有过介绍。
我们知道的,只有这张粮票的名称叫“觉悟票”,这张粮票发行的时间是1959年,发行单位在河南林县某个人民公社。以及,粮票背后记载的罕见说明。

但只要经过细致的考察,这已经足够透视一个时代,一个地点,一场运动之下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反左的故事。

【释义】什么是体现“按劳分配”的觉悟票

“觉悟票”,不是说领票的就有觉悟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一种很常见的产物。从1955年开始发行到1993年彻底退出市场,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见证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一幕。这期间出现了各式各样今人难以想象的票证,有板凳票、蜡烛票、也有尿票、粪票,甚至还有“语录票”、“文盲票”。但要说最罕见,最具有意义,可能还得数本文介绍的这种“觉悟票”。

什么是“觉悟票”?有些读者可能会望文生义地以为,“觉悟”这个定语与粮票上加毛主席语录类似,仅仅反映时代的特征,而不具有实质意义——那个时代的人就该有觉悟,领粮票就是收获“觉悟”。但这么理解是不对的。把觉悟票翻到背面,就可以看到它的用法:

“觉悟票”的使用方法:

一、为考核劳动好坏,分别印制红、绿两种票色。

二、对劳动好、踏实、干劲大,发红票;对劳动差、没干劲、不能按时上工、下工发绿票。

三、参加劳动的人必须随天发票;不参加一律不发票。

四、全月不旷工和全红票为一功,记在功过簿。

五、每月领七张绿票以上记一小过,记在功过簿。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觉悟票”是“大锅饭”破产后“奖勤罚懒”的措施

显然,“觉悟票”是一种带有奖惩性质的粮票。再仔细观察,上面贴出的几张觉悟票,标注的时间都是1959年,那么就很容易联系想到,1959年,正是我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时期。那时候,几乎所有地方都采用了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一大二公”和“大锅饭”,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这带有奖惩性质的“觉悟票”,正是取代“大锅饭”、奖惩罚懒鼓励人们积极劳动的新事物。虽然表面上是希望大家讲“觉悟”,但谁都可以看出来事实上起作用的,是票背面的5条措施。

有人认为,“觉悟票”是某位大队支书想出来的,并流传到多个地方,如今看到的“觉悟票”有多个公社的版本即是明证。但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是,目前已知的“觉悟票”,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河南林县(今林州市)。而且,根据各种“觉悟票”的样式相像程度和用法几乎相同,虽然没有别的佐证,笔者也敢断言,林县各种“觉悟票”的发行肯定跟县级的领导有关。而在全国其他地方,从未发现过类似的票证。


3、“临川文化网”认为它是“分配制度的凭证”

我注意到,“腾讯网”的资料末尾列出了几项“资料来源”,其中有一项《一张奖勤罚懒的觉悟票》。遂在网络上搜索到,江西抚州日报社主办的“临川文化网”于2008-11-12发表的《一张奖勤罚懒的觉悟票》。

http://www.zgfznews.com/linchuanwenhua/linchuanwenhua/kaogushoucang/wenwushoucang/zaxiang/2008/11/21/203202.shtml

一张奖勤罚懒的觉悟票

发布时间:2008-11-2111:01:00来源:抚州日报




这是一枚1959年原康人民公社发行的“觉悟票”,该票长7.6厘米,宽4.4厘米,木刻版红色印刷,票的上方印着“原康人民公社××大队”,下端写着“一九五九年”,中间印有“觉悟票”三个大字,“觉悟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分别标有“只限本人”,“月底收票”字样。“觉悟票”的背面印有五条说明:

一、为考核劳动好坏,分别印制红、绿两种票色。

二、对劳动好、踏实、干劲大,发红票。对劳动差、没干劲、不能按时上下工发绿票。

三、参加劳动的人必须随天发票,不参加一律不发票。

四、每月廿八(爱社日)验票评级发工资。

五、不论好坏,月月存档案。

这枚“觉悟票”是20世纪50年代,原康人民公社实行多劳多得分配制度的一种凭证。

1959年,正是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时期,那时,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大都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个样。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严重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原康人民公社敢于冲破大锅饭的禁锢,创新分配制度,创造了用发行“觉悟票”的办法,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反映社会成员的思想品质的“觉悟票”,第一次以意识形态——觉悟,作为一种标准来衡量社会成员贡献大小,并以此作为分配标准,这在我国票证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枚“觉悟票”说明我国人民在20世纪的50年代,就对如何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古向东) 


4、两种解释的比较

细细品味二者的解释,我觉得“临川文化网”的解释要比“腾讯网”合理、说得通。“腾讯网”的资料中那张“觉悟票”照片,集中了若干不同种类的“觉悟票”,但是并不能从中找到它是“粮票”的痕迹,所以很难说得通它是“不寻常的粮票”。

而“临川文化网”的解释就比较顺理成章,特别是指出了“觉悟票”是一种绝无仅有的以“觉悟”作为“分配标准”的凭证。

也许,某些网站的编辑们片面理解了“大锅饭”一词,以为当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真的局限于“分粮、吃饭”,进而把“觉悟票”解释成为“不寻常的粮票”了。


5、我的两点“新发现”

对“临川文化网”与“腾讯网”提供的资料照片进行深入观察,我有两点“新发现”。

【一】

“临川文化网”与“腾讯网”的资料照片都说,“觉悟票”背面有五条说明,但是它们的内容不尽相同。前三条是一样的,后两条大相径庭。“腾讯网”照片上第四、五两条为:四、全月不旷工和全红票为一功,记在功过簿。五、每月领七张绿票以上记一小过,记在功过簿。“临川文化网”照片上第四、五两条为:四、每月廿八(爱社日)验票评级发工资。五、不论好坏,月月存档案。

这里的“亮点”在于,后者透露了一个信息:那时候的农村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也是每个月发工资的。农民拿工资,在五十年代公社化初期的确是短时间存在过,具体情况有待查询相关资料。

【二】

从“腾讯网”的资料照片中可以看到,那时候的“觉悟票”除了“河顺、小店、原康”等人民公社以外,还有一个“陵阳钢铁厂”。我估计,那是在大跃进时代“大炼钢铁”时应运而生的“社办企业”,所以,和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一样,实行“觉悟票”。


6、感言

在“腾讯网”的资料中有这样的话:目前已知的“觉悟票”,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河南林县(今林州市)。而且,根据各种“觉悟票”的样式相像程度和用法几乎相同,虽然没有别的佐证,笔者也敢断言,林县各种“觉悟票”的发行肯定跟县级的领导有关。而在全国其他地方,从未发现过类似的票证。为什么是林县?为什么只有林县?并且由此拓展到当年林县及红旗渠等话题,但与“觉悟票”这个主题渐行渐远。其实,对“觉悟票”本身的起源、应用、发展、变化、消失是大有深入探究的余地的。

---------
“觉悟票”与背后反左故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701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