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夫爽肤水怎么样:81位中研院院士留在大陆60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9:59:12
文中有严济慈、华罗庚等信息
1948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 这些学术精英大多留在了大陆。
1949年初,在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剑指长江之际,刚过而立之年的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五厅上尉黄仁宇,随国防部从南京撤往广州。这位多年以后以美籍身份写出《万历十五年》的著名历史学家,在那个农历己丑年的人生选择,和很多在南京供职的人士一样,面对变幻的时局,走,还是不走?
不独黄仁宇这样的政府公职人员,事实上,随着战局的演变,对首都南京而言,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影响都是巨大的。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在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南迁的路径,上海,广州,桂林,香港,台北,甚至国外,都是他们的目的地,中国现代史上一股人口流动狂潮就此掀起。
和黄仁宇南迁差不多相同的时间,21岁的金陵大学外文系二年级学生余光中,跟随母亲离开南京迁居上海,再去厦门大学入读,当年7月又迁香港。一年之中,这位未来的乡愁诗人流离四城,虽然靠着家底没有失所之虞,但离乡背井的仓皇,恰是1949年很多南京外迁人士的写照。
国共和谈在4月20日最后破裂,仍然在京的“中央各机关”开始紧急疏散。查阅1949年4月21日的《申报》报道,政府职员凡是不愿南迁广州而留在南京的,每人发疏散费金圆券500万元;自动向指定地点疏散,交通工具自找的,发疏散费300万元;愿意随政府南迁的,交通工具统筹办理,发给疏散费30万元。
在有权的政府高官和有钱的地主富商各显神通往南跑的时候,中央研究院院士这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是走是留,颇为引人注目。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隶属国民政府,是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首任院长蔡元培。1948年首批中研院院士共81人经民主推选产生,其中数理组院士28人,生物组院士25人,人文组院士28人。李四光、竺可祯、陈省身、华罗庚、茅以升、童第周、苏步青、陈寅恪、冯友兰、赵元任、梁思成、郭沫若、胡适、傅斯年……随便哪一个名字,都是当时中国学术界最出色的人才。有人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中研院:“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这样一批顶尖的学术精英,国民党政府是相当重视其去留的标志性意义的。在他们眼里,黄金要抢运,故宫文物要抢运,学术精英同样要抢运。
如今,南京市民在绿意盎然的鸡鸣寺旁,北京东路39号,可以看到挂着江苏省科技厅牌子的一组民国建筑,那儿正是昔日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以及地质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所在地(当时是鸡鸣寺一号)。这座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仿明清宫殿式建筑,建于1947年,完工还不到两年,身居其中的学者们刚刚结束几年前因抗战而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刻,又将面临新的选择:去台湾,还是不去。
中研院向台湾搬迁,从1948年12月起就开始了,几乎与故宫文物从南京迁台同一时间。但是不同的是,故宫文物是死东西,想搬就可以搬,而中研院最大的财富--院士,都是活生生有思想的人。
1948年12月15日,一架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飞抵南京明故宫机场,机上有两位中研院院士:北大校长胡适和清华教授陈寅恪。颇具意味的是,这两人此行都没有将台湾作为外迁的目的地,陈寅恪只在南京住了一晚即去上海,然后南下广州受聘于岭南大学。而胡适,在南京呆到1949年初后去了上海,最后离沪赴美,永远离开了中国大陆。
12月21日,第二批被“抢救”的学人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率领,同机到达南京的有24位教授。
1949年1月19日,中研院历史语言所所长傅斯年只携带部分亲人和主要生活用品,从南京明故宫机场乘飞机去了台湾,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行前并非认为是与大陆永别,他将很多图书、家产以及亲戚都留了下来,希望赴台只是“暂时去看看”,因为他觉得共产党绝无可能突破长江天险。傅斯年这一去,再也无缘回到鸡鸣寺一号的中研院大院。
对于这些精英知识分子,国民党固然是全力抢运,但相当一部分的中研院院士,由于对国民党统治的极度失望,不想随院所一起迁往台湾。社会学所所长陶孟和向中研院代院长朱家骅的搬迁决定率先发起了挑战,他提出,搬不搬要和全所同人商量,以多数人的意见为重。结果,社会学所以“全所人员多一票”的结果决定不迁。朱家骅强令陶孟和同意迁桂林,但陶置之不理。中研院地质所代所长俞建章,虽然以国民党部区部书记之身,服从了朱家骅关于地质所迁广州的决定,但此时在英国讲学的李四光所长对此表示反对。1949年1月末,李四光给俞建章发来专电,他认为“只好任有志者前往;若为地质所同人避乱似无多大意义,我个人绝不赞成。”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能读到《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这样一篇文章,写于1949年8月14日。毛泽东在文中说,“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对于这些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的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的一部分人,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例如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此时,胡在美国,傅在台湾,钱在香港,在毛泽东眼中,他们成为跟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走的代表。另一方面,毛泽东则在文中接着强调“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学生、教员、教授、技师、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公务人员,都造反了,或者不愿意再跟国民党走了”。
就中研院而言,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和历史语言研究所,占中央研究院14个单位的14%,其余11个自然科学研究所以及社会学所,全部留在了内地。
至于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的去留,
去台湾者9人,占院士总数的11.9%;
去美国工作的12人,占院士总数的15%;
留在内地迎解放的60人,占院士总数的74%。
附录: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许宝騄 陈省身 华罗庚 苏步青 吴大猷 吴有训 李书华 叶企孙 赵忠尧 严济慈 饶毓泰 吴宪 吴学周 庄长恭 曾昭抡 朱家骅 李四光 翁文灏 黄汲清 杨钟健 谢家荣 竺可桢 周仁 侯德榜 茅以升 凌鸿勋 萨本栋
生物组院士25人
王家揖 伍献文 贝时璋 秉志 陈桢 童第周 胡先骕 殷宏章 张景钺 钱崇澍 戴芳澜 罗宗洛 李宗恩 袁贻瑾 张孝骞 陈克恢 吴定良 汪敬熙 林可胜 汤佩松 冯德培 蔡翘 李先闻 俞大绂 邓叔群
人文组院士28人
吴敬恒 金岳霖 汤用彤 冯友兰 余嘉锡 胡适 张元济 杨树达 柳诒徵 陈垣 陈寅恪 傅斯年 顾颉刚 李方桂 赵元任 李济 梁思永 郭沫若 董作宾 梁思成 王世杰 王宠惠 周鲠生 钱端升 萧公权 马寅初 陈达 陶孟和
姜立夫(1890年7月4日-1978年2月3日)
原名蔣佐,浙江平陽人,中國數學家。他的主要研究範疇為圓素幾何與矩陣理論。學生有江澤涵、陳省身、劉晉年、孫本旺和申又棖等。
1907年入讀新式學堂杭州府学堂。1910年清政府遊美學務處招考留學生。
1911年8月赴美國。1915年5月獲加州大學理學士學位,不久後在哈佛大學攻讀。
1919獲博士學位,其論文為The Geometry of Non-Euclidean Line Sphere Transformatinon(《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10月,為了照顧侄兒而回國。
1920年,在南開大學創辦算學系。最初算學系只有他一個老師,被說是「一人系」。他的教學十分嚴格。1934年曾到漢堡大學和哥廷根大學進修。抗戰期間任教於西南聯大,兼為新數學學會主席。1940年起负责筹备数学所,1947年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成立,为第一任所长。
1949年中,应陈序经之邀任 嶺南大學數學系系主任。50年代嶺南大學併入中山大學後於中山大學任教。
他參與了《算学名词汇编》和《数学名词》此兩書的編輯。在中山大學期間主持了外國數學教科書的翻譯工作。
其子姜伯驹是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许宝騄(1910年9月1日-1970年12月18日)
字闲若,中国现代数学家,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科的开创者。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出身浙江杭州的名门世家。生于北京。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
美国籍华人数学家,微分几何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时是法国科学院、意大利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生于江苏金坛,卒于日本东京。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学习边工作,仅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并同时自学了英、法、德语,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被熊庆来破格任用为助教。
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名氣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以華羅庚為首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佈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許多重大貢獻。他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个对当代世界数学潮流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之一。另两个人是陈省身和冯康。
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所确定的所系结合的思想,于1958年主持创立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并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因此,中国科技大学设立“华罗庚大师讲席”,并于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作,在数学系设立了“华罗庚班”,班上的学生在中国科大合肥校本部学习基础课,而在北京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学习专业选修课。
他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應邀到日本東京作學術報告,報告結束後突然心臟病發倒在講台上,送院後證實不治。
為了紀念他,他的母校江苏金坛县中学改为了以他命名的數學學校(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变式”等。他一生著有200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还有10余部科普作品。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
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微分几何学专家。出生于浙江平阳农家。专长微分几何,是中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9年,他担任浙江大学教务长。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到复旦大学任教。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58年他筹建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任所长。
1978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80年他创办《数学年刊》,任主编。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历任第二、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吴大猷(1907年9月29日-2000年3月4日)
出生于广东番禺,中華民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第六任院长。
民國十八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乙種研究補助金,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習,廿一年得文學碩士,翌年獲哲學博士。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是他的学生。
吴有训(1897年2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
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字正之,江西高安人。
李書華
1889年生,中國河北省人,生物物理學家,留學法國得博士學位,1922年到1927年間和1929到1931年間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主任,1948年當選第1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中華民國教育部次長、部長。
1949年到法國,後轉往德國、美國。
1979年7月5日在美國紐約辭世。
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3日)
也作叶企荪,原名鸿眷,以字行,男,汉族,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上海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6月毕业于清华学校毕业,后留美,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哈佛大学物理系。
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W. 杜安(William Duane)。同年10月赴游欧洲,次年4月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其间经东大化学系教授任鸿隽介绍加入中国科学社,担任《科学》杂志编辑。1925年清华学校创立大学部,他应聘物理学副教授,第二年升任教授,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出任系主任。
1929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成立,出任理学院院长,被推举为决定学校重大政策的7位评议员之一,此后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他礼贤下士,举贤自让,胸怀宽广,毫无门户之间,1926年到1937年间,先后聘请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著名教授到清华任教,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清华大学的理科研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爆发后出任西南联大教授、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
1949年春,北平解放,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
1952年院系调整,被调入北京大学。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几次出任副理事长、理事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文革”中因为他的学生熊大缜的冤案,身陷囹圄,遭到迫害,1977年1月悲惨死去。
叶企孙被称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对中国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科学事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叶企荪)、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叶企孙物理奖授予凝聚态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
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浙江绍兴诸暨人。其早期对γ射线散射中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的实验发现,在正电子、反物质的科学发现史上有重要意义。他在1930年成為歷史上首名捕捉正電子的人,其研究直接促成物理學家卡尔·戴维·安德森於193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安德森在晚年承認他的研究是建基在趙忠堯的基礎之上。
严济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
字慕光,号岸佛。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914年就读于东阳中学,1918年以四年均为第一的成绩毕业。1918年夏参加全国六大学区高师联考,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南京高师是当时南方青年向往的最高学府。由于他是家乡第一名考上著名大学的学生,为此,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将东阳中学列为重点中学。入学南高时初读商业专修科,一年后转工业专修科,再一年转数理化部读二年级,师从数学家何鲁、熊庆来,物理学家胡刚复等人。
1923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因已修满大学规定的学分同时获得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成为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大学期间自学法文,在中国科学社服务,并编著教科书《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3年大学毕业,以稿费、兼任南高东大附中及暑期学校教师的酬金和何鲁、胡刚复、熊庆来三位老师的资助,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仅用一年时间,就考得巴黎大学三门主科--普通物理学、微积分学和理论力学的证书,获数理科学硕士学位,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备受到法国教授赞赏。此前法国并不承认中国大学毕业文凭效力,从严济慈起,法国开始承认中国的大学毕业文凭与法国大学毕业文凭具有同等效力。之后师从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C. Fabry)。1927年,刚刚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导师法布里在他首次出席的法国科学院的例会上,宣读的论文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在他的指导下由严济慈完成的博士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这是法国科学院第一次宣读一位中国人的论文。严济慈因此成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定石英压电定律“反现象”的科学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27年回国,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担任物理学、数学教授,陆学善、钱临照、顾功叙、余瑞璜、吴学蔺等人就是这一时期的学生。1928年冬,携夫人张宗英再次赴法国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到居里夫人(Curie)的实验室帮助安装调试显微光度计并用以进行测试研究。
1930年底回北平,出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一年后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在连续光谱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32年参与创建中国物理学会。1935年与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Joliot Curie)、苏联科学家卡皮察(Π.Л.Kaпицa)同时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抗战期间,开展救国社会活动,并在科研制造上对无线电发报机、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的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获国民政府胜利勋章。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1949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兼任《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主编。同时,1958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讲授普通物理学6年,并兼副校长,培养了许多人才。1978年出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建校目标,以后任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校长。1978年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来分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1年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严济慈一生对中国教育、科技事业有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他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效应以及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成就卓著。
严济慈夫人张宗英,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国文学系,1920年考入南京高师,是中国最早一级男女同校的八位女大学生之一,为曾任两江师范学堂(1914年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习的老教育家张鹤龄之女。有严又光、严双光、严四光、严武光、严陆光五子。
饒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
名儉如,字樹人,江西臨川鐘嶺人。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南開大學物理系的創始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父饶之麟,为清朝举人、拔贡生,曾任户部主事。母余峨之。幼年在叔父和舅父教导下习四书经史。
1903年,入抚州中学堂学习。1905年,只身去上海,就读于中国公学。后转入“中国新公学”,胡适曾为其英文老师。19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12年回临川中学(今抚州一中)任教半年。
1913年考取官费赴美國留學。初入加州大学,后转芝加哥大学,1917年冬获该校物理系学士学位。1918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后转入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2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1922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是研究低壓電弧的電子發射速率的實驗成果(导师为K·T·康普顿,阿瑟·康普顿之兄)。
同年返國,應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聘請,來到南開大學任教授,创立物理系并任主任。学生中有吴大猷、吴大任、郭永怀、马仕俊、江泽涵、申又振、陈省身、郑华炽等。吴大猷曾在回忆饶毓泰时说:“在大学四年中随饶师所习之物理学课程有大学物理、电磁学、近代物理、高等力学、光学、气体运动论、高等电磁学等。在二年级选习的近代物理学课使我开了对物理的窍和兴趣,渐为饶师毓泰注意。”
1929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斯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完成了《论铷和铯的基本线系的二次斯塔克效应》论文。1932年回国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一年后到北京大学任物理系主任,自1935年起兼任理学院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湖南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物理系主任。期间培养了杨振宁、黄昆、张守廉、邓稼先、李政道等一大批优秀物理学家,影响深远。1944年,他休假到美国,与A.H.尼尔森(Nielsen)等合作进行分子光谱研究。1947年初回国,继续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和物理系主任等职务。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拒绝登上南京政府接名教授去台湾的专机,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
1949-1951年,继任北大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学校校务委员。1952年北大院系调整时,辞去院、系领导职务。1954年以後,先後當選為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屆政協常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擊和迫害,飽受折磨,1968年10月16日“清理階級隊伍”時,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1號上吊自殺身亡。1978年平反昭雪。
1962年2月24日,胡適主持“中研院”第五次院士會議時,去世前說的最後一段話曾提到饒毓泰:“我常向人說,我是一個對物理學一竅不通的人,但我卻有四個學生是物理學家,一個是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饒毓泰,一個是曾與李政道、楊振寧合作試驗‘對等律之不可靠性’的吳健雄女士,而吳大猷卻是饒毓泰的學生,楊振寧、李政道又是吳大猷的學生。排行起來,饒毓泰、吳健雄是第二代,吳大猷是第三代,楊振寧、李政道是第四代了。這一件事,我認為平生最為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叶企荪)、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饶毓泰物理奖授予光学、声学、原子和分子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吴宪(1893年11月24日-1959年8月8日)
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生物化学、营养学等领域研究的先驱,中央研究院院士。
1931年于《中国生理学杂志》上最早提出了构形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机理。在临床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领域的研究居当时国际前沿地位,并为中国近代生物化学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和奠基的工作。
吴宪 1947年離開中國.死於美國波士顿。 其子吴瑞为著名分子生物学家,DNA测序、基因工程、生物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吴学周(1902年9月20日-1983年10月31日)
江西萍乡人,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学周于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化学系,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1921年改为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
193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
莊長恭(1894年12月25日-1962年2月25日)
字丕可。出身福建泉州地級市鯉城區(清帝國泉州府晉江縣),中國現代有機化學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曾昭抡(1899年5月25日-1967年12月8日)
湖南湘乡人,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早期领导者之一。
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
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是曾国潢的曾孙子。
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辅仁大学教授。为中国科学社的早期骨干,中国化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
1953年后,任高教部副部长兼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等职。
1957年反右时,蒙受不白之冤。1958年4月,他应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之邀,经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后,只身一人前往武汉大学化学系执教。文革中于1967年12月8日在武汉含冤逝世,终年68岁。
1981年3月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教育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为曾昭抡平反、恢复名誉,教育部长蒋南翔主持追悼会。
武汉大学于1985年特设置“纪念曾昭抡化学奖金”,每年评审一次,以奖励在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朱家驊(1893年-1963年)
字騮先,中國浙江吴兴人(今湖州),留德学者、政治人物,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代理院長,是中央研究院史上惟一的一位代理院長。此外他还担任过中华民国行政院和考试院副院长、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和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务。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德关系的重要人物。
朱家骅不仅在学术界成果卓著,在政界也多有介入,名列1949年中国共产党公布的43名战犯之列,曾出任国民政府浙江省省长,其在CC系特务组织的建立过程中也曾有重要作用。
1949年,朱家驊和少數幾位院士隨蔣介石政府搬到台北,在台北南港重建台灣中央研究院,幾乎是從零開始(原中央研究院只有李先聞、李濟、董作賓、王世杰、傅斯年、朱家驊6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圖書和周法高、屈萬里等部份人員,數學所圖書和周鴻經總幹事在台,蔣介石后來從英屬香港聘回王寵惠凌鴻勳2院士;從美國聘回胡適和吳大猷2院士),對台灣後續發展頗有助益。
1957年朱家驊在蔣介石要求下辞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由胡適接任。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十三岁在小学报名时误将年龄十四填入姓名一栏,增添几笔遂改成李四光。
1905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参加同盟会,先后在东京弘文学院、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
1911年回中国。
1912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中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后再赴英国深造,1927年获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中国。
1928年7月至1938年4月任国立武汉大学建筑筹备委员长,后在南京参与创建中央研究院,并任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直至1948年。
1932年曾出任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在大陸更名南京大學,1962年在台復校)代理校长。
1949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
1952年曾任北京地质学院首任校长。
195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任主席。
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翁文灝(1889年-1971年1月27日)
字詠霓,浙江鄞縣(今屬寧波)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名學者,輔仁大學教授,是中國最早期的地質學家之一。對中國地質學教育、礦產開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傑出貢獻。翁文灝曾以名學者之身份在國民政府內任事,在抗戰期間主管礦務資源與及生產。
1948年更曾任擔行政院長。不過在任期間推出金圓券,引起金融混亂和惡性通脹,聲名大壞而下台。1948年12月被中共列为第12号战犯。
1951年從歐洲回到中國內地,後來在大陸曾經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1971年病逝北京。
黄汲清,(1904年3月30日—1995年3月22日)
出生于四川仁寿,中国地质学家,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任地质部石油局总工程师,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和陆相生油论,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楊鍾健(1897年6月1日-1979年1月15日)
字克強,地質學家及古生物學家,陝西華縣人,19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同年冬赴德國留學,學習古脊椎動物學,1927年獲得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28年回國,在北京擔任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兼周口店發掘的指導工作。
1928年後主持實業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周口店發掘事務。
1929年起歷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大學等校教授。1944至1947年赴美國、英國、法國、瑞士、加拿大考察和講學。
1948年至1949年擔任西北大學校長,兼任國立西安圖書館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9年任職於中國科學院,1950年至195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編譯局第一任局長兼新生代研究室主任,1953年至1957年擔任古脊椎動物研究室主任,1957年起擔任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所長。
1959年起兼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1962年起擔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理事。
1979年逝世於北京。
他的專長為地質學、古生物學,1929年發起成立“中國古生物學會”,並多次獲選為理事長,1936年獲選為“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1948年獲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獲聘為莫斯科自然博物學會國外會員。
谢家荣(1898年9月7日-1966年8月13日)
出生于上海。地质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九三学社会员,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右派分子。
1913年-1916年,在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学,在30名学员中岁数最小,并因成绩优秀而毕业,为中国地质科学十八罗汉之一,被分配进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17年-1920年,被选派赴美留学深造。先在斯坦福大学,第二年转入威斯康星大学作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21年-1923年,先后任中国地质学会首届理事会书记和会长。在调查报告中论述地质构造对油气生成及运移,储存的控制,揭示背斜层的重要意义。同期,发表“有关中国地质调查所收到的第一块陨石的成分和构造的初步研究”和“中国陨石之研究”两篇论文,是中国陨石学最早期的探索。
1924年-1937年,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後更名中央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地质系,桃李满天下。期间曾赴德国考察,出版《地质学》教材,并参与华南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发表“中国中生代末第三纪初之造山运动火成岩活跃及与矿产形成的关系”等一系列论文和著名论著《石油》、《煤之成因与分类》,以及《中国之石油》,编制了《中国各种储油区域油苗、油页岩及地沥青分布图》,同时发表《中国之石油储量》,最早提出陆相生油理论,为在陕北发现中国的第一个油田,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8年-1949年,主持矿产测勘处。发现或指导发现了淮南八公山煤田、福建漳浦铝土矿、安徽凤台磷矿、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甘肃白银厂铜矿等一批重要矿产。其中在南京栖霞山,一钻成功,如有神助。同时期发表的“铀矿浅说”,则标志着我国铀矿地质学研究的起点。1950年—1956年,担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质部总工程师、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计划处处长,着重于矿产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发表“中国矿产的分布规律及其预测”。如对甘肃白银厂铜矿的地质评价意见,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铜矿基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期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开始兼任燃料工业部石油地质顾问,发表“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石油地质的现状、趋势及今后中国勘探石油的方向》等一系列前瞻性研究,为大庆油田的发现提供料理论依据。
1957年-1966年,被打成右派,工作重点转移到成矿理论研究和总结中国矿产地质问题。文革开始即因是反动学术权威而受批斗打击。因不甘屈辱,夫妻双双饮恨自杀。
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最伟大的几位地质学大师和地质学启蒙者之一,是百年中国第一号矿床学巨匠,是发现矿床最多的全方位地质学家。
是注意到在华北和东北平原下可能存在石油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他的石油地质理论和科学预测,直接导致了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和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
在多年后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发现大庆油田功臣榜的排名中,他的名字紧紧地排在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和他的学生黄汲清院士的后面。而前面这两位老先生及其门生后人,为了谁排在第一名,至今都争得不可开交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
字藕舫,浙江绍兴上虞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上虞东关镇。
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
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18年到1920年任教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1920年到1929年任南京大学(从南京高师、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到国立中央大学时期)地学系主任。在此期间,筹建气象测候所,进行气象观测研究,是中国自建和创办现代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到1949年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在此期间,养成优良学风,广揽名师,特别是延揽了众多中国科学社和前学衡社的成员,使浙江大学迅速崛起成为一流大学,时人称浙大俨然重振了“东大雄风”,又誉其为“东方剑桥”。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10月16日,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仁(1892年8月5日-1973年12月3日)
江苏省江宁县人。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曾参与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的筹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民国期间曾致力于实业的发展,并相继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交通大学,曾出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在大陸更名南京大學,1962年在台復校;工学院后演变为今东南大学)院长,参与中央研究院的筹组,后任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曾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后任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硅酸盐化学所所长等职,对中国冶金、陶瓷领域的工程研究以及钢铁工业的技术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
又名侯启荣,字致本,化工专家,中国福建福州人。“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发明者,著有《制碱》。与永利碱业创始人范旭东同为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師, 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杰出的科普工作者。
凌鸿勋(1894年4月15日-1981年8月15日)
字竹铭,铁道工程学家,广东番禺人,原籍江苏常熟。
幼年熟读四书五经,1910年以官费生考入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年改名南洋大学堂,1912年改名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为国立交通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1915年以第一名毕业,受唐文治校长推荐,由交通部派充“美国钢铁公司”旗下“美国桥梁公司”实习生,1918年返国,得到交通部次长叶恭绰先生重用。
1920年回母校(时称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代课,同年担任代理校长。
1921年因北洋政府改组学校而返回交通部任职,
1924年至1927年回母校(时称交通部南洋大学)担任校长。
1927年至1943年投入中国铁道建设,先后任职于陇海、粤汉、湘桂等铁路工程局长兼总工程师[3]。其后随国民政府迁台,1951年至1971年担任中油公司董事长。其间曾于1957年担任“交大电子研究所””筹备主任。
1981年病逝于台北。
他对中国铁道事业贡献卓著,被誉为继詹天佑之后的“铁路圣人”[3]。1948年4月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由于国立交通大学得以在台复校,其居功甚伟,故今日该校校园内的“竹湖”、“竹轩”、“竹铭馆”,及该校与国立清华大学共同举行的“梅竹赛”,皆沿用其字-“竹铭”以记念之。
薩本棟(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
字亞棟,福州人,電機工程學家及教育家。
幼時熟讀四書五經,稍長接受現代教育,1921年畢業於清華學校 (清華大學前身),1922年赴美國留學,1924年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機械系,1927年獲得麻省吳斯德工學院博士學位。
1928年回國擔任母校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1928年至1935年擔任改为国立后的第一任廈門大學校長。时值日本侵略中国,地处沿海的厦门大学受到战火波及。萨本栋带领厦门大学师生西迁闽西长汀,艰苦办学,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萨本栋领导下的厦门大学被誉为“加尔各答以东第一大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1935年赴美擔任俄亥俄州立大學客座教授,1945年返國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萨本栋校长逝世后,其骨灰安葬在今厦门大学建南楼群附近。
他的研究課題主要在於雙矢量交流電路分析及真空管性質與效能,1943年提出利用真空管解微分方程的可能性,已觸及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的研究。
1948年獲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