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塍猪婆肉在哪买:五官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6:57:56
 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一、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二、中医治疗:中医是采用天然的动物和植物成分,采取辩证治疗方法,采用通窍、散热、或者采用调气活血,清热解毒,活血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以中药中耳炎散为例。

中耳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耳部疾病是由于致病邪毒侵犯,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发生病理变化,具体到中耳炎,即为肝胆湿热、邪气盛行所致。当机体正气旺盛,邪气便不易侵犯而发生病,因此,中耳炎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反映,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在耳病中,致病之外邪多见于风、热、湿邪;脏腑功能失调,多为肝、肾、心、脾等。中药中耳炎散就是就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体系下,经二十多种中药炮制而成,治疗效果非常好。其方解:   

   中医治疗中耳炎疾病,寻其病机根源,一方面要补益正气、驱除邪毒,另一方面则需活血行气、宣通脏腑,调理机体阴阳平衡,彻底解除致病隐患。方中乳香、没药可调气活血,治疗气血凝滞,消肿生肌;冰片可透骨通窍、散热止痛;甘草则可益气复脉、调和诸药。这样通过调和气血、入骨通经、清热解毒从而治愈中耳炎。

中耳炎散的优势:

1、中耳炎散:纯中药制剂 用药精准、疗效显著

  中耳炎散由乳香、没药、甘草、冰片四味药物组成,以调和气血、益气复脉之理治疗中耳炎疾病,选药精细、配伍精当,效果十分显著,自古以来传统中医以其治愈中耳炎疾病无数例,帮助众多患者摆脱了耳病烦恼,即为其用药合理之功。 

2、中耳炎散:轻松治疗中耳炎,铲除疾病大隐患

  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更加令中耳炎患者担心的,则是其一系列潜在的并发症,中耳炎并发症一旦出现,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中耳炎散中医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对于疾病治疗需尽早为妙,以免贻误病机。 

3、精选名贵药材、调气开郁,疗效更彻底

  肾窍於耳,所以聪听,实因水生於金。说肺主气,一身之气贯於耳,故能为听。故凡治耳疾,必先调气开郁。”——清·程文囿《医述·耳》耳司听觉,为清灵之窍,清阳交会流行之所。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耳疾之症,其病机均为致病因素使耳窍郁闭,气道不通所致。《古今医统》云:“耳疾证,乃气道不通……壅塞而成也。”因此,治疗中耳炎,一般必用调气开郁法,结合活血行气、扶正祛邪,使清阳之气上走空窍,自能有效。 中耳炎散以乳香、没药和冰片配伍,使其活血、行气、宣通、开窍之力度大大提高,用药简洁、选药精细,得以实现最佳疗效。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机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会导致鼓膜产生炎症,其症状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则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着体质、气候条件的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出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其是因肝胆湿热,邪气盛行而引起。治疗方面以中药吹耳法最为有效,其所用方剂多为中耳炎传统名方:中耳炎散。

 

中耳炎散:纯中药制剂用药精准、疗效显著

中药中耳炎散由乳香、没药、甘草、冰片四味药物组成,以调和气血、益气复脉之理治疗中耳炎疾病,选药精细、配伍精当,效果十分显著,自古以来传统中医以其治愈中耳炎疾病无数例,帮助众多患者摆脱了耳病烦恼,即为其用药合理之功。

 

中医解析中耳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中医认为,耳部疾病是由于致病邪毒侵犯,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发生病理变化,具体到中耳炎,即为肝胆湿热、邪气盛行所致。当机体正气旺盛,邪气便不易侵犯而发生病,故《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正气虚,邪气乘虚而入,才会发生疾病,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中耳炎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反映,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在耳病中,致病之外邪多见于风、热、湿邪;脏腑功能失调,多为肝、肾、心、脾等。于是,中医治疗中耳炎疾病,寻其病机根源,一方面要补益正气、驱除邪毒,另一方面则需活血行气、宣通脏腑,调理机体阴阳平衡,彻底解除致病隐患。

 

中耳炎散:补中益气、祛除病邪

               ——从根源上治疗中耳炎

 

《寿世保元·卷六》曰:“耳者属肾。而开窍于少阳之部。通会于手三阳之间。坎离交则聚气以司聪以善听也。关于肾而贯于脑。内经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其耳鸣耳痒耳聋者。水不上流。清气不升所致也。从补益门治之。”

以补益之理补充机体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可增健体质,提高机体抗病和康复能力。又因耳为肾之外窍,耳疾多源于肾气不足导致外邪易犯,因此中医补益之法对于治疗耳部疾病甚为关键。

中药中耳炎散作为中医传统名方,以其“简用药、俱神效”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以中草药之“国老”——甘草来达到补中益气、扶正祛邪之功效,对于从根源上治疗中耳炎疾病并抑制其反复复发,效果甚佳。

 

上品“灵草”、补脾益气:甘草

据统计,甘草的处方使用率在79%以上。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很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把甘草列为上品。说其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梁朝名医陶弘景所辑《名医别录》称其为灵草、蜜草和国老,并誉之为“众药之王”。甘草味甘、性平,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本草汇言》:“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其益气复脉之功对于增强机体抵御外邪之力效果显著,补益正气,祛除中耳炎致病之邪毒,从根源上解除病机。另一方面,由于甘草又可调和诸药,具有缓和其他药味性能之作用,故在本方中亦能起到协调各药,“补偏纠弊”之作用,确保中耳炎散整体药效得到最佳发挥。

 

中耳炎散:精选名贵药材、调气开郁,疗效更彻底!

 

“然肾窍於耳,所以聪听,实因水生於金。说肺主气,一身之气贯於耳,故能为听。故凡治耳疾,必先调气开郁。”——清·程文囿《医述·耳》

耳司听觉,为清灵之窍,清阳交会流行之所。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耳疾之症,其病机均为致病因素使耳窍郁闭,气道不通所致。《古今医统》云:“耳疾证,乃气道不通……壅塞而成也。”因此,治疗中耳炎,一般必用调气开郁法,结合活血行气、扶正祛邪,使清阳之气上走空窍,自能有效。

中耳炎散以乳香、没药和冰片配伍,使其活血、行气、宣通、开窍之力度大大提高,用药简洁、选药精细,得以实现最佳疗效。

 

乳香、没药:黄金组合、活血行气

    乳香,辛、苦,温。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辛散走窜,味苦通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内能宣通脏腑气血,外能透达经络,可用于一切气滞血瘀之痛证。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乳香具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并能加速炎症渗出排泄,促进伤口愈合。《本草汇言》:“乳香,活血去风,舒筋止痛之药也……香辛走散,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为专功也。”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常与乳香相须为用,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证多用。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症多用。《本草纲目》:“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外用为粉以敷疮疡,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痛。虽为开通之药,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

中耳炎散选此二药合用,以达调气活血、通透经络,宣通脏腑、祛除肝胆湿热之功效,以中医整体施治理念入手,通过调气开郁、恢复肌体功能,化解耳窍壅滞病邪,进而彻底治愈中耳炎。

 

冰片:开窍醒神、防腐止痒

冰片,开窍醒神之药,“性善走窜,启发壅闭,开达诸窍,无往不通,然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热。”(《本草汇言》)。性苦寒,有清热止痛、泻火解毒、退翳、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外用生肌敛疮、防腐止痒功效明显。中耳炎散以其入药,取其开窍通壅、清热防腐之性,进一步打通耳部气血瘀阻,使气血运行流畅,催生新肌,另外,冰片本身亦为外治法之常用药,于本方中,其开窍醒神之功能还可使得中耳炎散整体药性得以快速渗透,确保发挥治疗效果。

 

中耳炎散:轻松治疗中耳炎,铲除疾病大隐患

    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更加令中耳炎患者担心的,则是其一系列潜在的并发症,中耳炎并发症一旦出现,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中耳炎散中医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对于疾病治疗需尽早为妙,以免贻误病机。

     长期不愈性中耳炎有哪些并发症呢?一般来说,可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颅外并发症有:   

     1、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2、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3、中内耳炎(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可以看出,长期不愈性中耳炎绝不是小病,应该引起患者高度重视。无数例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中药中耳炎散治疗中耳炎,效果迅速、治疗彻底,可帮助患者彻底摆脱耳道流脓不止之苦,同时解除疾病潜在隐患,全面保障患者肌体健康。

 中耳炎的护理  


  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二、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三、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四、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五、积极防治感冒。

  [1]吹干耳朵

  每当你弄湿耳朵,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游泳时请露耳塞

  爱游泳的人不要因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软的耳塞,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洗头发或洗澡时,也别忘了戴耳塞。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则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别要紧的。

  [3]使用止痛药

  如果耳朵痛,在你看医生前,可先用阿司匹林止痛。

  [4]热敷

  用一块清洁的毛巾热敷耳部,或用热敷垫,皆可缓解耳朵痛。

  [5]勿经常清除耳垢

  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栖身处。这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6]使用家庭配方

  你若经常发生中耳炎或经常与水为伍,应记得在每次弄湿耳朵后,使用干燥剂。消毒酒精、白醋、矿物油都是很好的干燥剂。将头偏一边,使耳朵朝上。将耳朵向后上方拉,使耳道伸直。滴入数滴干燥剂,晃动头部,使酒精抵达耳道的底部,再将头偏向另一边,使酒精排出来。

  [7]从鼻孔喷入溶液

  如果耳鸣,可用500毫升的温水加1茶匙盐及1茶匙甘油,配成溶液,然后装入喷鼻瓶中,喷人鼻孔直到此溶液由喉咙后面流下。

  [8]使用抗生素

  严重时,则需要开刀处理,并使用抗生素。

  [9]补充营养素

  ① 锰 每天补充10毫克,耳部疾病通常与缺乏锰有关。

  ②维生素A及E乳剂 维生素A25000IU,维生索E6OOIU,可控制感染。小孩可使用一茶匙鱼肝油代替。

  ③ 维生素C 每天3000~7000毫克,分成数次。

  ④维生素D群 每天3次,各50毫克。可以满足原组织及免疫系统每天所需,并能减轻耳朵压力。

  [10]危险讯号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应去医院就诊。 *高烧39℃以上,这可能是一个更严重的感染讯号。 *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会造成听力丧失或更严重的并发症。 *出现听力障碍。

 航空性中耳炎的防与护

  1、飞机起飞或下降时, 可吃零食,使用吞咽、软腭运动、下颌活动等动作来减少得病机会。

  2、得病后,可以做自我耳咽管吹张术,不拘时间和次数。

  3、尽量多休息,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

  4、保持情绪稳定,并注意按时服药。

  5、如有鼓膜损伤,则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洁净与干燥,也可用消毒药棉松松地堵塞在外耳道口。

  6、如有鼓膜损伤者,注意淋浴、洗发时防止水液侵入。游泳是例所禁忌。

 中耳炎的危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潜伏下来导致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时间、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种:单纯性,脓疡性和胆脂瘤性。它们共同的表现是均有耳流脓,反复不止,有时脓液中还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出现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

  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对慢性中耳炎病人来讲,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出现并发症,在出现并发症以前,病人往往毫无感觉,但如果出现,那么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并发症呢?简单讲,可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颅外并发症有:

  1.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2.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3.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从上述各种并发症,我们可以看出,慢性中耳炎绝不是小病,应该引起患者高度重视,患有慢性中耳炎,平时应注意用药,保证脓液及时排出,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手术治疗,这样,不但可避免并发症,还可以提高听力,并且也不再受耳流脓不止之苦。

常见中耳炎分类及症状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症状:化脓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说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有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能的发热、呕吐等。其后果是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它并发症有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分泌性中耳炎

  症状:   (1)耳聋: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突然出现听力下降,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   (2)耳痛及耳内闷胀。   (3)耳鸣:多为低音调“轰轰”样耳鸣,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   (4)儿童病人可表现反应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   (5)耳镜检查:急性期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形或缩短,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后鼓膜颜色改变,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若病程较长,则鼓膜多灰暗、混浊。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

3.卡他性中耳炎

  症状:化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由于咽鼓管粘膜因较长时间的充血、水肿,变得增厚或粘连,引起咽鼓管的功能不良。鼓室内由于长期负压,使鼓膜内陷,活动的范围变小,因此出现耳聋、耳鸣症状耳聋:常因反复急性发作,听力时好时坏,渐进加重。初可为传导性,继可为混合性,早期亦可有“自声增强”现象。积液粘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耳鸣:耳鸣常使病人甚感苦恼,初可为低音调,晚期可为高音调(如蝉鸣),但无一定规律,有的患者可感觉耳内有闭塞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缓解。

4、渗出性中耳炎

  症状:   (1)耳内有闭塞胀闷:凡急性期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耳内阻塞胀闷,头晕。慢性者仅有阻塞感。儿童表述不清。   (2)听力下降:急性渗出性中耳炎表现上呼吸道感染在前,听力下降在后,自听有回声,头部摆动时可出现症状加重或减轻。慢性渗出性中耳炎起病隐匿,往往说不清发病时间。儿童双耳患病时常出现对音响反应迟钝,看电视要调大音量,学习精力不集中。若一侧耳朵正常,可长时间不被家长发现。   (3)耳鸣:急性期耳内有过气水声,中后期因中耳腔内积存液体形成纤维粘连,出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耳鸣。   (4)耳痛,少数渗出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

5、慢性中耳炎

  症状:   (1)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6、急性中耳炎

  症状: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编辑本段疾病危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潜伏下来导致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时间、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种:单纯性,脓疡性和胆脂瘤性。它们共同的表现是均有耳流脓,反复不止,有时脓液中还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出现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   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对慢性中耳炎病人来讲,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出现并发症,在出现并发症以前,病人往往毫无感觉,但如果出现,那么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并发症呢?简单讲,可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颅外并发症有:   1、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2、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3、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从上述各种并发症,我们可以看出,慢性中耳炎绝不是小病,应该引起患者高度重视。患有慢性中耳炎,平时应注意用药,保证脓液及时排出,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手术治疗。这样,不但可避免并发症,还可以提高听力,并且也不再受耳流脓不止之苦。

对大脑的危害

  (1)中耳炎有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又有单纯性,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三种。非化脓性和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但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两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果是颅内合并症就有危害。   (2)即使是后两种中耳炎,只要早期手术治疗,不发生颅内并发症,对大脑亦不会有危害。   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之所以会发生并发症,是因为中耳的顶壁称为鼓室盖,鼓室仅借此薄骨壁与颅中窝大脑颞叶分隔,乳突后壁又借乙状窦骨板与小脑相近,这两种中耳炎具有侵蚀,破坏骨质的因素,一旦骨壁腐蚀,感染可经此进入颅内,引起脑膜外,脑膜,脑实质的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常见的有大脑颞叶脓肿和小脑脓肿。这种并发症是很严重的,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因脑疝形成或脓肿破入脑室,引起脑室炎和暴发性弥漫性脑膜炎而死亡。

编辑本段预防措施

  当孩子患上中耳炎后,你应该让孩子服用解热镇痛剂溶液,而且让患部靠在包裹着毛贴的热水袋上。上温水充填热水袋,让头部疼痛的那一侧朝下,以便让耳朵的渗出液排出来。如果是婴儿耳痛,用一条柔软的毛巾紧靠他的患部即可。还应该在24小时内带他前去就诊。   新生儿抗体水平预测中耳炎发生   新生儿血中某种特异性抗病菌抗体含量低则其在一岁内发生中耳炎的危险性高。研究人员在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小儿耳鼻喉科学术会上阐述了这一观点。   这些抗体能识别肺炎球菌,而抗体低的新生儿一岁前中耳感染机率高23%。研究提示免疫力强的孕妇有助于婴儿抗体水平的升高,并能降低中耳炎发生的危险。但这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实验。   

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部分儿童甚至需要外科植入导管。明尼苏达医学院的KathleenA.Daly博士和同事分析了从415名新生儿脐带收集的血。检测了引起中耳炎最常见的肺炎球菌的抗体水平。那些从母体获得大量抗体的新生儿能受到抗体的保护而不被感染直到他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健全。而脐血中抗体含量低的新生儿发生中耳炎的比例明显高于高抗体新生儿。   通过检测一岁内新生儿低水平抗体能预测约六成的中耳炎和五成的急性中耳炎的发生。Daly相信妊娠期测试抗体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哪些儿童易患中耳炎。她还指出母亲免疫力是日后防治新生儿疾病的可开发新领域。中耳炎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 据了解,中耳炎也有很多种类型,是在冬春季节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因为在冬季,日夜温差比较大,常会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俗话说七窍相通,咽鼓管就是鼻咽与耳朵交通的管道,当炎症波及到咽鼓管时,就会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鼓膜内就会形成负压,耳内的黏膜受负压影响分泌较多的液体,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液体不能及时排出,积在耳内产生中耳积液,就导致听力下降。   据悉,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主要因感冒迁延不愈,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而诱发。另外,肥大的腺样体也可以直接堵塞咽鼓管口,妨碍中耳和咽鼓管的淋巴引流,使咽鼓管功能改变,感染沿咽鼓管逆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表现为感觉耳内闷塞,自听增强(感觉自己说话时声音特别大),甚至还会感到剧烈的耳痛。   医生指出,有部分家长对分泌性中耳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只要耳朵没有接触过不洁的水就不会得中耳炎;有的以为只有耳朵流脓才是分泌性中耳炎,因而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耳内的液体没有被吸收,则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治疗非常困难。婴幼儿时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好时间,如果因听力困难造成语言学习障碍,就如同关上了孩子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一扇窗户,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   此外,成年人也可能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特别是在感冒过后,如果出现听力下降就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医生会使用耳镜来检查患儿的耳朵。假如耳内有渗出物,那么可收集它们,以鉴别引发症状的微生物;还可能会让患儿服用一个疗程的抗生素;在孩子发生中耳炎的3个月后,医生会复检孩子的听力,以确认是否恢复正常。假如孩子的听力仍然有问题,那么其病因可能就是湿耳  身为父母的话,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孩子罹患中耳炎的几率。   ·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孩子够大的时候应该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戒烟   又多了一条不能吸烟的理由: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如果您戒不了烟,那至少别在家里抽烟。   ·让孩子远离病源   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他/她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鼻过敏,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托机构时,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警惕发病迹象   怀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时应尽快看医生,这非常重要。为此,您需要了解预示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感染时,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但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描述耳痛,因此您需要注意预示耳朵即将感染的其他征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比平时更爱哭闹;耳内有液体流出(已经受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哭闹、抓挠耳朵、恶心和呕吐)。   ·用瓶子喂奶时要小心   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瓶子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中耳炎是婴幼儿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的这条通道叫咽鼓管,与成年人比较,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而宽,而且呈水平位置,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的炎症。   中耳炎的基本症状可以有发热、怕冷、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全身性反应,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特征,其痛剧烈,往往会使患儿从睡梦中痛醒、哭闹不安,婴儿不愿吃奶,牵拉或摩擦单侧耳朵,当咳嗽、喷嚏、吞咽时,疼痛会加重。但是,在鼓膜发生化脓性穿孔,脓液流出外耳道后,耳痛会明显减轻、好转。在中耳化脓感染期间,听力可明显下降,伴耳鸣,在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会稍好转。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也可出现高热,但耳病等症状不明显,家长不容易发现,随着耳内积液加重听力可受到明显影响,对孩子的听力影响较大。   预防小儿中耳炎首先要避免宝宝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当患了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时,一定要积极治疗。其次,避免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要给宝宝挖耳朵,避免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②宝宝洗澡、洗头时,防污水流入鼻及耳内。游泳后可用细小卫生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以保持清洁干燥。   ③擤鼻涕时不要双手同时挤压鼻子,应一侧一侧进行。   ④家长应细心观察小儿的听觉及语言发育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就诊。   ⑤家长应该戒烟,避免小儿被动吸烟,有利于降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宝宝躺着哭易得中耳炎   耳朵是宝宝与外界保持联系重要的门户之一,因此护理宝宝的耳朵非常重要,如果宝宝躺在那里哭了很长时间,眼泪就会进到耳廓里,加上分泌物和脏东西,宝宝的耳朵很容易发炎。如果得了中耳炎,会影响听力,而且恢复起来比较慢。妈妈们需每天用干棉签为宝宝护理耳朵,以免宝宝患上中耳炎。一旦宝宝得了中耳炎,从耳朵里流出黄色的液体,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编辑本段儿童中耳炎的保养方法

  要保持孩子处于空气新鲜的环境里,保持鼻腔通畅,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积极治疗耳鼻喉疾病,擦鼻涕的时候不能用力同时挤压两侧鼻孔,应该单侧擤鼻涕,游泳或洗澡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多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儿童游泳的时候要带耳塞,这样水就进不了耳朵,诱发小儿中耳炎,若孩子耳朵疼痛时,家长可以用一块清洁的毛巾热敷耳部,或用热敷垫,皆可缓解耳朵痛。   

儿童中耳炎的保养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鼓室硬化和粘连性中耳炎都是中耳炎迁延过久,导致的永久性、非活动性的不可逆性病变。其中以机化粘连为主者,称为粘连性中耳炎;而以透明样变性、钙化为主甚至出现骨化者,称为鼓室硬化。   中耳炎:是引起鼓室硬化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鼓膜增厚,内陷。鼓室和/或乳突窦及乳突气房内充填软组织密度影,乳突气房含气减少或消失,鼓室及乳突内可以出现积液征象,听小骨破坏甚至消失,少部分患者可有乳突及鼓室壁的骨质破坏。但不会出现钙化。   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和粘连性中耳炎都是中耳炎迁延过久,导致的永久性、非活动性的不可逆性病变。其中以机化粘连为主者,称为粘连性中耳炎;而以透明样变性、钙化为主甚至出现骨化者,称为鼓室硬化。两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及病史极为相似。鼓室硬化斑块出现钙化或骨化后,在HRCT上可明确的诊断,而在出现钙化或骨化之前,在HRCT上很难区分,均表现为鼓膜正常或增厚、内陷 。鼓室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和骨壁、听骨链相连。鉴别方法主要通过病理或手术证实。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 ear)。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

  (1)鼓膜: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短突显比垩色,捶骨柄呈浮雕状。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的关系不变。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鼓气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2)拔瓶塞声: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政府不一,重者可达40dB HL左右。因积液量常有变化,故听阈可有一定波动。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但由于中耳船生结构及两春的阻抗变化,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能客观下降,积液排出后听力即改善。声导肯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力型(C3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听力障碍显著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   (4)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5)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或并发鼓室硬化症

治疗方法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7、祖国医学和一些民间偏方对中耳炎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8、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除了少数简单的中耳炎病例可施行局部麻醉外,大多数情况都需全身麻醉。   首先是做切口,切口可以从耳前或后皮肤切开进入,视破洞大小以及位置而定,较小的破洞甚至直接修补,不须动到外耳。如果要从耳后开,则术前需要将头发剃至耳上三公分;如果要从耳前开,则只需要将鬓角剃至耳壳上缘即可。开刀时在显微镜下将病变组织除去后,即修补耳膜。若有听骨缺损的问题,则同时处理。接下来将外耳道用软胶填塞,接着伤口缝合,中耳炎手术即完成。   手术进行时间平均约需1.5个小时哦左右,视困难度增减。若连同准备、麻醉及恢复一起算,约需2~3个小时。如果是珍珠瘤的话,就需要较多的时间。   9、内窥镜治疗技术:微创内窥镜治疗技术是广泛流传于欧美国家的重点推广技术,较之传统耳显微镜,耳内窥镜具有视野广、操作灵活的特点,能多角度、更容易的获得中耳腔病变较全面的信息。在耳内窥镜下手术,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微创。耳内窥镜技术主要应用于单纯鼓膜修补,耳内窥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编辑本段护理观察

  耳朵渗出的汁液有时可能会在耳内留存长达3个月,所以患儿仍然可能会有部分听力丧失。   

中耳炎的症状

耳膜裂开大约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痊愈。   耳咽管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日渐加宽,这样汁液更容易排出。因而, 中耳也就更不容易发生感染了。在孩子七八岁之后,就不太可能再发生中耳炎了。   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二、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三、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四、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五、积极防治感冒。   [1]吹干耳朵   每当你弄湿耳朵,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游泳时请戴耳塞   爱游泳的人不要因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软的耳塞,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洗头发或洗澡时,也别忘了戴耳塞。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则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别要紧的。   [3]使用止痛药   如果耳朵痛,在你看医生前,可先用阿司匹林止痛。   [4]热敷   用一块清洁的毛巾热敷耳部,或用热敷垫,皆可缓解耳朵痛。   [5]勿经常清除耳垢   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栖身处。这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6]使用家庭配方   你若经常发生中耳炎或经常与水为伍,应记得在每次弄湿耳朵后,使用干燥剂。消毒酒精、白醋、矿物油都是很好的干燥剂。将头偏一边,使耳朵朝上。将耳朵向后上方拉,使耳道伸直。滴入数滴干燥剂,晃动头部,使酒精抵达耳道的底部,再将头偏向另一边,使酒精排出来。   [7]从鼻孔喷入溶液   如果耳鸣,可用500毫升的温水加1茶匙盐及1茶匙甘油,配成溶液,然后装入喷鼻瓶中,喷人鼻孔直到此溶液由喉咙后面流下。   [8]使用抗生素   严重时,则需要开刀处理,并使用抗生素。   [9]补充营养素   ① 锰 每天补充10毫克,耳部疾病通常与缺乏锰有关。   ②维生素A及E乳剂 维生素A25000IU,维生索E6OOIU,可控制感染。小孩可使用一茶匙鱼肝油代替。   ③ 维生素C 每天3000~7000毫克,分成数次。   ④维生素D群 每天3次,各50毫克。可以满足原组织及免疫系统每天所需,并能减轻耳朵压力。   [10]危险讯号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应去医院就诊。 高烧39℃以上,这可能是一个更严重的感染讯号。 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会造成听力丧失或更严重的并发症。 出现听力障碍

小儿中耳炎家庭护理

  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中耳炎的发生,但父母还是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家庭护理方法,在孩子患中耳炎期间,尽量降低疾病给他的听力带来的损伤。   1、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可以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灶,发挥作用。   2、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3、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4、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脓的现象,应先用3%双氧水清洁他的耳道,然后再滴药。孩子滴药后要侧卧,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5、在给孩子滴药前要注意: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过冷的话,应该稍稍加温,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此外,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6、时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7、如果孩子患的是慢性中耳炎,经上述治疗仍不见好,且脓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说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必要时需拍片。如果是慢性乳突炎还需手术治疗。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飞机起飞或下降时, 可吃零食,使用吞咽、软腭运动、下颌活动等动作来减少得病机会。   2、得病后,可以做自我耳咽管吹张术,不拘时间和次数。   3、尽量多休息,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   4、保持情绪稳定,并注意按时服药。   5、如有鼓膜损伤,则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洁净与干燥,也可用消毒药棉松松地堵塞在外耳道口。   6、如有鼓膜损伤者,注意淋浴、洗发时防止水液侵入。游泳是例所禁忌。   7、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他/她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鼻过敏,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托机构时,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编辑本段饮食禁忌

  (1)禁忌烟酒。   (2)禁忌辛辣、香料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3)禁忌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4)禁忌海鲜等鱼腥食物。

编辑本段防治误区

误区一

  没有耳痛、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   专家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型。耳道溢脓,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无耳道流脓症状。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症状轻微,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故易被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平直,鼻咽腔较小,鼻炎鼻窦炎较多见,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肿,继发咽鼓管阻塞,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同时,由于儿童一般不会主诉症状,故更易延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时将声音开得过响,或者在与人交谈时,要求别人讲得响一些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误区二

  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危害小   专家观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亚于化脓性中耳炎。   专家分析:非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常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与“显而易见”的化脓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误区三

  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耳道“出水、流脓”,原因很多。   专家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状。比如外耳道炎,有时可表现为耳道“出水”,伴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也可有流脓的表现。

误区四

  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专家观点:耳道流脓时手术不影响手术效果。   专家分析: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确实需要手术,必须在停止流脓半年以上才能实施,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如今,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脓期也可以接受手术,不必顾虑流脓是否会影响手术效果这个问题。

误区五

  中耳炎手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并消除耳鸣   专家观点:期望手术后听力马上恢复正常、耳鸣马上消失是不太现实的。   专家分析:中耳炎病程多较漫长,长期的炎性刺激会影响内耳系统,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及耳鸣。中耳炎鼓室成形手术虽可完全清除病灶和重建听骨,但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复因听骨损害、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无效,也不能直接减轻耳鸣症状。不过,病灶的清除对耳鸣的间接恢复还是有帮助的。

误区六

  治疗中耳炎,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抗生素仅是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专家分析:这种观点比较片面,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并非吃吃抗生素那么简单。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

误区七

  中耳炎屡治屡发,无法根治   专家观点:部分中耳炎可被根治。   专家分析: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

误区八

  预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预防耳道进水仅对鼓膜穿孔者有效。   专家分析: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对其他类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由于其发生与连通鼻子和耳朵的结构——咽鼓管的阻塞有关,故一切易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肿瘤、儿童增殖体肥大等。另外,感冒鼻塞时尽量不要频繁、用力回吸鼻涕,气压急剧变化(如飞机下降时)时向耳内鼓气、嚼口香糖等,对预防中耳炎的发生也有帮助。

编辑本段引起中耳炎的鼓膜穿孔

  临床证明:鼓膜穿孔是引发中耳炎的一种主要途径。鼓膜位于耳道最深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容易损伤、穿孔。但在耳鼻喉科门诊中,经常见到不同类型的鼓膜穿孔病人。有的是因感冒导致急性中耳炎穿孔,或挖耳不慎挖穿;有些婴幼儿因哺乳不当,呕奶后致耳流脓;甚至打球时被球或手撞耳,吵架被人刮巴掌,鞭炮震耳等引起鼓膜穿孔;偶尔还可见昆虫入耳引起鼓膜穿孔。   具体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常见原因

  是经咽鼓管的方向引起的感染,而且多见于婴幼儿时期。由于婴儿的咽鼓管短、粗、直,鼻分泌物、奶汁等易经咽鼓管流入或呛入中耳而发生急性中耳炎。中耳化脓后,脓液腐蚀鼓膜,造成鼓膜穿孔。

直接原因

  由于鼓膜菲薄,在挖耳取出耵聍和异物时易不慎损伤鼓膜,可导致鼓膜穿孔;也多见于头部受外伤,合并颞骨骨折损伤了鼓膜;强烈水柱或气流喷射鼓膜、误将化学腐蚀剂滴入耳内、金属屑矿渣溅入耳道、咽鼓管吹张等也可损伤鼓膜。

间接原因

  主要是外界大气压力突然急剧变化,战时多为近距离炮弹、炸弹爆炸的巨大响声和气浪将鼓膜震破;平时打耳光也可击伤鼓膜而穿孔。   坐飞机时,由于咽鼓管不通,飞机降落时外耳道压力急剧变化亦可压破膜引起穿孔,这就是航空性中耳炎。   如中耳腔内气压突然急剧上升,也会发生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或者用力擤鼻涕时,致使中耳内气压自内向外猛烈突然冲击鼓膜,可使鼓膜破裂穿孔。   以上几种鼓膜穿孔都是极易引发中耳炎的情况,因此,人们在平常生活中应该多加注意。

编辑本段正确地擤鼻涕 避免中耳炎的发生

错误的擤鼻涕方法

  一旦伤风感冒、鼻塞多涕。不少人患感冒时鼻涕不断流出,此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同时捏住两侧鼻孔,鼓气后用力做排涕动作,这是一种错误的擤鼻涕的方式。

错误擤鼻涕的后果

  由于鼻腔后部压力遽然升高,存于鼻腔后部(鼻咽部)的炎性分泌物迅速被压力挤入咽鼓管开口而进入中耳,分泌物中的某些致病菌就会在中耳腔内繁殖,逐渐形成脓液而积蓄。此时患者会感觉急剧痛,体温升高,1至2日后脓液溃破鼓膜,以致脓液流出外耳,最终可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种病如不能及时治疗,就会演变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先用一个手指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做擤鼻动作,然后换另外一侧,或者闭口吸鼻涕经口吐出。总之,擤鼻涕应单侧交替进行,用力不宜过猛。

中耳炎的饮食及保养

  中耳炎患者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及热性补药如人参,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宜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黄瓜,苦瓜等.像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是平性的;鳗鱼等是凉寒性的你可以吃,但像黄鳝,虾,草鱼等是温热性的,最好不吃或少吃.   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鼻窦炎简介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nasosinusitis)。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

    鼻窦炎的症状 

    一、鼻腔分泌物增多:此为鼻窦炎常见症状,可为单侧性或两侧性。鼻腔分泌液向鼻前孔流出,或向后流入鼻咽部,患者常诉为“痰多”。分泌物属粘液脓性或纯脓性,有时患者自觉有恶臭。 
    二、鼻阻塞:一侧或两侧均觉阻塞,晨起较甚。阻塞轻重视鼻腔分泌物多寡、鼻窦炎范围及气候之改变而定。鼻阻塞发生后嗅觉亦不灵敏。患急性鼻窦炎者,鼻阻塞尤甚。 
三、头痛及局部疼痛:头痛亦为鼻窦炎常见症状,其发生原因为窦内粘膜肿厚及分泌物潴留压迫神经所致。 

     引起鼻窦炎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白喉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 
  .鼻腔的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也可引起鼻窦炎。 
  .邻近病灶如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上颌第双尖牙及第第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时损伤上颌窦壁或龋齿残根坠入上颌窦内等也可导致鼻窦炎。 
  .其它如鼻窦外伤骨折;游泳时跳水姿势不当(如取立式跳水)或潜水与游泳后擤鼻不当污水进入鼻窦内;鼻腔内填塞物置留时间过久;高空飞行迅速下降窦腔与外界形成相对的负压将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窦等也能造成发病。

    鼻窦炎应该如何治疗?

  1.家庭用药
  (1)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呋麻合剂等。
  (2)慢性鼻窦炎可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5-10%弱蛋白银,扑尔敏等。
  2.体位引流法
  先给病人用l%麻黄素生理盐水点鼻。如病人是上颌窦积脓,取侧卧低头位,健侧向下,若双侧均积脓,于15或30分钟后再做另一侧;如病人是额窦或筛窦积脓,取正坐位低头引流法。
  另外,捏鼻闭口吸气动作、使鼻腔成负压,有助于体位引流,便于窦内脓液较快地排入鼻腔。
  3.使用滴鼻净类血管收缩药,切不可使用过久,以免引致药物性鼻炎。


   预防鼻窦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切勿以为伤风流滋是小事,许多人常因不及时治疗而变成多窦炎或全副鼻窦炎,或转为慢性。 
  <2>应增强体质,注意气温变化,预防伤风感冒。 
   <3>预防急性传染病如流感,百口咳,麻疹,尤其在儿童期。 
  <4>教育孩子不把玩物,食物塞入鼻腔,积极治疗病牙(主要是上列4、5、6牙)减少牙源性上颌窦炎。 
  <5>积极治疗鼻炎,鼻中隔偏曲,改善鼻窦引流,增殖体肥大亦应刮除。

    鼻窦炎的自我保健方法 

    鼻窦炎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或脚趾末端踢地下,墙壁均可)——鼻子、额窦(重点在大拇指与第三指加强)、上身淋巴腺、泌尿系统。  
  1. 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2. 鼻子(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大脚趾骨缘末端处。按摩的方法是扣住骨缘末端然后滑动按摩。  
    3. 胸部淋巴腺:是淋巴腺总开关,位于双脚脚背大拇趾与食趾之间凹陷处。按摩方向是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淋巴腺中的淋巴液在人体中负责血管与血管连系,也能在肠内吸脂肪和运送脂肪的工作,淋巴球更能吞噬细菌,增强抵抗力。  
    4. 上身淋巴腺:位脚背双脚内侧,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凹陷的感觉。按摩时要从外侧往内侧方向推。按摩上身淋巴腺对肚脐以上器官所有发炎现象均可达到消炎止痛效果。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哪些并发症及危害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患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后患者不仅会有鼻塞、脓涕、头痛头昏、嗅觉障碍等症状,使患者痛苦不堪,还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 
    ⒈ 呼吸系统其它部位及耳部并发症:鼻窦炎鼻息肉炎性脓涕向后流入咽部可引起咽炎和扁桃体炎。致病菌直接蔓延或经淋巴循环侵入下呼吸道可引起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者还可引起肺炎。因咽鼓管咽口邻近鼻腔,反复发作的鼻窦炎鼻息肉还可引起化脓性及分泌性中耳炎,造成听力障碍。 
    ⒉ 鼻源性眶内并发症主要有:⑴ 眶内炎性水肿;⑵ 眶壁骨膜下脓肿;⑶ 眶内蜂窝织炎;⑷ 眶内脓肿;⑸ 球后视神经炎。眶内并发症可引起眼球运动受限、眼球移位、眼球突出、眼球固定、复视、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严重者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脑膜炎。 
    ⒊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主要有:⑴ 硬脑膜外脓肿;⑵硬脑膜下脓肿;⑶ 化脓性脑膜炎;⑷ 脑脓肿;⑸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颅内并发症可引起极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鼻窦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鼻窦炎是急性鼻炎病程迁徙,脏腑失调、升降失司、邪恋鼻窍所致,以鼻塞,鼻流浊涕或有异味,头痛、头胀、记忆力下降、嗅觉减退容易外感,外感后加重等为主要表现,中医有关鼻渊、脑漏、脑渗、脑崩、脑泻等记载多指慢性鼻窦炎。  
  辩证施治:  
  (1)肺热熏鼻证:  
  主症:鼻塞,鼻涕黄稠,鼻粘膜暗红,伴咳嗽少痰,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暗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泻肺胃,化痰通窍。  
  方药:清肺通窍汤(《经验方》辛荑、苍耳子、桂枝、桑白皮、鱼腥草、黄芩、麦冬、赤芍、川芎),涕难出者加皂角、穿山甲排脓,口干甚者加花粉,大便干加大黄。  
  (2)胆热熏鼻证:  
  主症:鼻涕如脓,色黄绿质稠粘、味臭、鼻粘膜红肿,伴头痛、头昏、口干、口苦、咽干恶心、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化浊通窍。  
  方药:奇授藿香丸(《外科正宗》藿香、猪胆汁)。  
  (3)脾虚邪恋鼻窍证:  
  主症:鼻塞重,鼻涕粘白量多,嗅觉减退,鼻粘膜暗淡,鼻甲肿胀,伴体倦乏力,舌质胖淡,苔白,脉细缓。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陈皮、柴胡、甘草)加苍耳子、辛荑。头痛加川芎、草鸟。苔腻涕多加苍术、薏米仁。纳差加神曲、麦芽、萊菔。  
  (4)肺虚邪滞鼻窍证:  
  主症:鼻塞时轻时重,鼻涕白粘,嗅觉减退,易外感,遇风寒则症状加重,鼻粘膜暗淡肿胀,伴面色不华、恶风、咳嗽,舌质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温肺益气,祛风散寒。  
  方药:温肺止流丹(《辩证录》人参、荆芥、细辛、河子、甘草、桔梗、鱼脑骨),合苍耳子散(《严氏济生方》白芷、辛荑、苍耳子、薄荷),易感冒加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黄芪、防风、白术)  
  (5)阳虚寒凝鼻窍证:  
  主症:鼻塞,头痛,鼻涕粘白,嗅觉减退,伴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常感腰背冷痛,或背冷如掌大,小便清长频数,舌淡苔白,脉治细弱。  
  治法:温肾壮阳,散寒通窍。  

    鼻窦炎跟眼睛有什么关系 

    鼻窦炎与眼睛的关系特别密切。这主要因为鼻窦与眼眶相毗邻。人体有四对鼻窦 (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鼻窦和眼睛部位于面中 1/3处。例如上颌窦的上壁就是眼眶的底壁 ,如同“楼上楼下”;筛窦的外界以菲薄的筛骨纸样板与眼眶内容相隔 ;额窦的外侧为眶上壁 ;视神经则在蝶窦之顶壁经过 ,有时候视神经甚至可突入发育较好的蝶窦内。眶壁的上、内、下三个方面被鼻窦包绕 ,所以鼻窦炎 ,特别是在急性期 ,感染容易向眼眶内播散。  

    上颌窦炎很少直接影响眶内 ,但是人的额窦炎及儿童的筛窦炎却容易引起眶内的感染。因为后组筛窦及蝶窦与视神经距离接近 ,后组筛窦炎及蝶窦极易引起视神经的损害 ,常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 ,所以急性期病人常常感觉一侧视力模糊 ,视力减退。患了鼻窦炎 ,尤其是急性鼻窦炎 ,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的原则 :首先要消除病因 ,其次要保证引流通畅 ,不仅吃药 ,鼻腔内还应该点药 ,使鼻腔保持通畅 ;再者要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要注意预防并发症。要加强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预防感冒 ,并积极治疗急性鼻炎 ,防止发展成为鼻窦炎。

    鼻窦炎的并发症 

    急、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时,炎症超出鼻窦骨壁,向周围组织播散,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并发症的部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一、眶内并发症:鼻窦与眼眶相邻,而且骨壁菲薄,鼻窦炎症可向眼眶扩散。并发眶内炎性水肿时首先出现眼睑水肿(俗称眼皮)并发眼眶骨膜下脓肿时开始有眼睑充血、肿胀和压痛,或上睑下垂,眼肌麻痹、视力下降或复视,甚至失明;蝶窦炎还可引起眼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下降和剧烈头痛,此时最易误诊误治,以致失明。 
   二、颅内并发症:额窦炎时易引起颅内并发症。并发硬脑膜外脓肿时症状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除鼻部症状外头痛加重,卧位尤甚,可有恶心呕吐,脉缓等证;硬脑膜下脓肿时自觉症状有头痛,发热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对侧面部及上肢肌肉瘫痪或抽搐;脓肿破溃后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三、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经久不愈者易引起额、蝶、筛、上颌骨骨髓炎。以额骨骨髓炎常见,除鼻窦区压痛外,头痛性质是闷胀样钝痛。骨髓炎经久不愈还可显现黄绿色鼻涕, X线拍片显示骨质结构不清、死骨形成和鼻窦骨壁缺损。 
四、病灶和下行感染:鼻窦化脓性分泌物从鼻咽部向下流注,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气管炎等病。化脓性鼻窦炎作为感染病灶,还可引起感染性多关节炎、腱鞘炎和皮肤病。 并发症的治疗原则应是在积极治疗并发症的同时根治鼻窦炎,两者不可偏废,其病才可痊愈。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概述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chronic purulent sinusitis)是鼻窦粘膜慢性化脓性炎症。较急性者多见,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如一侧或两侧各鼻窦均有病变者,称多鼻窦炎(polysinusitis)或全鼻窦炎(pansinusits),单独的慢性筛窦炎或蝶窦炎只占少数病例。 
    病因 
    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迁延而致。其它病因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相似,感染、变应性鼻炎和鼻窦引流障碍是其主要原因。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 
    症状 
    临床表现: 
  1.脓涕多:鼻涕多为脓性或粘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 
  2.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3.头痛: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地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前组鼻窦炎多表现前额部和鼻根部胀痛或闷痛,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在头顶部、颞部或后枕部。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4.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检查 
    1.鼻腔检查: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息肉样变。有的有多发性息肉。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 
  2.体位引流:疑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沟无脓液存留时,可行体位引流检查。 
  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部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 
  4.X线鼻窦摄片: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协助诊断。 
  5.牙的检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应进行有关牙的检查。 
    治疗 
    原则为通畅鼻窦引流,去除病因。 
  (一)滴鼻药:血管收缩剂能收缩鼻腔肿胀的粘膜,以利引流。常用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 
  (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puncture and irrigation of maxillary sinus):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每周1-2次,若连续多次穿刺冲洗无效;或冲出恶臭、多量溶水性脓,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鼻窦置换法(displacement method of nasal sinuses)。适用于慢性筛窦炎、额窦炎、蝶窦炎、全鼻窦炎及儿童。    
    (四)理疗: 一般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以辅助治疗。 
  (五)中医中药:以芳香通窍、清热解毒、祛湿排脓为治则,常用苍耳子散加味。 
  (六)手术治疗 
  1.除病因的手术:矫治妨碍鼻窦引流的疾病,治疗邻近病灶。若有高位鼻中隔偏曲者,可行鼻中隔矫正术;对肥大或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若有鼻息肉则行鼻息肉摘除术。 
  2.上颌窦手术 较常施行的有上颌窦根治术和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两种。 
  (1)上颌窦开窗术(antrostomy):适用于窦腔内病变不重、不宜作上颌根治术者。 
  (2)上颌窦根治术(radical maxillary sinusotomy ,Caldwell-luc operation):适用于经保守治疗及多次穿刺冲洗治疗无效者、上颌窦异物、囊肿及其它良性肿瘤、疑上颌窦恶性肿瘤需探查者。 
    3.筛窦切开术(ethmoidotomy):较常施行的有鼻内、鼻外和经上颌窦三种筛窦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不同而选用,目的是将积脓的筛窦刮开、清理息肉等病变组织,并向鼻腔建立引流。应注意切勿损伤筛窦顶壁、纸样板或视神经等,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4.额窦切开术(frontal sinusotomy):有鼻内和鼻外两种方法。 
  5.蝶窦切开术(sphenoidotomy):不常施行,必要时常与筛窦手术同时进行,主要行蝶窦口扩大术,以去除病变并畅通引流。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acute purulent sinusitis)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重者可累及骨质。上颌因窦腔较大,窦底较低,而窦口较高,易于积脓,且居于各鼻窦之下方,易被他处炎症所感染,故上颌窦炎的发病率最高,筛窦炎次之,额窦炎又次之,蝶窦炎最少。 
    病因 
    (一)局部病因 
  1.感染和鼻腔疾病: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肿瘤、异物或填塞物留置过久,均可妨碍窦口引流而致病。游泳时潜水或跳水方法不当,可使污水经鼻腔进入鼻窦而发病。 
  2.外伤:前组鼻窦,特别是上颌窦和额窦位置表浅,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细菌可由皮肤或鼻粘膜侵入鼻窦。也可因弹片、尘土等异物进入而引起感染。 
  3.牙源性感染: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二磨牙的牙根,位于上颌窦底壁,当其发生牙根感染时,可能穿破窦壁,或拔牙时损伤底壁均可引起上颌窦炎,称牙源性上颌窦炎(de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 
  4.气压改变:航空、潜水、登山时,可因气压骤变,鼻腔内发生负压而引起损伤,称气压创伤性鼻窦炎(baro-traumatic sinusitis)。 
  (二)全身病因 
  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变应性体质、内分泌失调, 以及患得患失有各种慢性病如贫血、结核、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身体抵抗力减弱,亦为鼻窦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后。 
    症状 
    1.鼻阻塞: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积存,可出现患侧持续性鼻阻塞及暂时性嗅觉障碍。 
  2.脓涕多:患侧鼻内有较多的粘脓性或脓性分泌物擤出,初起时涕中可能带少许血液,牙源性上颌窦者脓涕有臭味。 
  3.局部疼痛和头痛:急性鼻窦炎除发炎鼻部疼痛外常有较剧烈的头痛,这是由于窦腔粘膜肿胀和分泌物潴留压迫或分泌物排空后负压的牵引,刺激三叉神经末梢而引起,前组鼻窦接近头颅表面,其头痛多在额部及患侧局部,后组鼻窦在头颅深处,其头痛多在头顶部、颞部或后枕部。 
    检查 
    1.局部红肿及压痛:前组急性鼻窦炎由于接近头颅表面,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可能发生红肿、由于炎症波及骨膜,故在其窦腔相应部位有压痛。后组急性鼻窦炎由于位置较深,表面无红肿或压痛。 
  2.鼻腔检查: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沟等处为明显。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积脓。 
  3.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4.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粘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 
    治疗 
    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改善鼻腔的通气引流;根治病因,防止转为慢性。  
  (一)全身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为球菌感染,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若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可适当用镇静剂或镇痛剂。一般疗法与急性鼻炎相同。 
  中医中药 散风清热、芳香通窍为主,以解毒去瘀为辅,常用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加味。 
  (二)改善鼻窦引流:常用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若为急性额窦炎或筛窦炎,滴鼻时应采用头后仰位。若为急性上颌窦炎应采用侧头位,使粘膜消肿,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而减轻头痛。 
  (三)物理疗法:局部热敷法或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理疗等。 
  (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直至痊愈。 
  (五)鼻窦置换疗法:适用于各鼻窦炎及急性炎症基本得到控制,而仍有多量脓涕及鼻阻塞者,以利鼻窦引流。 
  (六)如为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同时治疗牙病。

    副鼻窦炎 

    概述 
    副鼻窦炎包括急性副鼻窦炎和慢性副鼻窦炎。 
  病因 
    副鼻窦粘膜受到细菌感染产生脓汁流入鼻腔內引起。 
    症状 
    黃鼻涕、前額部肿痛、不舒适感、昏沉感、鼻塞。 
    检查 
    急性副鼻窦炎X线表现为窦腔透光度减低。如窦腔内分泌物不多,并使患者采用立(或坐)式摄鼻颏位时,可在窦腔内见气液面及粘膜增厚。 
    慢性副鼻窦炎X线表现:采用立(或坐)式摄片时,也可见分泌物所致之气液面。如息肉将窦腔填满则见整个窦腔密度增高。而骨壁多保持正常。部分患者窦壁可发生骨炎,常见于额窦,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 
    治疗 
    急性副鼻窦炎药物治疗为主(头孢唑啉钠),手术治疗为辅。 
    慢性副鼻窦炎药物治疗为辅,手术治疗为主。 

    鼻窦炎应该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4.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畸型,治疗慢性鼻炎。
  鼻窦炎
  对应英文:nasal sinusitis
  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所谓鼻窦是鼻腔周围面颅骨的含气空腔;左右共有4对:称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因其解剖特点各窦可单独发病,也可形成多鼻窦炎或全鼻窦炎。本病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2类,其原因很多,较复杂。急性鼻窦炎多由急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常因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形成。目前认为鼻窦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窦口阻塞导致鼻窦内的感染,其中鼻息肉是引起鼻窦开口阻塞的重要原因,而鼻窦的炎症刺激反过来又促进鼻息肉的生长。另外,游泳时污水进入鼻窦,邻近器官感染扩散,鼻腔肿瘤妨碍鼻窦引流,以及外伤等均可引起鼻窦炎。
[
编辑本段]常识  鼻窦粘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
  急性鼻窦炎常在感冒后出现鼻堵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前组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筛窦)发炎头痛部位在前额部;后组鼻窦(后筛窦和蝶窦)发炎为头顶部或后枕部头痛。不同鼻窦发炎其头痛的表现亦不同,例如额窦发炎者多在早晨起床后不久前额部头痛,并逐渐加重,下午则减轻。急性鼻窦炎病人可伴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用鼻镜或鼻内窥镜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各相应鼻窦区有压痛, 鼻窦X射线拍片有助于诊断。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磺胺治疗,同时鼻内滴入血管收缩剂,理疗及中药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上颌窦蓄脓者可作上颌窦穿刺,冲洗出脓液并注入消炎药物。
  慢性鼻窦炎鼻部症状似急性鼻窦炎 , 但无全身症状,病程长,可以有头痛,也可以没有头痛。鼻腔检查见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增厚或息肉样变,鼻窦X射线拍片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鼻内滴血管收缩剂有利于鼻窦的通气和脓涕引流,亦可同时配合口服中药。对多发性鼻窦炎可作阴压置换疗法,对化脓性上颌窦炎可作上颌窦穿刺术。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腺样体肥大等机械性阻塞因素者,因妨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难于治愈,可采用手术疗法,如鼻息肉摘除术、鼻中甲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腺样体切除术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彻底。严重的难以治愈的慢性鼻窦炎可用鼻窦手术疗法,也是鼻内窥镜微创手术。
  上颌窦筛窦[/url]、额窦和蝶窦[/url]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nasosinusitis)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不轻易滴用鼻药。对鼻腔病变及时诊治,邻近的病灶感染需治疗。
症状  晨起的头痛是鼻窦炎的典型表现。分析如下:
  急性鼻窦炎的症状
  急性鼻窦炎为鼻窦粘膜急性炎症,多发生在感冒后,急性鼻窦炎的症状与哪一种鼻窦发生炎症有关,以下是各组鼻窦发炎时不同的表现:
  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颌窦炎。
  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浙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这可能是额窦炎。
  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虫筛窦炎引起。
  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出观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达可能是蝶窦炎。
  但是大多数人的症状可能有很多地方,所以有时候无法根据头痛来确定究竟是哪个鼻窦发炎。
  除头痛外鼻窦炎的典型的急性鼻窦炎表现还包括:鼻塞,流脓涕,暂时性嗅觉障碍,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较小儿童幼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脓鼻涕刺激咽喉还可以引起咽喉不适,咽喉炎等。
  严重的急性鼻窦炎可以引起眼部的感染,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急性鼻窦炎的并发病如眼眶感染等已较少见.
  治疗:功能性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对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具有特别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精确的去除病变组织和骨头,使鼻窦开口扩大,恢复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具有传统鼻窦炎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创性。
  慢性鼻窦炎的症状如下:
  1.脓涕多:鼻涕多为脓性或粘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
  2.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伴有鼻息肉时鼻腔可完全阻塞
  3.头痛: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地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前组鼻窦炎多表现前额部和鼻根部胀痛或闷痛,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在头顶部、颞部或后枕部。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4.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喉疼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5、慢性筛窦炎常与慢性上颌窦炎合并存在,除有一般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症状外,嗅觉减退更为明显。
  
[鼻窦炎发病机理
鼻窦炎病因  鼻窦是头骨和面骨中围绕鼻腔周围的一些含气的空腔,包括上颔窦、额窦、筛窦和蝶窦。鼻窦炎是指化脓性球菌感染鼻窦粘膜引起的化脓性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鼻窦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一个鼻窦单独发病,也可几个鼻窦同时发炎,如果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可致慢性鼻窦炎。
  本病绝大多数由伤风感冒引起,全身抵抗力低下,其它鼻腔疾病常有鼻涕阻塞,游泳、跳水方法不当,以及气压的迅速改变(如飞行、潜水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由牙根感染扩散引起的上颌窦炎叫牙原性上颌窦炎,也是鼻窦炎的一种。
  中医鼻窦炎的病理病因:
  鼻乃清窍,为肺之门户,其呼吸之畅通,嗅觉之灵敏全赖清阳充养。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鼻窦炎多由气虚不固,外邪侵袭,邪入化热,灼腐生脓,滞留空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窍隙闭塞,引致鼻塞流涕、头痛头胀、智力昏蒙、身疲肢倦、常易外感。外感后鼻窦炎又加重,如此互为因果,反复发作。在此病理机制中,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故清除痰浊脓液,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故升清降浊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法则。
类型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风寒、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肺脾气虚等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算塞,鼻涕黄或粘白、量多,发热恶寒,头痛,咽喉不利,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胆府郁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有臭味、嗅觉差,头痛及患处疼痛剧烈,并有发热,口苦咽干,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脾经湿热型:证见鼻涕黄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差并见发热,头重如裹,体倦肢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肺脾气虚型:证见真塞较重,鼻涕粘白或黄稠量多,嗅觉差,头晕头胀,短气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5.瘀热互结型:证见鼻塞,流浊涕有腥臭味,量多色黄,不闻香臭,伴头痛、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  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不通气,所以治鼻窦炎要用部膜收缩剂,如1%麻黄素或滴鼻净,配合0.15%黄连素或0.5%的氯霉素液点鼻消炎,每天的点药次数以维持通气为标准。如果用药后不能维持通气,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鼻甲切除或电烙术。鼻窦炎是鼻窦内的化脓性炎症,以流脓鼻涕、头痛为主,治疗时除滴用鼻税膜收缩剂外,还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窦内的细菌感染,或做上颌窦穿刺术,必要时应进行鼻窦根治手术。在鼻窦根治手术中,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由于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因而可彻底清除病变,并且尽可能的保留鼻腔及副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如今不开刀的内窥镜微创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一、可选用的西药
  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1)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转为慢性。
  (2)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
  (3)镇静止痛药:用于头痛剧烈者。
  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常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净等。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应注意滴鼻净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药物性鼻炎。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肺经风热型: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2)李氏炎消贴:外用穴位针对性治疗,贴于大椎穴,每帖使用12-24小时。内病外治,效果更佳。
  胆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减半。
  (3)鼻渊丸:每次服用12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4)苍耳子鼻炎胶囊:口服,按本品说明书要求服用。
  (5)鼻炎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香菊片:每次2—4次,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7)辛苹冲剂: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8)鼻通丸:每次服用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鼻渊舒口服液
  (10)鼻舒液:外用。每次两支,每天一次。
  2,胆府郁热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藿胆丸:成人每次服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
  (3)鼻咽清毒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30天为一疗程。
  (4)鼻炎康片:每次2—4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脾经湿热型:
  甘露消毒丹:每次6—9g,一日2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
  4.肺脾气虚型:
  (1)通窍鼻炎片:成人每次5—7片,温开水送服,一日3次。
  (2)参苓白术丸(散):水丸剂每次口服6—9g,或散剂每次1袋,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补中益气丸:大蜜丸每次1丸,浓缩丸每次8丸,水丸剂每次6g,一日2—3次,用姜汤、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5.瘀热互结型:
  (1)千柏鼻炎片:每次3—4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一疗程,症状减轻后减量维持或遵医嘱。
  (2)滴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三、按摩治疗法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额窦、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鼻、肺及支气管、腹腔神经丛、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失眠点、生殖腺。
  2.足外侧反射区:生殖腺。
  3.足背部反射区: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胸部淋巴腺(胸腺)、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另外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内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疗仪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疗作用。
  
抗菌素治疗研究新结果:
  

  美国医疗协会杂志12月第5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提示,目前采用的治疗鼻窦炎的治疗措施是无效的.
  目前,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往往没有充分的临床信息保障,因为来自对临床患者进行的微生物病因学研究非常有限.在致病菌不清的情况下,英国与美国约9成的鼻窦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这种过度治疗导致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并对抗生素耐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类固醇类药物也应用于急性鼻窦炎的治疗,但针对其有效性的研究同样非常有限.
  针对此,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Ian G. Williamson博士及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以确定阿莫西林与布的奈德对于急性上颌窦炎的疗效.240名非复发性鼻窦炎患者入选了该试验,并在2001.11-2005.1.11的试验期间接受58全科治疗.患者被随机分配入以下4组之一:
  1. 抗生素与鼻类固醇组(阿莫西林500 mg,每日3次,疗程7天; 布的奈德,每个鼻孔200μg,,每日1次.疗程10天)
  2. 抗生素安慰剂与鼻类固醇组;
  3. 抗生素与鼻类固醇安慰剂组;
  4. 抗生素安慰剂与类固醇安慰剂组.
  研究结果如下:
  --29%接受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36%未接受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31.4%接受布的奈德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31.4%未接受布的奈德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伴有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典型特征的患者,目前的常用治疗措施(抗生素与类固醇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鼻窦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病情的自然过程均无明显影响.类固醇药物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有效.
  关于中医治疗鼻窦炎的理论:
  1、鼻窦炎的病理病因
  鼻乃清窍,为肺之门户,其呼吸之畅通,嗅觉之灵敏全赖清阳充养。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鼻窦炎多由气虚不固,外邪侵袭,邪入化热,灼腐生脓,滞留空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窍隙闭塞,引致鼻塞流涕、头痛头胀、智力昏蒙、身疲肢倦、常易外感。外感后鼻窦炎又加重,如此互为因果,反复发作。在此病理机制中,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故清除痰浊脓液,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故升清降浊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法则.
  2、鼻窦炎的中医治疗原理 :
  鼻乃清窍,为清阳之居所,清气之通道。而鼻窦炎则是鼻窦升脓阻塞清窍。当今医者多以消炎、通窍为治,西医则动辄穿刺排脓,输液,虽能取效一时,但一遇感冒,旧病复发。究其原因乃清阳无力上冲,浊阴胶结不降。据此,用升清降浊法,使浊阴下降,涤荡污秽,清阳上达,敷布清新,则疗效巩固长治久安 。
  
鼻窦炎细菌学
  
  在急性鼻窦炎向慢性鼻窦炎转化过程中,鼻窦中的细菌也会产生变化。研究对象为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急性鼻窦炎患者,对其在首次发病的34~50天内进行动态细菌培养研究。首次抽吸培养细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菌和卡他莫拉菌。在此后的抽吸培养中除原有的细菌外又出现了厌氧菌,包括梭杆菌、紫单细胞菌和消化链球菌。而且分离出的需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提示厌氧菌感染继发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化脓性细菌感染为厌氧菌感染提供了厌氧条件(粘液的滞留、窦口的堵塞和缺氧)。
  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变异很大,导致消炎类药物治疗很难取得效果。
  
洗鼻法治疗鼻窦炎
  

洗鼻壶
  虽然鼻腔本身具有一定的排毒能力,但在患有鼻窦炎的情况下由于分泌的粘液增多且过于粘稠,导致载满病菌的粘液长时间滞留在鼻腔内,堵塞鼻窦口,并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彻底切断恶性循环链的关键是清理掉充满致病菌的粘液。
洗鼻法即使用浓度为0.9%的盐水(即生理盐水的浓度)来冲洗鼻腔,将潴留在鼻腔内的粘液冲洗出鼻腔,疏通鼻道,开放窦口,缓解炎症,降低鼻腔内病菌的数量和种类。使其慢慢恢复至人体可承受的水平。从而逐渐消除炎症,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
编辑本段]预防与护理  1、平时注意鼻腔卫生,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
  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 鼻涕过浓时以盐水洗鼻,避免伤及鼻粘膜。
  3、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
  4、有牙病者,要彻底治疗。
  5、急性发作时,多加休息。卧室应明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
  6、遵医嘱及时用药。
  7、慢性鼻窦炎者,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注意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8、严禁烟、酒、辛辣食品。
  9、保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
  10、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
  食疗验方
  (1)公英地丁酱 【组成】嫩蒲公英30克,嫩紫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 【用法用量】蒲公英、地丁洗净,放入沸水煮开烫熟,切细蘸酱食。
  (2)苍耳子茶 【组成】苍耳子6克,茶叶6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鼻窍。 【用法用量】两物置杯中,泡开水代茶饮。
  (3)葱白汁 【组成】葱白10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 【用法用量】葱白捣烂,绞汁,涂鼻唇之间,每日2次;或用开水冲后, 乘温熏口鼻。
  (4)茶柏散 【组成】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排脓。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以少许药未嗅入鼻内两侧,每日多次。
  (5)葫芦酒 【组成】苦葫芦子30克。 【功能主治】通鼻窍。 【用法用量】葫芦子捣碎置瓶中,加150毫升醇酒浸泡7日。去渣后,少少纳入鼻中。每日2~4次。
  (6)老干丝瓜末 【组成】老干丝瓜2克。 【功能主治】化瘀解毒。 【用法用量】将老干丝瓜干烧灰存性为末。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开水冲服。
  (7)黄连、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8)鱼腥草、东风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丝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9)麻黄、辛夷、甘草、茶叶各等量,水煎后过滤,每日3次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10)鱼脑石粉9克,辛夷6克,细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11)麦门冬、石豪各5克,知母、黄芩、栀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叶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适于慢性鼻窦炎者,疗效理想。
  虚症
  (1)辛荑花煲鸡蛋 【组成】辛荑花10~20克,鸡蛋2只。 【功能主治】解毒,通鼻窍,滋阴。 【用法用量】用辛荑花、鸡蛋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
  (2)大蓟根鸡蛋 【组成】鲜大蓟根60克,鸡蛋3只。 【功能主治】润肺解毒,育阴止血。 【用法用量】上2味同煮至蛋熟即成。每日1次,连服1周。
[
编辑本段]鼻窦炎的并发症  鼻腔和鼻窦位于颅脑下面,居于咽喉与口腔上方,坐落于两眼眶之间,它们之间相互为邻,关系密切。鼻腔和鼻窦病变常向附近组织蔓延,因而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若延及颅脑,严重的可造成死亡,对咽喉与眼眶的渗透,也会引起各种病变,尤其对儿童来说,并发症将会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鼻炎、鼻窦炎引起并发症有多种途径:
  ①直接感染:鼻腔与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与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向下引流,直接刺激这些组织,引起各种病变。
  ②破坏骨壁感染:鼻窦炎症如果破坏鼻窦骨壁,炎症常由此延至其他组织,因为鼻窦位置不同,故引起并发症亦相异,如额窦炎易引起眶内或颅内并发症;筛窦炎破坏顶壁,侵入前颅凹,穿透侧壁,发生眶内并发症。蝶窦炎破坏颅底可引起颅脑内不同并发症,也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上颌窦炎可引起眶内感染及牙槽瘦管等并发症。
  ③经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窦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且与眶内、颅内有复杂的联系,所以鼻炎与鼻窦炎的细菌和毒素,先破坏血管内膜形成血栓,栓子随血行传至其他器官,引起并发症。
  ④经淋巴管感染:鼻腔或鼻窦的淋巴管直接把炎性物质传布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发病。
  ⑤经解剖通道:鼻窦骨壁有多处正常通道如筛骨上壁有许多小孔,称筛孔,主要是嗅神经纤维通向颅内的孔道,炎症可以从筛孔中传入颅内发病。此外鼻腔与鼻窦的许多血管也直接与眶内、颅内相通,炎症可沿血管通道引起并发症。⑥鼻窦外伤:引起骨折、穿孔伤或手术损伤等因骨壁断裂、组织破坏,使感染易于侵入而发病。
病因:鼻窦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鼻窦炎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2.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白喉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也可引起鼻窦炎。
  4.邻近病灶,如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时损伤上颌窦壁或龋齿残根坠入上颌窦内等也可导致鼻窦炎。
  5.其它,如鼻窦外伤骨折;游泳时跳水姿势不当(如取立式跳水),或潜水与游泳后擤鼻不当,污水进入鼻窦内;鼻腔内填塞物置留时间过久;高空飞行迅速下降,窦腔与外界形成相对的负压,将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窦等也能造成发病。
  症状:鼻窦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小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2.多可出现—侧持续性、偶可发生双侧持续性鼻塞。
  3.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刺激咽、喉粘膜,引起发库、咳嗽和咳痰,甚至恶心。
  4.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颌窦炎。
  5.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浙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这可能是额窦炎。
  6.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虫筛窦炎引起。
  7.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出观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达可能是蝶窦炎。
  8.慢性鼻窦炎除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外,还有如下特点:
  (1)头痛较轻,一般多属闷痛、钝痛。
  (2)嗅觉减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药、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后头痛可减轻。
  (4)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痛加重。
  (5)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头痛。
  (6)有时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
编辑本段]检查:鼻窦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鼻腔检查,注意粘膜有无肿胀,鼻道有无分泌物,中鼻道有无息肉、鼻甲肥厚或息肉样变。观察脓液流出的部位,必要时可充分收缩鼻腔粘膜后,作体位引流检查。
  2.后鼻孔检查,注意有无息肉,鼻甲及中隔后端粘膜有无充血、肿胀、肥厚或分泌物附着。
  3.注意上颌部牙齿有无病变、鼻窦区有无压痛。
  4.鼻窦透照检查及上颌窦穿刺检查。
  5.鼻窦X线摄片检查。必要时作鼻窦冠状位CT检查。
  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
  鼻窦炎经常和鼻息肉并存,CT可以显示鼻息肉 鼻窦炎的范围,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CT还有助于鼻窦炎与其它疾病,如鼻窦癌等进行区别。
治疗:鼻窦炎应该如何治疗?  1.家庭用药
  (1)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呋麻合剂等。
  (2)慢性鼻窦炎可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5-10%弱蛋白银,扑尔敏等。
  2.体位引流法
  先给病人用l%麻黄素生理盐水点鼻。如病人是上颌窦积脓,取侧卧低头位,健侧向下,若双侧均积脓,于15或30分钟后再做另一侧;如病人是额窦或筛窦积脓,取正坐位低头引流法。
  另外,捏鼻闭口吸气动作、使鼻腔成负压,有助于体位引流,便于窦内脓液较快地排入鼻腔。
  3.使用滴鼻净类血管收缩药,切不可使用过久,以免引致药物性鼻炎。
预防:鼻窦炎应该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4.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畸型,治疗慢性鼻炎。
  5. 游泳时避免跳水和呛水。
  6. 患急性鼻炎时,不宜乘坐飞机。
[
编辑本段]鼻窦炎对身体的危害  鼻窦炎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它可引起头疼,头晕脑胀,失眠健忘,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困倦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它也可成为病灶,影响周围组织发炎,尤其是眼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等。有长期低热的病人,多方诊治不效,经耳鼻喉会诊确诊为慢性上颌窦炎,经治疗痊愈。
  鼻窦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鼻窦就像呼吸道的卫兵一样,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影响肺、气管等下呼吸道的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周围的组织,像大脑、眼睛等,如果病情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并发症,而且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青年人的比例比较大,影响学习及工作,应及早治疗。
鼻窦炎中医疗法  方1
  〔组成〕鲜蕺菜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滴鼻,1 日数次。另用蕺菜20g ,水煎服。
  方2
  〔组成〕鲜大蓟根90g ,鸡蛋2~3 个。
  〔用法〕加水同煮,吃蛋喝汤。
  方3
  〔组成〕鹅不食草(石胡荽)12g ,细辛6g ,白蓝6g ,辛夷花6g ,麝香
  0.3g。
  〔用法〕共研为末,每次用少许(约2 粒米大)吸入鼻中,每天3~5
  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慢性鼻炎。
  方4
  〔组成〕木姜花适量。
  〔用法〕捣绒,塞鼻孔中。
  方5
  〔组成〕水百合15g ,天麻9g ,刺梨花9g 。
  〔用法〕水煎服。另用水百合适量捣敷局部。
  方6.鼻窦炎中药方-痰热恋肺
  【症状】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呼吸不畅,伴头胀,眉棱作酸,咽干痛,痰粘咯吐,舌红,苔黄腻,买滑数。
  【治法】化痰泄热,宣肺通窍
  【方药】前胡9克,蔓荆子6克,牛蒡子9克,白桔梗4.5克,甘草2.5克,辛夷花4.5克,元参9克,射干4.5克,海哈壳12克,桑白皮9克,瓜蒌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鼻窦炎,症见鼻塞、流鼻涕,呼吸不畅,嗅觉减退外,并用咽干痛,痰粘难咯,脉滑,舌红等,辩证为痰热恋肺,故药用辛夷花、前胡、桔梗等宣肺通窍;元参、射干、海哈壳、瓜蒌皮清热化痰。全方合用,以清泄逗留肺之痰热,宣通鼻窍。
  7.鼻窦炎中药方-肺热上蒸,鼻窍雍塞
  【症状】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头痛,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清热散火,宣肺通窍
  【方药】辛夷花30克,藁本30克,黄芪30克,菊花30克,苦丁茶30克,防风30克,川穹3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白僵蚕30克,升麻30克,薄荷30克,甘草30克,白芷30克,荆芥30克,苍耳子60克,蔓荆子60克,细辛50克
  【用法】共研末,每次10克,临睡前用滚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在次日睡前再冲泡服一次。
  【按语】肺热上蒸,鼻窍雍塞,嗅觉失灵,以辛夷花、苍耳子、细辛、蔓荆子、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升麻、薄荷、藁本、、荆芥、僵蚕、川穹等幸泻肺气而散火,佐以黄芪、甘草、菊花、苦丁茶泻火益气,病因热郁化火,药用幸散,是用“火郁发之”之义,泡取汁服,是取其气之清轻,以利药下行,直达病所,因而获效更捷。
  方8.鼻窦炎中药方-寒气久凝
  【症状】鼻塞,流鼻涕,头痛往往有定时,或同在脸颊,或同在额头,同时颠顶与太阳穴往往亦痛,嗅觉差,气通可知味,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治法】温里驱寒,通利鼻窍
  【方药】辛夷9克,细辛3克,檀香3克,藁本9克,白芷9克,川穹9克,鲜松针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配合外治法。药气熏蒸鼻窍法:汤药煎成后,取药液置碗中,先利用热气熏蒸鼻窍2分钟,随即趁热服下。
  【按语】慢性鼻窦炎,属于寒气久凝鼻部者,治宜温里驱寒。方中辛夷幸温为主药;细辛、檀香为辅,辅助主药温鼻宣窍;藁本、白芷祛风止痛。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内服与外用结合治疗急慢性鼻窦炎5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2~49岁;病程5天~3年。其中上颌窦炎28例,额窦炎12例,筛窦炎10例。症状均有鼻塞、流黄浊涕、头痛,或有畏寒、发热、恶心等症状。五官科检查:鼻粘膜充血水肿,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 X线摄片:窦腔密度增高,急性期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治疗方法
  内服苍耳菊花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苍耳子、川芎各15 g,菊花、蔓荆子各10 g,黄芩12 g,细辛3 g,薄荷、甘草各6 g。慢性者去金银花、黄芩,加黄芪30 g,当归15 g。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分服。6剂为1疗程。
  外用细辛辛夷散。药物组成:细辛、辛夷各等份,研极细末。用法:少许吹鼻腔,每天3~6次。
  3 治疗结果
  急性者1个疗程,慢性者2个疗程。治愈(症状消失,X线鼻窦摄片无异常)41例,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减轻,X线鼻窦摄片明显改善)8例,无效(服药中断)1例。全部病例随访1~10年,治疗后多年未发者21例。
  4 体会
  急、慢性鼻窦炎多继发于外感之后,由鼻粘膜炎蔓延至鼻窦内粘膜,亦可继发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属中医学鼻渊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热毒、浊涕阻闭鼻窍而成。慢性者由于脾肺虚弱,肺气不足,卫外不固,不能抗御外邪、易感受风热、风寒之邪。脾虚运化失职,痰浊停聚,滞留鼻窍,腐蚀鼻窦肌膜而成“鼻渊”。方中苍耳子散风通窍,兼能止头痛,为治鼻渊要药。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川芎上行头目,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细辛性善走窜,能宣通鼻窍,祛风止痛以解鼻渊之鼻塞头痛之症;菊花、薄荷、蔓荆子清头目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慢性者去金银花、黄芩,加黄芪、当归补气血,助正气以驱邪外出。细辛辛夷散外吹鼻腔,宣通鼻窍,使浊涕易于流出。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收效迅捷。
  

  
什么是霉菌性鼻窦炎?
  
霉菌是一种很像植物的生物,但是又没有叶绿素,所以它主要是从死去的有机物质来获取食物,霉菌能与细菌共同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虽然霉菌主要是吃死去的物质,但有时霉菌也会侵犯还活着的生物,这就是霉菌感染,治疗的方法就是要想办法将霉菌清除。 在过去三十年里,霉菌感染有显著的增加,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大众对于霉菌感染认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很多新的免疫抑制疗法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时,霉菌就有机会入侵身体而产生一些副作用。由于霉菌获取食物时不需光线,所以它们可以生存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而鼻窦正是一个很适合霉菌生长的潮湿阴暗空腔。
  霉菌性鼻窦炎可分成四大类:
  Mycetoma fungal sinusitis霉菌球鼻窦炎 在鼻窦内会产生一团团的孢子,也就是霉菌球,常见于上颚窦。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但被侵犯的鼻窦往往曾经受伤。这类霉菌感染不会有明显的发炎反应,但是鼻窦会有些不舒服,治疗时只要将受感染的鼻窦刮除干净即可,并不需要使用抗霉菌药物。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过敏性霉菌鼻窦炎 这是对散布在环境空气中的霉菌产生的一种过敏性反应,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有过敏性鼻炎,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鼻窦内可见霉菌碎片及黏液,通常需要藉助手术清除这些刺激性的过敏原,由于经常会复发,所以需要使用一些抗发炎药物及免疫疗法。
  注:在1999年著名的梅约诊所宣称,大部分的慢性鼻窦炎都存在着过敏性霉菌鼻窦炎。他们的研究显示,96%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之鼻分泌物中可以培养出霉菌。在一些敏感的患者,霉菌会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出嗜伊红性白血球来攻击霉菌,但是这些嗜伊红性白血球会同时刺激鼻腔黏膜。所以只要霉菌存在,这种黏膜的刺激就存在。
  Chronic indolent sinusitis慢性怠惰性鼻窦炎 这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身上之侵犯性霉菌鼻窦炎,它于数月至数年间慢慢进展。其症状为慢性头痛,脸部逐渐肿胀,严重时甚至会失明。
  Fulminant sinusitis猛爆性鼻窦炎 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较差的病人身上,它会侵蚀鼻窦,甚至会侵犯到眼睛和脑部。
  最后两种侵犯性鼻窦炎,需要积极的手术来清除霉菌,以及静脉注射抗霉菌药物
上颌鼻窦炎  上颌鼻窦炎是鼻窦炎的一种,根据其生理解剖的特点来看,上颌窦与筛窦、额窦和蝶窦一起是鼻腔附近头颅骨的空腔。
  上颌窦左右各一个,其位置在眼眶低部、鼻腔外侧、口腔硬腭上方之间,它开口在鼻腔的中鼻道内。
  在人能加强声音的共鸣,可以协助鼻腔粘膜使吸入鼻腔的空气湿润,
  上颌窦可使头颅骨的重量减轻,容易维持平衡位置。
  上颌窦还有当头部受到外伤时,可缓冲外力作用,可以保护头部及眼眶组织。
[
编辑本段]小儿鼻窦炎家庭护理要点  1.鼻窦炎的治疗分为全身及局部两类。全身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因为鼻窦炎多为细菌特别是化脓菌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效的。最好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效果要比口服快。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局部治疗主要是引流脓液及局部滴药,常用的局部引流方法叫阴压法,要到医院去做。即用一种抽引装置将鼻腔的空气抽出,造成真空负压,从而使鼻腔内的脓液被引流出来。还可惜此负压引入药物,达到直接用药的目的。这种疗法每天一次,五天为一疗程,通常进行几个疗程之后,就会收到良好效果。家长要作好孩子思想工作与医生配合好,吸引时发出“开’、的声音。
  3.简易的局部治疗还属往鼻腔内滴药,这样药液可以直接接触鼻粘膜。从而充分发挥药效,操作也简单。
  4.滴鼻药如麻黄素等多有苦味,滴鼻时容易流到咽后部,病儿会感觉不适,所以滴药后都可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咽部残留药液。
  5.麻黄素收缩血管,暂时减轻充血使鼻腔通畅,但因其还有后扩张作用。不久鼻堵又复出现,鉴于这种副作用,麻黄素不可多用,更不适合于小婴儿。
  6.房间内要通风换气,保持适当湿度。
  7.病儿病愈后游泳时不可使鼻腔进水,以防鼻窦炎复发。
[
编辑本段]家庭用药疗法  1。慢性鼻窦炎可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5-10%弱蛋白银,每日3次点鼻。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
  2。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红霉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呋麻合剂,每日3次点鼻或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注意点鼻方法要正确.病人头向后仰,药物垂直滴入,然后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药物充分吸收。
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对于鼻窦炎引起的各种症状,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时就应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很多种,具体做何种手术需要医生看病人的具体情况,对鼻腔鼻窦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决定。鼻窦炎的手术效果比较肯定,病人应该对鼻窦炎手术治疗有明确的信心。
  传统的鼻窦炎手术包括上颌窦根治术,也就是将通过打开上颌窦前壁,清除上颌窦内的炎症,并将其内壁与鼻腔相通。但近年来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种手术适应范围已经大套减少,主要用于牙源性上颌窦炎及霉菌性上颌窦炎或者有鼻窦肿瘤者。
  鼻窦炎手术治疗最主要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的原理也就是通过鼻窦内窥镜直接开放鼻窦的开口,从而使鼻窦与外界相通,从而达到根治鼻窦炎的目的。采用此种手术治疗后,鼻窦炎一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
  鼻窦炎的手术治疗还需要根据鼻窦炎的最根本原因来进行治疗,如鼻中隔偏曲时可以阻塞鼻窦的开口,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如果是鼻息肉伴有鼻窦炎,则同时需要将鼻息肉彻底的摘除,尤其是鼻息肉病,往往同时伴有和鼻窦炎,已经被做为疾病的分类,被称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鼻窦炎的手术治疗一般比较安全,效果也很可靠的,常见的鼻窦炎手术术后1周左右基本可以恢复正常。
 以下中药偏方治疗鼻窦炎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鼻窦炎,但目前由于西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中药方剂一般已经不做治疗急性鼻窦炎的首选,仅供参考。慢性鼻窦炎的方剂

鼻窦炎治疗方剂1: 鼻渊合剂 (干祖望教授药方)

组成: 苍耳子10克,辛夷6克,鸭跖草10克,薄荷6克,桑叶10克,芦根10克,白芷6克。

功能: 疏风清热,排脓消炎。

主治: 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对慢性鼻窦炎,虽有疗效但不稳定。

用法: 以上为二天量。制成合剂,100毫升,成人每天二次,每次50毫升,儿童减半。如病情严重者,一天用二天量、效果更佳。

加减运用: 一般症状,用此制剂已足够。如症候群中的某一方面突出者,原方改用水剂。如头痛严重(一般鼻窦炎,仅为钝痛),涕出浓黄厚浊者,加夏枯草、菊花,甚或龙胆草。如鼻塞难通及嗅觉障碍(须以潴涕排空时为准)者,加菖蒲、路路通;涕清白而多者,加诃子肉、石榴皮;涕中挟血者,加茜草、赤芍;发现有息肉者,最好佐以手术。

鼻窦炎治疗方剂2

苍耳30克,辛夷20克,白芷10克,甘草4克,陈茶叶5克

制用法:水煎服,线日1剂,连服7日

适应症:急性鼻窦炎

鼻窦炎治疗方剂3

辛夷、白芷、苍耳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另用浸有辛夷汁的纱布条塞入鼻腔,留置2小时,每日1 次。

适应症:急性鼻窦炎

鼻窦炎治疗方剂4

黄柏10克

制用法:取水100克,将黄柏浸渍24小时后,过滤去渣,煮沸消毒即成。以浸液滴鼻,每日3-4次。

适应症:急性鼻窦炎

鼻窦炎治疗方剂5

蜂房不拘量

制用法:将蜂房冲洗干净,撕成块状,放于口中嚼烂,吐渣咽液,每日3 次,每次嚼几小块即可。

适应症:急性鼻窦炎

鼻窦炎治疗方剂6

白芷30克

制用法:研末,每次服3克,另取少许吹鼻腔,每日1-2次。

适应症:急性鼻窦炎

鼻窦炎治疗方剂7

干丝瓜蒂5个

制用法:烧炭研为细末。用药酒冲服,每日2次,连服10天。

适应症:急性鼻窦炎
  非处方药(五官科6-6) 4.3口腔科用药主要包括治疗口腔、牙周、咽喉等部位感染,减轻口腔局部疼痛与刺激的药物。急性较重的口腔疾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合并处方药应用,以免延误病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口腔卫生,饮食要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避免食物对咽喉的刺激。口腔非处方用药均为局部用药。复发性口疮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又称作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有自限性但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溃疡、基底部伴有肿块且不断增长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警惕是恶性肿瘤的表现)。【表现】①轻症:多见于青壮年,女多于男;好发于唇、舌缘、颊黏膜、舌腹、前庭沟处。黏膜充血不适,出现粟粒大小的红点;随之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直径2~3mm,中心凹陷;覆盖淡黄色假膜,四周黏膜充血形成红晕;疼痛明显,遇刺激疼痛加剧。7~10天自愈。溃疡愈合后不留瘢痕。经过一定的间歇期又在口腔另一部位黏膜复发;②重症:溃疡向深层发展,溃疡直径可达1~2cm,边缘呈不规则隆起,中央凹陷呈弹坑状,溃疡基底部出现硬结,附近淋巴结肿大,全身发热;病损可扩大至悬雍垂、软腭、扁桃体及咽腭弓处。病程长达数月之久,愈后留有明显瘢痕,临床称复发性黏膜腺周围炎。③白塞综合征:口腔溃疡同时有外生殖器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或前房积脓、皮肤结节性红斑。【治疗】原则是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延长复发的间歇期。①全身治疗:强的松口服;②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肌肉注射,还可选用丙种球蛋白、维生素类药物;③局部治疗:2.5%金霉素、新霉素甘油涂口腔患处,或抗生素、激素药膜贴敷患处。疼痛严重可用0.5%达克罗宁液含漱。中药有养阴生肌散、冰硼散、西瓜霜等。 〖药名〗西地碘片〖其它名称〗华素片〖适应证〗口腔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含碘消毒防腐药。用于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禁忌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本品过敏者或对其他碘制剂过敏者禁用。〖剂型〗片剂,1.5毫克/片。〖用法用量〗口含,每次1片,1日3~5次。〖用药观察〗偶见过敏反应。 〖药名〗溶菌酶含片(Lysozyme Buccal Tablets)〖适应证〗本品为一种黏多糖溶解酶,起杀菌作用,还能使炎性分泌物和痰液液化而易排出。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及咳痰困难。〖剂型〗片剂。每片含溶菌酶20mg(12.5万单位)。〖用法用量〗口含,一次1片,一日4~6次。〖用药观察〗偶见过敏反应、皮疹等。 〖药名〗甲硝唑口颊片〖其它名称〗迷尔脱〖适应证〗口腔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抗厌氧菌药,用于牙龈炎、牙周炎、冠周炎及口腔溃疡。〖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妊娠头3个月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本品时,不能同时使用其他口腔用药。〖剂型〗每片3毫克。〖用法用量〗擦干黏膜后,粘附于口腔患处,每次1片,一日3次,饭后用,溶化后可咽下。〖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可引起味觉改变。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不应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药名〗甲硝唑口腔粘贴片(Metronidazole Oral StickingPatches)〖适应证〗抗厌氧菌药,用于牙龈炎、牙周炎、冠牙周炎及口腔黏膜溃疡。〖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妊娠3个月内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剂型〗每片含甲硝唑5毫克。〖用法用量〗擦干黏膜后,粘附于口腔患处,一次1片,一日3次,饭后用。溶化后可咽下。〖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可引起味觉改变。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不应饮用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药名〗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其它名称〗口泰,葡萄糖酸氯己定含漱液〖适应证〗葡萄糖酸氯己定(洗必泰)为广谱杀菌剂,甲硝唑(灭滴灵)具有抗厌氧菌和抗滴虫作用。用于牙龈炎、冠周炎、口腔黏膜炎等引致的牙龈出血、牙周肿痛、口腔溃疡等的辅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本品期间,如使用其他药物,应至少间隔2小时。〖剂型〗500毫升含葡萄糖酸氯己定0.6克、甲硝唑0.1克、甘油25毫升、浓薄荷水5毫升。〖用法用量〗漱口。每次15毫升,早晚刷牙后含漱,5~10日为每疗程。〖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①偶见过敏反应或口腔黏膜浅表脱屑。②长期使用能使口腔黏膜表面与牙齿着色,舌苔发黄,味觉改变。注意事项 ①含漱时至少在口腔内停留2~5分钟。②本品仅供含漱用,含漱后吐出不得咽下。③用时应避免接触眼睛。 〖药名〗克霉唑口腔药膜(Clotrimazole Oral Pellieles)〖适应证〗本品系广谱抗真菌药,对浅部、深部多种真菌有抗菌作用。用于鹅口疮、口角炎和其他口腔真菌病。〖慎用证〗有严重肝损害者慎用。〖剂型〗每片含克霉唑4毫克。〖用法用量〗擦干黏膜,粘于口腔内患处,一日3次。溶化后可咽下。〖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偶见烧灼刺激感或过敏反应。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对肝功能有影响。  〖药名〗碘甘油(Iodine Glycerol)〖适应证〗消毒防腐剂,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慎用证〗新生儿慎用。〖禁忌证〗对本品或其他含碘药品过敏者禁用。〖药物相互作用〗不得与碱、生物碱、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钠、淀粉、鞣酸同用或接触。〖剂型〗每毫升含碘10毫克。〖用法用量〗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本品涂于患处,一日2-4次。〖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和皮炎。不良反应 ①本品仅供外用,切忌口服。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灌胃。②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药名〗地喹氯铵含片〖适应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口腔和咽喉部的常见致病菌,包括真菌感染有效。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牙龈炎。〖剂型〗含片,0.25毫克/片。〖用法用量〗口含,每次1~2片,每2~3小时1次,必要时可重复用药。〖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罕见过敏反应。偶见恶心、胃部不适。注意事项 本品应逐渐含化勿嚼碎口服。 〖药名〗枸橼酸氯己定口胶(Chlorhexidine Citrate Gummy Tablets)〖适应证〗本品为防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杀菌作用。口腔应用可减少牙菌斑的形成。用于牙周炎、牙龈炎。〖剂型〗每片5毫克。每片含枸橼酸氯己定5毫克。〖用法用量〗一次1片,一日4次口嚼,10分钟后将胶姆吐在纸上,包好丢弃。〖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①偶见过敏反应或口腔黏膜浅表脱屑。②长期使用会使口腔黏膜表面、牙齿着色,舌苔发黑、味觉改变。注意事项 胶姆口嚼后不得咽下。 〖药名〗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适应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消除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口腔溃疡。用于非炎症性口腔溃疡。〖禁忌证〗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骨质疏松症、有精神病史、癫痫、青光眼病史等患者禁用。〖剂型〗粘贴片,0.3毫克/片。〖用法用量〗贴于患处,每次每处1片,每日总量不超过3片,连用不得超过1周。用时,洗净手指粘少许唾液粘起黄色面(弃去保护层),将粘贴片剂的白色层贴于患处,并轻压10~15秒即可。〖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①偶见过敏反应。②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见全身性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①本品仅限口腔使用。②本品不宜长期使用,连用1周后症状未缓解,应停药就医。③本品在口腔内缓慢溶化,不必揭下。4.3.1口疮中成药按虚实辨证论治。实证内治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法,虚证内治用滋养阴血、清降虚火法,外治均可用撒搽法、含漱法等。 〖药名〗口腔溃疡散〖功能与主治〗消热敛疮。用于口腔溃疡。〖组成与规格〗青黛,白矾,冰片。每瓶3克。〖用法用量〗外用。用消毒棉球蘸药擦患处,每日2~3次。   1.长期过度用眼使许多人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甚至患上眼科疾病。福建省眼科专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也可以有效地保护视力。专家为近视眼等5类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列出了饮食治疗的方法:

  --近视眼患者。常吃鱼类、粮食、柑桔类水果以及红色果实,对防止视力衰退有很好的效果。近视患者还应尽量少吃甜食和全脂奶酪,这些食物如果吃得太多,会使近视度数加深。

  --眼睛干燥患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或者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等原因,用眼较多,不少人会感到眼睛干燥。这些人应该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另外,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远视患者。远视患者应多吃大蒜、洋葱及乳制品(脱脂牛奶)、干果、动物肝脏和精米。高脂肪食品应少吃。--青光眼患者。青光眼一般由眼压过高所致。为减低眼压,应多吃大蒜和洋葱。此外,还应少吃油腻的食物,尽量不喝茶、咖啡和酒,并且戒烟。

  --老花眼与白内障患者。两者都应多喝水,每天至少喝300毫升水。其次,要多吃绿色蔬菜,蔬菜能生吃的尽量生吃。还应多吃水果,特别要吃柑桔类水果和葡萄、柠檬、香蕉和杏等。另外,还应定期吃些含钙食物。避免吃动物脂肪、糖,更不要抽烟、喝
2.
市场上润眼液有很多品牌,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水液性的,比较稀,眼部不适症状较轻的人多选用这种;另一种是凝胶状的,粘稠度比较高,保湿性更好,多用于干涩症状较重的人。针对长期用眼后眼部不适,润眼液能够起到改善干涩症状、缓解眼部疲劳的作用。

  但现在市售的润眼液很多都添加了防腐剂,会刺激眼睛,伤害角膜,破坏泪膜的稳定性,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而且会加重眼睛不适感,造成器质性损害,因此不宜长期使用,使用频率一天不要超过4次,并且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于有治疗作用的眼药水,如含有抗生素或激素的眼药水,就更要慎重使用了。抗生素眼药水还有可能造成正常结膜囊内菌群紊乱,致使在正常情况下也会发生细菌感染;激素类眼药水长期使用可引起眼压增高,甚至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等。因此一旦眼部病情缓解,就要及时停药,避免长期刺激眼睛造成伤害。

  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出现了眼部不适,最好不要急于去药店自行购药使用,应当先去正规医院的眼科门诊查明原因,再根据病因采取妥善地治疗。细数眼药水用药不当的毒副作用

  很多人都把滴眼药水当成小事一件,眼睛不舒服时往往喜欢自行用药。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延误病情。因为,眼药种类较多,选择是否正确、用法是否得当,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毒副作用的发生。

  错用阿托品眼液,险些双目失明

  阿托品散瞳作用较强,将瞳孔散大后,一般需要3周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在此期间,很难用其他药物使其缩小,即便是错用1滴阿托品眼液,也会造成损伤。

  为防治近视使用含阿托品成分的眼药水,结果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而险些失明。多数防治近视的眼药水,都有类似阿托品作用的药物成分,通过散大瞳孔,解除调节痉挛,达到治疗假性近视的目的。因此,凡是阿托品类的眼药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增加点眼次数,诱发心脏病

  噻吗心安眼液和其他降眼压药物不同,如果自行增加次数,其降眼压作用并不能增加,反而会增加其副作用。噻吗心安的降压维持时间较长,一次可达24小时,一般每日1次即可。如果过量使用,反而易引发心律不齐、晕厥等,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使用噻吗心安的患者如出现心功能紊乱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氯霉素眼药水,婴幼儿禁用

  氯霉素眼药水是眼科常用药,但氯霉素眼药水和氯霉素片剂一样会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婴儿使用时,很可能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眼药水的氯霉素含量虽然较低,但婴儿组织柔嫩、黏膜血管丰富,对药物吸收迅速,加之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健全,长时间频繁的使用,将通过局部黏膜迅速吸收并在血液中储积。若血中氯霉素浓度过高,将损害心肌组织,引起循环衰竭。

  另外,氯霉素可抑制过敏体质婴儿骨髓造血系统,引起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和反复感染。

  眼药水用药补充知识:

  给眼睛补水当心补出干眼症

  目前,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广告更是铺天盖地。像钥匙、手机一样,眼药水俨然成了人们的随身携带品。但是,专家提醒,泪水是最好的眼药水,给眼睛“补水”当心补出干眼症。长期使用眼药水,会导致眼睛局部抵抗力降低,泪液质量降低,引发干眼症。同时,容易使人对眼药水产生依赖性,感到不滴不舒服。

  长时间专注某一静止事物,眨眼的频率就会下降,随之产生的眼部不适是正常现象。当感觉眼睛干涩、疲倦或不舒服时,最好是有意识地频繁眨眼睛。眨眼睛对于缓解眼部疲劳有明显作用。它可以使泪液重新覆盖角膜表面,滋润角膜,使眼睛表面得到清洗。如果感到眼部疲劳,可以通过往远处观看、做眼保健操、闭目养神等方法加以调节。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醒:眼药水的主要作用是治疗眼部疾病,部分眼药水具有保健作用。我国生产的眼药水绝大部分都含有防腐剂,防腐剂对眼表的微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眼药水滴进眼睛后,眼睛的感觉越明显,反应越强烈,说明对眼睛的刺激就越大。最好的眼药水是泪水。
3.粒肿民间称为“偷针眼”,是眼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患者上睑或下睑边缘,长出一个红肿的硬结,系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睑缘睫毛的毛囊皮脂腺感染所致,病灶外形如同一粒浸胖的麦粒,故名为麦粒肿。此硬结经数日软化,形成黄色小脓点,可以自行破溃出脓而渐愈。患者有局部疼痛不适感。

  治疗麦粒肿,民间有个十分简便的方法,不妨一试,取一枚医用针头或缝衣针,患者耳尖皮肤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用左手指固定耳轮上缘,右手指持针对准其耳尖迅速刺入1—2毫米,随即拔出针尖,用手指挤压耳尖软组织放出1滴血,用棉球拭去。第二天,麦粒肿即明显缩小乃至消散。

  耳尖放血疗法,宜在炎症早期施行,如果延至局部软化形成脓点后再治,就难奏效了
 5.老年容易患上的眼科疾病主要有以下这些。

  1、老花眼:40岁后,由于水晶体老化失去弹性,调适能力降低,导致看近物时模糊,门诊时也常见许多未到40岁却已有老花眼症状,经检查后,发现许多都是所配戴眼镜度数不正确所导致。

  2、白内障:成因微水晶体老化混浊,目前并无药物可以医治,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白内障会影响日后生活与工作的人来说,超音波晶体糜化术并植入人工水晶体,可以帮助病患恢复极佳的视力,轻度白内障病患可配戴适当的眼镜及太阳眼镜、点眼药水及口服药物可延缓白内障进行。

  3、青光眼:成因为老化使泪水出口阻塞,眼球内水分无法顺利排出,造成眼内压升高,进而压迫视神经,导致视野、视力受损。初期眼睛病不会红肿与疼痛,中心视力也不会受损,到发现时已经是末期视神经萎缩。因此,40岁以上中年人一定至少每年眼压检查1次,如果早期发现可以用药物、雷射,甚至手术控制眼压,防止恶化。

  4、黄斑部退化:是指网膜上中心重要部分黄斑部产生萎缩,甚至新生血管,影响中心视力,将引起阅读、书、写的困扰,欧美老年人黄斑退化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但东方人高度近视性黄斑退化萎缩平均年龄为45岁以上,因此,预防黄斑退化,除了防止紫外线、补充口服药物及锌之外,更应尽量避免近视度数增加。中年人若再阅读时,若发现单元格看格子有扭曲变形或模糊,就应及早就医。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与青光眼、黄斑退化同为中老年人致盲3大原因,若早期视网膜病变视力变坏,最常见是因黄斑水肿或玻璃体出血,目前做激光及玻璃体切除有不错效果;若进入增殖性病变晚期,则效果很差,因此需及早治疗。
     鼻子针灸的多种治疗方法。
  1、每天进行针灸一次,每次半小时。
  针灸穴位:迎香、印堂、百会、肺俞、足三里、合谷。
  2、在针灸的同时,用艾灸熏烤上述穴位。主要熏烤迎香至印堂之间的鼻梁部位,烤到皮肤潮红。
  3、用艾绒做状,放到姜片上,把姜片上用粗一点的针扎上眼,然后点着艾绒。放到肺俞穴位上,每天2-3状。

    耳朵     咽喉

病案举例

1.某女士,咽喉疼痛、干燥2年,时轻时重,总觉喉间有一物,像米粒又像花生皮粘在喉部似的,吐不出,吞不下,吃饭、喝水时没有障碍。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大便溏。体检:咽部暗红,充血,咽血壁滤泡增生。苔白少津脉濡。证属脾虚不运,湿困中焦,津不上润咽喉。患者曾用中西药治疗,效不佳,观前医处方均为华素片、头孢拉定等抗菌素及养阴润燥之剂。故仿干老培土健脾法治之。处方: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扁豆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玄参15克,赤芍10克,马勃5克,桔梗5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甘草3克。进药5剂后,患者自感咽中舒畅,仍按原方加减调理2周而愈。

2.周某某,女,43岁。咽痛7年,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曾服用头孢拉定、华素片、阿莫西林等抗菌素及西瓜霜喉片、金嗓子喉宝等,疗效不佳,后又服养阴清热利咽中剂多剂,仍无疗效,而寻余诊治。症见:咽喉部干痒疼痛,有异物感,声音嘶哑,干咳无痰,胃纳不振,口干不欲饮水,大便溏薄,舌淡,脉缓濡。咽喉检查:咽粘膜中度水肿,咽后壁滤泡增生。证属脾虚不能运化津液而上润咽喉,仿干老的培土健脾法治之。处方按参苓白术散加减:太子参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扁豆10克,山药15克,马勃6克,玄参15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服5剂后,咽部舒畅,大便成形。效不更方,按上方随症加减调理2旬痊愈。

  古人治疗咽喉疾患,向来忌用二术(苍术、白术)。干老认为,若饮食自倍,反伤脾胃,而致此病者以气虚为多,只要证属脾虚内湿,则不必虑其犯禁,以燥药治“燥”证可也。运用此法辨证要点:不必全身虚羸,六脉皆弱,但见口干而不思饮,咽肿而不红艳,即可用之,当然,能结合全身辨证则更为精确。

   临床1.

治青春痘、血气不好饮:

    绿茶粉2克、荷叶3钱。将二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对口干舌燥、容易长青春痘、血气不

好、脸部皮肤松软不结实、肥胖症等均有辅助治疗功效。

治中耳炎饮:

    绿茶2克,五味子5克、蜂蜜5克。将五味子200克用文火炒至微焦,每次取5克,加水适量煎15

分钟。冲入绿茶中,加蜂蜜分2次服用。每日1剂。此方对中耳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治鼻咽癌饮:

    绿茶5克,甘草10克。先将甘草加水煮10分钟,倒入绿茶中,频服。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功

效。适用于鼻咽癌的辅助治疗。

治口臭、口腔破皮饮:

    绿茶5克、大黄半钱。将二者用沸水冲泡后饮用。可治口臭、口腔破皮,降火、通便,消除赘

肉,常饮此茶还可抗老化。

治咽喉肿痛饮:

    鲜薄荷叶10片,甘草5克,绿茶50克,太子参10克,开水2500毫升。按此比例,冲泡10余分钟

后,滤去渣滓,加白糖适量,调匀饮服。有解热消暑、清凉解毒、发汗解表的功效,对头痛红

眼、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疗效甚佳。

治风寒感胃,畏寒身痛饮:

    荆芥10克、苏叶10克、生姜10克,红糖30克,茶叶6克 。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生姜、茶叶,约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溶化后即可。每日2次,可随量服用。发散风寒,法风止痛。适用于风寒感胃,畏寒,身痛,无汗等症。

治流感、伤寒、咳嗽饮:

    茶叶7克,生姜10片。将去皮的姜片与茶叶一同入锅中,加水煎煮后取汁。饭后趁热饮服,可

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于流感、伤寒、咳嗽颇有疗效。

治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饮:

    茶叶3克,陈醋1克。先将茶叶用开水冲泡5分钟,滤去茶叶渣,加陈醋搅拌均匀。日服3次,

有和胃、止痢、散淤之效。可辅助治疗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

治眼结膜炎饮:

     菊花10克,龙井茶5克,将二者用开水一同冲泡饮用。具有疏风热、清头目的功效,适用于

辅助治疗高血压、肝火头痛、眼结膜炎等症。

治偏头痛饮:

    绿茶3克,谷精草10克,蜂蜜25克。将绿茶和谷精草放入锅内加水煮沸5分钟,去渣,加蜂蜜

温饮。此茶具有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各种偏头痛。
2.

中医刺血疗法--------五官科疾病

挑闷疹子:分开顶门内,有红筋、红瘰、挑破即止(《串雅外编?针法门》)。    凡遇闷?(杭州一带称麻疹为暗),分其顶心细看,有红筋、红瘰、挑破即出(《麻疹阐注》)。    针挑治疗偏瘫    本法可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恢复。取穴:①面瘫:人中、地仓、颊车、眉梢、承泣等穴。②上肢:肩、肘、腕关节区。③下肢;髋、膝 一、耳赤痛

    目赤痛民间称火眼、风热眼等,多因外感风热,郁而不
宣;或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致经脉闭阻,血壅气滞而发。
  【治疗】
    太冲、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胆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腹部、太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轻微弹刺眼圈部、拿提出血。
   2、用大头针或三棱针挑刺耳尖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
  2、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睛明等穴处放血。
  【病例】
    陶x x,女,34岁,重庆市水土镇江北机械厂工人,1983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双眼肿痛,心烦意乱,周身不适1年。
    症状:目赤肿痛.面红心烦,日苦,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脉弦数。
    诊断:目赤痛(肝胆火盛型)。
    治则:清肝泻火。
    治法:用细三棱针尖挑耳尖穴挤出血,在大椎穴用梅花针弹刺后拔罐出血;第二次在内迎香穴放血,经3次治疗痊愈。
  【病例】
    姚 x x,男,37岁,陕西省西安市印刷厂工人,1982年6月10日初诊。
    主诉:几日前双眼红肿疼痛,用四环素眼膏和其他眼药水,但不见效。
    症状:目赤肿痛,面红心烦,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脉弦数。
    诊断:目赤肿。
    治则:清肝泻火。
    治法:第一次用三棱针点刺耳尖穴出血,血为紫红色;第二次用三棱针点刺太冲、太阳出血,血为鲜红色;在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经两次针刺出血后,患者眼疾痊愈。
   

------------
 二、目翳

    此症多因风热上壅,或肝虚不能上滋于目,或肝经积热,邪火上炎等所致。
  【治疗】
    睛明、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中府,火罐拔吸15分钟。
  眼周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攒竹、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行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大敦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用手指从膝关推揉此穴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后颈部和大椎穴出血。
  【古方】
  在中冲、少泽两穴处针刺出血。
   
------------
三、耳鸣、耳聋

    此证多因肝胆之火上逆,致使少阳经经气闭阻;或因外感风邪,壅遏清窍;或因肾气虚衰,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中渚、侠溪,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翳风、角孙、?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冲、丘墟,三棱针点刺出血。
  胆俞、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关元、外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中渚穴用三棱针或大头针点刺出血。
  2、用梅花针在颔厌、悬厘上弹刺出血。
  【古方】
  在百会穴、后溪、昆仑、听会等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四、聋哑证

  此证除先天性外,多由于急性热病后,或患耳疾所引起。如听力尚未完全丧失者,用针刺放血疗法有效。
  【治疗】
  中渚、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耳部、颈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哑门、听会、足临泣、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飞扬、膈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曲池、内关、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百会、颅息等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太冲、复溜、廉泉等穴出血。
    3、用梅花针从印堂-百会-大椎循头顶正中线叩刺出血。
------------
 五、鼻塞

    此证多因外感风寒之邪,鼻塞不通,以致肺气不宣所致,并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颈强,流涕等症状。
   【治疗】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尺泽、偏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风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列缺,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迎香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然后火罐拔吸出血。
    【病例】
    李x,女,41岁,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广场工人,1980年3月9日初诊。
    主诉:感冒2日,一直头昏痛、鼻塞。
    症状:耳塞不通,头痛项强,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鼻塞。
    治则;祛邪宣肺。
    治法:用两指点按迎香5分钟,用细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用梅花针弹刺大椎、肺俞穴,配合拔罐吸血。经两次治疗,病痊愈。
   
------------
六、鼻渊

    此证多因风寒袭肺,蕴而化热,肺气失宣,清肃失常。客邪上干清道,壅于鼻窍,则发为鼻渊。
    【治疗】
    印堂、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迎香,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迎香、上星等穴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鼻部、印堂-百会头顶正中线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曲差穴,用手拿提出血。
   
------------
七、酒糟鼻

    此证多因肺胃积热上蒸,复感凤寒,或脉络血瘀不散而成。
    【治疗】
    迎香、印堂,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素?、内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膈俞、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脾俞、印堂,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鼻尖四周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合谷、迎香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列缺穴出血。
    【病例】
    陈x,男,33岁,重庆市大足县香山公社一大队社员,1982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鼻干燥,后来发现鼻红肿已两年多。
      症状:鼻尖和鼻翼两侧红肿。
      诊断:酒糟鼻。
      治则:泻热消肿。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少商、迎香穴出血;梅花针弹刺印堂、大椎穴,经5次治疗即痊愈。
 
------------
八、鼻衄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之邪,蕴藏于肺,或久食辛辣厚味,胃火素盛,迫使血液妄行,上冲鼻窍而成。亦有因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而形成者。
    【治疗】
    少商、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骶部、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尺泽、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在大椎穴上弹刺出血、然后拔罐15分钟。
    2、用梅花针点刺迎香、人中两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二间、内庭、上星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关元穴,然后拔罐出血。
    3、用两手拇食指同时对掐昆仑、太溪4穴5分钟,然后三棱针点刺4穴出血。
   
------------
九、牙痛

    此证多因胃经积热上冲,或风火之邪循经上扰;或因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亦有平素多食甘酸之物,侵蚀牙齿成龋齿等所致。
    【洽疗】
    颊车、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下关,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风池、大迎,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牙痛点由轻到重地按揉10分钟后,三棱针刺出
血。
   2、用梅花针在列缺穴上点刺,然后按揉推旋15分钟。
  【病例】
  杨,男, 53岁,四川小学教师,19822年1月16日初诊。
   主诉:牙痛l日,不能入睡,局部红肿,张口困难。
    症状:左侧下尽头牙疼痛,局部红肿,伴有口臭、口渴,大便干,苔黄,脉洪等症状。
    诊断:风热牙痛。
    治则:清泻阳明。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颊车、内庭穴出血,血出为紫红色。在胃俞穴用梅花针弹刺,火罐拔吸10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用指点揉合谷、列缺穴,术后痛立止。两天后红肿消失,牙痛痊愈。
------------
 十、咽喉肿痛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邪气雍肺,上灼咽喉;或肾阴不足,阴液不能上润,加之邪火妄动;或胃、肺二经郁热,邪热上犯等因素造成。虚则放气,实则放血。
    【治疗】
    少商、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喉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商阳、陷谷,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肾俞、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尺泽、合谷、关冲,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商阳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在耳壳背部找出明显的小经脉,用三棱针或大头针挑刺出血2~5滴,患左取右,患右取左。
    【古方】
    1、用三棱针挑刺太溪穴出黑血。
    2、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关冲穴出血。
   【病例】
    杨xx,男,42岁,家住河南省开封市相国夺路1982年7月13日初诊。
    主诉:感冒1月,咽喉肿痛。
    症状:咽喉肿痛,吞食困难,时有寒热,头痛。
    诊断:咽喉肿痛。
    治则:疏风散热。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溪穴和耳后静脉三条穴出血,经两次治疗效果良好。
  3.五苓散在《伤寒论》用于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功用是通阳化气、利水渗湿。临床上五官科一些具有水液停聚表现的疾病,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拓宽了五苓散得运用范围,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关键词:五苓散;五官科;应用

五苓散出自仲景《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物组成,治疗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佐以桂枝一药两用,外解太阳之表,内助膀胱气化。诸药合用共奏淡渗利湿,健脾助运,温阳化气,解表散邪之功[1]。千百年来历经数十代医家的实践,证实此方的确是临床中行之有效的经方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将此方灵活加减运用,辨证施治,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疗效。笔者现将自己用五苓散加减治疗五官科疾病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1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多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病因和病机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该病虽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自觉症状重、病程长,且易复发,多次反复后,可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故仍应积极给予治疗。患者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暗、变小等,属中医学“视瞻昏渺”、“视瞻有色证”范畴。由于其眼底主要表现为黄斑部的水肿,属中医“肿”的表现,根据《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论述,故可从脾论治,临床实践中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

典型病例:张某,男,38岁,2007年6月25日就诊。主诉:左眼视物变形、视物模糊3天。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3。双眼外观正常,屈光间质透明。左眼底黄斑部圆形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右眼底未见异常。全身伴有头晕、纳差,舌质淡胖,脉濡细。诊断为左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辨证:脾胃虚弱,湿浊上泛,清气不能上注清窍。治法:补益脾胃利湿祛浊。方用五苓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5g、猪苓12 g、  白术15 g、泽泻12 g、升麻6 g、柴胡10 g、陈皮10g、石决明18 g、山楂12 g、炙甘草6g。上方服用6剂后复诊,视力:左眼0.5,检查可见左眼底黄斑周围水肿减轻,全身症状减轻。上方去山楂,连服12剂,左眼视力恢复至1.0。黄斑部水肿消失,中心凹反光恢复,全身症状消失。

2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属I型变态反应[2]。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多因肺肾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内停,壅塞鼻窍所致。其表现在肺,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3]。由于“鼻鼽”的病理产物为津液内停,故中医治疗此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治疗,疗效满意。

   典型病例:刘某,男,20岁。2005年7月18日就诊。患者长期反复流清涕不止,伴有鼻痒、喷嚏,每当遇寒热变化、闻辛辣刺激气味时加重。西医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曾多次抗过敏治疗.但效果不佳,现求中医治疗。患者除鼻流清涕、鼻痒和多嚏外,还伴有腹胀,肢困,纳差,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润,脉濡弱。辨证:脾肺气虚,津液停聚,壅塞鼻窍。治法:补脾益肺,利水化湿。方用五苓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8g、白术15g、山药15g、莲子12g、桔梗10g、砂仁6g(后下)、茯苓20g、猪苓12g、泽泻l0g、桂枝9g、辛夷6g(包煎)、炙甘草6g。服5剂后清涕减少,上方加细辛3g,续服7剂,诸症消失。

3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眩晕常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及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反射症状。因转头或睁眼可使眩晕加重,病人多闭目静卧。首次发病年龄以30~50岁居多[2]。病因尚无定论,情绪变化、过度疲劳及变态反应是该病的主要诱因,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病因多为“虚,痰,火,瘀,风”,为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之证,病位涉及脾、肝、肾,多因脾失健运, 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引起眩晕,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下俱虚而发病。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基于对眩晕发病机理的认识及临证发现本病以痰湿致病者居多,参考西医病理改变膜迷路积水,故临床上选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38岁,2008年3月3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性眩晕3年余。发作时视物旋转不能站立,如坐舟船,伴耳鸣、恶心呕吐,两眼难睁,每因劳累或外出而发病,每年约4次,每次发病,多应用脱水剂,血管扩张剂或镇静剂治疗,10天左右好转。在他院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病。近日因劳累而发病,求中医治疗。检查可见:眩晕,闭目静卧,舌淡,苔薄白,脉濡滑。辨证:脾失健运,痰湿内停,肝风夹痰上扰清空,清窍闭塞。治则:健脾利湿,平肝熄风化痰。方用五苓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半夏10g、天麻10g、旋复花9g (包煎)、白术15g、茯苓20g、泽泻15g、猪苓12g、桂枝6g、黄芪18g、陈皮10g、钩藤10g、野菊花15g、生姜3片、炙甘草6g。上方服8剂后复诊,诸症减轻。原方不变,连服16剂后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4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是喉黏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发生于感冒之后,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喉痛。喉镜检查:喉黏膜弥漫性充血,以声带充血水肿为重[2]。多数患者易治疗、易恢复,部分病例声音嘶哑较重,难以治愈。本病类似中医“急喉瘖”,多因风寒或风热邪毒侵袭肺金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3]。然而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脾失健运,则水液运化失常,亦可能出现声嘶表现。结合喉镜检查声带充血水肿,临床上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治疗,疗效显著。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19岁,2008年8月14日初诊。半月前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声音嘶哑,曾用抗生素及多种润喉片治疗效果不明显。就诊时见声嘶,喉微痛,轻咳,无痰,全身无明显不适,舌红苔白,脉浮。辨证:风热侵袭,水津不布,湿聚声门。治则:疏风清热,利湿开音。方用五苓散合玄麦甘桔汤加减:茯苓15g、猪苓9g、泽泻9g、白术10g、玄参l2g、麦冬12 g、桔梗9g、薄荷12g、蝉蜕15g、炒牛蒡子12g、生甘草6g,服6剂痊愈。

5小 结

虽然以上疾病各有其特殊性,但都有水液停聚的表现。临床上,根据表现辨证,或通过直接望诊,或借助仪器检查,无论局部还是全身,只要有肿、湿等水液停聚的表现,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考虑以经方五苓散化裁治疗,这也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由于经验不足,治疗病例尚少,仅此拙见供作参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