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天气预报:相门、将门还是匠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42:05

  □商报记者施晓平

   干将路东段,跨越护城河的地方,那座宽阔的相门桥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一座城门叫相门。

   然而,历史学家们却觉得,把这里称为相门是不规范的,这里的真正名称应该是 “匠门”,名字的背后,有着一个哀感顽艳的故事。

   宋朝的 《吴郡图经续记》等方志则把这里称为“将门”,认为叫“匠门”只是变音或以讹传讹。

   这座城门到底叫什么?又有什么出典?看完这篇文章,你也许就知道答案了。

   干将炼剑催生“匠门”名

   相门最早叫匠门,几乎已经成为历史学家们的共同说法。

   他们的依据是,唐朝成书的《吴地记》记载:“匠门……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因为干将是工匠,所以这个门就叫匠门了。

   原来,春秋时期,锋利的宝剑就跟今天的导弹、核弹一样,属于高精尖武器,受到各国君臣的追捧。那时候,有人甚至用1000匹马、许多土地来交换“纯钧”或“湛卢”这些著名宝剑。 《吴越春秋》等古籍记载了一个带着哀伤的故事,越国曾派人献三把宝剑给吴王阖闾,阖闾非常喜欢,但他并不满足。于是以“武功”著称的他,命令当时的著名炼剑工匠干将,再铸两把宝剑。

   接到命令后,干将和妻子莫邪立刻“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开始了炼剑。但炼了三个月,金铁之精还是没有融化,两人一筹莫展。后来莫邪自己投身熔炉 (一说向冶炉内投入头发、指甲),干将又派三百个童男童女拉风箱、加烧炭,终于让金铁融化,铸成两把著名的宝剑,一把是阳剑(雄剑),称干将剑,另一把是阴剑(雌剑),称莫邪剑,其中干将剑献给了阖闾。

   苏州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张橙华、英国的中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对此认为:干将实际已炼出了钢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炼钢记录。他们分析,一开始金铁之精不肯融化,说明炉温不够。后来投入头发、指甲,增加了炉内的磷含量,可降低生铁的熔点。再用炭作燃料,这样可比烧木柴达到更高的温度,鼓风则加速燃烧,进一步提高温度。金铁之精就这样融化的。

   干将剑到底怎么锋利,现在已经不得而知。民间传说,虎丘山上的试剑石,就是阖闾在试这把宝剑时一下劈开的。

   宋朝方志记载为“将门”

   按照上面的故事,那么,匠门是因为干将而得名的。那为什么不叫干将门或将门呢?

   苏州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周国荣对此认为,干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干国(春秋时被吴国所灭,故址在今扬州市东北)的一大批俘虏。他们被安置在苏州城东炼剑,被称为“干国匠人”,后来简称为“干匠”,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匠门了。至于莫邪,也不是干将的妻子,而是磨剑时发出的号令“磨呀”的谐音,也是用来借代一群工匠的。

   问题是,历史上一直是低洼地的相门外,适合作为一大批人炼剑的地方吗?如果不适合,那么,匠门因一大批工匠得名的说法就很难成立。

   对于这个问题,张橙华认为,江南一带缺少富铁矿,许多矿石需要外地运来。而在古代的吴地,对外交通主要依靠水路。相门外这个地方有河道与护城河、官渎、吴淞江等相通,是古代苏州的出海道,外地的金属矿产用船运到这里很方便,因此,2000多年前这里完全可能成为吴国的工业区。再加上这里曾建有铁匠祖师欧冶的庙宇,地下曾发现大量铁渣、煤渣等打铁痕迹,足以证明历史上这里曾聚集了大量冶炼工匠。

   那炼剑为什么不放在苏州城里面呢?有人分析,这很可能是因为,生产宝剑属于军事工业,应该带有保密性;同时,炼剑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声音,也不适合放在城里。

   以上对“匠门”得名的解释完全合情合理。不过,也有方志记载,匠门其实应该叫“将门”。北宋方志《吴郡图经续记》就持这样的观点。南宋的《吴郡志》也说,匠门又叫干将门,是因为干将在这里炼剑而得名。该书同时引述其他方志认为,称为匠门是发音上以讹传讹。明朝的《姑苏志》则认为,将门可能是一种省称(简称)。

   也有人猜测,“将门”的“将”很有可能指武将。理由有二:第一,在古代,无论是干将也好,还是其他工匠也好,身份都十分低微,哪可能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一座城门?第二,别看现在苏州人比较文弱,但在古代,这里的人却非常崇尚武力,出现了许多武将、刺客,像吴国第一勇士庆忌,刺杀庆忌的要离,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三国时期的陆逊,西晋时的骠骑将军顾荣等。

  啥辰光开始叫“相门”?

   那匠门、将门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相门的呢?答案是民国时期。

   原来,宋朝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因为海潮倒灌的原因,匠门给封闭了。因此,在南宋雕刻的《平江图》上,已经找不到匠门的任何痕迹。

   到了民国年间,因为战备的需要,国民党建造了一条从苏州到嘉兴的苏嘉铁路,1936年7月15日正式通车,并在苏州城东设立了一个车站。为方便交通,苏州在古代匠门的位置重开城门,并建造了一座跨护城河的桥梁。老人们回忆,重开的城门其实并没有专门再建城门、城楼,名字也变成了相门,跨护城河的桥梁则叫相门桥。城东的那个车站,也叫成了相门车站。

   值得一提的是,苏嘉铁路开通不久,相门站附近还挖掘出了西汉时期吴国国王刘濞的宗庙遗址。

   那是1936年秋,苏州图书馆协同上海博物馆,对位于相门与相门车站之间的汉代古祠遗址进行了发掘。历史学家顾颉刚在《苏州史志笔记》里记载了相关情况:“获得护墙地脚砖数十块,长方形,有图案。其墙根延展处直达农民房屋基下,工事因而中止。砖块外有当时泥工陶镘两柄。砖移至吴县图书馆,计划重新陈列……在祠后得一厨房废址,地较低于祠址,有一大陶锅烹饪器,圆腹无足,径二尺以上,及石磨二层,一已断碎” 。

   这次发掘所得的部分器物,如汉砖、瓦当、版瓦、残陶器等,以及绘制的 《相门外之汉代建筑残迹图》和拍摄的残迹照片等,曾在次年2月开幕的吴中文献展览会上公开展出。鉴审委员会的审定意见是,相门外的古祠遗址,原为汉初吴王刘濞时的宗庙。

   本来,这一遗址早就因刘濞谋反而被平掉了,只能在古籍上找到相关记载。这次考古发掘,印证了古籍记载的可靠。

   至于民国开始为什么这里改叫相门,没有人能够给出标准答案。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当时的当权派看不起工匠,觉得叫“匠门”跌身价,就改用“匠”的谐音“相”来命名了。好在历史上苏州地区出过许多正宰相、副宰相,像三国时期的顾雍、北宋的范仲淹、明朝的王鏊、申时行、清朝的潘世恩、翁同龢等,再加上苏州古城的缔造者伍子胥也曾被封为吴国的相国,所以,选一座城门命名为“相门”一点也不过分。

   干将遗迹今天在哪里?

   不管干将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一个事实不容否定:历史上,干将留下了许多遗迹。

   苏州城内的干将坊、干将路,就都因干将而得名。城外还曾有干将墩,这个墩堪称最有代表性的干将遗迹。

   干将墩位于原娄葑乡葑塘村田庄河自然村。当地村民介绍,干将去世后就葬在这儿歌土墩里;土墩西面的河叫田庄河,田庄河再西面的水田里,原先有个陈姓珠宝商的坟,干将就是在那里炼剑的。

   表面上看,从葑门到这个墩更近,许多史书记载在匠门外,这其实与葑门一度封闭有关。 1953年春,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其他几位专家的陪同下,步出相门寻找干将遗迹,最后就在干将墩掘到了一些古陶范,这些陶范和泥土还送到南京博物院化验,发现含铁量特别高。结合大量历史资料,顾颉刚认定,相门外南到干将墩、北到官渎里一带的大片土地,曾是当时吴国的兵器“工业区”,生产兵器的“工兵”,正是干将他们。

   历史上,围绕干将墩形成了许多传说。南宋《吴郡志》就引述《中吴纪闻》说,曾有人在干将墩一旁耕种,忽然有一条青蛇缠在他脚上,这人吃了一惊,用刀砍断了青蛇。青蛇的前半段跃进草丛,不见了踪影,这人再看剩下的半截青蛇,竟然是一段折断的宝剑。傍晚这人想带这段宝剑回去时,突然又找不到它了。

   清朝中后期的《红兰逸乘》记载,嘉庆丁丑(公元1817年)秋,干将坊疏浚井水,在井里发现了巨人的骨头,当时有人推测,这是干将的骨头。 《红兰逸乘》的编纂者认为,如果干将葬在匠门外,那么,井里的巨人骨头就跟干将无关了。

   工业园区启动前,干将墩上已被当地村民造了房子。 1995年干将墩被挖除,没有发现棺木遗骨。如今,干将墩原址上面已建起了欧尚超市。

   本来,干将墩的原貌已经无从考证。巧的是,今年初,一张干将墩老照片浮出水面,为我们还原了干将墩的旧貌:一个高低起伏的土墩,上面长了10来株树木,还竖着两截石阙;周围是水田,里面长着鸡头米、茭白,依稀可见水光倒影。

   根据照片中树梢长着绿叶、池田冒出鸡头米圆叶,收藏这张照片的谭金土判断,这张照片应当拍摄于春天。再从照片的陈旧性和与其他一起的照片比对分析,谭金土断言:它的拍摄年代应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而从拍摄的角度看,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很可能是位专业人士——懂得从低处取景,突出干将墩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