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循环箱: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33:54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7)  

泰山封禅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封禅要选择泰山呢?


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市,古代称为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名为泰山,被古人称为“东岳”,是五岳之首。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包括“封”(祭天)和“禅”(祭地)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成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来报答上苍的功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梁父山等小山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祇,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来报答后土的功绩。封禅的根本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帝王封禅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动的记录。《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于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所谓“望”,就是望祭山川。这种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

古代封禅活动一般都在泰山举行,个别在其他山上举行。帝王多选择泰山封禅,是因为五岳之首的泰山独尊天下,离天最近,可以直接与天帝对话。另外泰山是东岳,相信五行学说的古人认为东方主生,这是万物起始阴阳交替的地方。所以天子受命于天,只有登泰山祭告天帝,才算完成了天子就位的礼制。秦始皇是第一个在泰山封禅的帝王。西汉的汉武帝也曾去泰山行封禅礼,他深信方士之言,希望在泰山之巅与黄帝神仙相见,学习升天成仙之术。唐高宗封禅泰山时,从驾文武大臣、兵士、仪仗队伍长达数百里,历时近乎半年,兴师动众,规模前无古人。帝王封禅泰山,在当时被视为国力鼎盛的象征,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古代中国只允许丈夫休妻吗?

 

有没有可以离婚的?《韩非子?说林上》中有个故事:有个卫国人对即将出嫁的女儿说,你要积点私房钱,为人妻而被休掉是常有的事,很难指望白头偕老。女儿出嫁后果然积攒起私房钱来,被婆婆发现,休了。清:离婚图结果她带回来的钱,是嫁妆的好几倍。在我们看来,也许觉得那对卫国父女不够厚道。可是,他们这样做也实在是有苦衷的。因为古代休妻实在是太容易了。

东汉学者郑玄注释《仪礼?士昏礼》说:妇人年五十不能生育,必被休掉,而且不能再嫁。不能生育还只是妇女被休的理由之一。《大戴礼》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汉代的社会生活中,就有以“七出”为由与妻子离婚的。如东汉姜诗的妻子因为没有给姜母打水而被休;西汉王吉的妻子因为偷窃邻人树上的枣子而被休,东汉明帝的老师桓荣的妻子因无子而被休等等。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是比较被动的。

到了唐代,在“七出”之上,将“三不去”写进了法条:“持舅姑(公婆)之丧;娶时贫贱,尔后富贵;有所受无所归(娘家没人了)。”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丈夫随意休妻。除此之外,唐朝法律还明文规定:夫妻“义绝则离”(《唐律疏议?户婚律》)。意思是:只要夫妻感情破裂,允许离异,不管提出离婚的是男方还是女方。敦煌文书中的唐代放妻书中还有对妻子再嫁的祝福:“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可见唐人对离婚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明的。

到了宋代,妇女离异或寡居改嫁,受法律保护。《宋刑统》中规定:夫妻关系不好,双方愿意离婚的,法律予以认可。以后进一步规定:丈夫去世,家贫无法生活的,居丧百日后可以改嫁;“夫外出三年不归,亦听改嫁”。可见,宋人的做法还是很有人情味的。但在宋朝,不许妻子主动要求离婚的观念有所抬头,因此元代以后,特别是明清,妇女的离婚权被日益剥夺,妻子主动提出离婚的事例很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安于现状的观念。

哪些情况属于“夫妻义绝”?

“义绝”是指夫妻因为某种事情的发生已经情义断绝。《唐律疏议》中的义绝包括下列情况:

(1)夫殴妻子祖父母、父母,及杀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

(2)夫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

(3)妻殴、骂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

(4)妻与夫缌麻以上亲戚有奸情,或夫与岳母有奸情。

(5)妻想害夫。

(6)夫将妻嫁出(卖妻)。

法律规定,夫妻义绝必须解除婚姻关系。如果不自动解除这种婚姻,国家就要强迫解除,并给予惩罚。“义绝”的规定到明清时更为详细。《清律集解》对义绝的解释有两条:

(1)如丈夫在远方,妻子的父母要她改嫁;或上门女婿被岳父母赶出,另招新婿;及纵容妻子与外人通奸。

(2)丈夫殴妻造成折伤;强迫妻通奸,有妻诈称无妻,行骗将妻嫁出;以妻为妾,受财将妻典雇,把妾装作姊妹嫁人。

清代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也是因为当时社会底层往往因为贫穷,而将妻子作为财产进行“典当”和“嫁卖”。

 

 

“义结金兰”与“兰花”有关吗?

 

义结金兰这个说法还真是和兰花有关。推究源头,这来自于《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用斩断金属的锐利和宛如兰花的香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在《世说新语?贤媛》里说:“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就是说山涛、嵇康、阮籍三人友情契合。

有了这些典故,后世就将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的行为称作结金兰(契若金兰)。按照规矩,义结金兰时,还要交换谱帖,叫金兰谱或者兰谱,因此结金兰、拜把子还有一个说法叫“换帖”。结拜的时候,每人用一张红纸写出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及父母、祖和曾祖三代的姓名(这就是金兰谱),相互交换。然后摆上天地牌位,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誓词。誓词的花样就多了,比如小说中常见的“黄天在上,今日某某和某某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是一种。

不同朋友关系的称谓

金兰之交:指情意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贫贱之交:指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患难之交:指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莫逆之交:指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竹马之交:指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友。

布衣之交:指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忘年交:指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车笠交:指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铜钱常被称为“孔方兄”

 

铜钱常被称为“孔方兄”,难道是因为与钱“称兄道弟”有什么好处吗?

中国古代的钱币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各式各样的,战国晚期的秦国才开始铸造“圆形方孔”的钱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大批有建设性的措施,统一钱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从此这种圆形方空式样的钱币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为通行的钱币形状,后来民间也用大钱、铜钱来称呼这种形状的钱币。

将铜钱称为“孔方兄”有个特别的来历。晋代时有个名士叫鲁褒,他曾戏称自己对金钱“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这本是鲁褒对“钱”的游戏说法,但是在晋末那个盛行玄谈、讲究风度的年代,“孔方”、“方兄”或“孔方兄”作为钱的代称迅速流行起来,因为人们觉得用“孔方兄”来代指钱币,不但符合它自身的形状,而且完全消除了言及“钱”时的庸俗气,使得人们觉得说话者知识渊博、气质脱俗。直至今日,尽管铜钱已经成为古物,但是仍旧有人用“孔方兄”来称呼钱,体现了一种豁达与幽默。

 

 

“元宝”与“通宝”

 

五铢钱“元宝”与“通宝”都是古代对钱币的称呼。说来有趣,这两个名称其实是一起产生的。这还得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发行的“开元通宝”说起。《旧唐书》记载,当时朝廷废除了五铢钱,发行开元通宝钱,改变了以往以重量为钱名的旧制。“开元”的意思是“开始的新纪元”,“通宝”则是“在国内通行宝货”的意思。开元通宝钱采取的也是古代钱币常用的外圆内方的形式,开元通宝四个字分列方孔的四边。于是“开元通宝”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读法。如果按上下右左的顺序读,就读作“开元通宝”,这种读法叫做直读,史书里的记载大都是这种读法。如果按顺时针旋转着读,也就是上右下左的读为“开通元宝”,也完全解释得通,可理解为“开始通行的主要货币”。这种读法叫做旋读,在当时的民间很流行。

就这样,“通宝”和“元宝”都作为对钱币的称呼流传下来,前面还往往加上帝王的年号铸于钱币之上,这种钱币也被称为“年号钱”,如宋朝的“太平通宝”、“淳化元宝”等。到了元代,元宝成为对马蹄形银锭的专有称呼,通常是五十两为一个元宝。后世所说的元宝一般指此物。24我们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我们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有一个传说与此相关。说的是南宋大学者朱熹,造访其友盛温如,适逢盛手挎篮子准备上街。朱熹于是问:“你欲何往?”盛温如答道:“上街买东西。”“买东西?”朱熹笑道:“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盛曰:“不可,我这篮子只装得金类木类,水类火类是装不得的。”朱熹听罢连连点头。原来“五行”的木金水火土,是与方位上的东西南北中相配的。按照相生相克的原理,东方的木和西方的金可以共处,而南方的火和北方的水可就势不两立了。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不能作为买东西这个说法由来的确凿证据。

其实东西最早单纯是指方位的名词。因为东、西相对,所以常常联系在一起。慢慢的,“东西”的语意扩大了,可以代指四方,比如东躲西藏的意思是到处藏匿,并不是只能往东躲或者往西藏。再后来,指四方的“东西”也可以指四方的物产或者产业,这个意思在唐代就已出现。宋代以后,所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都可以用“东西”来指代了。至于为什么是“东西”而不是“南北”走上了这条语意转移的道路,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解释:因南北仅方位之异,而东西则日出日没,有生命意义寓乎其间。凡物皆有存亡成毁,故言东西,其意更切。也许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吧。

也有说法说“买东西”源于唐长安著名的东市、西市,因为要到这两处购物,因此就简略将“去东市、西市购物”说成是“买东西”了。这个说法虽然待考,但当时长安城里的东市和西市却真的大有名堂。

长安城当时的面积近84平方公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区。长安人口近百万,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由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组成的城市中,绝大部分面积为里坊建筑,分布着贵族宅邸、民居、寺观和工商业聚集的东、西二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东市和西市的布局基本一样。与里坊相似,市的四周也有高大的围墙。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市内的4条街道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内划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这些长方形区域四面临街,当然更利于交易。每个区域内还有便于内部通行的小巷。各街的两侧设有水沟,与小巷里的暗排水沟相通,供排水用。水沟的外侧还铺设了2米宽的人行道,方便顾客行走。

东西二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将多种同类商品集中在“肆”(即“行”、“店”)中进行销售。这种封闭式集中交易在春秋晚期就有了雏形,到唐时基本完善。唐政府对东、西两市实行严格的定时贸易与夜禁制度。两市的大门早晚随城门、街门和坊门一同启闭,并专门有吏卒看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夜禁制度显然不合时宜,因此自晚唐开始,夜市也就比较常见了。

 

 

为什么称帝王君临天下为“南面”呢?


那么“北面”又有什么特指呢?古人在方位中重视南方,坐北朝南便成为尊位,天子诸侯见群臣以及卿大夫见僚属都是南面而坐。坐北朝南的方位是受《周易》的启发,《周易 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说,八卦中的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正当中时,照耀南方,使万物显明,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帝王取法离卦,坐在北方,面对南方听取天下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故而《周易?说卦》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君王登基之后便向南而坐,位置都是坐北朝南的,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

与“南面”尊位相反,“北面”在古代属于卑位。古代君见臣及尊长见卑幼,均南面而坐,臣僚或卑幼都是站在南面的,也就是面朝北的。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称为“北面称臣”。《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以烹煮刘邦父亲来要挟刘邦退兵,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里的“北面受命怀王”就是指刘、项两人曾向楚怀王称臣的事。后来“北面”亦有投降的引申义。

因为卑幼面向北方拜见尊长,所以拜人为师也称“北面”。这在《汉书?于定国传》中有例为证:“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为何打了败仗叫“败北”呢?怎么不叫“败南”?

这个有趣的问题,与“北”字的本义有关。“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在甲骨文中,“北”字写为“”,是两人背靠背的样子。因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北,乖也。二人向背。”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而逃跑的一方,总是背对敌人的,所以“北”这个字,就增加了“失败”这一义项。《左传?哀公二年》:“大子救之以戈,郑师北。”这里的“北”,就是“败”或“败逃”。因此古文中谈到打败仗时,常形容胜方“追奔逐北”,意思是追赶、奔袭、逐杀背向自己仓皇逃命之敌,如《史记?高祖本纪》:“秦兵强,常乘胜逐北。”意思是秦兵强盛,经常乘胜追杀败军。

秦汉以后,“败北”成为一个双音节的常用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后来“败北”除了指军事失败或失利之外,还被引申为在各种竞赛中失败。

既然失败叫做“败北”,那么打了胜仗是否就可以叫“胜南”了呢?古代典籍中从来没有这种说法。因为“败北”之“北”,并不是东南西北方位的北。优胜劣败,与方位无关。

 

 

“南无阿弥陀佛”是“南边没有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其实是根据古印度的梵语音译而来的,并不是“南边没有阿弥陀佛”的意思。南无也译作“南膜”,是“归命”、“敬礼”、“度我”的意思,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归敬。“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意为“无量”,所以阿弥陀佛又可称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是无量功德的觉悟者。传说阿弥陀佛在修行的时候发了“四十八弘愿”,希望用此宏大愿力,加持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人们若想要往生到西方净土,所需要用的方法就是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将心中万事放下,发愿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人只要往生净土,就可以不退成佛。这就是净土宗“持名念佛”的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当然在佛教中,“南无阿弥陀佛”在广义上还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人们常说的六字真言是指什么?

佛门咒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当是“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弥、吽”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这句咒语的大致意思是:“皈依观世音菩萨!但愿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要达到的目的!”

明:米黄彩釉瓷阿弥陀佛像《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讲述,这六字可以分别关闭六道轮回之门:唵,关闭天道门;嘛,关闭修罗道门;呢,关闭人道门;叭,关闭畜生道门;弥,关闭饿鬼道门;吽,关闭地狱道门。因此,念动这六字真言可以关闭六道轮回之门,独开往生净土乃至成佛门的功德。

据说这六字真言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唵”,表示佛部心,是皈依致敬的意思。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这种能随意变化的宝珠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红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吽”,表示金刚部心,是表示迅速显现、达到目的、摧毁障碍的意思。

 

 

“东海”和“南山”是指什么地方?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里所说的“东海”和“南山”是指什么地方?

我们给老人祝寿时候最常说的贺词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鉴真和尚像

寿比南山不老松。这里所说的东海就是现在的渤海,古有“海纳百川”之说。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毗邻渤海,所以古人认为渤海是最大的海,因此以“福如东海”比喻福气自四方云集,像东海的水一样绵绵不尽。

关于南山的说法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大意是: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但这里的南山是指哪座山,已经很难考证了。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相传唐代高僧鉴真在748年与三十五个门徒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因遇到台风,漂流至振州(今三亚市)宁远河口(今海山奇观风景区一带)。他们筋疲力尽地踏上南山的土地,却马上恢复了精神。这件奇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此把南山叫做仙山。传说到过南山的人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个个长寿。于是人们就用寿比南山来祝福他人长寿。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南山是指山东省青州市南的云门山。此山不高,但风景优美,有很多名胜古迹。山顶有云窟和云门洞。洞穿南北,洞下悬崖峭壁,绝壁上刻有一个巨大的“寿”字,这是明朝嘉靖年间衡王府的周全所书,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寿”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单是“寿”字下面的“寸”,就有三米多高,所以人们常说“青州府里,人无寸高”。人站在“寿”字下面,昂首仰望,“寿”高入云。“寿比南山”之说便由此出。

过生日和过寿有什么区别?

清:年画《东方朔像》过生日和过寿是略有区别的,六十岁以下庆生叫过生日,六十岁开始均称过寿。无论过生日还是过寿,每逢十的生日就叫大生日,其他年纪的生日均叫小生日。过小生日比较简单,全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面条。年轻时吃面条叫扎根扎尾巴,长大后叫吃长寿面。只要父母尚在,无论过生日还是过寿,均要先敬父母养育之恩,然后再庆祝自己的生诞。

六十、七十、八十的生日称为“大贺寿”,过寿之人被称为寿星。其他年份叫“小贺寿”。亲友贺寿一般都送寿匾、寿幛、寿礼(现钱)、寿衣、寿桃、寿面等。富贵之家设宴席,招待亲友,贫者以长面待客。

我国有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这天的面条被称为“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有一回过生日,御厨想出些新花样来讨好他,绞尽脑汁,做了一桌面条请大家吃。汉武帝一看,非常生气,心想:我贵为天子,过生日怎么就吃这么不值钱的面条呢?御厨一见,吓得脸都变了颜色,不知如何是好。此时聪明机灵的东方朔笑着对汉武帝作了一个揖,高叫:“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汉武帝瞪了他一眼,气呼呼地说:“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东方朔不慌不忙地答道:“万岁有所不知,上古时代的寿星彭祖活到八百岁,就是因为他的脸面长呀!万岁请看这碗里的面又细又长,比彭祖的脸面不知要长多少倍哩!今日御厨以面条为万岁贺寿,就是在祝福万岁要比彭祖还长寿、万寿无疆啊!”汉武帝经东方朔这么一说,当即心中大喜,捧起面条就吃,还对大家说:“好吃,好吃,众卿快吃长寿面呀,吃了大家都长寿!”从此,过生日吃面条就成了一种长寿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