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冲击试验机: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47:58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9)  

金枝玉叶、小家碧玉都是指什么样的女子?

 

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指什么样的女子?

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词,但是这些词又有什么不同呢?

金枝玉叶本来是形容花木枝叶美好,后来代指皇亲国戚的后代,现在也用来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因此,用这个词来形容的一般都是皇族女子。

大家闺秀一般是有相当的家庭背景,受过良好教育,有严格行为约束和礼教规范的女子。她们容貌中上,人品好,知识渊博,从善如流,善于理性思考;个性平实,有责任感,清高但不孤傲,人缘极佳。现代则用来代指在谈吐、气质、衣着打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的女子。她们往往气质沉稳,待人接物礼貌周全,在社交场合大方有度,知书达礼,是容易赢得长辈的称赞、同辈的欣赏的女子。

小家碧玉一词出自于古乐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此后小家碧玉即成为小户人家年轻美貌女儿的代称。小家碧玉一般生长在平民家庭,容貌俏丽,性情或温柔或活泼,但在大的场面里,则会有些拘谨。她们最大的特点是“秀而不媚,寒而不清”,尽管出身并不高贵,也不会附庸风雅地吟诗作对,但是缝织洗补、煎炒烹炸等实用技术则无所不能。

 

 

古时的“三从四德”是指什么?


清:天津杨柳青年画《绣补图》古时的女子需要遵守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

“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的年限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要求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女人对男性绝对服从。古代妇女的屈从由来已久,“女”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是屈身下跪的形象;《周易》中就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世随着礼教越来越严密,还增加了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诸多束缚。

“四德”是封建时代女子应具备的四种德行,具体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九嫔是帝王的妃子,也是后宫的官职,主要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历代王朝多设有九嫔之制。郑玄对四德做出了解释:“妇德谓贞顺(品德),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仪态),妇功谓丝炱(手艺)。”后来,四德与三从连称,成为封建社会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综合要求。37俗语“女大十八变”中,“十八”是指年龄还是指变化之数?清?改琦《竹下仕女图》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对这话一般的解释就是,女子正值十八岁妙龄,容貌会变得愈来愈美。其实并非如此,这里的“十八”,不是专指年龄,而是指变化之数,意思是少女面貌多变。那么多变为何以十八称之呢?这与《易经》上所述的爻卦有关:“十有八变而成卦。”传说周文王被囚羑里时发奋钻研,将八卦中的两卦相叠,进行组合排列,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依此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说明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由于爻卦的相互组合,变化多端,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十八次变化,故胡朴安《俗语典》云:“凡事物之多变者,俗并以十八言之。”十八便成为一种套数。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女大十八变”的说法和佛教传说有关。在《法华经?提婆品》中有这样的故事:有一个龙女在法华会上现身,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见后说女身污秽难以成佛。这个龙女当即向释迦牟尼敬献宝珠,忽然间变为男身,并现出种种庄严微妙的形相,后到南方无垢世界成佛。于是“十八变”便指佛、菩萨、罗汉等依禅定自在之力所示现的十八种神变,经常见于佛教典籍之中。

到了明清之际,话本小说中常常提到“女大十八变”,如《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中说道:“这莲女渐渐长得堪描堪画,从来道,女大十八变。”此时的意思是说少女在发育期间,性情、容颜变化多端。后来,“女大十八变”就常指女孩子长大,她的体貌心神等方面,变化得很快、很多。

古代小说中常有“二八芳龄”、“年方二八”,这里的“二八”是多少岁呢?

虽然“女大十八变”中的十八并非确指年龄,但十八却的确是表示年龄的常用词语,意即十八周岁。除此之外,古人还常用其他方法表示年龄,如女子十五称作及笄,半百是指五十,六十叫做花甲等等。在古典小说中,常有作家在描述少女时会使用“青春二八,真有如花之容,似月之貌”或者“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等形容女子的套语。读者或许会纳闷,这里的“二八”究竟是多大,难道是指二十八周岁吗?

其实“二八”意指二乘八,即十六。古代常用个位数相乘来表示十位数。如三五表示十五,三七表示二十一,九九表示八十一。“二八”最早只是表示数字,并不仅指年龄。如《左传?襄公十一年》:“女乐二八”指的就是十六人,而南朝宋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中的二八指的却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后来,古人才频繁地使用“二八”表示年龄,再加上它读来清脆上口的特点,所以更是时常“抛头露面”。诗文中“红妆二八年”的描写,真是生动而传神。

与此相近,还有用二七、二九等表示年龄的,意谓十四、十八岁。南朝陈后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笃好琴箫。”就采用了这种表示方法。

 

 

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是姓“孟”吗?


民间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是姓“孟”吗?

孟姜女的传说是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流传颇广,童叟皆知。对于孟姜女的姓氏,却少有人知。孟姜姓氏在古代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孟姜指齐国国君长女,或通指世族妇女。春秋时期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中的泱泱大国,齐国始祖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他姓姜,名望,所以齐国国姓就是姜姓。古代兄弟姊妹排行中的长者以孟相称,故而“孟姜”即指齐国国君的长女。《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诗曰:“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说的是:齐姜有长女,美貌品娴雅。汉代毛公就把孟姜解释为“齐之长女”。第二种,孟姜指姓姜字孟的女子,专指春秋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即传说中孟姜女的原型。所以孟姜女的本姓应该是姜,而不是孟。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关于孟姜女姓氏的奇异传说。传说讲述:孟姜女本是孟姓的人家种的一棵大葫芦,枝叶繁茂,藤茎蔓延到了姜姓人家的院墙。后来葫熟落地,生出一个小女孩,孟姜两户人家都疼爱不已,便以孟姜两姓作为女孩的姓氏,故叫“孟姜女”。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是真事吗?她哭的是哪个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源自史实,渊源很早,在战国时期便初露端倪。《左传》最早记录了这个故事: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时齐国大臣杞梁(名殖)之妻。杞梁不幸战死,齐庄公打算派人前往郊外凭吊,杞梁妻子以郊外不是吊丧之地而加以回绝,于是庄公亲往其家吊唁。故事雏形中,仅仅刻画了杞梁妻知礼守节的品格。后来《礼记?檀弓》增添了她“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的说法,《孟子》中也有增衍,但基本符合史实,并没有“哭倒长城”这一情节。

到了汉代,故事开始派生出哭倒城墙(或山)的情节,当时是指齐城。《列女传》卷四记载:齐庄公吊丧离开之后,杞梁妻“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遂赴淄水而死。”此时,杞梁妻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她不仅知礼而辞却郊吊,还在丈夫死后向城而哭,使得城池崩塌以安葬亡夫残骨,最终自投淄水。故事着重表现出了她恸哭的真挚和死的贞烈。从此之后,人们更加关注其哭泣的感化作用,将她的恸哭描绘得惊天地、泣鬼神,泪尽继血,哭倒齐城,令人感动不已。

北齐时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孟姜女的故事逐渐与筑城徭役相关联。因此,杞梁也就从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死的秦朝筑城民夫;杞梁妻所哭倒的长城也从齐长城换作秦长城;而杞梁妻则成了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人物,广为世俗传知。自敦煌发现的《孟姜女变文》杞梁妻被确定为“孟姜女”后,故事继续发展演变,出现了不少异文。一些通俗唱本多以这个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加工,反过来又影响了这个故事的口头讲述。

可见,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是后代虚构的,并非史实。哭倒长城的传说,寄托着古人对于孟姜女的同情和对爱情忠贞的企慕。40唐僧姓什么?《西游记》里关于唐僧身世的描述可信么?唐僧身世的故事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西游记》中的。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金陵世德堂刊百回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书中没有唐僧出身的故事。万历、崇祯年间另有三种百回本,也没有这个故事。清初汪象旭、黄周星在评刻《西游证道书》时,自称据大略堂《释厄传》古本,写成“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一节,作为第九回插入,并把原来的第九、十、十一回改成第十、十一两回。以后名目繁多的清刊评点本正文都接受了它的影响。根据这个故事,唐僧俗姓陈,父亲名萼,字光蕊,海州(今连云港海州镇)弘农人氏。贞观十八年陈光蕊考取状元,被丞相殷开山的女儿温娇小姐看中,选为夫婿。完婚后,陈光蕊受命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州主。赴任途中,遇洪江梢公刘洪、李彪。刘洪见殷夫人貌美,心生歹意,便把陈光蕊推入水中,强娶夫人为妻,并盗取凭信,冒名为官。不久,殷夫人生下一子,为躲避刘洪残害,将婴儿系于木板,放入江中。她以血书写下事情原委,系置小儿胸前,又忍泪咬下幼子左脚小趾,以便日后相认。小婴儿顺水而下,被金山寺长老搭救,取名江流。十八岁时,他剃度为僧,法名玄奘。一日,因人欺负,长老告诉他身世。玄奘潜入江州认母。依母命,到长安找到外公殷丞相。丞相禀明皇帝,亲率大军征讨贼人刘洪,为女婿报仇。当年陈光蕊曾从渔人手中救下洪江龙王,龙王报恩,给他定颜珠,保全真身。闻听冤仇已报,龙王送他还阳。皇帝知悉,提拔陈光蕊为学士,随朝理政;玄奘因执意参禅,送洪福寺修行。可怜殷氏夫人,因失身贼人,“从容自尽”。

这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身世概要,真是相当曲折离奇的故事!现在我们来看看真实的玄奘人生。

玄奘俗姓陈,这恐怕是小说里惟一与史实相符的部分了。玄奘祖籍并非海州弘农,而是河南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本名袆。他的曾祖、祖父都曾为官,但父亲陈惠不再当官,而是潜心儒学。玄奘幼时,家境贫寒,只得随二兄寄居洛阳净土寺。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三岁(一说十一岁)那年,洛阳剃度僧人,他破格入选。他在聆听一些著名法师讲道后,升座复述,分析详尽,赢得了僧俗的钦佩。隋末大乱,许多高僧避居蜀中,他也随二兄入蜀学道。在成都,他一面聆听高僧讲经,一面刻苦钻研,只三五年工夫,就通佛典诸部,声名大振。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他离开成都,顺江东下。先后在荆州、赵州、扬州等地讲道拜师。贞观元年(627年)到长安,师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名法师,很快穷尽各家学说,名满京师。仆射(宰相)萧 奏请朝廷,令他入住庄严寺。各地的讲筵所闻,使玄奘深感异说纷杂,万难会通,决心去印度求取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但当时朝廷边禁严厉,他上表请求赴印未获允许,便暗地筹备,等待时机。

贞观三年(629年),关中饥荒,朝廷允许僧俗四出就食。玄奘西行入兰州,又潜行至瓜州(今甘肃敦煌)。得胡人西槃陀导送,夜渡瓠颅河,从此孤身西行。他过玉门关,度莫贺延沙碛,到伊吾,受高昌王礼遇。辞谢高昌王挽留的盛情之后,他继续西行,得到西突厥叶护可汗的协助,较为顺利地到达了印度。当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到处是僧侣古刹。玄奘一路访学,掌握了大量未经汉译的佛典;他也曾路遇盗匪,险些丧命。贞观七年(633年),玄奘到达印度佛教中心——北天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受到寺众千余人的隆重欢迎,被推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他在那烂陀寺学法五年,为广泛参学,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离寺继续游历。他足迹遍及整个印度,得到印度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不久,入洛阳谒见太宗皇帝。太宗劝他还俗从政,他执意推辞。太宗便留他住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集各地名僧相助。此后十九年,玄奘主持翻译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所译佛典,因他精深的佛学修养和梵文造诣,名相、文义异常精确,而且纠正旧译讹谬,开辟了中国译经新纪元。他还应印度僧俗之请,将《老子》等汉文典籍译成梵文,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玄奘依据他在印度精研的唯识学,创立了“法相宗”,这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流派。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初,玄奘在玉华宫积劳成疾。二月四日,他仿释迦涅槃情状,默念弥勒,祈求往生。门人问他见到什么?玄奘答,勿问,妨我正念。次日中夜,门人问和尚决定得生否?答言,决定得生,语毕圆寂,享年六十五岁。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是谁?

 

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位高僧,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这四人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他的生平我们已经说过,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另外三位。

鸠摩罗什(343—413年):后秦时龟兹人。其父原为印度婆罗门,世袭高位,后出家,远投龟兹。在龟兹与王妹成婚。鸠摩罗什七岁随母出家,往来西域各国,拜问名师,研习佛典。他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并精通汉语,名闻西域各国。苻秦建元十五年(379年),高僧释道安在长安,极力奖励译经事业,闻听游学龟兹归国的僧人介绍罗什在西域的崇高威望,就劝苻坚迎他来华。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遣吕光等出兵西域,嘱吕光攻下龟兹时,从速送罗什入关。建元二十年(384年),吕光攻陷龟兹,得罗什,但因吕光不奉佛,又见罗什未达高年,便以常人对待,还时常使他乘牛和劣马来戏弄他。次年(385年),苻坚被杀,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至凉州。姚兴嗣位,于弘始三年(401年)出兵凉州,凉主吕隆兵败投降,罗什终于得以东入长安,时年五十八岁。姚兴对罗什十分敬重,待以国师之礼。弘始四年(402年),罗什住逍遥园西明阁,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他先后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罗什的翻译事业,成就空前。在内容上,他第一次系统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在翻译文体上,一变过去朴拙古风,开始运用意译之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开辟了广阔园地。

真谛(499—569年):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原名拘那罗陀。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八月来华。太清二年(548年)八月到建业,受梁武帝礼敬,使住宝云殿。正欲从事译经时,发生侯景之乱,离开建业。太清四年(550年)到富春(今浙江富阳),县令陆元哲迎住私宅,为招集沙门宝琼等二十余人,布置译场,请他翻译。是年十月起,始译《十七地论》《中论》等,不久因世乱中止。此后,他因战乱避居各地,先后流寓豫章(今江西南昌)、新吴(今江西奉新)、始兴(今广东曲江)、南康(今江西赣县)、晋安(今福建晋江)、梁安(今广东惠阳一带)、广州等地,生活极不安定,一度欲自尽解脱。真谛在华期间,虽因世乱,不遑宁处,但他译出的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据《历代三宝记》所载,他翻译的作品有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内有重出和他家混入的),《开元录》刊定其译籍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不空(705—774年):原名智藏,不空是他受灌顶的号。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幼年出家,十四岁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金刚智三藏,随来中国,开元八年(720年)到洛阳。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不空奉朝廷之命,赍送国书往狮子国。因是大唐来使,他在故国受到殊礼接待,逗留三年,搜集大量佛典,有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小乘经论二十部,共计一千二百卷。回大唐后数年,值安史之乱。他被困安禄山军队攻陷的长安,仍秘密派人和肃宗通消息。至德二年(757年)肃宗还都,给予他极高礼遇。在肃宗还都后的十七年中,不空得到朝野倾心崇奉,广译显密经教,灌顶传法,教化颇盛。41周公与睡觉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睡觉就是去见周公了呢?“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周:人形铜车辖

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因食采邑于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故被称之为周公。周武王死后,成王姬育继位。当时成王还很年幼,根本不懂治国之事。在周朝初建、百废待兴之时,周公旦代成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营建东都雒邑,讨平三监及东夷之乱,制礼作乐,为周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卓绝的功勋。在政治稳定、管理国家的体制基本完备后,周公于摄政第十年还政于成王。

周公旦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孔子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因此孔子以“梦周公”来表达对西周社会的向往。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缅怀先贤。如唐代元稹的《闻韶赋》:“梦周公而不见,想圣德而思齐。”宋代苏轼的《周公庙》:“吾今那复梦周公,尚春秋来过故宫。”

再后来,周公成了“梦”的代名词,睡觉被称作“见周公”了。《笑林广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师昼寝,而不容学生磕睡。学生诘之,师谬言曰:“我乃梦周公也。”明昼,其徒亦效之,师以戒方击醒曰:“汝何得如此?”徒曰:“亦往见周公耳。”师曰:“周公何语?”答曰:“周公说,昨日并不曾见尊师。”

 

 

“周公解梦”的周公就是“梦周公”的周公?

 

周:凤鸟纹玉饰民间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解释梦境的书,叫《周公解梦》,这个解梦的周公与梦周公的周公是一个人吗?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其实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父子。传说写作《周公解梦》的周公是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6年,殷帝乙去世,帝辛即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纣王。当时的西伯姬昌是周族人的领袖。他笃行仁政,尊老爱幼,招贤纳士,因此深受周族人民拥戴,在商朝也有很高的威望,同九侯、鄂侯并称为三公。纣王即位后,起初也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立志做一个有为之君,但在位二十多年之后,随着国力的强盛,纣王开始变得专横残暴。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说姬昌在国内积德行善,又时常流露出对纣王的不满,说不定会夺取殷商的天下,便把姬昌抓来,囚禁在羑里的国家监狱。据说,为了断绝姬昌与外界的联系,殷纣王不仅在羑里驻有重兵,还在通往羑里的道路上层层设卡。姬昌的儿子想看望父亲,也没有得到批准。

在羑里被囚禁的时间里,姬昌将伏羲氏的先天八卦,与他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相融合,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对每卦与每卦的六爻,按照象数的内涵和有关缘由,分别配以具有吉凶利否含义的卦辞和爻辞。《周易》就这样诞生了。姬昌还把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和惧梦等六种,他认为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上天想给做梦的人一个启示,让做梦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所以民间将周公称为是“演《易》”和“解梦”的大圣人,有“周公圆梦”的说法。

据说历史上轻功最好的人要数曹操,因为“说曹操,曹操到”。这真的跟三国时的曹操有关系吗?人们常用“说曹操,曹操到”来形容人或事来得非常及时。这个典故还真的跟历史上的曹操有关系。

东汉末年,历经党宦之争、黄巾起义,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无法维持对国内的统治。董卓带兵入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后董卓被王允所杀,其部将李傕、郭汜率军入长安,杀王允及朝官多人,软禁献帝。献帝在李傕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献帝。正在献帝走投无路之时,有人向献帝推荐曹操,说他剿平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献帝的信使尚未派出,李郭的联军就已杀到,在此危急关头,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也因此被加封官爵,迎汉献帝到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后来人们就用“说曹操,曹操到”来形容曹操护驾来得及时。《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根据的就是这段历史。

 

 

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在这本书里,曹操被刻画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形象。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曹操像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官至丞相,封魏王,谥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据史料记载,曹操自幼聪明伶俐,胸有大志,二十岁时就凭借家族势力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迁任顿丘令。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衮州牧,将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到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他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其后基本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

曹操在军事上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在经济上,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在文学方面,曹操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和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曹操为人通脱,较少受传统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束缚,这种思想和性格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就是率真的表达情感。他留存的诗歌有《蒿里行》、《观沧海》等篇,皆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曹操在散文上也有相当的成就,其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就是指他的文章不受陈规束缚,辞锋爽利,一扫汉代文章迂远空阔的习气。曹操有文集《魏武帝集》。

 

 

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

 

酒楼饭店里常供财神,也有供关公的,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

关公即关羽,本是三国时代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故事已是妇孺皆知。关羽由一个真实的人,变成无所不能的神的过程是相当漫长和曲折的。

在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里,关羽是一个乱世里逃亡出来的英雄,他作战勇猛,还长着一脸漂亮的络腮胡须。他与刘备“誓以共死”,忠心耿耿,曹操对他“重加赏赐”,他也“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关羽后因荆州战事失利,而死于今天的湖北安远一带。那时的关羽被封过两次,一次是在为曹操斩颜良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还有一次是在死后被蜀国追谥为“壮缪侯”。史书里的关羽从“将”变成“侯”,仅此而已。

到了二三百年后的隋唐时期,关羽开始被“神化”。唐代《重修玉泉关庙记》记述了关羽帮助隋代智大师兴建玉泉寺的传说,说“(关羽)生为英贤,没为神明……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四)。唐代的关公已进入“武庙”陪祀,主神为姜太公。宋代以后,朝廷不断给关公加封,宋徽宗赵佶一个人就追封关羽四次,完成了从“忠惠公”到“义勇武安王”的进阶过程。南宋时改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后来又封为“英济王”;元代时封“显灵义勇武安济王”;明神宗更是把关公进爵为“帝”,以“官祠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祠,关羽的夫人也被封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清代统治者也不甘示弱,他们别出心裁,在关公封号的字数上下功夫,使关羽的封号竟然长达二十四个字:“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而且把关羽的父亲、祖父都封为王。

朝廷统治者如此,民间老百姓也不遗余力的参与构建了“关公神话”。唐代时,关羽被称为“关三郎”,主要任务是监督寺庙里的和尚。从宋代开始,民间修建关王庙的渐渐多了起来。明代万历年间,关羽得到了道教最高封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了清代,全国的关庙“凡通衢大道以至穷乡僻壤,无地无之”,关公这时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万能保护神,让他再司“财神”一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关公的这一角色转换发生在清代,原因之一是康熙、乾隆时期,民间的商业活动已经比较繁荣,许多从业者纷纷借“三国”之事奉关公为其行业神,如豆腐业(相传关羽年轻时曾以贩卖豆腐为生),铁匠业(相传关羽早年以打铁为业),还有理发业、屠宰业、刀剪铺业(因为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大刀),烛业(关公秉烛达旦,恪守叔嫂之礼),工商业(关公“上马金、下马银”、“封金挂印”和桃园结义、关公重义)……

此外,还有几种传说深化了关羽的财神的形象,一说关公生前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经发明计簿法,设计日清簿,清楚明白;另一说关公死后真神常回到人间助战,商人在生意受挫后若能得到关公相助,就会东山再起。可见,商人选择关公当财神,看重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和惩恶扬善、祐民护民的万能神格,他们非常希望关公能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公成为财神与山西商人有关。山西商人把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在他们遍布全国的会馆里建筑关庙。因为游走天下闯荡江湖也需要彼此照应,共同面对困难,因此,他们就经常仿照“桃园结义”结成异姓兄弟联盟,这也使关公忠诚和义气的美德广为流传。后来,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仿效,关公也就成了公认的财神了。

除了关羽之外,我国古代还有哪些财神?

财神的出现和其他神灵相比,算是出道颇晚,南宋时期民间出现的“财神纸马”,应该是财神的原初形式。古代民间信奉的财神分为文武两类,文财神由古代的文官演化而来,如比干、范蠡;武财神当然由武官演化而来,如赵公明、关公。关公代表“诚信”,范蠡代表“智慧”,而比干、赵公明代表“公正”。

比干是殷纣王朝的三大忠臣之一,纣王不但不听他的劝谏,还听信妲己的谗言,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传说他因为没有了心,所以办事就不偏不倚。《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封比干为“文曲星君”,《儒林外史》里称中举的士人为“天上的文曲星”,科举考试是进入仕途的门路,一旦考取了功名,俸禄财源自然就来了,所以比干这个文曲星自然成了财神。

范蠡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手下的谋臣,越王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范蠡辅佐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成就了霸业,而范蠡却在这时功成身退,隐迹江湖。据说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在后半生白手起家,积金数万,既善于理财,又乐善好施,故成为财神。

赵公明是明代最著名的财神,可他却是由瘟神转化而来的。元代的《搜神广记》记载了两个不同的赵公明,一个仍是瘟鬼,而另一个却是善神。明代时《封神演义》问世,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王——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再加上他自己,正好是五路财神。从此以后,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坐上了财神爷的宝座,而他原来作瘟神、瘟鬼的历史也被人们日渐淡忘了。

除了这四大财神之外,像五路神、五显神、五通神、光华大帝等,也是财神。此外,被农家称为“狐、黄、灰、柳”的狐狸、黄鼬、老鼠、蛇等,都曾被人们奉为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