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母亲:临终时的一个大窍诀,务必要牢记!助念时要告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24:24
临终时的一个大窍诀,务必要牢记!助念时要告知!2010年09月08日 星期三 21:52

能乐的公案[6]:他的贪心和嗔心都很重,他贪著一个女人,母亲觉得不如法,一直劝他,但他根本不听。母亲只好晚上睡在门槛上,不让他出去约会。他特别生气,用宝剑砍断了母亲的头。他跑到那个女人家里,身体不停发抖,女人说:“这里只我一个,没有别人,你不用怕。”他想:“如果告诉她实情,她可能更喜欢我。”他就说:“我为了你,刚杀了母亲。”那个女人非常聪明,心想:“这人连母亲都能杀害,终有一天对我也会不客气。”于是骗他说:“你真是了不起,这种行为我很高兴,你稍微等一下,我出去马上回来。”她一口气跑上楼顶,大声地喊:“救命啊!来坏人啦!”能乐听到之后,赶紧跑回自己的家,把宝剑扔在母亲的尸体上,也高声叫道:“救命啊!我的母亲被杀了!”通过如此蒙混,人们没有发现他是凶手。

他造下极大逆罪,内心十分不安,到处寻找灭重罪的方法。后来他到一个寺院里出家,精进修行,于很短的时间内,对三藏通达无碍。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精进,他说想忏悔杀母的罪业。大家就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说杀母者不可出家,僧团中必须立即开除[7]。

他被开除以后,穿着出家衣服,跑到一个边地去了。那里佛法不兴盛,他建了一个经堂,开始讲经说法,集聚了很多很多人来此听闻,有些人听法后,甚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他为众生说法、培养僧众的功德很大,死后弹指般的时间堕入无间地狱,马上即得解脱,转生天界。之后,他以天子形象来到人间,于佛前听闻妙法,终证预流果,获得见谛。

可见,纵然以前造下滔天大罪,只要有后悔心,不放逸地行持善法,最后也可以解脱。我们学了这个颂词之后,应该明白就算自己以前造的业非常可怕,现在通过念金刚萨埵心咒,好好地闻思修行,发誓从此不再造,来世也不一定堕入恶趣,且有可能获得解脱。

昨天有一个人跟我说,他学习《入行论》等论典之后,感悟到以前的所作所为都错了,甚至以一片好心引导别人学佛的手段也不对,他非常惭愧,现在遇到这样的佛法,今后一定要好好行持。所以,每个人首先要懂得佛法,不然的话,对如何行持、怎样有罪过一无所知。当然,懂得后也不要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一定要在心里思维:“我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从现在开始,短暂的人生中,我要尽心尽力地忏悔,尽心尽力地做善事,不能变成业际颠倒者。”什么叫业际颠倒呢?今天刚出家,明天就还俗;今天是一个居士,明天就不学这一套了,改行加入外道,或者不学任何宗教,这种人最可怜、最可怕。我们不能变成这样,只要有后悔心、忏悔心,再深重的罪业也可以清净。颇瓦法中还说,一个人在临死之前,只要强烈地观想:“我的罪业已彻底清净,我的善法非常非常多!”有这样一种念头,也能往生极乐世界[此窍诀极其殊胜,大家务必要牢记!即使你罪业深重,临死前若有这个念头,也可以往生净土。]。

大家在有生之年,修行的方向不要改变,在此基础上,应当竭力忏悔。学院很多人行持佛法,虽然跟圣者相比,还是比较差,经常产生烦恼,善法也不能圆满所有支分,有很多惭愧之处。但跟不学佛的人比起来,还是值得荣幸的,至少每天拿转经轮念一点经,观想一点,做一点善事,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即使你造了重罪,也不可放弃自己,一定要依靠佛法改邪归正,精进忏悔!

——出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生的后世。到了弥留之际,身心就会开始瓦解,一般人都要经历四大分离的巨大痛苦。喇啦曲智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大疏》中这样描述:当他们即将步入后世之时,危在旦夕的弥留之际,即诸如罹患致命的严重疾病而致身体有气无力;无有食欲;被褥衣服等如何好也不舒服,出现如坠入坑中,或被重物所压般的沉重感;双目模模糊糊,看不清色法;耳朵听不到声音,感受生命几乎要中断的剧烈痛苦。这时,作恶之人会出现罪业的境现,行善之士会出现善妙的境现。罪业深重的人心识迷乱,几乎发疯,语无伦次,甚至身不由己瘫在屎尿之中等外相全部现前,体内四大隐没次第逐渐出现……

  在生死的关头,即将告别此生,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佛法告诉我们,没有外在的主宰,唯有自身相续中的业力,使得众生从一种生命形态进入到另一种生命形态之中。人之将死,生前所造的种种善恶之业,这些业当中,究竟哪一种业首先牵引我们、决定未来世的去向呢?《俱舍论自释》中,世亲菩萨曾经开示过:在生死转换的时刻,许许多多善与不善的业都可能随时现前,哪一种业首先成熟呢?首先成熟的是重业;如果几种业的轻重都相等,那要看临终之际,一念注于何业,则此业会先成熟;如果临终时两种业平等现前,那就由串习多的先成熟;如果串习也相等的话,那先作的即先成熟。博朵瓦格西曾将此比喻为临渡争舟,力强者先上;如果二者力量相等,则看舟近何人,近者得以先上;如果二人同近于舟,则看船夫与谁熟悉,熟者先上;又如二人都与船夫同样熟悉,则看谁先开口,先开口者先上。


  每个众生的生与死并非孤立无关的两端,业识的延续如同滚滚水流,后继于前,从此端一直流于彼端。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举止、言谈、相貌、观念、思想,这些对于凡夫众生来说都有一个定势,不可能事隔一日,人就变成两样,这就是串习的结果。就象一棵树平时如果一直向西倾斜,最终也只会倒向西方一样,死时现前的境象,往往是生前串习的结果。我们生前串习深重的某种善习或恶习,临终时可能就会现起。


  从前,北方的牧民中,一位宰杀过许多旱獭的人临死时口中喊着:“请杀掉这些旱獭,快把它们赶走!”;一个猎人一边惨叫着:“给我拿火枪来,这些鹿子要杀我……”一边死去了;一个喜欢吸鼻烟的人作吸鼻烟的姿势而死;一个裁缝作缝纫的姿势而死;一位商人说:“拿帐本来!”然后边数帐边死去;竹青寺的一位老僧人平时常念施水仪轨,故而口诵着施水咒“桑巴?……”而逝;一位法相师边说“给,杰达秋坚”边作辩论姿势而圆寂……


  所以未来世的前途如何,关键取决于我们现在做什么、怎么做。请时时检点自己的心吧!平时如果贪心粗重,那是生于饿鬼道的因;如果嗔心粗重,那是生于地狱道的因;如果痴心粗重,那是生于畜牲道的因;如果嫉妒心重,那是生于修罗道的因;如果持五戒行十善的心重,那是生于人天道的因;如果发出离生死的心,不恋著三界的安乐,那是小乘道的因;如果发大菩提心,平等慈悲,那是大乘道的因。


  我们不可存有侥幸的心理,平时不用功修行,妄想临终时得到上师加持、本尊接引,依靠他力而轻松地往生善处。因临终苦剧、时间短促、心识迷闷,六根功能渐渐丧失,耳不能闻,眼不能视,意不能思,即便有善知识现前加持,但能得相应的又有几人!这就好象一个赛车手,由于平时刻苦训练,赛车技巧纯熟于心,所以正式比赛时,即使赛车高速飞驶,道路崎岖弯急,但对加速、减速、拐弯、刹车等都能处理自如,瞬间作出反应;倘若平时没有熟练掌握各方面的技巧,一旦登场,在高度紧张的竞赛之中,谁能保证不会出错而导致车毁人亡的灾难呢?
  龙树菩萨在《养生篇》中说:“一切众生所有的功德和过失,都是以串习作为根本,所谓的习惯完全由自己决定,因此能在功德方面串习最为殊胜。”坏习惯是养成的,好习惯同样也是可以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应在善业方面勤作不息,使得串习力愈来愈增上坚固。一旦善业的力量足够强大,那用不着到临终,就是现在,也能肯定未来世的前途一定会更加美好。
  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的业,称为引业。它所感召的是总报,决定了我们感得何种生命形态。比如投生为人,具足人的体相,这是总报。而同样是人,又会有贤愚、贵贱、寿夭、美丑的差别,这是别报。决定别报亦即决定命运差别的业,称为满业。《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说:“应当了知善与不善的业,是能牵引以及能圆满于善恶趣受生的业。所谓能牵引,是指能引生异熟果报,而能圆满,是指已投生后,能令领受爱与非爱之报。”
  由引业、满业的善与不善,可分为四种情况:引业为善业,由其牵引会转生善趣,之后依随满业的善与不善,使得受报者在善趣中分别感受乐与苦的果报;引业为恶业,由其牵引会转生恶趣,同样依随满业的善与不善,使得受报者在恶趣中感受乐与苦的果报。比如生而为人,却有残疾、短命、贫困等等的缺陷,这是由引业善而满业不善所致。而在旁生、饿鬼道中,也有受用丰饶的,如人间宠物,有些日常生活的享用超过常人,即由引业不善而满业善所致。其余引善满善、引不善满不善的情况可以推知。
  作为人,谁不希求完美,谁不愿改变缺陷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相貌端严、长寿无病、心智聪慧、六根健利,但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满业才会现前。而人们由于宿业的黑白相间,导致今生所受之报往往苦乐间杂,顺逆并存,故而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无缺陷的完人。现代社会,人们都着重于外物,企图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报身。比如运用种种美容术来改变、调整容貌;运用生物学方法,不惜杀害物命,来滋补身体,希求健康长寿;不断研制新的药物,以为能使人的智商增高……凡此种种非因求取,都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最终不仅达不到欲求的结果,反而会引生更多的后患。如美容者,以手术强行改变五官的位置,这种暂时外在的改位,毕竟不是自然的产生,能否保持长久,或者美容后五官能否和谐,谁也不敢保证;而残害物命,享用肉食,妄想以此滋补身体,岂知既已杀生,造下杀业,必然感召短命、多病的果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肉存在种种过患,恰恰是许多病症产生的根源。
  我们一生的命运,从身心状况到境遇差别,无不受着过去世满业的支配,业既已造,报应难逃,唯一有主动权的时候就是现在!所以为了未来世的增上圆满,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种下圆满的善业正因,欲求长寿须勤护生,欲求相好须以花供佛,欲求富足须慷慨供施,欲求顺缘具足须常乐于助人……


——出自益西彭措堪布《因果明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