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逻辑题:毛泽东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23:49

毛泽东一生非常热爱书法,对毛笔及墨、纸、砚“文房四宝”特别爱护珍惜。据在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回忆,毛泽东常说:“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战争年代,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他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他交待警卫员陈昌奉:“我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先把‘文房四宝’摆放好,随时让我工作学习。”除了批阅文件,撰写文章,毛泽东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练习书法。他说:“习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

红军长征时期他在遵义县北的娄山关,见一石碑上刻的“娄山关”三字不仅写得苍劲挺拔,而且石工刻得也如眼前峻峰峭壁,堪称佳作。他在这块石碑前停留良久,感叹再三,他反复揣摩,不断用手比划运笔,嘴里说着:“可惜这碑不知出自哪朝哪代哪位名家之手啊!”

有一次,在一座庙里见到许多书法造诣很高的碑文,毛泽东也抽空研究。他说:“中国的庙宇也是书法胜地,许多古庙都有很有价值的书法作品,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1936年,毛泽东在大西北艰苦战斗之余,偶然看到天地茫茫的雪景场面,神思顿发,写出了名垂千古之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是直到毛泽东于1945年重庆谈判时手书赠柳亚子此词,才使得毛泽东的诗人身份被举国上下所知晓,而毛泽东豪迈不羁的书风也随着诗词的广泛流传而渐渐被国人所熟悉和欣赏。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艺术创作中一条亘古不变的实践规律。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实践,其实就是对这条格言的完美诠释。他学习过历代书法大家,但又没有专门师从哪一位书法大家,而是博采众长,融于笔下,诚可谓“我自用我法”的典范。从他所遗留下来的早期墨迹中,虽然也可以追根溯源出历史上一些书法大家的艺术特点,但都已被他融会贯通,古为今用从而自成一体了。众所周知,毛泽东极擅草书,他的草书代表性作品,同样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毛泽东关于自己书法实践的论述并不多见,他的书法学习之路径我们自然无从全面知晓。毛岸青和邵华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曾经写道:“爸爸最喜欢王羲之、王献之的字帖和怀素的草书帖,常利用饭后短暂的时间临摹、琢磨,从中研究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曾经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员,通过对毛泽东批阅碑帖和遗留的大量墨迹分析,指出毛泽东是以晋唐楷书和魏碑锤炼了书写的功力,进而吸收“二王”行书的长处,再则十分喜爱怀素、孙过庭的草书,同时博览群帖,于是融各家之长,最终形成了自己挥洒自如、笔走游龙、刚劲奔放的“毛体”风格。毛泽东的书法在结体和章法上突出粗细、轻重、方圆、刚柔、润燥、高低、长短、虚实、疏密的强烈对比,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与随心所欲的奔放大气,而在这背后所反映的是他极为自信的艺术掌控力。再配合毛泽东诗词里所蕴含的斗志昂扬的豪迈意境,诗词与书法浑然天成,共同谱写出一曲昂扬激越的艺术“交响乐”。

毛泽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风。如果把历史长河中所涌现出的书法大家们比喻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么正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与胆识,塑造了毛泽东那“师古而不泥古”的独步书林的风格。而毛泽东的社会知识、战争艺术恰恰又是和他的诗词作品书法艺术一脉相承。大气磅礴的诗词,挥洒自如、刚劲奔放、虚虚实实的书法,是他在“革命大学战争系”(毛泽东自己所言)取得了骄人成绩的有力证明。他的书法风格在“四渡赤水”等战争中反映得淋漓尽致。虚虚实实的游击战术,气势恢宏的渡江战役不正是毛泽东书法风格的真实展现!

“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是对一个不会打枪的军事家、一代伟人的最精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