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多少钱:横塘,定格在贺铸的词作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56:26

早就知道苏州的横塘。读过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又名《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谁还会不知道横塘呢?我想,晚年寄寓苏州的贺铸肯定很喜欢横塘,要不他不会在另一首词中再次去摹写横塘:“一钩新月渡横塘。谁认凌波微步、袜尘香” (《南歌子》),也还是一样的婉约忧伤,一样的细腻缠绵。横塘带给词人的,应该有无数美丽感人的记忆吧。

横塘曾经很辉煌。读《苏州志》,知道历史上的横塘曾是古代苏州水运的要冲,位置要得,它连接京杭大运河与胥江,向西可以通往胥口,向南可以通往越溪,连太湖,因而,作为西行、北进的渡口,在古代发挥着连接水陆交通的重要作用。

有不少文人都关注过横塘。南宋诗人范成大就住在离横塘不远处的石湖,这位以写《四时田园杂兴》而著名的诗人,曾有多首诗作描写横塘。在这些诗句中,如“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等句,除了让我们领略到昔时横塘烟雨笼罩、垂杨纷披的如画美景外,亦能看到横塘曾经作为折柳送客的苏州西部水陆交通驿站,曾经是多么的热闹与繁忙。清代苏州本土作家沈复在《浮生六记》中,也言及须经由横塘方可出入苏州西部一些风景名胜:“吾父稼夫公唤女伶演剧,宴客吾家。余患其扰,先一日约鸿干赴寒山登高,藉访他日结庐之地。芸为整理小酒榼。越日天将晓,鸿干已登门相邀,遂携榼出胥门,入面肆,各饱食。渡胥江,步至横塘枣市桥,雇一叶扁舟,到山日犹未午……”由此可见,古时横塘是人们前去游玩石湖、太湖、灵岩等苏州西部美景的必经之地。

进入六月,江南雨水渐多,天气预报说不久就会进入黄梅天,让人不由想起那句“梅子黄时雨”,并且开始惦念起贺铸笔下的横塘的模样。看资料,横塘当指胥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的那一片河堤。于是,在一个天高云淡的上午,一个人骑车来访横塘。

先过苏州地图上标注的横塘街道。沿石子铺就的小街东行,一直来到大运河边。一路走来,发现这里早已没有了想象中的阡阡细陌,没有了荡漾的轻舟画舫。只见周边工厂林立,俨然一派繁荣兴旺景象。眼前的横塘,早就是苏南快速发展工业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又过晋源桥,去寻找志书上提到的横塘古驿站,那儿据说还能看到尚存的古驿亭。经过一番打听,终于找对了地方,在胥江与大运河交汇处找到了这座古驿亭。先看到一座古石桥,走过那座古老而美丽的彩云桥,即来到横塘古驿站面前。但见它三面环水,地势开阔,风景优美。亭前西望,不远处是苍翠横山;南北而望,运河从它的西边逶迤而过;亭子后面,为著名的胥江——汇入大运河后再西驰直入太湖。

站在这样一座水陆驿站的遗迹前,不由你不去驰骋想象。畅想它地处江南繁华都会而居于南北交通要冲的昔日繁华:想象它昔日交通该是多么的繁忙,往来行旅该是多么的拥堵;想象这儿曾有的精美楼宇馆阁与亭台楼榭;想象吴语呢哝的精明热情的店家与勤快听话的店小二;想象那些貌若惊鸿轻启檀口的卖唱歌女;想象那熙熙攘攘、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男女过客……而今,繁华若梦,昔日热闹的古驿站只剩下一座驿亭孤独地伫立在大运河畔,一切繁华不再,只有驿亭日夜静听运河流水的流逝水声。抬头仰望天空,唯有片片白云随风不断飘忽变换,令人不禁生发一股浓重的怀古幽情。

一番探寻,知道横塘早已不再是词人贺铸笔下的那个横塘,这变化多少让我感到失望。但我仍很喜欢诵读贺铸的那首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我看到有人解读时喜欢把它理解为乃词人借怀思美人以抒个人苦闷闲愁与迷惘,而我更喜欢只是理解为是词人在单纯抒写相思之情——他将单相思表现得是那么凄美执着啊。

其实,变化着的,又何止是贺铸的那个横塘?整个江南的韵味,又何尝不在时光无情的消磨中渐行渐远?令无数人向往的那个梦里江南,我们只能到唐诗宋词的里去找寻。所幸的是我们尚有这些词作可读,它们所描画的小桥、流水、人家等等江南风物,为我们构筑了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并能时时抚慰我们现代人的浮躁心灵。

 

  站在大运河上的晋源桥南望,石湖与上方诸山隐约可见:

 

这一段是横塘:


     彩云桥与古驿亭静静观望日夜奔流的运河水:

 

    秀美的彩云桥被冷落在大运河旁:

 

    站在彩云桥上面看驿亭——对面青山为横山:

 

    彩云桥西端已有坍塌:


    驿亭三面环水:



        驿亭石柱上有副对联:“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青山”,很喜欢:

 

      亭内碑刻及长条石凳:


        驿亭边空地被老百姓种上了菜蔬——绿得让人有些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