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风云三国2.8徐无山:“素封”一个迟来的醒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3:59:03

“素封”一个迟来的醒悟

 

司马迁说:“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言意是:社会中有这么一些人,虽然没有当官,但可以得“封”,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

《史记·货殖列传》本身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乌氏倮、巴寡妇清。巴寡妇清故事是: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司马迁以为:巴寡妇清,以一个寡妇,很难抵抗社会方面、政治方面的压力,而她能够自保名节,完全因为她有财富。

《史记》中说:“凡编户之民,富相十则卑下之,百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世上的老百姓们,对于财富比自己多出十倍的人就会低声下气,多出百倍的就会惧怕人家,多出千倍的就会被人役使,多出万倍的就会为人奴仆,这是世界上颠扑不破的真理。

古时代的人相信“命”,认为一个人的命“富贵在天”,不由自己,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认识就是在皇权统治者不断的愚弄与暗示之下,要让民众彻底放弃对财富的研究与追求,要不然就甘于奴役任人宰割,要不然就是寄望于求神拜佛烧香磕头——总之一句话,他们已经不再相信自己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财富的规律,甚至连财富的规律与法则是否存在都没有必要了解了。

百业皆为财,这是非常朴素的真理。但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再到了西汉末年,儒家不但独占了学术界,舆论界,更独占了官场。到了东汉初年,儒家舆论,更形成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经济思想,由乐观、自由开放的性格,转入封闭、保守的方向;由肯定人类求利致富的本性,转入压抑人类本性的方向;由重视百业转入农本主义的方向;由文人学者热心讨论经济民生,转入避谈经济民生、耻谈百工技艺的方向。中国经商的思想连同其它杂家都陷入到无声的境地。中国许多思想进入长达二千多年的冬眠期,我们在这个冬眠期里迷惑了很久。

从此以后中国主流社会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农、工、商。商是最低等的,是最被人瞧不起的。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后,工人阶级又被捧上最高殿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出现,我们对重商的认识还是不足。最近出现很多工人跳楼,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产业价值链里头,西方把产业价值链最底端的装配、制造给了我们,而研发、供应、销售、品牌等获取利润最多的部分,留给了自己。我们是微笑曲线的最低点,是靠微薄利润支起的“苦笑”。

司马迁认为:“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西方制造业通过OEM方式推向中国.所以有时我总是怀疑,现在西方是不是在用“计然七策”对付我们。

过去我们总认为读书做官,实际通过个人努力,素封同样可以做到和当官一样的荣耀。“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司马迁告诉我们两条治生的道路,一条不危身的经济道路,一条危身取得的政治道路。而素封就是不待危身的经济道路,这才是智慧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