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皮肤衣女:《小说选刊》:用"草根情怀"摇出来的文学摇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6:49:09

《小说选刊》:用"草根情怀"摇出来的文学摇篮

中青在线阅读频道 http://www.cyol.com 张黎姣 2011-09-28 16:51:33 星期三

  近日,《小说选刊》“说话”栏目刊出读者胡大平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小说选刊》每期封面刊登的‘生存状态系列’,从煤矿工人的新娘,到温总理与灾区孩子握手,从民工张大嘴巴啃冷硬馒头,到五环雕塑下大学生展颜一笑……可以直观看出《小说选刊》‘贴着地面行走’、‘关注社会民生’的草根情结。”

  “贴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关注民生,引领底层写作潮流”确实是《小说选刊》自2006年改版以来的主旨。《小说选刊》创刊于1980年,文学巨匠茅盾为其题写刊名,自创刊以来,选载了大量小说佳作,素有“文学风向标”和“文学浓缩本”之称,被视为国内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文学选刊。5年前,主编杜卫东结合现实,在刊物改版时提出“现实关照,人文情怀,独特视角,中国气派”的办刊宗旨。这也为刊物赢得多方好评和强烈而持久的关注。去年,由凤凰网主办的网络评选中,《小说选刊》进入文学刊物十强,在主流文学刊物中排名第一。同时所选作品中,很多被国内影视公司和导演选中并购买版权,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剧。不仅如此,实际发行量也成功翻倍,如今一举超越10万册大关。

  贴着地面走“底层路线”

  许多读者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提及,《小说选刊》在改版第一期刊发的中篇小说《我们的路》,在自己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我们的路》关注农民工等底层小人物的命运际遇——外出打工的农民大宝身处在社会最底层,天天想家但偏偏春节时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工友的惨死、姊妹的被骗、工钱被恶意扣押、在老板叫骂声中的下跪……他只能像百万农民工一样,既要摆脱贫穷又要为自己保留一点尊严,但是面对现实,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无力感。

  杜卫东当时看到这篇小说后眼前一亮,认为它现实感强,直接关注底层生活状态,且细节生动鲜活,叙述内敛而富有张力。于是,这篇小说被刊于改版第一期篇首。当月收回的2000多份读者调查表中,读者对《我们的路》满意率达到99%。

  在评论家李云雷看来,《小说选刊》在倡导“底层文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选发了大量“底层文学”作品,而且拿出相当的版面发表评论文章,引导“底层文学”发展。

  据了解,最近几年,《小说选刊》每期刊发的“底层文学”作品占到40%~50%。评论家孟繁华认为,文学应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底层。《小说选刊》在这一点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他眼里,近年来,中国文坛的“底层文学”具有强大阵容——北北的《寻找妻子古菜花》、刘庆邦的《神木》、陈应松的《松鸦为什么鸣叫》、葛水平的《地气》、荆永鸣的《北京候鸟》等,都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都被《小说选刊》选用。

  事实上,由《小说选刊》倡导的“底层写作”也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化界出现的“草根学派”——以“草根视角”观察社会历史——在文学领域的最先反映。这几年,在文学领域,“打工文学”、“打工诗歌”相继出现;在电影领域,伴随着“新纪录运动”的展开,第六代导演拍摄出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的影片,如,王兵的《铁西区》、杜海滨的《铁路沿线》,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李杨的《盲井》等;在电视剧创作中,《民工》热播,《星火》创造了中央电视台较高的收视率。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