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虎贲中郎 小说:中央一号文件历史性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12:06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1月3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七个以“三农”为内容的中央一号文件。
追溯历史,人们自然会想到26年前的一幕:1984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建国35周年盛大游行中,当农民游行队伍高抬“联产承包好”五个大字的巨幅标语牌走过检阅台时,广场上顿时欢呼起来,人们齐声高喊:中央一号文件好!
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5年出台“三农”的一号文件。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在历史的一瞬间,越过了贫困。时隔18年后的2004年,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回来了,而且一发就是连续7年。
改革开放初期的5个一号文件,对中国农村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1982年,第一个涉农一号文件出台前,中央高层进行了怎样的争论?为什么中间有18年时间没有下发“三农”的一号文件?2004年至今的7个一号文件向农民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请看《财经国家周刊》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历史性解读。
2010:一号文件破题城乡统筹
“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功夫在“农”外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姓农。不过,与过去有质的区别——那就是工作重心增加了城镇化问题,变成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两轮驱动。还是那句老话:“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功夫在“农”外。
为什么中央还把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除了常规的“三农”问题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重中之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过去的“三农”战略已经到了必须进行重大调整、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时候了。这个攻坚战就是喊了多年但一直未能根本触及与破题的城乡统筹。
这个问题太过复杂,涉及太多的部门与问题,包括农民工、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险、粮食安全、中央与地方关系等等,过去已有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没有正面谈论此问题。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到了必须触及这些硬骨头的时候了。所以,2010年是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破题的一年。
新世纪以来出台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关注的主题是农民收入,2005年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至2009年是新农村建设,传统的农民收入、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装入了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
细心的人会发现,新农村建设虽然很好,但一直难以破解过去制约中国发展,并且已喊了多年的城乡统筹问题。新农村建设得再好,还是难以挡住或留住农村的青年,他们对城市向往的热情永远难以改变。
尽管政府把物力、财力等投向了农村,但还是难以解决农村的散、空、穷问题。庞大的人口不能一直滞留在农村,要把他们转移出来,减少农村人口,才是最终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单纯地让农民留在农村是永远难以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未来的城乡统筹就是要逐步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里统的问题,而不是单向地把农村的土地统向城市,资金统向城市,人也跑向城市,但人口户籍却还留在农村。
人口户籍留在农村,也一直制约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数年来除了超大规模的几个大城市不断生长外,中等城市与城镇一直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且发展速度缓慢。县域的乡镇人口一般也就几千人,一直难以有集聚效应,更无法对周边的农村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人气远远不足。
如果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在规划引导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吸引大批回乡青年在中小城市与城镇落户,通过户籍制度放开与产业发展吸引大量农村人口,集聚的人气会对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发展有一个带动作用。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这些城市与城镇的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而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出去后,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也会因此而扩大,从而使务农的农民通过经营较大规模的土地提高收入。
所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转移点,从此,中国的发展重点就从过去单纯地发展新农村,过渡到真正的城乡统筹。通过城镇化,使中小城市与城镇吸引大量转移出的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当然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属于最难啃的骨头。单一的政策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城镇规划、户籍制度、房地产发展、就业机会创造、社会保障、农地非农用、粮食安全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再次把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上,是想通过对户籍制度的破题与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发展,作为农村问题彻底解决的工作抓手,以此引导未来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文/郑风田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