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鼻矫正有后遗症吗:记叙文阅读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29:57
                    记叙文阅读指导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在本章指导大家阅读分析的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广义的记叙文。
        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写的作用。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在各地中考中,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合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合义。 
        4、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阅读小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描写人物的方众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熟读基本课文,背诵教材中规定的篇或段,能正确默写。 
        一、词语、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知识概说 
        读一篇文章,总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又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可见,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理解文章的词句,并能分析其表达作用。所以《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理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合义”。具体地说,知识与能力训练点是: 
        1、能理解词语的本义及在一定上下文中的转化义(引申义或比喻义),还应能确定多音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能确认词语在一定上下文中的特定的、单一的含义; 
        3、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 
        4、能确认因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使词语产生的临时意义及其表达作用; 
        5、能确认词语、句子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6、能对文中的词、句的选择、增删、替换、移位、照应等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揣摩其具体合义及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的变化。 
        复习指路 
        1、 如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常选课外短文(或语段)来考,如果要求解释的词语并未学过,也不必心慌,静下心来,研读上下文,凭借“已知”常常能猜出生词的合义。因为一般文章的词句都离不开上下文的内容,总可以从上下文的内容中找到理解这个词的线索,也就是运用“已知”条件去猜测“未知”的事物,这在课内学习中本来是经常遇到的。例如(枣核)中:“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风烛残年”何意?上文已介绍见面的人是“旧时同窗”,已“分手快半个世纪”,据此推算,两人年龄应是七十以上了。这就不难悟出“风烛”的比喻义(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将会熄灭,喻指人临近死亡的晚年)。这是从上下文的有关解说中找到了线索。再如《白杨礼赞》中:“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句中“虬枝”应作何解?只要抓住上文中的“屈曲盘旋”,就找到了解释的线索。“虬枝”的意思就是“像虬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跟生词意思相反相对的词,从而找到解释的线索。例如:“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句中“旁逸”如何理解?难点在“逸”字上。可能我们已经知道“逸”有跑、逃”、“失”、“安闲”等义项,在文中用了哪一个义项呢?研读上下文也可找到答案。上文中的“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应与“不旁逸斜出”义同或义近,据此便知“旁逸”与“紧紧靠拢”的意思应该相反,再从与之并列的“斜出”,就不难推知“旁逸”在文中有“斜生”的意思了。 
        第二种情况是依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特殊意义,或称语境义。 
        这一类考查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已屡有所见,如解释“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苏州园林》)中的“寂寞”,“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菜园小记》)中的“泼辣”。所谓语境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特有的合义。这种合义离开了具体的上下文便会消失,所以又称临时义。如果我们在课文复习中留心这种语言现象,并发现其变化规律,就能够在课外阅读与应试中“反三”了。推测语境义的方法有三:一是根据词语的某一常用义,结合上下文去探求引申义,如“老田头说:‘你是牺牲不起呀”(《分马》),“牺牲”有泛指“放弃或损害了一方利益”的常用义,结合上下文意,稍作引申,不难推出该词在这里 是“吃亏”的意思,“牺牲不起”即“吃不起这个亏”。“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中德“风烛残年”何意?上文已介绍见面的人是“旧时同窗”,已“分手快半个世纪”,据此推算,两人年龄应是七十以上了。这就不难悟出“风烛”的比喻义(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将会熄灭,喻指人临近死亡的晚年)。这是从上下文的有关解说中找到了线索。再如《白杨礼赞》中:“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句中“虬枝”应作何解?只要抓住上文中的“屈曲盘旋”,就找到了解释的线索。“虬枝”的意思就是“像虬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跟生词意思相反相对的词,从而找到解释的线索。例如:“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句中“旁逸”如何理解?难点在“逸”字上。可能我们已经知道“逸”有跑、逃”、“失”、“安闲”等义项,在文中用了哪一个义项呢?研读上下文也可找到答案。上文中的“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应与“不旁逸斜出”义同或义近,据此便知“旁逸”与“紧紧靠拢”的意思应该相反,再从与之并列的“斜出”,就不难推知“旁逸”在文中有“斜生”的意思了。 
        二是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的附加义。有时文中某一词语用法特殊,在词典 也找不到恰当的解释,原因是作者从情味、色彩等方面临时给它附如了某种独特的合义。例如,“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 (《挖荠菜》),“馋”似乎是个贬义词,而这里的“馋”根据上下 文,是指“我”不加选择地见什么吃什么、实际上是指“饥俄”, “馋”是对旧社会的控诉,其感情色彩已经有了变化。
        三是依据语境将词语的一般含义具体化,落实它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如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从上下文及“之流”的用语,可见其应是反语,具体所指当是为军阀政客帮闲的反动文人。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读懂全文,了解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这样方能正确解答这类题,因此,理解全文中心内容是把握词句含义的前提。 
        2、如何探求句子的深层含意? 
        所谓“深层含意”是指句子在一定语境中所隐含的意义,就是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求句子的深层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联系全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的背景材料。例如《我的小桃树》中的一句:“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从表面上看,这句话表达了对小桃树会开花的坚定信心与良好祝愿,但综观全文,联系作者的写作用意——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致,就可发现此语的深层合意是:尽管经历了若干磨难,但是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总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又如鲁迅的《故乡》最后一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弄清此句的深层含意必须了解该文的写作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本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然而,辛亥革命后的十年,封建礼教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百姓还面临着饥荒、兵、匪的威胁,农村经济几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一切引起了作者的深思。据此可知,地上的路实指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道路,作者坚信只要去奋斗追求,希望最终定能实现。 
        第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作用。有言外意义的语句大多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如《小橘灯》的结尾:“她的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显然句中加点的“好”运用了双关辞格,不只是指病好了,更主要的是指黑暗社会已被推翻,人们已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再如《驿路梨花》的结尾句:“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里运用了引用辞格,联系全文,分析引用诗句的作用,可推知其象征义是表明了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的深意。 
        第三,联系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例如高尔基的《海燕》,全文使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用“海燕”这个形象歌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的斗争情绪。据此,文末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深刻含意便是:欢呼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预言了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 
        第四,若是解释文中人物语言的深层令意,还应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析。例如《背影》中父亲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分析此句的深层合意,若能紧扣父亲深爱儿子的这一特点,便可看出此语蕴涵着父亲内心深处对儿子的体贴、劝慰,处处为儿子着想的深意。 
        3、怎样说明词句不能替换或删除的理由? 
        一篇好的文章在造词造句上都是极有讲究的,古人写诗“推敲”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写作上的佳话,永远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语文中考为了检测考生对范文语言的表现力的理解,常常要求考生讲演词句不能替换或删除的理由。这类题有一定难度,我们应认真对待。 
        解答这类题目,其思维的走向应紧扣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词义范围的大小上去分析。如《怀疑与学问》:“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加点的“学术”与“文化”能否互换?为什么?这两个词有关联,但词义范围大小有别。“学术”指专门学问,“文化”则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术”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该段文字前一部分讲的都是具体学术问题,段末用“一切学术”一句加以归纳,因而只能用“学术”;接着推而广之,谈及影响到“文化”,两句间存在着层递关系,故不能互换。 
        第二,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去考虑。如《“友邦惊诧”论》:“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句中“哀求”为什么不能换成“要求”?因为“哀求”词义重,更能突出国民党反动政府昏庸无能、媚外乞求的奴才相,在表意上,“哀求”的程度比“要求”深得多。 
        第三,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方面去考虑。例如,《一面》中“瘦得教人担心”若改为“非常的瘦”有什么不好?这就要体会作者用语中倾注的感情。“瘦得教人担心”更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健康状况的深切忧虑之情,而“非常的瘦”只是强调了“瘦”的程度,并不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与爱戴的感情。再如《二六七号牢房》:“他整夜不睡,守着我,用一块冷湿的白布赶走已经挨近我的死神。他时时擦干净我伤口上的脓血,对我褥子上发出的腐臭难闻的气味从来没有表示过一点厌恶。”这段文字中加点的“时时”、“从来”为什么不能删去?解答此题也要着眼于语句的感情色彩。这一段话是写老爸爸对“我”的关心护理,用上了这两个词更能突出老爸爸对“我”的关心,说明他的护理是持续的、耐心的,表现了革命者之间深厚的阶级感情。 
        第四,从词的搭配上去辨析。例如《纪念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加点的“医生”与“同志”能否互换?为什么?解答此题,要研究原句。前一句说“军民”对白求思的医术、医德的感受,“白求恩……的治疗”是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治疗”,因此从受治疗的角度讲,称白求思为“医生”更确切;后一句主语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又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因此称白求思 
为“同志”更相宜。 
        第五,从与上下文的关联与照应上分析。例如《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又”为什么不能删去?答此题不仅要着眼于内容,答出“突出了作者与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敬爱之情”,而且要从行文的照应方面思考,答出“照应了上文‘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这样答案才算是完整的。 
        第六,写人的文章还应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需要上去思考。例如,把《藤野先生》中的“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改为“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有什么不好?从表现藤野先生精神品质上去思考,会发现原句更能表现藤野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粗看这两句话所用词语大体相同,但词序有别,表达重点实际上已大有变化。原句重在表现藤野关心中国的医学进步,改句则重在说明藤野希望新的医学广泛传播,能传到中国,可见,在表现人物品质上改句就大为逊色了。 
        二、 段落层次的划分与段意的概括 
        知识概说 
        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认识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大纲)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提出了“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的要求。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应做到: 
        1、能根据文章或文段内容正确划分段落、层次,使之正确反映文章的结构,反映作者的思路,进而理解文章材料的安排、主次详略的处理,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2、能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各类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复习指路 
        1、怎样划分记叙文的段落或层次? 
        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 
        (1)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其基本模式一般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的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的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弃医从文的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的情节发展,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例如《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 ——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以此为据,不难将课文分为四大段。 
        划分自然段内部的层次与划分文章的段落的思路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它更多地着眼于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的是“总——分——总”的关系,有的是“分——总”的关系,也有几层意思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例如《白杨礼赞》的第五段:“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对抗着西北风。”这段文字共七句,第①句总的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第②③④⑥句分别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叙述它的特征(并列关系),第⑥⑦句总结白杨树的精神风貌。显然这是“总——分——总”的结构,认识这一点,便不难将它分为三个层次了。 
        2 、如何概括段意?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句法,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筒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但是它表达的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摘取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例如《挖荠莱》的第二段第一句:“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以下各句具体写出了“我”是如何如何馋,显然这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但是,如果我们读懂了每句话的意思,并把握了全段大意,便可发现“我”的所谓“馋”实为饥不择食,所吃的东西并非什么好吃之物。这样,可以挖掘出中心句的潜台词,用自己的话将段意概括为“饥不择食的童年”。 
        三 、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知识概说 
        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我们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它的中心意思,这样才算宾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所以,《大纲》要求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在准确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认识详写、略写中心意思的关系,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3、掌握分析、归纳中心意思的一般方法。 
        复习指路 
        怎样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准确归纳中心意思的前提条件是通读全文(全段),熟悉内容,对文章中记述的材料作出分析,理清文章(或文段)记叙了哪些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写这些材料的意义何在。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文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透过它,不难探寻其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巧妙地暗示中心,如《驿路梨花》,分析其喻意,便可归纳出中心;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生命意义》、《同志的信任》等等;至于那些题目仅仅表明记叙的对象、范围或线索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开篇点题”与“卒章显志”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前者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挖荠菜》的开头就点明或暗示了全文的中心,多半是采用议论抒情为主的表达方法,抓住这些带有概括性的关键语句,有助于分析归纳中心。后者如《这不是一颗流星》、《枣核》、《春》、《挺进报》等等,分析这类文章结尾处具有深刻含意的句子,是归纳中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例如《荔枝蜜》中:①“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②“他们(农民)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如果我们找出文中全部的议论抒情句,也就理清了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明白地显示出来了,特别是上引的两句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合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才能准确把握中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要分析归纳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的鲜明对比中,掌握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的无比厌恶这一中心。 
        5、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的。一般地说。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分析作者详写的部分发现并归纳文章的中心。但是,还有一种情况,详写仅仅是作者为表达中心而用的侧笔,而作者对真正要表现的中心却用墨甚少,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作者详写此人此事的意图,发现了这一意图也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例如《夜走灵官峡》详写繁忙的工地场景,详写我与小成渝的相遇、对话等等,浓墨重彩正面描写小成渝,侧面烘托成渝的爸爸妈妈(成渝的好品质,正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由此可归纳出本文“表现并歌颂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忘我劳动、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的中心思想。 
        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例如《七根火柴》,必须联系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和用生命保存火柴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概括出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品格这一中心思想。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音乐之伴   
        张抗抗 
        音乐是有年龄的。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 
        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奥妙。 
        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努力试图去读解和领悟,并试图与音乐对话。音符变得立体,有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暗藏着你听得见或是听不见的声音。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只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会偶尔下决心安排一次有礼貌而有节制的约会。多少有点儿可有可无的意思,但若是真正割断情丝,又是不甘的。在忧伤的乐曲中,重温往昔的缠绵和恩爱,毕竟还有一种依稀的幸福感。 
        音乐对于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摈除得很彻底很坚决的。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之外,天下的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噪声。所以老年的音乐,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祗,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所以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别。在感人至深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喜欢”的唯一标准。 
        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音乐就变得永恒了。 
        15.音乐是有年龄的。作者用了不同的比喻来描绘不同年龄阶段对音乐的感受。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的比喻。 
              幼年: 
              少年: 
              老年: 
        16.“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此处的“包容性”具体含义是: 
        17.作者开始说“音乐是有年龄的”,后面又说“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你认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18.作者为什么认为音乐在青年时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请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19.“音乐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来表达了她对音乐的感受,请具体分析这种表达的妙处。 
            答: 
        [答案]:
        15.幼年,音乐是保姆。少年:音乐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 。老年:音乐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答出要点即可得分。每点1分,共3分)
        16.音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1分) 能满足不同年龄的不同人的选择和需要。(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7.不矛盾。(1分)“音乐是有年龄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不同,选择不同。(1分)“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是因为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不同的音乐在欣赏者那里没有绝对的界别,人们是以“喜欢”作为标准来选择音乐。(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8.(1)同幼年和少年相比,青年对音乐有了更多的思考、读解和领悟音乐;(2)同中老年相比,青年更有激情,也有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思考、读解和领悟音乐。(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9.(1)用“流逝的时间”形象地突出了音乐“模糊、空灵、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的特征;(2)用“被曲谱固化的记忆”来形象地表现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在人各个生命阶段所留下的印迹。(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老     家 
        把过年很当回事儿的人,多半是有老家的。 
        有老家的人过年可以有一个大动作——预订车票或机票,购买各式礼品,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 
        回老家的意义要等踏上了老家的土地才能真切体味,它是一次检阅与被检阅。首先你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你学习成绩优异,你赚回了很多钱,你带回去俊俏媳妇,你升了一官半职……你是乡亲们的荣耀,你不能有负他们的期望。同时你也要看看老家的变化,村里新修了水泥路,村办企业产品出了口,三代文盲的那一家出了个中专生……你也检阅老家。 
        无论你在外面混得多么憋气多么窝囊,回老裘家总有一点"荣归故里"的感觉。稍稍混得像个人样,老家的《地方志》肯定就把你收编了进去。即使真到了头破血流走投无路,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时,老家还是惟一能接纳你的地方。 
        这两天给朋友打电话,发现很多人都回老家过年或准备回老家过年去了。我没老家,生于这个城市,长于这个城市,而且,我童年住过的那个街角,也恰恰就在上一年被拆除,变为立体交叉桥的一个犄角了。心里不由地羡慕人家有老家。 
        正在此时,一位昔日好友的母亲来电,说好友昨晚刚从南方飞回。我立即给她去电话。她的令人羡慕的职业早已使她练就一口极标准流畅的国语,而当我在电话里很自然地用国语与她交谈时(我们在两地挂长途向来如此),她却毫不犹豫地对我说起方言来。我立即改口,我明白我犯了个错误,此刻她最渴望听到的是乡音。我又明白,对于她,我也是"老家"。 
        我和她曾共同居住过的城市,如今是她的老家而不是我的老家。 
        她离开了老家,这才有了老家;我没有老家,是因为我没有离开老家。 
        我们需要老家,因为老家是一个离开之后方才拥有的地方。老家让我们感觉自己正远走高飞,却不必害怕风筝断了线。老家让我们感觉树高千丈,又随时可以叶落归根。老家是最初的摇篮,又是最终的归宿。是一种挣脱又是一种牵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唤起愁绪,又最能平顺心情的地方。 
        对于老家,我们总是既爱它又嫌它,既依恋它又不满意它,没回时远远地牵挂它,回了没几天便忍无可忍急急她离开它——念念地去续那暂时中断的一切。 
        借用普鲁斯特伤感说法,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于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已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头的实现,只不过是匆匆地一回首罢了。 
        我们可以勇往直前,那样,便无暇回首,也无需回首。 
        (莫小米)
        l、有老家的人每逢过年,都要购买礼品,停下手头的事情回老家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诗来回答。                     
        2、回老家的意义是什么? 
        3、第6自然段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请回答我犯了一个什么错误?我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朋友说起方言的原因是什么? 
        4、"对于老家,我们总是既爱它又嫌它,既依恋它又不满意它",我们"爱它,依恋它"和 "嫌它,不满意它"的原因各是什么? 
        5、“回了没几天便忍无可忍急急地离开它——急急地去续那暂时中断的一切”与前文的哪句话相呼应? 
        6、为什么说"我们无法真正回到老家"? 
        7、文中结尾段起什么作用? 
        [答案]:1、每逢佳节倍思亲。  2、是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同时你也检阅老家。  3、没有用老家的方言与朋友在电话里谈话;以前在电话里总是用国语对话,延续了以往的习惯;朋友此时此刻最渴望听到的是乡音,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依恋。  4、爱它、依恋它是因为它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那里有亲人;嫌它、不满意它是因为回到老家停留的时间太短,意思是老家不长时间地留我们 。5、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 6、因为每一次渴望回老家的念头的实现,只不过是匆匆地一回首罢了  7、升华了主题,我们在异地勇往直前,事业有成,即对得起家乡父老,还何需匆匆一回首呢?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汁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跟着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她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软而甜密的话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密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例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l、路瑟虽不认识字,作者却把他称做老师,请从文中摘抄能陈述其原因的一句话。   
        2、文章第4段到第8段写五件事,请你选取其中的两件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句不超过I5个字) 
        (1)                                                                 
        (2)                                                                 
        3、文中第4段画横线句“太阳依约下山了”与前面“                  ” 一句相照应,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文中第6段运用了          和          描写,其中“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这句话体现了路瑟                 的高尚境界。 
        [答案]:1、“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2、(1)他教会我如何面对痛苦与不幸。(2)排解工人纠纷。(3)送给"我"面包吃(4)告诉大家不要说粗话。(5)他不认识字却懂得深奥的道理。3、“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  倒霉与痛苦肯定会过去的(或“人不会总是倒霉与痛苦的”) 4、语言、动作   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乐趣(或快乐)。 

        1.下面是上下联弄混之后的四副对联,请仔细品味,然后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 
        日照花如锦  青山一鹤归  青山一片云  碧水双鸥静 
        暮烟明月暗  白水千层浪  残雨夕阳收  风吹柳似丝 

        3.星期天是小明的生日,他刚从外面旅游回来,就见他的爷爷对他说:“你房间里放在三个同学送来的纪念品,你去看吧!”可小明看之后,却对他爷爷说:“怎么只有一个呀?”请问,小明理解和他爷爷说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爷爷的意思是:                               
        小明的理解是: 

        7.你知道奇妙数字还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吗?试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次,有几位中国人在法兰克福向一个德国人问路,问路怎么走,大概要多长时间能走到。这个人根本不理,他们认为这是日耳曼民族的傲慢。没想到这几位往前走了几步以后他追上来告诉说,大概往前走1500米左右,再往右拐75米是你们要找的单位,时间估计需要11分半。问为什么刚才你不答复?他说,你们刚才不光是问怎么走,还问多久走到,我必须要看你走路的快慢,据此我才能算出时间。 
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德国人                                                         
        8.提炼下面文段中的故事所隐含的主要信息或道理。 
        有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个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答案]:1.日照花如锦,风吹柳似丝;暮烟明月暗,残雨夕阳收;白水千层浪,青山一片云;碧水双鸥静,青山一鹤归 3.①是同学们三个人一起送来的纪念品②纪念品是同学们送的,东西有三个7.说明了德国人做事的精确性,严谨性 8.知道太多空洞的理论并无多大的作用,关键是要在实践中能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