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山棋一手绘:人生养心与生命层次的递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2:59

人生养心与生命层次的递增

2011-10-02 17:58:04

现代人已经不大知道什么叫“养心”了。相反,生活却日趋复杂,竟争越益激烈,节奏则步步加快,于是心理失衡、精神出偏差的人越来越多,什么忧郁症啦,焦虑症啦,狂躁症啦,精神分裂症啦……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与此相对应,便有了所谓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心理医生”等等。但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并不知道这些时髦名称,他们只讲究“养心”,并把它看得跟“养身”一样重要。

  人的肉身需要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等营养,还要经常运动,才能身强体壮,健步如飞;人的心灵也需要有精神食粮来滋补,也要不断修炼,才能心安理得,快乐安祥。

  养身是物质性的,注意饮食,勤于锻练,还比较容易把握;养心是精神性的,看不见摸不着,若不懂得调摄、疏导、修养,在错综复杂的人事纠纷、顾此失彼的重重矛盾中,便很容易把委屈、无奈、失落、伤感、惆怅、焦躁等消极情绪积聚在心里,直到越积越多,再也承受不了时,便心理崩溃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精神性疾病都来了。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所谓“哭吧”,就是提供一个让人进去痛痛快快哭一场的场所,有的地方甚至让人进去戴上拳击手套对着装满沙子的靶袋拼命痛打,一直打到筋疲力尽为止。提供这种服务的目的就是让人在痛哭流涕与挥拳猛击中发泄自己心中积压的委屈与不快,等到揩干净眼泪鼻涕、脱掉拳击手套掉头而去时,心里会觉得一下子变得非常轻松。他们比一声不响把什么都闷在心里独自忍受的人聪明一些。至少,他们还知道要发泄,并找到了虽然不雅但却实惠的发泄管道。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中国传统的文化人哪有用这样恶形恶状的办法“养心”的?比起来,他们高明多了。他们知道“心”不能让它闲着,无所用心反而不好。失去了目标,没有兴奋点,就会信马由缰,想入非非。那么怎么拴住心猿意马,让它安定下来呢。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所著的《聪训斋语》,开卷第一篇即谈“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让心专注在读书上,犹如“堪舆家平日用磁石之养针。”“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针被磁石牢牢吸引着,就不乱动了。何况读书是一件开卷有益的事情,可以拓心胸,益智慧,长见识,陶冶情操。人的许多烦恼往往因为“想不开”。一个心胸开阔、有智慧、见识不凡、情趣不俗的人往往非常“想得开”。这样,烦恼就大大减少,心绪就比较清静。这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不要等到消极情绪积聚到无法承受时才去想办法发泄,而是消除其形成的基础与条件,化解于无形。 

  此外,还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中国的文人墨客无不对老庄哲学、佛道玄理沉浸颇深。他们觉得世俗纷争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镜花水月,所以他们往往退隐自适,逍遥度日,在清寂简静中谈玄冥思,参禅悟道,对人生万象作全方位的深层探索。这样,他们的心思当然就不会被一些琐事俗务牵挂纠缠。烦恼大多来自于得失毁誉。境界提高后,这一切就微不足道了。他们的心常在云端漂来浮去,对于常人斤斤计较的事情兴趣甚微。

  到了这一境界,他们便会对“心”更加关注,探究“心”中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发现,原来所谓的“心”是由一个个念头组成的。“心”中时时刻刻翻腾着无数念头,此起彼伏,有生有灭,瞬息万变。一般人总是被心中的念头牵着走,善于养心者则知道化被动为主动,做念头的主人。逐步做到控制自己的念头,不让它们肆意妄为,泛滥成灾,进而驯服它们,让它们乖乖地听从调遣。久而久之,渐渐练得纯熟,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了。这时候,心里不但烦恼少,很清静,而且还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变得越来越有功夫了。

 

人类的生活随着精神层面的提升,而有不同的层次。

 

  第一阶层的生活,是物质的生活:物质是人类维持生命所需,也就是居家日用,衣食住行的满足。为了追求温饱的物质生活,所以必须要有工作、必须要有劳动,所谓“仓廪足,而后知永乐”,所以物质的生活,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基本修件。

 

  第二阶层的生活,是精神生活:人类在衣食住行生活满足后,就要求精神层次上的所得,所以人就必须要读书求知、增加智能、需要爱情、需要误乐、需要运动,让精神生活得愉快泰然。

 

  第三阶层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有了精神的生活外,还需要合艺术的生活,例如文学、音乐、绘画,人们需要这些来涵养自我的心灵,来增加品味与气氛,以不落于低俗。

 

  第四阶层的生活,是宗教的生活。人类有了物质、精神、艺术的生活后,必定要提升自己超俗的境界。所谓宗教的生活,就是有信仰,要超越,要自在,要解脱,要有希望,要有未来,要让心灵升华,让生活的领域能够超越对待,超越时空,超越人我的生活。

 

  人类不同于动植物。植物只要有水份,肥料,阳光、空气就能成长;动物只要能填饱肚皮,就能满足。但是人类有思想,有追求的日标,对生命的内涵,以及生命的未来,有无比的期许与无限的追求;人类所求的是又多又好、又美又精的享受,所以人类会不断地改进生活的品质,增加生活的需要;人类最高的生活需要是探讨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完美。最后,人类除了满足个人的所需之外,他还要讲究大众的福祉,全人类、全世界的幸福都寄予宗教来完成大我的世界。

 

  人类不断的升华生活品质,就是为了达到心灵的解脱,求取自己本来的面目,真正做到自己的主人,甚至于把自己融入于天地问,与宇宙同在,与万物共存,那就是所谓宗教的生活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求解脱、求证悟,而历代的宗教人士,也都希望不受愚昧、无明的束缚,不做贪心欲望的奴隶,不在生死中沉沦,不在苦海中沉浮,不在五趣六道中轮问。

 

  人生如《法华经》所说“盲龟浮木”、“人生难得”。所以在宗教里,所能得到的安然、自在、超越、涅槃,那才是生活的最高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