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为平板换cpu:内蒙古老照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51:32

 

2011-8-18 09:46| 发布者: 木有魚丸| 查看: 9| 评论: 0|原作者: 弋鹰7277 |来自: 铁血社区

摘要: 内蒙人民正在生产纺织 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列席代表和部分参会人员合影,前排坐着的是乌兰夫(右)和博彦满都(左)   背景 抗日战争结束后,内蒙古的自治运动在东、西部地区迅猛发展,但是却各行其道。如何把 ...

 

内蒙人民正在生产纺织 

 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列席代表和部分参会人员合影,前排坐着的是乌兰夫(右)和博彦满都(左)

  背景 抗日战争结束后,内蒙古的自治运动在东、西部地区迅猛发展,但是却各行其道。如何把内蒙古的自治运动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成为当时民族民主革命的关键。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广大蒙古族进步青年、知识分子、进步上层人士中有了很大的影响。在统一内蒙古东、西部自治运动的时机日趋成熟后,1945年11月26~28日,由乌兰夫主持,在张家口召开了内蒙古各盟旗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作为统一领导内蒙自治运动的机构。联合会成立不久,东蒙就派代表前来,联合会也组成东蒙工作团开展工作,双方通过互派代表、书信往来进行了沟通。1946年3月11日,中共中央电示东北局: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应该尽快促成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于是,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人民自治政府决定,召开一次解决自治统一问题的会议。

  3月下旬,双方代表在承德会合,3月30日开始举行预备会议。在内蒙古自治运动必须统一、东西部地区共同解放等问题上,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在自治运动的方向、道路和领导权等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东蒙代表不愿意放弃内蒙古独立自治的主张,还希望统一自治运动由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来领导。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坚持实行区域自治的方针,坚持统一自治运动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双方互不相让,预备会议在艰难中进行。

  乌兰夫和东蒙代表团的特木尔巴根在苏联留学时就认识,后来失去了联系,此次见面后两人非常高兴。后经联合会提议,中央局同意吸收东蒙代表团的哈丰阿、特木尔巴根为中共党员。他们入党后,双方的会谈就顺利多了。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东蒙代表团表示愿意接受党提出的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各项主张,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内蒙古革命的问题基本解决。3月30日~4月2日,经过5次预备会议,双方终于统一了认识,在各项问题上达成一致,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正式召开创造了条件。

  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人民自治政府的代表在承德正式举行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三会议。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4人,联合会的代表为乌兰夫、刘春、克力更、包彦、田户、乌力吉那仁、庆格勒图,东蒙人民自治政府的代表为博彦满都、哈丰阿、特木尔巴根、包玉昆、白云航、义德嘎苏荣、哈斯巴特尔。会上一致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主要内容包括:内蒙古自治运动方针是平等自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是自治运动的统一领导机关,各盟旗均设立分会和支会;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解散,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散东蒙人民自治政府,设立联合会东蒙总分会,负责领导东部盟旗的工作。《决议》还就蒙汉杂居地区的政权建设及各解放区政府、军区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相应规定。会议增选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成员,机构扩大为八部一处,乌兰夫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常委、主席兼军事部长,博彦满都任联合会副主席。

  四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胜利,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者,从理论上、思想上解决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向、道路问题。四三会议为结束数百年来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割裂局面、为民族解放运动形成统一力量及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毛依罕一生热爱说唱艺术

 

 毛依罕
  毛依罕(1906~1979),蒙古族民间歌手、民间诗人,曾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1949年,毛依罕参加乌兰浩特民间艺人培训班,后进入内蒙古文工团。他长期深入农村牧区,创作了《铁牤牛》、《刘胡兰》、《伟大战士邱少云》、《呼和浩特颂》等作品。他擅长运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专集《毛依罕好来宝选集》。毛依罕还保存﹑整理了蒙古族传统叙事长诗《陶克陶》、《嘎达梅林》、《韩秀英》、《刚力玛》、《敖恩吉雅》等。

  6岁就能表演好来宝

  提到内蒙古的好来宝艺术,就不能不提到毛依罕。他是蒙古族最优秀的说书人之一,与蒙古族歌唱家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一同被誉为“内蒙古三宝”。毛依罕擅长即兴说唱好来宝,他出口成章,挥韵和谐,唱腔优美舒展,表演风趣幽默。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题词“民族曲艺大师毛依罕”。

  毛依罕,1906年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一个贫苦蒙古族牧民家庭,因家境贫寒,自幼过继到大爷家,由大爷抚养。毛依罕的大妈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能歌善舞,会拉胡琴。在大妈的影响下,他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民歌,并且初步掌握了四胡演奏技艺,为日后走上说唱艺术道路打下了基础。6岁时,毛依罕就能表演好来宝和乌力格尔(说书)。后来,他拜著名民间艺人拉布哈为师,努力背记书词,学习演奏技巧,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毛依罕从16岁起跟随大妈到邻近村舍表演,国民党统治时期,毛依罕编唱了《可恨官吏富翁》、《虚伪的社会》等作品,以此来抒发他的愤懑与不平。他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好来宝和民歌,汉族古典作品也是他改编演唱的素材。此后,毛依罕一边放牧、耕种,一边为当地群众说唱好来宝、乌力格尔,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为了生存,不久后他又开始流浪表演。他在说唱传统书目的同时,创作了《粒米》、《仇恨》、《富豪》、《古里穆喇嘛》、《伪世》、《四季》、《丑女人》等说唱作品。青年时代的毛依罕,先后师从民间说书艺人葛勒特克都嘎尔、根登等人,向他们学习好来宝唱段和说书曲目,努力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毛依罕创作和表演的作品多以同情贫苦农牧民、揭露社会黑暗为内容,如《一把米》、《财主和贪官》等。
  忙表演不忘搞创作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毛依罕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决心用民间艺术为人民服务。1949年4月,他参加了人民政府在乌兰浩特举办的民间艺人培训班,然后被分配到内蒙古文工团,成为一名专业文艺工作者。

  1950年,毛依罕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演唱自己创作的《党的颂歌》,受到热烈欢迎。抗美援朝期间,他创作了《支持朝鲜人民》、《黄继光的故事》、《罗盛教的故事》、《伟大战士邱少云》等好来宝和乌力格尔作品,深入到各盟市农村牧区表演。1953年10月,毛依罕参加赴朝慰问团,演唱好来宝《献给志愿军的颂歌》、《献给朝鲜人民的颂歌》。1954年4月,他刚从朝鲜返回祖国,就参加了成吉思汗陵园的奠基仪式,演唱好来宝《我所亲眼见到的》,热情歌颂志愿军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955年10月,他在内蒙古自治区民间音乐舞蹈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唱自己创作的好来宝《铁牤牛》,荣获表演一等奖。之后,该作品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1956年3月,毛依罕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他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去北京参加全国文化战线先代会,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国务院还授予毛依罕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会后,激动不已的毛依罕创作演唱了《说唱艺人的今昔》,受到好评。同年11月,他被调到内蒙古蒙古语说书厅,不仅经常演唱,还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青年文艺工作者。这期间,他相继创作了《长征》、《白毛女》、《敖包相会》等演唱作品。195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毛依罕“说唱艺术家”称号。1961年,毛依罕被调到内蒙古大学中文系蒙古语言学专业任教,从事民间文艺教学研究。1962年4月,他重返蒙古语说书厅。196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依罕好来宝、诗歌选辑《党和母亲》。

  辛勤传播民间艺术

  过去牧区没有电视机和收音机,牧民们的娱乐生活主要就是听老艺人们说唱好来宝。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好来宝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最红火的时候。

  毛依罕是蒙古族说唱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表演好来宝的同时,吸取了蒙古族民歌和乌力格尔的艺术养料,使好来宝表演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他创作和表演的大部分好来宝节目的曲本,都被编入了《毛依罕好来宝选集》。文化大革命中,毛依罕受到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创作了好来宝《打倒四人帮的大喜日子里》,继续为发展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辛勤工作。1979年2月,毛依罕因病去世。

这张照片是1950年在鄂尔多斯照的。父母的穿戴基本上代表了当时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特点。母亲脖子上戴的是用银子、珊瑚、松石、景泰蓝等做成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贵重饰物。

  母亲共生了9个孩子,其中有3个夭折了。照片上扎着小辫的小姑娘是我的姐姐。母亲站得稍歪点儿是因为她在3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条腿残疾,但是她依然用伟大的母爱和纯朴的思想情操哺育了我们。因家里孩子多,她常常熬夜缝补衣物,把眼睛也熬红了。

  父亲憨厚勤劳,辛勤劳动养活了我们的八口之家,真是不易!如今,我们姐妹在父母“勤劳勇敢、助人为乐”的谆谆教诲下,都走上了各自的人生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加强人民武装和民兵工作建设,武川县人民武装部举办了全县乡镇民兵新闻骨干通讯员训练班,我作为一个老区山乡的通讯员,有幸参加了这次新闻写作学习。照片上前排左起第三人为本人。

  在为期1周的学习中,除理论学习外,还进行了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活动。图中的讲话者是武川县武装部政委吉日格图,这是一位从事新闻写作多年的老领导,他有的放矢地对通讯员们所写的稿件进行一一点评,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新闻采写能力。

  在这次学习期间采写的部分稿件,分别在《乌兰察布日报》、乌兰察布电台、《内蒙古日报》、《华北民兵》等新闻媒体发表,有效地推动了人民武装与民兵工作的提高和发展。

1966年10月,我们不远万里从呼和浩特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40年来,在红军长征胜利精神的鼓舞下,我(后排左一)成了省级的主任记者,罗祖惠(后排右二)、丁正彬(前排左一)成了著名教授,苏忠贤(前排右二)成了县级干部。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翻出老照片,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在这里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47年前——1959年10月15日,包头市隆重举行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典礼大会。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央代表团从首都北京专程前来包头参加了剪彩典礼大会。当日下午3时,周总理亲自剪彩。我有幸同我们内蒙古日报社派出的七八名记者一起参加了这一盛况的报道,共同采写了《周总理在包钢》的长篇通讯。

  这张老照片是剪彩当日上午在当时的包头市委办公大楼前周总理接见包头市各族各界代表时留下的合影(自右最后一排第13位是本人)。这是我当了一辈子记者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报道活动,也是唯一一次同中央领导合影留念,所以,这张照片对我来说极其珍贵。遗憾得很,十年动乱中这张照片丢失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一直在寻找这张老照片。最近,在包头工作的记者同志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们终于从包头市档案馆里找到了这张老照片!在这里,我想把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与大家一起分享! 

1979年9月15日,第四届全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区蒙古族运动员敖维驯(他还兼任教练员)和崔仁智在成都提前举行的航空模型比赛中,遥控模型直升机直线距离乘车跟踪操纵达到2854.77米,超过了由美国人H·拿波保持的2509.87米的世界纪录,成为内蒙古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也是我国第一次打破这个项目世界纪录的航空模型运动员。当年9月16日,国际航空联合会总干事拉歇尔为敖维驯授予了证书。这张照片摄于1979年9月30日第四届全运会的闭幕式上,照片左起第一人为敖维驯(戴眼镜者),第二人为崔仁智。敖维驯还多次获得过全国冠军。

  敖维驯今年65岁,虽然已经退休,却一直活跃在航模领域,他现在担任内蒙古模型运动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在呼和浩特市少年宫开辟了“模型天地”,深受少年儿童、青年人,甚至中老年人的欢迎,这项有益的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