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人力资源部: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56:15
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一) 郑金洲        

在我自己听课中,关注到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细节虽小,但反映的内容不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既要关注宏大观念,也要关注微观事实。从本期起,我将就课堂教学的若干个细节作出介绍与评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在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而自己又无法回答上来的问题,会有这样的答复:“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老师现在回答不上来,下课后我们在讨论一下。”这样的答复几乎成为很多老师面对难题百试百灵的妙药。其实,这种应对措施,并不见得恰当。

细节一:“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现在回答不上来”

 

在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而自己又无法回答上来的问题,会有这样的答复:“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老师现在回答不上来,下课后我们在讨论一下。”这样的答复几乎成为很多老师面对难题百试百灵的妙药。其实,这种应对措施,并不见得恰当。

今天的课堂,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活跃了,课堂灵动了,在对话与思维的碰撞中,学生难免会突发奇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有问题,有疑难,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他们正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之中,在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往往是指向多元,要予以正确解答比较困难。

教师的上述做法虽然缓解了来自于学生的压力,借助于推迟战术将问题的研讨拖后到了课后来解决,但也蕴含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见得都由教师来回答,学生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答者甚至是评判者。既然教学重心已经下移了,那么,下移的重心也包括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解释、说明、解答。换句话说,学生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第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越来越难以胜任回答的职责,需要考虑其他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学生出身各异,生长背景差异甚大,知识结构彼此不同,视角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分析时,的确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他们的出其不意、精灵古怪,常会陷教师于招架状态之中。处此情景,教师不见得所有问题都自己抗,让他自己试着回答或动员班级其他学生回答都是可以的。

第三,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的教学权威形象,甚至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争相提问并比试看谁难得住教师的现象。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样需要探寻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分析学生问题提出的背景、立场、角度、缘由,并将其作为后续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学生有问题,是件好的事情。学生勇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事情。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更是值得大力倡导的事情。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你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和解答者,学生也蕴含着大量的问题解决资源。

细节二:连xxx都举手了

在我听课中,曾遇到这样一个场景: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学生予以回答。问题提出后,学生稍微沉默了一会儿,一位同学率先举手要回答问题,老师看到他举手以后,说道:大家看,连***都已经举手了,其他同学要认真思考,待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后,老师选择了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这看似不经意的做法,隐含着不少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这一句话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做法对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想,对这位同学来讲,他不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表扬和肯定。他或许会想,连我这么笨或不优秀的学生都已经想出了问题答案,你们更优秀的学生为什么还没有举手呢,这种心理感受不会让他有成就感,反而是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和参照中体会到更多的挫伤感。教师的这句漫不经心的话,可能使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受到挫折,使其刚刚产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大幅降低,使其进一步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进而停留在教师以为的他不优秀的行列。

对于其他同学来讲,教师的这句话强化了有些同学的相关认识,这位同学在班级里不属于优秀行列,我们就应该比他更有智慧,对问题有更准确的把握,应该走在他的前列。他都能做到,我们要更能做到。在这句话中,教师的认识和看法会有意无意影响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认识和看法。

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按照这一基本主张规范自身的行为。对学生来说,课堂上的每点进步,都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和鼓励的,如果经常将其在群体框架中进行评价,用群体的水平来评判个别学生的行为,就有可能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减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使学生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教师的言行,关乎学生的成长。课堂上的言行,更是起着引导性作用。这位教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在学生观上产生了偏差,用过去的眼光看学生的进步,用群体的标准评判单个具体学生,用不恰当的语言标示学生的行为,反映出的恰恰是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学生,认识自己。

细节三:同学们课上不许(不要、不能)——

“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要走神,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类似的语言,我们在听课时时常会听到,不许、不要、不能,在课堂上不绝于耳。这样的语句有没有可替代的可能,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合适?

不许、不要、不能,这样的说法大多体现在法律规范、行政管理、制度规定等语言中。用这些语言,可以明确被约束对象的行为底线,以及超越这些行为底线相应的惩罚条款。这样的规定,内容清晰,一目了然,每个被规范的对象都有相对较为明晰的概念。

不许、不要、不能,这样的语言也大多体现在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人群用语之中。使用这样的语言的人,高高在上,有时还位高权重,盛气凌人。他们与下属或下代有着地位、权利上的区别,自觉有资格来调教、指导下属或下代,常常借助于这样的语言来体现自身的权威与地位。

这样的语言,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在于被约束对象的,极少去考虑被约束对象的内心感受,也不会切身去考虑被约束对象间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外在力量对人行为和内心的干预,强制性地要求对方服从相关的规定。

教学情景不同于行政管理情景,教师与学生也不需要保持鲜明的上下关系。教学不是行政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没有科层结构的相关要求,不用一级对一级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的带有行政约束色彩的语言也就不太适宜了,至少不应再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中经常使用或出现。教师与学生在今天应该构成的是一种非强制性关系,教师需要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文化特征,体会学生的生存境况,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切实起到引导性作用。既然如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往时,就要少一些行政性语言,少一些颐指气使的言论。变不许为温文尔雅的提示,变不要为体贴入微的导引,变不能为循循善诱的教诲,在今天尤为必要。规范容易,引领困难;约束容易,提示困难;框定容易,诱导困难。在这方面,我们教师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