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清洁车价格多少钱:火车慢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43:55

火车慢开

本报记者 辛明文并摄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0日   09 版)

    通州西站

    火车停靠北京站

    车厢里的火车迷

 

    北京,通州西火车站,两层小楼,蜗居在一排平房里,车轨延伸至百米处,高架着地铁八通线的八里桥站和京通快速路。

    此处,距离北京站18公里。对于家住通州的人来说,乘坐任何一种交通工具进城都比跑到这儿坐火车来得方便快捷,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里还有个火车站。但对火车迷来说,通州西火车站绝对是个好去处。

    6417/6418,是往返于北京站和河北承德之间的普快列车,属于“古董级”的绿皮火车,全车硬座,全程256公里,总运行时间6小时40分,全程票价17元,中间停靠24站。通州西是其中一站,到北京站行程半小时,穿越整个CBD,票价才1.5元,比地铁还便宜5毛钱,它被火车迷称为“最便宜的火车票”。

    又是一个周末,下午一点。距6418从承德驶来还有一个小时。空荡荡的候车大厅里坐着两个人,记者上前一打听,都是接站的。

    半小时后,寂静的车站突然热闹起来,出现了三三两两四处拍照的人。其中的一位“90后”铁杆火车迷和家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忙着拍照的,都是火车迷,一到周末,大伙专程来坐绿皮火车,“从这里坐火车进北京,有慢慢腾腾走进新时代的感觉。”

    为痴迷而来

    看着三三两两拍照的人,车站工作人员很是不解,“坐公交车顶多8毛钱。坐地铁随时能走,为什么要坐火车?” 

    对这个问题,火车迷通常笑而不答。坐绿皮车啥滋味?每个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对电脑编程专业大三学生和家乐来说,坐绿皮车,纯粹就是因为对火车说不清道不明的痴迷。

    和家乐的家就在通州,周末一有时间,他会坐半小时公共汽车来到通州西,下午2点多坐6418去北京,4点左右再坐6417返回通州。这趟往返,用他的话就是“很爽”。

    候车时,和家乐使劲拍照,直到工作人员多次劝告,才恋恋不舍收起相机,“万一这个火车站被取消了,我也算是留下些资料,存着以后慢慢看。”

    在和家乐的记忆里,一家人是因为火车联系在一起的。他父亲曾在京当兵,转业后回到老家河南汝州,不愿意来京工作。每年夏冬两次坐k183/184去汝州看父亲成了和家乐童年时印象最深的事。“那会儿的火车,就是现在这个车的样子,绿皮的,见站就停,跑起来哐哐作响。”与父亲每次相聚的场面已记不大清,但小时候坐火车的经历还记忆犹新,“我就喜欢坐窗边看风景,火车见站就停,哪都看着新鲜。”

    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和家乐经常到铁道边上看火车,有时间还会沿着铁路线走走。通州有两个火车站,他从小就走遍了。在家里,他从儿时到现在的玩具一直都与火车有关,保留了各种各样的车头和铁轨,“我家里还有一个大沙盘,就是铁路模型,有火车,有道岔。家里太小,没法全部摆开。等我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定会把它摆出来。”

    说起绿皮火车,和家乐显得很专业,等车时,他对身边的人显摆起自己的专业知识:“你要看车身中间那条黄杠,如果是木头的,说明年头长,如果是黄漆,说明还是绿皮车的升级版。”火车进站了,和家乐兴奋地指着火车,“你们看,这趟车的黄杠杠就是木头的,说明这车是‘老家伙’。”

    和家乐经常光顾网上的火车迷论坛,他就是在一个帖子里知道了有通州西开往北京站的这列火车。京城的火车迷经常会发帖组织集体坐这列火车。不过,和家乐很少参加火车迷论坛组织的活动,他觉得,一帮人在一起讨论有关机车的专业知识有点浪费时间,“坐火车,我只想静静地感受。”

    为回忆而来

    周末闲暇时,“70后”贾先生一家三口会赶往通州西火车站,坐绿皮火车去北京。

    这事儿,和他4岁的儿子有关,小家伙从小就是火车迷,连玩具都是各式各样的火车头,小家伙三天两头闹着坐火车,贾先生没办法,常带着儿子坐地铁过过瘾。后来,他在网上得知,北京有这趟能慢慢晃荡的火车,从此,一家人的周末有了新去处。 

    火车慢慢悠悠地驶向北京站,旁边的高楼大厦一排一排在眼前划过。破旧的车厢,一派陈旧模样,车窗全部向上拉开,一排风扇吊在房顶,嘎吱嘎吱地摇着头。人稀稀拉拉,有坐着的,有躺着的。贾先生说,一切都像12年前。

    1999年,贾先生从老家浙江衢州来北京学习音乐创作,坐的就是绿皮火车,路上跑了两天,“那车是厦门到北京的,中途停靠衢州。我当时20岁出头,坐在车上,一路上跨过好几个省,一边慢悠悠地看着风景,一边想着未来,人离家越来越远,心里既恐慌又兴奋。可以说,我的新生活就是从绿皮火车开始。”

    现在,重坐绿皮火车,贾先生感慨万千,“儿子坐的是新鲜劲,我坐的是回忆。”贾先生说,“坐这个火车,有种穿越的感觉。绿皮火车缓慢的节奏,让人心里踏实。火车就是时代发展的参照物,从慢到快,越来越快,快到让人心慌。现在人们坐动车,渴望快点到目的地,处处讲速度,搞得人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绿皮火车的存在,像是对当下的一个提醒和反叛。”

    在贾先生的带动下,他身边的好多朋友只要有时间也会来坐坐绿皮火车,有一次他们商量一个MV的创意,居然在绿皮车上开会。贾先生说,那次的会开得非常成功。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在静静的火车上,大家的思路竟然变得非常活跃。

    贾先生跟记者聊着的同时,拿起相机拍了拍,接着说:“最近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承包个车厢,就叫‘慢生活慢摇吧’,召集北京喜欢绿皮车的朋友,坐车喝酒聊天,慢慢享受生活。”

    看着大家聊得这么开心,旁边一位老先生按耐不住也加入聊天的行列,他跟大伙亮了亮手里的票:4元5角的。

    老先生姓吴,从北京怀柔区上车,是专程来坐这趟火车的。吴老先生住在京北回龙观,早上8点出门,做13号线地铁到东直门,换916路公交车到怀柔,中午坐上6418。他说,到北京站以后,他再坐地铁回家。折腾这一天,就是为了玩,“就当北京一日游了。”吴老先生说。

    吴老先生年轻时候跑长途,开车跑遍了北方各省。“那会儿,因为工作原因跑了不少地方。”退休后,他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他四处打听,哪里能坐上车,在北京的城市乡间转转?一打听,还真发现了这趟绿皮火车。

    于是,每年他总会抽出些时间来坐火车,“也说不出这是什么感觉,就是喜欢。”吴先生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窗外,时不时地会拿起面前的大水缸子呷上两口茉莉花茶,“坐这个火车,能想起好多事,年轻时候天天在路上跑,总盼着能安稳生活。现在,生活倒是稳定了,又想四处跑跑,人就是个折腾。”

    “坐个动车多过瘾啊?”旁边有人插话。“那东西跑得太快,看什么都嗖嗖地,没意思。这个火车,能开着窗户通风,虽然热了点,但是坐着有感觉。”吴先生说。

    为慢而来

    火车上还有一个外企小白领,自我介绍名叫姚利利,28岁。10年前,她坐着绿皮火车从成都来北京读书。毕业后,成了忙忙碌碌的上班族。她早就知道北京有这趟最便宜的火车,这天,她是专程过来“体验都市慢生活”的。

    “慢生活”一词,最早起源于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发起的 “慢餐运动”。他曾说: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我们要以“慢慢吃”为开始,反抗快节奏的生活。此后“慢生活”风潮席卷全球。时至今日,已有11个国家的90个城市成为 “慢生活城市”。

    坐慢火车,也是一种慢生活。

    一走进车厢,姚利利就找到了感觉,“当年来上学的车就是这个样子,摇头的风扇和绿座椅。这个车把我拉回到10年前了。”说话间,她还用手摸了摸鼻子,“连这股子烂苹果味都没变。”

    姚利利说,现在工作太忙,上学时候的悠闲感觉怎么也找不回来。身边的人就像“陀螺”,每天不停地转啊转。周末聚会,她很想坐下来和大家轻松一下,但朋友们说的都是职场各种“不幸”,人人被工作折磨得“苦大仇深”。“我不喜欢泡吧,不太喜欢聚会,只想找个安静地方呆着。”

    有一年,姚利利看了电影《周渔的火车》,故事情节忘了,但电影里那个绿皮火车,让她感觉很“宁静”。她喜欢绿皮火车给人的那种慢悠悠的感觉,她也曾参加过一些“慢生活”主题聚会,但感受不像坐火车来得那么直接。“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感受。我喜欢坐慢火车的感觉。休年假时,我也喜欢坐火车出去转转。”

    姚利利甚至还喜欢和各种火车头合影,在她的手机里,存着很多已经“退役”的火车头,姚利利说,和火车头合影,“让自己感觉很有力量。”

    这天,她还带来了自己的同事张小姐。张小姐是北京人,刚刚大学毕业,从未出过远门,但说起在北京跑的火车,也滔滔不绝:“北京像这样的火车还有挺多。我就坐过北京西站去十渡的。一个多小时,好像是7块钱的车票。据说可以逃票,下了车,也没人检票。”说完这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列车员刘师傅跟随6417/6418这趟车已20多年了,看着车厢里这些兴奋的年轻人,他一脸疑惑:“忙活什么呢?有这么好玩吗?”

    “体验生活的。”张小姐回话。

    刘师傅没啥表情地看了她一眼,“我都体验二十多年了。我一参加工作就在这趟车上。以前,这车车厢都是木头的。现在这车,还是经过改装的了。”

    “这趟车取消吗?”有人问。

    “怎么可能,那沿线的人怎么办?”刘师傅懒洋洋地回答。

    听着这对话,姚利利悄悄说,“你看,这大哥说话的口气和动车乘务员不一样吧,慢腾腾的,和上世纪90年代的老乘务员一样,都是‘古董级’的。”说完,自己也笑了。

    欢声笑语中,火车到达北京站。

    下车后,吴老先生从车头走到车尾,仔细地反复看了看,然后默默走开了。和家乐、姚利利和张小姐出了北京站,去买返程票。

    一个小时后,火车挂上6417的牌子,开往承德。半小时后,火车到达通州西。

    一帮人下车拍照,挥手告别。

    贾先生的儿子蹲在铁路边,看着火车远去,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