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是不是跳楼自杀:中国离真正的民主到底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1:29:53
2010年01月14日 09:54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2条
相关标签: [开卷八分钟] [梁文道] [民主的细节]
',1)">
 
凤凰卫视1月13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常常说美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摆脱不了的他者,这话怎讲呢?就几乎过去一百年来,有时候当我们觉得西方很进步、很开明、很民主,要好好跟他们学习的时候,我们就把美国当成学习对象。但是当我们需要认为自己的身份也很重要,要建立起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模式的时候,我们就把美国当成一个必须排距的某种的认识论上的一个对象。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观点去看美国,我们都很容易把美国,它的文化、它的政治制度,跟整个国家脸谱化了。它要不是一个很开放、很鲜明、很民主,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要不就是一个万恶的、虚伪的一个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者。
那么无论怎么去看,我们都容易把民主跟美国先划上等号,然后再把刚才我们说的那一堆脸谱再划上一个等号,这么理解下去,我们不止无法准确的认识美国,甚至还会扭曲了我们对于一个良好运作的民主制度,该有的各种条件的认识。
于是最近有一本书在过去一年出版之后,忽然之间掀起一个热潮,重印再重印,那么大出大家的意料,为什么?因为一开始大家没想到这本书这么受欢迎,但是这又是有什么好意外的呢,因为它的作者是刘瑜。
现在正在英国任教的一个年轻政治学者,一个文笔学问都非常好的一个学者,做事非常认真。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她这本谈美国民主政治的书,叫《民主的细节》。这本书的写法跟过去几年我们熟悉的像林达不一样,林达喜欢写人物、写故事。这书写的非常好看,但是有时候你就会觉得,哎呀,难道美国跟我们的差别,真的是人的差别吗?像人家华盛顿多伟大,我们就出不了这种人。要不然我们就可能是看薛勇,薛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者,但是薛勇的立场跟刘瑜是稍微不同,薛勇是中间靠左,刘瑜则是中间再靠右边一点点。
那么无论如何我们就来看看这本《民主的细节》,到底讲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叫《民主的细节》?就是因为要颠覆,或者是打破我刚才说的关于美国民主认识种种脸谱化的效果,而是仔细的进入这个制度到底是怎么运作的部分来看。
比如说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她这本书其实都是她在杂志上的专栏结集,其中一篇文章叫做《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她主要谈的是什么呢?是说到当年的一个新闻事件,2005年12月20号的时候,纽约地铁的工会叫做地方100就宣布罢工了,这场罢工很可怕,是当地交通工人25年来第一次罢工,那时候还正好是寒冷的冬天。
整个700万的,要依赖公共交通的纽约市民上班得靠走路,在大雪之中,你想想看那是多痛苦的经验。怎么会把事搞成这样呢?主要是这个公司跟这个工会成员谈养老金的部分,谈不拢,然后中间闹的很厉害。那么到了后来的纽约市长也发话说不能这么干,你们这样子太过分,最后这个事闹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纽约人因为受影响,加上舆论,就一直批评这些工人,觉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了大众的利益,结果最后双方回到谈判桌,总算有一个妥协方案。
在这件事里面,刘瑜说这件事看起来跟我们平常所说的美国民主无关,但是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她说在整个戏剧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小人物的命运随意的拍板钉,都市交通局不能随意决定其员工的工资待遇,必须与工会定期协商,决定合同内容。
市长不能够随意下令逮捕谁,只能够督促法院采取行动,联邦政府不能够干预州内事务,只能象征性的表示关注,甚至地方100工会也不能决定合同的有效性,他们只是代表工人协商合同,只有工人的投票才能决定合同的有效性。到了最后这个工人也不是能够决定大局的人,他们恐怕还要看看在这个政治斗争的艺术里面,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舆论民情的倾向会是怎么样。
那么这一段话充分说明的是什么呢?说明的就是美国这套制度它的运转,其实是无数的这种小关节,这些小关节各自都有自己的权利,但是这个权利也都非常有限,彼此的配合但是又彼此的制约,没有任何一个环节,能够独断乾纲的去把整个事情的大局给单独的定下来。
也就是用我们中国常爱讲的话,我们常常说这事谁说了算呢,根据这本书很多文章的累计下,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这个情况,就是你没办法问这句话,这事谁说了算。为什么?因为很多事都是谁说了都算,也谁都说了不算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一个制衡的问题,所以这就回应到这本书其中的一个主题。
因为它一开始就引述到托克维尔,当年游历美国的时候,说美国这种国家搞民主,民主将来发展下去,可能会有一个危险,就变成暴民政治,多数人决定了的事情,大家就必须要跟着走,这可能是很民粹的一个暴民政治。
于是美国的制宪之父就想尽办法要做的,恰恰就是怎么样去限制各种的权利。然后这里面又让我们看到,它说到,比如说现在美国有一些问题是怎么样上升成为政治跟社会的议题,让政治人物觉得不能够不管。
比如说她就拿全球暖化当例子,她就说到其实全球化暖化这个东西,一开始在美国只不过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一定所有人关注。比如说包括小布什政府,很可能就觉得它非常不重要,但是问题是它慢慢的,先在科学界形成共识,慢慢的社会学生舆论参与的越来越多,慢慢的企业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她就提到全球变暖在美国从一个社会问题,变成政治议题,并不是因为一群政治家独具慧眼,而是因为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科学界、基层政府、企业教会等草根社会风起云涌的行动。一句话因为一个活跃的公民社会,虽然中国是排污大国,对全球变暖贡献越来越大,但是我却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会有大学生组织自己的校园气候挑战,会有知名企业联合行动主动限排二氧化碳,会有无数媒体争相报道全球变暖主题,从而将这个社会问题变成我国的政治议题。
还好这句话现在好像在中国暂时实现不了了,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我觉得好玩的地方就是,它虽然是在说美国,但是其实整个背后的关怀当然还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