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城里姑娘的乡村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41:04

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苦乐年华

城里姑娘的乡村生活

本报记者 雷宇 李斌整理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10日   03 版)

    从江汉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后,我在汉口一家公司做财务,每天朝八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让人感觉很单调,我觉得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2009年8月,没跟家人商量的我辞掉原来的工作,跑到麻城市黄土岗镇中心学校支教,教孩子们英语。

    在出发前,我作了很坏的准备:临行前打满了9个大包,行囊中甚至还塞进了洗发水和香皂。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偏僻,街上还能买到东西,心理落差也不是很大了。

    尽管如此,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武汉女孩来说,在这个离县城还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小乡镇,生活上的不适应依然处处存在:在小镇上找不到肯德基,就是到了县城,也没有一家电影院。刚到当地,我曾经问同事,晚上有没有夜市。他们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你太搞笑了。

    支教之初,我的潜意识里总是认为山里的孩子会更淳朴,更尊重老师。很快我就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主观判断。

    我的班上有个学生,学习态度很端正,我总是表扬他,学习上也很关照他。没想到下半学期这个孩子成绩下滑得很厉害。

    暑假回武汉,找我做家教的人不在少数。对于城乡师生关系的差别,我有了自己的观察:在城里,老师对学生好,是学生求老师;在这里,变成了老师求学生,对他好,还被认为是在和你作对。

    时间长了,我慢慢地意识到:这样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情缺失。

    后来,我的生活和情绪都被学生牵着走:如果学生听话,一点小进步都让我很开心;学生表现不好的话,我只能在苦恼中想办法。

    农村的生活与城市不一样。夏天,出了院门,会有很多很大的萤火虫,第一次见时,我会惊奇的大叫,并引来同事的错愕。

    印象最深的记忆还是2009年秋天学校组织的一次爬山,此前我从来没有爬过山。

    乡村公路上,几十辆摩托车浩浩荡荡,开赴离学校几公里外的大山脚下。比赛开始,我来不及看路,盯住前面人的脚跟,拼命往前冲。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怕一个人掉了队。

    一口气爬到山顶,我瘫坐在地上,身上满是被荆棘划破的伤痕,不禁嚎啕大哭。过一会儿有同事告诉我,我拿了个第七名,一下子我又破涕为笑。

    在这里,我还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暑假里,学校安排我暂时住在了教学楼,一个小房间仅能放下一张床一个书桌,没有窗帘,我就自己动手划纸板贴窗户,不小心割破了手指。

    血流不止。吓得我赶紧往外跑,恰好遇到了早两年来学校支教的曾令洋,这个憨厚的男孩二话没说,用摩托车把我送到了镇卫生院。此后他就成了我的另一半。

    工作半年后,我回家和同学聚会,明显感觉到生活的差距:留在城里的同学谈的都是新款衣服,用哪款化妆品;而我聊着聊着就会说到学生,她们只会问我这里看到什么稀奇的东西,住得有多差。

    在网上看同学们的QQ签名档,到了成都、重庆、深圳,也会羡慕,但我既然选择了,就要面对。来到这里,就不能只是抱怨,更要学着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