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游记:(3003)芒市(原:潞西市 州首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30:40

芒市

芒市镇,傣语称为“勐焕”(传说佛祖到此刚好天亮,便给这个地方取名“勐焕”,意思是“黎明之城”)。芒是潞西市市府所在地,“勐焕”也是德宏州州政府所在地。居民6万人,占地10平方公里,是云南西边的窗口,也是德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缅文化交流的窗口,更是中缅经济效益的门户。因此芒市商务繁荣,商贾云集,是通往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直到缅甸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中文名称:芒市镇所属地区:中国 云南省地理位置:位于德宏州东部,潞西市北部面积:364.2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2007年)著名景点:勐巴娜西珍奇园、五云寺、菩提寺特产:甘蔗、茶 叶知名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text_dir{z-index:1}.index-box{width:685px;border:1px solid #C6E1F6;padding:1px;font-family:arial;margin-bottom:20px;color:#444;position:relative;zoom:1}.index-box a{text-decoration:none}.index-box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index-box .hd{height:28px;background:#C6E1F6 no-repeat;padding-left:100px;position:relative;zoom:1}.index-box .hd.no-logo{padding-left:10px}.index-box .hd .logo{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index-box .hd h5{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color:#000}.index-box .hd a{color:#000}.index-box .hd a.opt-hide{text-decoration:none;font-size:12px;float:right;width:32px;height:20px;margin-top:5px;margin-right:5px;line-height:20px;color:#0062B4;padding:0 10px 0 4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module/arr.gif) no-repeat 32px -60px;outline:none}.index-box .hd a.opt-hide:visited{color:#0062B4}.index-box .hd a.opt-hide:hover{background-color:#efefef}.index-box .hd.st-hide{margin-bottom:10px}.index-box .hd.st-hide a.opt-hide{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module/arr.gif) no-repeat 32px 7px}.index-box .idx{background-color:#FDF1E2;height:28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2px;color:#666;padding-left:8px;margin-top:3px;zoom:1}.index-box .idx-label{display:block;float:left;width:90px}.index-box .idx a{border:1px solid #FDF1E2;text-decoration:none;margin:4px 2px;display:block;width:16px;_width:15px;height:16px;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16px;overflow:hidden;float:left;outline:none;font-family:arial;font-weight:thin;color:#999;cursor:default}.index-box .idx a.enable{color:#0062B4;cursor:pointer}.index-box .idx a.enable:visited{color:#0062B4}.index-box .idx a.enable:hover{border:1px solid #C6E1F6;background:#F3F9FB}.index-box .idx a.on{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gs3.gif) no-repeat -2px -137px;border:1px solid #c6e1f5;font-weight:bold}.index-box .idx a:hover{text-decoration:none}.index-box table{border-collapse:collapse}.index-box .index-item{width:100%;margin-top:2px}.index-box .index-item table{width:100%;height:100%}.index-box .index-item table.first{margin-top:0}.index-item table.first td{border:0}.index-box .feed{list-style:none}.index-box .feed li{float:left;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gs3.gif") no-repeat 2px -325px;line-height:20px;padding-left:12px;height:20px;padding-top:2px;margin:1px 4px 0 4px;font-size:12px;white-space:nowrap;overflow:hidden}.index-box .normal-cols3 li{width:206px}.index-box .normal-cols4 li{width:149px}.index-box .normal-cols5 li{width:114px}.index-box .normal-cols6 li{width:92px}.index-box .normal-cols7 li{width:76px}.index-box .normal-cols8 li{width:64px}.index-box .normal-cols9 li{width:54px}.index-box .normal-cols10 li{width:46px}.index-box .l1-cols3 li{width:175px}.index-box .l1-cols4 li{width:126px}.index-box .l1-cols5 li{width:96px}.index-box .l1-cols6 li{width:76px}.index-box .l1-cols7 li{width:62px}.index-box .l1-cols8 li{width:52px}.index-box .l2-cols3 li{width:147px}.index-box .l2-cols4 li{width:104px}.index-box .l2-cols5 li{width:78px}.index-box .l2-cols6 li{width:60px}.index-box .level-1{background-color:#deeefa;width:80px;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padding:0 6px}.index-box td.style-bb2{border-bottom:2px solid #fff}.index-box td.style-br2{border-right:2px solid #fff}.index-box .level-2{background-color:#f3f9fb;width:74px;font-size:12px;font-weight:bold;padding:0 4px}.index-box .feed li.highlight{background-color:#c8e1f2}.index-box td.data-bg{background:#fafafa}.index-box td.no-level2{background-color:#f3f9fb}

目录

1芒市镇

简介

  芒市镇位于德宏州东部,潞西市北部,是德宏州和潞西市两级政府所在地,镇政府驻   

芒市镇

地遮安路。交通便捷,政治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明显,辖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象达乡、龙山镇,西、南连风平镇、轩岗乡。境内320国道贯穿南北,有芒市至象滚塘,芒市至回贤等乡村道路,交通网络发到。芒市大河沿西而过,板过河、南秀河穿城而过,境内河流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最高海拔2377米(背阴山主峰),最低海拔807米(广母村)。

地理位置

  芒市镇位于潞西市北部,是德宏州和潞西市两级政府所在地,镇政府驻地遮安路。   

芒市镇

交通便捷,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明显,辖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象达乡龙山镇河头乡,西、南连风平镇轩岗乡。境内320国道贯穿南北,有芒市至象滚塘,芒市至回贤等乡村道路,交通网络发达。

行政区划

  芒市辖有1个街道、5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   街道:勐焕街道。   镇: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镇。   乡:轩岗乡、江东乡、西山乡、中山乡、五岔路乡。   民族乡:三台山德昂族乡。

乡镇简介

芒市芒市镇

  芒市镇地处滇西边陲,素有“孔雀之乡”美称,是全州和芒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全镇共辖芒市、城郊、象滚塘三个片区,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4个坝区村委会,6个山区村委会),491个居民小组,17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8243人,国土面积为413.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0387.1亩,其中水田29360亩,旱地21478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044亩。全镇经济收入:社区主要以发展个体经济和民族特色产业为主,村委会主要以发展养殖、种植业为主(甘蔗、茶叶、订单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2005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230.8万元,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130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72元,完成财税总收入为808.04万元。2005年末,全镇共有在职干部职工205人,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2202亩,总产15086.8亩。

芒市遮放镇

  遮放镇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西南,建制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最早在明万历年(1584年)时设置遮放付宣抚司。德宏解放后,1953年成立遮放区, 1988年设为建制镇。   

芒市风景

遮放镇是全州大镇,是全州五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之一.   根据省政府云政复[2005]75号文件“同意潞西市撤销东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遮放镇”的批复,原东山乡于11月29日正式并入遮放镇,现全镇共有13个村民委员会,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645人,其中农业人口41959人;居住着汉傣景颇德昂傈僳等民族,辖区总面积421.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818亩,其中:水田面积58710亩,旱地面积52108亩;与友好邻邦缅甸紧密相连,国境线全长8.1公里。   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36亿元,较上年增长0.15亿元,增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47元,较上年增长152元,增12.7%;财政总收入预计98.5万元,较上年的139.9万元减少41.4万元,减幅29.6%,虽然财政收入没有完成镇七届四次人代会议确定的目标,但较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指标67万元超额完成31.5万元,超47%;遮放镇自然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800米,全镇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光热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在300天以上,年日照在2000—2452小时之间,年均降雨量为1300—1653毫米,热区资源十分丰富,是潞西市重要的粮食、甘蔗、咖啡、水果、蔬菜、橡胶、畜禽生产基地。粮食、甘蔗、橡胶分别占全市总产量的20.6%,28.79%,72.8%。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橡胶、咖啡、柑桔、菠萝、西瓜、菠萝密、蕃荔枝、茶叶等。

芒市勐戛镇

  勐戛镇位于芒市南部,距州、市府芒市32公里,东、北、西三面分别与中山、法帕、风平、三台山、遮放、东山、芒海等7个乡镇相连,南与缅甸捧线接壤,国境线长4.5公里,镇政府驻勐戛村,全镇国土总面积356.38平方分里,年平均降雨量1600㎜、年平均气温14℃。勐戛镇辖勐戛、勐稳、勐旺、象塘、团箐、芒牛坝、三角岩、大新寨、杨家场9个村民委员会,67个自然村,108个村民小组。镇内居民以汉族为主,世居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德昂族、景颇族和傈僳族。2005年,全镇总户数6122户,其中农业户数5814户;总人口28946人,农业人口2779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05‰。全镇耕地面积53399亩,其中:水田15816亩,旱地38583亩,粮食总产量1054.7万公斤,人均口粮379公斤,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083.72万元,年人均纯收1113元,全镇猪、牛、羊、禽存栏数分别为:17706头、7405头、6694只、56187只,出栏的猪、牛、羊禽分别为13300头、1009头、1530只、32581只,肉蛋产量为768.24吨。勐戛镇主要以种养业为主,经济支柱产业以茶叶和甘蔗为主,全镇现有老茶园13775.1亩,新茶园2146.1亩,有茶叶初制所33个,其中近年新建5个。甘蔗面积为6754亩,产量为18937吨。其他经济作物在不断发展。

芒市芒海镇

  海镇位于芒市南部边沿,距市府芒市84公里,东邻勐嘎镇,西北与遮放镇相邻,南与缅甸勐古接壤,国境线长26.6公里   

芒市傣家人砍刀

。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是低山、山地河谷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1650毫米,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19.5°C。最高海拔2174米,最低海拔870米,镇政府驻地海拔900米。芒海镇辖3个村民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景颇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2005年末,共有1311户5491人,其中汉族2316人,景颇族2043人,傣族603人,傈僳族 519人,其他民族10人。

芒市风平镇

  风平镇位于芒市坝东南部,平均海拔863米,水资源丰富,芒市河和果郎河穿流过境,是芒究水库、芒别水库、那目水库的灌区,距市府芒市8公里,是一个以傣族聚居为主的山坝结合乡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320国道,潞盈公路和风法公路贯穿全境,芒市飞机场设在辖区,沿320国道向西南80公里可到国门瑞丽市姐告并通往缅甸北方重镇木姐和南坎,沿潞盈公路向西180公里可到盈江县,便利的变通网络,为农、工、贸全面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全镇占地面积381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89个自然村,181个村民小组,11749户,总人口61125人,其中农业人口57347人。全镇耕地面积98666亩,其中水田73270亩,人均耕地面积1.72亩。

芒市轩岗乡

  轩岗乡位于芒市西部,距市政府所在地芒市20公里,辖区内最高海拔2224米,最低海拔810米,东与风平乡相邻,西与五岔路乡毗邻,南与三台山乡接壤,北与江东乡、象滚塘乡相连,是一个山坝结合的乡。轩岗乡辖丙茂、芒广、芒棒、筠竹园、芹菜塘5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5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21亩,其中水田17853亩,占耕地面积的56.1%,旱地13818亩,占耕地面积的43.4%。人均占有耕地1.77亩。2005年,全乡总户数3829户,总人口17945人,其中农业人口1724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9‰。辖区内有汉族、傣族、景颇族3种主体民族。汉族有5593人,占总人口的31.2%,傣族12164人,占总人口的67.8%,景颇族161人,占总人口的0.9%。

芒市江东乡

  江东乡位于芒市西北方向,乡政府距州府所在地芒市38公里,全乡总面积228平方公里, 有耕地面积20008亩,其中,水田面积12680亩,旱地面积732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8亩。全乡辖8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110个民小组,截止2005年底全乡总人口为30108人,其中阿昌族人口1360人,占总人口的4.5%;2005年末全乡人纯收入为981元,是典型的冷凉山区乡。茶叶是我乡的一项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每年农民收入中的近15.5%都是靠茶叶产业来实现,全乡每年税收中近60%的税收来源于茶叶,因此茶叶在我乡已经成为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多年来,我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茶叶的发展,并将茶叶生产作为全乡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强化对茶叶生产的责任管理,不断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真正把茶叶生产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认真加以落实。由于我乡海拔在800-2300米之间,地形呈山地地形,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光照时间较长,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土壤呈酸性,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而且每年茶园的采摘期长达10个月,这就决定了茶叶必然成为我乡的经济支柱产业。

芒市西山乡

  西山乡位于芒市西南部,地处东经98°01′20″――98°18′15″,北纬24°13′05″――24°23′20″之间;属中切割中山区,最高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780米,平均海拔800-880米,贯穿中部的红丘河山谷切割密度大,谷底海拔800米,山地多向阳坡,年平均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9℃,系低热暖坡山地。   

树包塔景观

东、南与遮放镇相接,北与五岔路乡毗邻,西与陇川县勐约乡、王子树乡隔江相望。乡政府驻弄丙村,距市府芒市64公里,距320国道19公里。

芒市中山乡

  中山乡位于北纬24?05′-24?09′,东经98?11′-98?44′之间,地处潞西市东南部,东与龙陵县木城乡相邻,北与发帕镇平河村相邻,西与勐嘎镇相邻,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32.5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82米。距市政府所在地芒市71公里。中山乡辖赛岗、木城坡、芒丙、小水井、黄家寨5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58个村民小组,2415户农户。2005年,全乡总户数2513户,总人口11682人,其中农业人口11311人,占96.82%;少数民族3172人,占21.2%,其中景颇族1362人,占总人口的11.6%,傈僳族854人,占总人口的7.3%,德昂族726人,占总人口的6.2%,其他少数民族213人,占总人口的1.8%。2005年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2%。

芒市五岔路乡

  五岔路乡位于芒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芒市西部,乡政府驻地五岔路村,距市城44公里,距潞盈公路7公里,属于中切割中山区,山地多陡坡,年平均气温17℃,属于亚热带山地气候,降雨量1300—1600mm,森林覆盖率达59.3%,,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800米,东与轩岗乡相接,南与三台山乡相邻,西与西山乡相连,北与陇川县王子乡树隔江相望,东北靠江东乡,是一个汉、景、德多民族杂居的山区乡。五岔路乡辖五岔路、梁子街、蛮蚌、弯丹、石板、新寨6个村民委员会,50个自然村,63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3714户,总人口17231人,其中农业人口167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主要居住着汉、景颇和德昂三种主体民族,其中汉族10946人,占总人口的63.53%,景颇族5288人,占总人口的30.68%,德昂族938人,占总人口的5.45%,其他民族59人,占总人口的0.34%。国土面积202平方公里,全乡实有耕地面积55649亩,其中水田1016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27%,旱地4548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1.73%,人均耕地面积为3.31亩。

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

  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位于芒市中部,距市府所在地22公里处320国道两侧,是通往瑞丽、畹町等国家级口岸的重要交通要塞。全乡国土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65人,地形较为复杂、起伏较大,坡度一般在25°—30°之间,位于芒市西南部,属中切割山区,最高海拔1473米,最低海拔为800.5米,地处东经98°28′52″—98°28′07″,北纬24°14′30″—24°24′05″之间。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低热丘陵气候,年平均温度16.9℃,全年≥10℃积温6000℃,历年极端最高温31℃,极端最低温度0—3℃,年日照2000—4000小时之间,年降雨量1300—1700mm,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

历史沿革

  芒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芒市作为地名,早在唐代樊绰的《云南志》中就有记载。芒市作为政区名称使用也很早,元代设芒市路,明清时期分别设芒施府、芒市长官司等,迄今为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傣族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在“芒市”繁衍生息,“芒市”作为潞西市的历史地名,成为承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记忆符号,在当地和德宏全州都有普遍的认同感,在外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只知芒市,不知潞西”,这句话真实地描绘出了?年7月以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名称混淆的尴尬。不少到德宏的外地客商和游客只知芒市而不识潞西,甚至发生身在潞西找不到潞西,到了芒市又要求去潞西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潞西”在地名使用上造成多重混淆,成为加快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瓶颈。一份对潞西市4751人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赞成恢复历史地名,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支持率达96.96%。   为传承历史、正本清源,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市名更名工作于2008年1月正式启动,于2010年7月12日得到国务院批准,8月23 日省政府通知将潞西市正式更名为芒市。“芒市”是国务院继1989年以后正式批准的唯一一个专名和通名只有两个字的县级市名称。“芒市”既是专名,其 “市”字又是政区通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勐板河水库   芒市镇国土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2.3人,是城区、坝区、   

勐板河水库

山区结合的乡镇,最高海拨2377米,最低海拨807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0377亩,其中:水田面积为28816亩,旱地面积为21561亩,分别占总面积的57.20%和42.80%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1.246亩,林地面积230057亩。   气候资源:   芒市镇为南亚热带低热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9.5摄氏度,年平均温度≥10摄氏度,年积温7170摄氏度,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6.2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0.6摄氏度,年日照2000——2452小时之间,年降雨量1300——1653毫米。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静风,雨量丰沛。   水资源:   芒市镇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700mm。境内主要河流南乃河、芒岗河、户阳河、邵址河、板过河。

旅游资源

  一、勐巴娜西珍奇园   位于芒市勇罕街南段东侧,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其建筑物高大雄伟,造型为三角尖叠式的风格,葫芦形门洞,民族特色浓郁,色调金碧辉煌,掩映在油棕、翠竹之中,景色如画,令人神往。是中外游客观赏之地,列为省级名胜风景之一。   二、五云寺   傣语称“奘罕”,意为金寺。位于芒市五云路北段西侧。是芒市地区最早的佛   

五云寺

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道光二年(1822)迁来现址,咸丰元年(1863)盖为干栏式的三间大殿。寺院旁建着一座金塔,由8座小塔连环着主塔组成,名座小塔下都有佛龛,内放一尊小佛像。每个塔顶都吊着黄铜镂空的缨络,金光闪烁。   三、菩提寺   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它位于芒市镇正南路中段西侧,建于清康熙末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毁于兵燹,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1942年日军入侵潞西时再次被毁,抗战胜利后盖简易佛殿。1953年大兴土木重建,1956年竣工,建造为干栏式三重檐歇山顶,抬梁木结构,将傣、汉风格融为一体。整座佛殿庄重肃穆,气宇轩昂。   四、树包塔   树包塔,傣语称“广母姐列”,译为铁城塔,位于芒市第一小学内。塔高10余米,树高数十米,塔顶着树,树包着塔,顶上枝叶葱笼,脚下佛塔生辉,参天的菩提树那粗壮的须根,把塔紧紧箍在中间,一眼看去,树包塔、塔包树,形成塔树浑然一体的天下塔中绝景。树包塔已列为省级名胜风景点之一。

民族特产

遮放米

  德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盛产粮食。   

遮放米

“芒市谷子遮放米”一说广为流传。据说遮放米曾是历史上有名的“贡米”,其米质晶莹剔透,米香十里之外可闻,难怪皇帝老爷要亲口尝一尝。

涮涮辣

  如果有“吹牛大王”敢说他吃尽天下辣椒也不会耳赤心跳,那就带他到德宏来吧,让“涮涮辣”闹他个天翻地覆。德宏盛产的“涮涮辣”可算是辣中之王,   

涮涮辣

据说其辣味比其他辣椒高出二三十倍,用“涮涮辣”调制蘸水碟,只需点到为止,   在蘸水碟里打个滚,其辛辣之味就已至极。

奇特的昆虫食品

  将昆虫作为菜肴端上宴席,初来乍到的人目睹此情此景,定然是一阵心惊肉跳。德宏的傣族、景颇族和德昂族,除食用一般的植物、动物食品外,至今还保留着人类早期以昆虫为食品的习惯,有的还用作招待贵宾的佳肴。蚂蚁蛋、竹虫、蜂蛹、花蜘蛛等等来制作美味佳肴,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吃在嘴里却是唇齿留香,绝对是道下酒的好菜。所取食的昆虫中,有不少是很奇特的。把一种个体很大的黄蚂蚁卵从蚁穴中取出,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晾干,与鸡蛋混合炒吃,味美无比。假若你在夏季天气晴朗的夜晚来到瑞丽坝山麓一带的小溪、河沟边,见到沟河畔灯火点点,那是人们待蝉鸣叫着从山林里成群结伙飞往水边吸水时,借蝉的趋光性点上火把,将蝉引来,然后捕捉进袋,一夜工夫,能逮住数百只呢!回到家后将逮来的蝉去掉翅、足,放入锅中焙烤,烤后的蝉再用油炒食,其味香脆,是下酒佳肴。竹虫也是人们喜食的美味。德宏盛产竹子,竹虫也特别多,人们在竹林中寻觅到被竹虫钻蛀的竹子,顺着往上一节剖开,竹蛹就在其中,多时一个竹节里可得到一小碗,将取出的竹虫蛹剁细,加上炒米粉和佐料,以生菜沾食,亦可用水稍煮一会,捞起用油煎食,还可与鸡蛋一起炒吃,香脆可口。   若将竹虫蛹干作下酒菜,是待客的上品。然而最不同凡响的是还吃一种个体很大、身体上有黄黑相间的花斑、结黄网的花蜘蛛。这种蜘蛛有拇指那样大,少年儿童们最喜捕捉。他们将捕到的花蜘蛛放在火上烤,去肢脚,蜕去一层皮后,夹在糯米饭或软米饭中当菜吃,其味不亚于烤肉。此外,他们还从地穴里挖一种景颇语称做“起柯”的“牛屎虫”的蛹,这种蛹较大,一般都有两三个拇指那样粗,将从地穴挖出来的白色蛹,洗净后放在锅里稍煮片刻,捞起来配上佐料可与鸡蛋一起煎食,这种蛹蛋白质含量很丰富。   蚂蚁蛋是傣家的一道民间传统美食。凉拌蚂蚁蛋,味道可美啦,有时盘中的一粒粒蚂蚁蛋足有豌豆那么大,状如猪腰子,外观白嫩,表面有一层薄膜,看着就有悦目爽心之感。用筷子轻轻地搛起一粒来,放进口中一咬,蛋味鲜美至极,叫人禁不住满口生津。蚂蚁蛋虽然好吃,却极为难得。食用的蚂蚁蛋,都是生长在树上的大黄蚂蚁所产的。爬上树去取蛋时,免不要承受蚂蚁叮咬之苦,因而在傣族民间,早就有“不是强者,休想吃到蚂蚁蛋”的说法。   傣家人食用蚂蚁蛋,主要是凉拌,将蚂蚁蛋洗净,放在沸水里烫熟,然后加入蒜、盐、醋等调料,再加上自己喜爱的疏菜即可食用。   傣家和景颇人都喜爱蜂蛹,但要想得到蜂蛹,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蜂蛹一般都极为难取,取蜂蛹时不免要受叮咬之苦。但蜂蛹的美味又让人们铤而走险,蜂蛹还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经济状况

  芒市镇经济收入:社区主要以发展个体经济和民族特色产业为主,村委会主要   

芒市镇

以发展养殖种植业为主(甘蔗、茶 叶、订单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2005年芒市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230.8万元,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130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72元,完成财税总收入为808.04万元。2005年末,芒市镇共有在职干部职工205人,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2202亩,总产15086.8亩。   2007年,芒市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253.58万元,完成年预算840万元的149.24%,比2006年同期收入113414万元增收119.44万元,增长了10.53%。完成财政总支出1052.26万元,完成2007年初预算574.28万元的183%,比2006年同期支出863.95万元增支97.53万元,增11.29%。芒市镇个体私营企业961户,从业人员3604人,实现销售收入25679万元,比2006年14037万元增加了11642万元,增加了82.94%,上缴税金1682万元,比2006年同期上缴税金571万元增缴1111万元,增长了195%。

人口民族

  芒市镇共辖芒市、城郊、象滚塘三个片区,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4个   

芒市镇

坝区村委会,6个山区村委会),491个居民小组,17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8243人,国土面积为413.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0387.1亩,其中水田29360亩,旱地21478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044亩。   2007年,芒市镇总人口30838户,105250人,其中农业人口40860人。总人口分民族:汉族65107人,占总人口 的61.86%;傣族30518人,占总人口的29%;景颇族3529人,占总人口的3.3%;傈僳族856人,占总人口的0.81%;阿昌族410人,占总人口的0.39%;德昂族239人,占总人口的0.23%;其他民族4581人,占总人口的4.35%。人口出生率10.9‰,自然增长率6.6‰,人口密度337.95人/平方公里。

领导干部

  芒市镇党委书记:雷二补旺   

雷二补旺

傣族、1969年11月出生、云南潞西人,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联系人大、政府、政协工作,挂钩联系河心场村委会。   芒市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方志荣   傣族、1964年11月出生,云南潞西人,大学本科学历,199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财政税务、工商、人事统计;挂钩联系回贤村委会。   芒市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沙群   傣族、1968年2月出生,云南潞西人,大学本科学历,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月参加工作。   

方志荣

负责纪检监察,分管保密、信访工作,挂钩联系拉怀村委会。   芒市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杨素芳   汉族,1972年3月出生,云南潞西人,大专学历,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1月参加工作。   协助镇长工作,分管计生、劳动保障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挂钩联系芒核村委会。

2芒市(原潞西市)

  芒市地处云南西部,德宏州东南部,位于东经98°05′—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4%,坝区(含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占26%。东、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江(陇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3公里。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个县市之一。市政府驻地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同时是州府驻地,陆距省会昆明679公里,空距427公里。   芒市与缅甸毗邻,长期以来,芒市边民与缅甸边民跨境面居,边民互市历史久远。全市有遮放、芒海、勐戛、中山5个乡镇的33个自然村与缅甸贵概县接壤,拥有5条通商通道,具有陆路边贸区位优势。   市境】 芒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个县(市)之一,地处云南西部,德宏州东南部,位于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5%,坝区占15%。东、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江(龙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公里。市政府驻地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同时是州府驻地,陆距省会昆明679公里,空距427公里。[1]   【边贸】 芒市与缅甸毗邻,长期以来,潞西边民与缅甸边民跨境而居,边民互市历史久远。本市的遮放、东山、芒海、勐戛、中山5个乡镇的33个自然村与缅甸贵概县接壤,拥有5条通商通道,具有陆路边贸区位优势。目前,德宏州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边境贸易口岸,设有芒市海关、州动植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3年10月,芒市已申报芒海镇为国家二级口岸,未果。   【人口】 2004年,芒市有77373户,34.3416万人,比上年增加4032人,增1.19%。人口出生率14.57‰;人口自然增长率9.8‰。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6.6068万人,占77.48%;非农业人口7.7348万人,占22.52%。汉族17.067万人,占总人口49.7%;当地少数民族人口16.8072万人,比上年增1377人,占总人口的48.94%。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傣族12.5193万人,占总人口的36.46%;景颇族2.8644万人,占8.34%;阿昌族0.1788万人,占0.52%;傈僳族0.3183万人,占0.93%;德昂族0.9264万人,占2.7%;其它少数民族0.4674万人,占总人口的1.36%。[2] .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体;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3张)

隐藏
旅游信息
  • 百度旅游-目的地指南
  • http://lvyou.baidu.com/scene/view/17290a5c91ca872746461bda
参考资料
  • 1

    芒市市情  

    http://www.ms.yn.gov.cn/dhlx/2162010395626176512/20080717/178172.html

  • 2

    市情概况  

    http://www.ms.yn.gov.cn/dhlx/2162010395626176512/20080717/178173.html

扩展阅读:
  • 1

    http://www.gzjite.com/blog/catalog.asp?cate=34&page=43

  • 2

    http://www.lianxingzu.com/viewthread.php?tid=22163&extra=

开放分类:
旅游缅甸边境口岸芒海通道
 “芒市”相关词条: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畹町西双版纳蒙自县六库临沧姐告瑞丽腾冲县陇川县菩提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畹町 西双版纳 蒙自县 六库 临沧 姐告 瑞丽 腾冲县 陇川县 菩提寺
  附:

潞西

   潞西市

潞西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经98°01—98 °44,北纬 24°05-24° 39 ′ 之间。因在潞(怒)江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71 公里,南北宽约62 公里。总面积2987 平方公里,其中坝区占26% ,山区占74%, 最高点为箐口山,海拔2889.1米,最低点为曼辛河谷,海拔528米,形成一山分四季的垂直气候。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西、西北与陇川县、梁河县隔龙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公里。市府芒市距省会昆明785公里,空距427公里。 市人民政府驻芒市镇,邮编:678400。代码:533103。区号:0692。拼音:Luxi Shi。

目录

基本概况

   潞西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芒市镇勇罕街南段东侧,占地618 亩,与芒市城中的树包塔、菩提寺佛光寺、五云寺、中缅友谊长青树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旅游步行街等众多景点连成一体,是潞西旅游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德宏州最大的城中公园。依芒市环城东路划分东西区,西区有民族文化宫、娱乐活动广场、风情村、综合旅游购物中心、风味饮食街,东区有大金塔宗教文化展示、贝叶林、水上活动中、植物园、景颇寨、融情村。宫内最壮观的建筑是“周恩来总理纪念亭”。整座纪念亭鲜明地表现出民族建筑艺术特点。有用汉文、傣文、景颇文刻写的横额和亭记,其大意是:1956 年12月,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出国访问期间,同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理吴巴瑞一行,专程莅临芒市,主持两国边民联欢大会。

行政区划

  潞西市辖5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镇轩岗乡江东乡西山乡中山乡三台山德昂族乡五岔路乡。      

历史沿革

简史

  潞西市古为“滇越乘象国”地。西汉在不韦县境内,属益州郡。东汉(公元69年)在哀牢县内,属永昌郡。西晋(271)属宁州辖地。唐初称茫施,属金齿部,隶剑南道。宋大理时易名怒谋,属永昌府。元(1261)为贺夫爵安抚使属地;至元十三年(1276)设茫施路,为潞西设行政区划之始。明(1382)设置茫施府,1443年改置芒市御夷长官司,1584年置遮放副宣抚使司,1640年芒市御夷长官司升格为芒市安抚使司。清1899年置勐板土千总。民国二年(1913)置芒板、遮卯2个弹压委员会,1915年置芒遮板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置芒遮板设治局,1934年改置潞西设治局,1949年8月设潞西县。1996年10月撤县设市。?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今潞西各族人民奋起抗击缅甸辛骠信王朝入侵,历时5年。光绪二十九年(1899)中英勘界时,从缅甸索回勐板地。清朝实施“改土归流”,民国时期形成“土流”并存的局面。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修建滇缅公路芒畹段,潞西成为国际交通重镇。1942年5月4日日军侵占潞西,1944年12月11日光复。1950年4月21日潞西和平解放,5月6日成立中共潞西县工委、县人民政府。1952年3月,成立潞西县各族各界联合政府和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1953年地方工业建设起步,建立3个厂矿。1954年确定“直过区”政策,同年5月建立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7月至1956年1月,在傣族地区、勐戛汉族地区共31个乡开展“和平协商土改”。1958年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边疆不稳。同年新建芒究中型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1959年1月取消人民公社,开始调整农业体制,1962年调整任务基本结束。1963年8月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和第三批社教工作,至1966年底结束。1966年下半年开展“文化大革命”。1976年5月发生7.4级强烈地震,全县抗震救灾。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开始纠正错误,平反冤假错案。1982年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开展林业“三定”和划自留山、责任山。20世纪80年代大力推广粮食和多种经营专业户、重点户,建成茶叶、蔗糖生产两大支柱产业。1985年改革开放,进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1989年电气化县建成验收。1992年芒市镇城镇改扩建工程和住房商品化改革起步,国有土地依法进入流通领域。1995年开始实施农村、企业、机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96年10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潞西撤县建市。2005年11月,潞西市开展乡镇撤并工作,撤销城郊镇、象滚塘乡建制,并入芒市镇;撤销法帕镇建制,并入风平镇;撤销东山乡,并入遮放镇。撤并后全市辖5镇6乡。

人类发展生息

  潞西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潞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学家曾在五岔路乡、中山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古为“乘象国滇越”地。西汉在不韦县境内,属益州郡。

发展历史

  东汉(公元69年)在哀牢县内,属永昌郡。西晋(271)属宁州辖地。唐初称茫施,属金齿部,隶剑南道。宋大理时易名怒谋,属永昌府。元(1261)为贺夫爵安抚使属地,至元十三年(1276)设茫施路,为潞西设行政区划之始。明(1382)改置茫施府,1443年改置芒市御夷长官司,1584年置遮放副宣抚使司,1640年芒市御夷长官司升格为芒市安抚使司。清1899年置勐板土千总。民国二年(1913)置芒板、遮卯2个弹压委员,1915年置芒遮板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置芒遮板设治局,1934年改置潞西设治局,1949年8月建潞西县。1996年10月28日撤县设市。(出处) 1952年划出畹町镇,1958年曼令等8寨划归畹町镇,1959年莫里等15寨划归瑞丽县,1960年崩外乡半个乡域划归陇川县。1954年高埂田等7个乡从梁河县划入。 1952年置3区24乡(镇、街);1956年置9区(站)61乡(镇);1958年10月至12月设15个人民公社;到1966年变更为12区(站)78乡(镇);1969年再置14个人民公社80个大队;1984年废公社改区乡。   1987年12月改区、乡(镇)为乡(镇)、村公所(办事处),辖4镇11乡,84个行政村(办事处):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乡城郊乡、法帕乡、轩岗乡、江东乡、五岔路乡、象滚塘乡、西山乡、东山乡、中山乡、三台山德昂族乡。   1998年风平等3乡撤乡设镇,全市辖7镇8乡80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   2000年,潞西市辖7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74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芒市镇 60671 城郊镇 33454 遮放镇 44745 勐戛镇 26614 芒海镇 5774 风平镇 34254 法帕镇 27583 轩岗乡 20166 江东乡 27072 西山乡 11669 东山乡 5439 中山乡 10935 三台山乡 6994 五岔路乡 15972 象滚塘乡 6064。   2001年,全市辖芒市、遮放、芒海、勐戛、城郊、法帕、风平7镇及轩岗、江东、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东山、中山、象滚塘8个乡,共有80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和1个经济开发区。   2002年,潞西市辖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风平、法帕、城郊7镇及轩岗、江东、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东山、中山、象滚塘8个乡,80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2002年潞西市有33.5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2.2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5.9792万人;非农业人口7.5212万人。当地少数民族人口16.5227万人,比上年增405人,占总人口的49.32%。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傣族12.3302万人,占总人口的36.81%;景颇族2.8155万人,占8.4%;阿昌族0.1761万人,占0.53%;傈僳族3015人,占0.9%;德昂族8994人,占2.86%;其它少数民族4829人,占1.44%。   2003年,潞西市辖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风平、法帕、城郊7镇及轩岗、江东、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中山、东山、象滚塘8个乡,共有80个村委会、4个居民委会员会。2003年,潞西市总人口33.9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3.6人。在总人口中:汉族16.80万人,占总人口49.49%;少数民族17.14万人,占总人口50.51%。当地五种少数民族16.67万人,占总人口49.11%,比上年增1459人,增0.88%。其中:傣族12.43万人,占总人口36.61%;景颇族2.84万人,占8.37%;德昂族9155人,占2.7%(占全国德昂族总人口的53%);阿昌族1752人,占0.52%;傈僳族3095人,占0.91%;其它少数民族4748人,占1.4%。   2004年,潞西市辖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风平、法帕、城郊7个镇,轩岗、江东、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中山、东山、象滚塘8个乡,共80个村委会、5个居民委员会。   2005年,潞西市撤销城郊镇和象滚塘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芒市镇管辖;撤销东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遮放镇管辖;撤销法帕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风平镇管辖。调整后,潞西市辖芒市、遮放、芒海、勐戛、风平5镇,轩岗、江东、五岔路、三台山、西山、中山6个乡。

旅游景点

勐焕大金塔

     

勐焕大金塔坐落在芒市城区东南方——孔雀湖畔的雷崖让山之巅,四周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环境幽雅,视野辽阔。塔高73米,底宽50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勐焕大金塔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该塔堪称当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第一塔,是我州和芒市地区一个十分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既是增进睦邻友好、中缅胞波情谊的桥梁,更是吸引中外游客的一大佛教旅游胜地

法帕温泉度假区

  潞西市法帕温泉度假区位于芒市西南8公里,内有温泉群,水温46℃左右,流量稳定,泉水清澈,水质不含有害元素。1956年中缅边民联欢会期间中缅两国总理和来宾曾光临洗尘。近年新建度假村,建有一家二星级宾馆,设备更为完善。旁有高耸的尖山,山上有庙,南部是万亩竹海环绕,翠竹掩映,环境优美,是理想的旅游度假好地方。

勐戛三仙洞

  三仙洞位于芒市镇西南约40公里的勐戛镇三角岩村,是一个清代开发的天然溶洞,因洞中的三块石头像狐、像猴、像嫦娥,因而得名。这里,曾经一度成为周围地区的朝佛圣地,      

而如今,已成为潞西市重要的旅游区。溶洞内有钟乳、石笋、石柱组成各种景象,景区内有临仙殿、千佛塔、宝莲宫、银栈道、罗汉壁、九龙桥等景观。      

孔雀湖生态旅游区

  位于芒市城东5.2公里处,这是一个集原始生态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水上乐园,该处因历史上就是绿孔雀栖息地和湖面酷似一只开屏的孔雀而得名。孔雀湖周围山岭谷间由于水热条件充足,为典型的盆地边缘丘陵地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树种分布地段,森林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季雨林、思茅松林类型。整个景区除水面和环湖公路,森林覆盖率达 100% 。林海茫茫、郁郁葱葱、层林叠嶂而形成满目皆绿的森林背景由于湖区周围森林茂密,山地宽谷较多,加之水面周围空气湿度大,又形成了南亚热带低热丘陵气候。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多雨多湿,云雾缭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成为人们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之所。

尖山温泉度假区

  尖山温泉度假区位于芒市坝东南边缘,距城8公里,由一山、一泉、一寺、两河组成。尖山山势陡峭,奇石丛生,突凸 200 余米,唯沿西南面的千级台阶可攀援及顶。靠西南山脚芒蚌与腊掌村之间有一方圆千米的多点出露中温泉群,水温60℃左右,流量稳定,泉水清澈,水质不含有害元素,属碳酸盐泉类。

芒市树包塔

  位于芒市第一小学内。傣语称“广母姐列”,译为铁城塔。一说是土司为纪念一次战争而建;另一说是以村寨名而得塔名。傣文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年),芒市土司修广母姐列,涂金加顶。道光十六年(1836年),土司放承恩曾作修葺。此塔造型傣语称“碰比阿沙”,是上座部佛教一种小型的砖石结构的独立塔。塔高 10 余米,塔身呈八角形,有神龛塑着佛像,在阳光映照下,金光熠熠,银辉烨烨。塔顶上常有飞鸟歇脚。传说在 19 世纪中叶,一粒“吨海”树的种子(菩提树一类),通过飞鸟的粪便,落在塔顶的尘土里,长出一棵小树。它的须根沿着塔壁往下,扎进地里,形成树根把塔紧紧箍在中间。近几十年,那“吨海”树长得枝叶遮天蔽日,须根已发育成粗壮的树干,一眼望去,树塔浑然一体,成了罕见和自然景观,人称“树包塔”。现列为省级名胜风景点之一。

勐巴娜西珍奇园

  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德宏州潞西市城东南,是国家AAAA级景区,拥有5项中国之最,现已建成具有古朴、自然、珍奇特色的高品位景点,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   勐巴娜西珍奇园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   据介绍,景区溶入了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并配备了专职的景区讲解员,园内现组建了一支民族风情表演队,每天定时表演四个专场;景区还将民族风情展示穿插在整个园区里面,游客可以与演      

员们一起互动,玩丢包、跳嘎秧舞等活动。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佛文化的博大精深,生动详细了解到勐巴娜西珍奇园的“树奇、木奇、石奇、花奇、人奇”。

自然资源

土地

  2007年,潞西市有国土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海拔在1001—2889.1米的面积有2209平方公里,海拔528—1000米的面积有778平方公里。全市有耕地面积573474亩,其中:水田257603亩,旱地315871亩。人均地12亩,人均耕地1.5亩。

水能

  潞西市多年平均产水量31.8亿立方米(径流量),其中地表水23.11亿立方米,地下水8.6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总量为57.4万千瓦,可开发的容量约24万千瓦,其中蕴藏量在5万千瓦以上的芒市河、万马河、广沙河、果朗河流量变幅稳定,落差大,谷形窄深,资源开发条件好,开发潜力极大。

地热

  潞西露出地表的温泉多达20多处;温泉以中温40—60℃居多,占57.1%;低温25—40℃占28.6%;高温的60—80℃占14.3%。较大的温泉有轩蚌硅酸盐泉、坝竹河温泉、法帕硅酸盐泉、遮放古榕泉、芒杏河中国泉等。

森林

  2007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11300公顷,其中:有林地172700公顷,蔬林地1800公顷,灌木林地92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6500公顷,无立木林地1900公顷,宜林荒山荒地1920公顷,森林覆盖率61.2%。活立木总蓄1707.07万立方米(不包括经济林橡胶),其中:有林地蓄积1600.2万立方米,蔬林地蓄积3.7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84.44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18.41万立方米。市境内有高等植物257科,2564种,主要优势树种为思茅松、西南桦、旱冬瓜、木荷、栎类。

野生植物

  潞西地处亚热带地区,终年丰富的热量和充沛的降雨量形成了复杂的植被类型。据1999年高等植物调   

潞西风貌

查统计,全市高等植物257科,2564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7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8种。主要是:南方红豆杉、银杏、云南苏铁、长蕊木兰、水青树、云南石梓、荔枝、杜仲、红椿、桫椤、滇桐、云南梧桐、云南樟、铁力木、合果木、董棕、普洱茶、金毛狗、翠柏、云南拟单性木兰、干果榄仁、林生芒果、云南七叶树、龙眼、顶果木、云南菠萝蜜、琴叶风吹楠、红花木莲、蒟蒻薯、假山龙眼、瑞丽山龙眼、盈江龙脑香、龙血树、锥头麻、天麻、火麻、光叶天科木、短穗竹、岩棕。其中,红豆杉主要分布在风平镇的平河等高寒山区;合果木主要分布在中山乡;芒海镇帕压山有一片桫椤树群,占地约400亩,平均树高4米以上,平均胸径约10厘米以上,是潞西比较重要的桫椤树群。   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9种,其中省Ⅱ级保护植物5种,省Ⅲ保护植物14种,包括:常春木大叶崖角藤、云南核桃茶、沧江新樟、冬樱桃、细毛润楠、长柄油丹、云南萝芙木、小花使君子、大萼葵、勐腊新木姜子、云南崖摩、镰叶扁担杆、毛尖树、大花大角,潞西小龙眼、厚果鸡血藤、紫铆树、萝芙木等。

古树名木

  2007年,潞西境内的古树名木约有13科,18属,26种(一种木未鉴定),单株有179棵,其中一级古树有16棵,二级古树有22棵,三级古树有141棵;名木有3棵,古树群有106群(1272棵),其中,一级古树群2群,二级古树群6群,三级古树群96群;名木树群2群。遮放允拱的56株古榕树和2株铁力木生长在一起,占地300多亩。

野生动物

  2007年,分布于潞西的野生动物有258科,164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熊狸、苏门羚、蜂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白掌长臂猿、豚尾猴、熊猴、黑鹿、绿孔雀等50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金猫、香猫、大灵猫、小灵猫、岩羊、猕猴、短尾猴、河鹿、水鹿、豺、水獭、小爪水獭、江獭、青鼬、黑熊、穿山甲等172种;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动物有豹猫、云猫、毛冠鹿、赤鹿、菲氏鹿、狍、花面狸等240种。      

矿产资源

  潞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有铅、锌、银、铜、锡、金、钨、镍、锑、镉等;黑色金属矿有铁;能源矿产有褐煤;稀有金属有铀、钴土;特种金属、建筑材料和其它非金属矿有硅石、水晶、大理石、黄石、硫酸钡、石灰石等。2003年底,已发现国内矿产104处,其中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是硅石、黄金、铜、铅、锌矿。

气候

  潞西地处低纬高原,热量丰富,气侯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冬短、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9.6℃,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6.2℃(1960年4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0.6℃(1963年1月5日),年积温7170℃。年平均降水量1654.6㎜,年最多降水量2294.4㎜(2001年),年最少降水量1177.3㎜(2006年),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9%,年平均降雨日数170天,一日最?   2006年,潞西市总的气候特点是:年降雨量特少,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少值,为偏枯年景;气温正常稍偏高,热量条件较好,雨季开始期偏早,雨季结束期正常稍偏早。降雨分布不均,大雨、暴雨次数较往年偏少,插花性夏季干旱较重。全年立体气候明显,有不同程度冰雹、大风、洪涝灾害,但总的灾害程度较2005年偏轻。全年气候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属偏好年景。?   2006年平均气温20.1℃,比去年偏高0.5℃,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高0.5℃,为偏暖年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4.0℃(8月1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7℃(1月6日)。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2.5℃;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24.8℃。全年有霜日数9天,有雾日数60天。雨季于5月11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一日最大降水量86.6毫米(8月2日),全年降雨日数192天。全年年降雨量1177.3毫米,突破年最少降雨量极值,历史极值1295.9毫米(2003年)。

人口民族

  2007年,潞西市有91425户374672人,比上年增1.08%。人口出生率12.65%,人口自然增长率7.9‰。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27389人,占总人口的34%,农村人口247283人,占总人口的66%。在当地民族中:汉族189771人,占总人口的50.65%;傣族13187人,占总人口的34.99%;景颇族29343人,占总人口的7.83%;德昂族9691人,占总人口的2.59%;傈僳族4075人,占总人口的1.09%;阿昌族1984人,占总人口的0.55%;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32%。

市境

  潞西地处云南西部,德宏州东南部,位于东经98°05′—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4%,坝区(含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占26%。东、东北接保山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江(陇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3公里。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个县市之一。市政府驻地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同时是州府驻地,陆距省会昆明679公里,空距427公里。   潞西市与缅甸毗邻,长期以来,潞西边民与缅甸边民跨境而居,边民互市历史久远。全市有遮放、芒海、勐戛、中山4个乡镇的33个自然村与缅甸贵概县接壤,拥有5条通商通道,具有陆路边贸区位优势。

潞西更名叫芒市

  2010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复潞西正式更名叫芒市   千年美名有由来   据樊绰《云南·名类》记载,在距今1000多年前,潞西一带就有茫天连、茫吐薅、茫昌、茫盛恐、茫鱼乍等名称,同属芒施蛮部落;元代,中央朝廷在此建立茫施路军民总管府;明代设茫施府,后改为芒市御夷长官司、安抚司;清朝沿袭明制不改。800多年前,芒市先民为了化解民族之间的战争,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通过协商,在“芒”修建了“芒铁城佛塔”,各民族在塔下共同议事,结束了民族之间的纷争,实现了各民族大同。后来塔顶上长出大树,发达的根须自塔身扎向泥土,形成根深叶茂的树包塔奇特景观,从此,“芒”就有了“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精神含意。 “芒”傣语意为“清净快乐、瓜果飘香、土肥鱼美的地方”。云南人耳熟能详的谚语“下关风,龙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也使芒市享有美名。 9成多市民赞成改名 很多人都知道,“芒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远远大于“潞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战和1956年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在芒市主持召开的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使“芒市”这一边陲重镇名扬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具有千年历史的“芒市”和使用不到百年的“潞西市”,让不少外地到德宏的人感到迷惑,许多外地客商游客只知芒市而不识潞西,甚至每每发生身在潞西找不到潞西,到了芒市又要求去潞西的情况。基于此,社会各界人士多次要求报请国家,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芒”作专名,“市”作行政区划通名,正本清源,还历史以真实。 事实上,早在1996年,当时的潞西县政府报请国务院请求批准撤销潞西县设立潞西市时,就曾考虑过申请更改“潞西”这个地名,直接设立“芒市”。但当时由于报批撤县设市时间紧、任务重,对更改市名也就没有做进一步的论证请示。近10多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推动下,潞西市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同时,地名不顺造成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成了制约潞西市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更名呼声已由各族民众扩大到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与当地友好往来的中外投资者。而2008年,当地对潞西市各族各界人士4751人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赞成恢复历史地名,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支持率达96.96%。[1] .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体;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8张)

参考资料
  • 1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潞西更名为芒市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7/23/content_20421088.htm

扩展阅读:
  • 1

    http://www.xzqh.org/quhua/53yn/3103lx.htm

  • 2

    http://www.mengbanaxi.com/Article/Index.asp

  • 3

    http://news.sohu.com/20100724/n273727053.shtml

开放分类:
地理旅游行政区划云南省
 “潞西”相关词条:
瑞丽丽江绍兴莲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畹町沧源佤族自治县保山蒙自县勐腊县临沧思茅瑞丽 丽江 绍兴 莲山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畹町 沧源佤族自治县 保山 蒙自县 勐腊县 临沧 思茅 陇川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