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大全小说:山鸡禽痘的诊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47:06
 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  禽痘的病原是痘病科禽痘病毒属的禽痘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诊断要点]

    ①发病特点:以雏野鸡发病较多,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秋、冬季最易流行,一般秋季以皮肤型野鸡痘较多,冬季以粘膜型野鸡痘较多。本病主要通过皮肤和粘膜的伤口感染,不能经健康的皮肤感染,也不能经口感染。蚊虫等吸血昆虫在本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②症状: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8天。根据病野鸡的病状和病变,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三种。

    皮肤型:主要发生在野鸡体的无毛或毛稀少部分,特别是鸡冠、肉垂、眼睑和喙角,在泄殖腔、翼下、腹部、腿脚周围也可出现。起初呈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逐渐变成带红色的小丘疹,后呈黄灰色,增大为碗豆状且干而硬的结节,有时结节连接而产生大块厚痂。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病重的雏野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甚至死亡;产蛋野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产蛋。    

    粘膜型:也称白喉型,多发生于雏野鸡和育成野鸡,病死率高。病初呈现鼻炎症状,后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色的小结节,小结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这层假膜由坏死的粘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形成,像人的“白喉”,如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疡。假膜扩大增厚后,阻碍在口腔和咽喉部分,常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最后窒息而死。

    混合型:皮肤和粘膜都被侵害的称为混合型。

    ③剖检特征:病野鸡的冠、肉垂和其他无毛处有痘结节,以及口腔和咽喉部有白喉样假膜,均可据此作出初步诊断。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除了加强野鸡群的卫生、消毒和管理工作外,还可接种野鸡痘疫苗。雏野鸡在10日龄时接种,用消毒的钢笔尖或针头,蘸取疫苗在野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7—9天后检查,如果刺种部位形成棕色丘疹,表明接种成功,如没有,表明接种不成功,需再接种。对于皮肤型可用干净的镊子小心剥离痘痂,然后伤口涂上碘酒或紫药水;对粘膜型的,喉部粘膜上的假膜用镊子剥掉,用0.1%高锰酸钾液消毒后,涂上碘甘油或氯霉素软膏;病野鸡如眼部发生肿胀,可将眼部的干酪样物质排出,用2%硼酸液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