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微盘:围观若小安:床上玩偶与生活囚徒的命运交织 —— 时言平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2:17:48

围观若小安:床上玩偶与生活囚徒的命运交织   

2011-09-28 13:10:52|  分类: 时事评论 |  标签:时言平  若小安  底层  时评  微博名妓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围观若小安:床上玩偶与生活囚徒的命运交织
文/时言平

  如果说生活是个万花筒,那么微博便是汇聚众多民众生活片段的大观园。也许,更多的人执着于围观对社会的改变,但这并非这方开放的公共平台的唯一功能,透过别的生活点滴,或许还能影响到我们自己。
  最近,一位马甲为“若小安1”,粉丝已经高达20余万,自称“床上的玩偶”,且被网友冠为“最有文化失足妇女”的女子,据说是因为在微博上晒接客日记被警方带走。虽然消息尚未证实,杭州警方称正在核查此时,但是消息在网络扩散后,得到网众的强烈关注。(据9月27日《新快报》)
  关注这个马甲,更多的人恐怕还是因为若小安性工作者的特殊身份,以及与这种身份格格不入的文笔和才情。中国向来有“名妓文化”,无论是史实还是杜撰,那些才情横溢的青楼女子历来都是民众眼中和文人笔下的宠儿。秦淮河畔的柳如是,魂断西冷桥的苏小小、民国义妓小凤仙……她们的故事,至今还被广为传唱。到了文明开化的当下,律法已经明文禁止卖淫嫖娼,倚楼卖笑、色艺双绝的风骚媚骨再难相见,性工作者们只好转移到地下,成为嫖客们床上的玩偶和泄欲大工具。
  但,今天要讨论的并不是妓女的风骚,也不是争论性工作该不该有生存的空间。法治社会理应令行禁止,若小安若果真是“失足妇女”,那么法律有责任拯救和教化。只是,为什么若小安的微博点滴,会激起如此之多民众内心的涟漪,甚至同情关切。这样的心理根植于怎样的文化土壤,解剖若小安现象,或许是洞悉社会心态的某种路径。
  自古以来,妓女都是底层群体的象征之一。尽管在文明的时代,妓女不再是个职业,但并不等于这个古老的行业已经消失。作为尊重,这个特殊群体的称谓不再是“妓女”、“卖淫女”,而是称之为“性工作者”,甚至还有治安官员建议改为“失足妇女”,若小安便是这样的“失足妇女”。但是,尊重从来都不只是体现在称谓上、言辞中,而是体现在命运和现实生活的改观上。当下的“失足妇女”与前时的妓女,命运又有什么区别?就像“盲流”被改称为农民工,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却依旧在繁华的都市中迷茫;又如上班族,尽管被称为“中层”和“白领”,但向底层滑落的趋势已经让他们无法体面,被压抑的情绪所笼罩……当下的社会结构,分化和断裂已经让一个庞大的群体积聚到了社会的底层。相同或者相似命运的群体,总能发出共同的悲鸣和哀叹。关注若小安的才情,或许大部分关注者的内心,都隐藏着一个迷茫压抑的诗人。
  当床上的玩偶和生活的囚徒相遇在开放的微博平台上,会发生怎样的情感发酵可想而知。底层的幻想、底层的孤独、底层的压抑、我们交错的命运,在这方平台上有了交集和碰撞。若小安想象爱情和幸福,这不正是我苦苦追逐的东西吗?有人怀疑这是在炒作,但炒作不炒作显然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么个极端而矛盾的身份,表达我们命运的共鸣和前程的迷茫。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书里所写的那样:自己的苦痛已经够他们哭的了,干吗要去为虚伪人物装出来的厄运轻弹眼泪?我们在关切这个床上玩偶的遭遇,更是在悲悯和同情自己的命运。
  我们中的大多数或未曾失足,但大都曾失意。当这种失意不是来自于自身的懒惰,而是现实制造的屏障,那么作为生活囚徒的我们和若小安的命运又有多少差别?若小安的才情和命运触动了大多数人内心的柔软,面对她我们似乎又能照见自己的生活。我们都相信生活会纯真美好,但又必须忍受压抑和面对孤独。“可惜我流再多泪,喊你再多遍,你都看不见听不到”,若小安的感受,不正是不少压抑而孤独的人们内心的独白吗?
  “若小安只是一个妓女的马甲,我只活在围脖里,我只是来自说自话,仅此而已。”因而,无论这个马甲背后,存在的是个真实的若小安,还是炒作的好事者,对于那些对这些微博文字真正有过感触,对马甲的命运有过悲悯而人而言,或许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方平台上,通过一场“床上玩偶”与“生活囚徒”的对话,让更多相同命运的人懂得:面对压抑,我们可以选择诉说和表达。并告诉自己:别因为冷漠麻木了自己的情感触觉,悲悯别人更是同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