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雪糕车在哪:对联故事 诗酒狂傲谁堪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47:06

诗酒狂傲谁堪比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县,出生于蜀郡锦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坦托克马克)。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游遍了大半个中国,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直到天宝元年(742年),经道士吴筠推荐,被召至长安,供职翰林。李白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才气为玄宗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遭到谗言,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慕府,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失败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逝世后,后人根据传说在釆石矶建太白楼纪念他,有不少显赫人物和文人墨客,在楼中留下了缅怀的诗词和题联,选录几副共赏。

 

(一)采石矶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楹联:

 蓬莱文章建安骨;

青莲居士谪仙人。

此联为采石矶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木柱上所镌刻的楹联,亦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本意是称赞汉代文章和建安诗人的作品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富有遒劲之风。下联出自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谪仙人”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戏称,意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当是贬谪凡间的仙人。    

 

(二)石矾太白楼主楼的抱柱楹联: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借阶前盈尺地,使国士扬眉!

此联为采石矾太白楼主楼的抱柱楹联,清代吴鼒撰, 安徽著名书法家葛介屏重书。谢宣城名朓,南齐诗人,是齐梁诗人的杰出代表。曾任宣城太守,因此称其为“谢宣城”。其五言诗深受李白推崇,故清人王士祯《论诗绝句》云:“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唐朝的荆州长史韩朝宗,有声望,凡得到他赏识的文士,都能一鸣惊人,声名鹊起。李白曾写过《与韩荆州书》,有“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之句,希望得到他的褒奖。上联以问句起笔,感慨谢朓能得到李白的推崇,下联则遗憾韩朝宗不能慧眼识人才,致使李白不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一问一叹,写尽诗人一生的坎坷。 

 

(三)姚兴泶集杜甫诗句联: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此联是姚兴泶集杜甫诗句成联。上联“世人皆欲杀”出自杜诗《不见》,李白晚年因接受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的邀请,加入其幕府,并为其写过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歌。后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当时的处境是“世人皆欲杀”,只有杜甫这样的老友“独怜才”。下联出自杜诗《饮中八仙歌》。李白在“世人皆欲杀”的情况下,依然故我;醉时纵然天子相呼,犹不肯上船,可见其狂士之态。此联借用杜甫诗句,并加上“狂”、“醉”二字,活脱脱勾画出李白那种我行我素、纵情诗酒的狂放与豪侠之气。        

 

(四)黄琴士为太白楼撰长联:

  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        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原、汉曼卿、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地空阔。试凭栏远眺,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怪      论。流连四五日,惟牛渚月、白苎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这是太白楼最长的一副楹联,共118字,泾县人黄琴士所撰。上联说李白既有金銮殿侍奉玄宗的显赫,又有被流放夜郎的酸辛,但他生性磊落豁达,胸中能因何得失耿耿于怀?什么“仙”呀、“狂”呀、“文章身价”呀,都难以概括真实的他。数千年间,只有他能集屈原的忠愤、东方朔的狂傲、陶渊明的旷达于一身。下联由回忆李白转入自己在太白楼里的见闻与感怀。登临绝壁临江、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俯视脚下浩荡东流的长江水,顿时觉得江天浩渺,天地空阔。在此处凭栏远眺,怎么能无诗,怎么能无酒,又怎么能无李太白那样的高谈阔论,一抒胸中怀抱?在此高楼上就该盘桓个四五日,不仅仅要饱览牛渚明月、白苎浮云、青山烟雨,更要缅怀李太白之绝世才情与坎坷身世。          

 

(五)黄炎培先生题联:

            此江若变作春酒;

     问余何事栖碧山。

    此联为1930年3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来采石矶游览,参观广济寺时所题。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襄阳歌》:“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下联出自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一生爱好诗酒,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各地名山胜水,无不流连。广济寺位于太白楼之西,始创建于三国时,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香火极盛。此联题于此处,无论从李白诗意,还是结合当地景致,都十分贴切。         

 

(六)蒋介石题联:

             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倚山枕渚;

            奇才诗酒老,应记取当年犯放,动地惊天。

  此联为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采石矶时所题。上联说太白楼背倚翠螺山、头枕牛渚矶,山青水秀,胜迹如画,到此千万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河山。下联说李白奇才出众,生性狷狂,特好诗酒,写过许多惊天动地的诗歌文章,晚年却惨遭流放夜郎的教训值得记取。蒋介石是一个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的独裁统治者,自然深谙权谋之道,他与其他文人所见不同,既称誉李白“奇才诗酒老”,更认为李白不谙政治。然而登上太白楼,触景生情,想起白居易的诗句:“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谁不为李白的绝世才情,多舛遭遇叹息,蒋介石又何能例外? 

 

(七)关于李白的五副对联(作者佚名)

 公昔去长沙,笛吹黄鹤楼中,梅花默然;

我今望秋月,帆挂翠螺上下,枫叶纷纷。

 上下联均化用李白诗句,上联出自《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公”指李白,李白在黄鹤楼中听笛时所触发的愁思。下联出自《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本来诗意是李白秋夜在牛渚江面上泊舟,想起东晋袁宏在此吟诵自己所作的咏史诗,恰巧被谢尚听到,十分赏识,从此声名日著的故事,不禁触景生情,感怀自己空有满腹才情,可惜却无人欣赏,致使平生抱负不能实现而生发的惆怅。这里联作者加了一个“我”字,表示自己追寻诗仙足迹,浮舟翠螺山下,来到太白楼,登舟望秋月,重新见到了李白当年见到的枫叶纷纷景致。风景如故,情怀亦如太白当年。“梅花默然”与“枫叶纷纷”都无语,但它们所触发的人的情感却如丝如缕,胜过千言万语。上下联虽均出自李白诗意,但意境上一古一今,一诗仙一自己,既有对李白风采的怀想,又有自己和李白的心灵相通。  

 

 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那么李白就是站在高峰之上的巨人。用“诗中无敌”来赞誉李白,毫不为过。李白“斗酒诗百篇”,只要有美酒,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人们只要想到酒,就自然会想起李白,用“酒里称仙”来形容李白,也是历来大家的共识。正因为李白一生诗酒风流,作者才有“才气公然笼一代”之评。下联说,李白当年得到唐玄宗赏识,待诏翰林院,在金銮殿上乘醉让高力士为其脱靴。晚年又曾身披宫锦袍,自金陵往牛渚玩月,与崔宗之等人在舟中饮酒畅谈,旁若无人。故联作者说他“狂名直欲占千秋”。高力士脱靴,传说未必可靠,但历来文人宁愿信其有,就是因为李白有不向权贵低头的铮铮铁骨。李白之“狂”,非狂妄之气,乃是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傲骨。 

 

   酒家何处?杨柳依垂,每当月白风清,胜地也应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无恙,到此心旷神怡,前身或许是汪伦。

 上联以问句起头,因为李白生平最爱美酒,所以作者上来就问:“何处有酒家?”每当月白风清的夜晚,杨柳依依垂拂的时候,对着如此良辰美景,总不由想到,应当招来李白的好友杜甫,让诗仙、诗圣一起品酒、赏月、吟诗、畅谈,才不失为一桩赏心乐事。下联写桃花潭水、还是那样清澈,桃花也依旧妩媚动人,到此心旷神怡,仿佛神游数百年,穿越了时空隧道,与李白在一起。或许自己的前身就是那个在桃花潭畔踏歌为李白送行的汪伦吧?

此联把美酒、良辰、风物、胜景,与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曾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杜甫,还是李白笔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汪伦,都曾与李白留下了让后人神往的佳话。联作者神思遐想,好象自己也曾追随李白左右,与李白把酒言诗,醉歌抒怀。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上联“把酒问青天”出自宋苏轼词《西江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句。意为把酒问苍天,谗毁小人高力士己经从世界上消失了,但人们对李太白的怀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下联“登舟望秋月”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每当读到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诗,就会想起这位谢将军的旷怀。象谢尚那样的人,纵然肉体已化作尘土,人们却依然时时记着他;而象高力士这样的人,死后又有谁会追念他呢? 

      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上联说,千百年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采石之险甲江南”,作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翠螺山见证了多少险恶的战争,至今依然矗立在江畔;太白楼饱览了多少朝代兴衰的往事,依旧在蒙蒙的江南烟雨中勾起人们那份绵绵不尽的怀思。下联说,斯楼虽在,斯人已往,而他的诗卷却长留天地间。千载后重来,楼中依旧可见后人拜祭时奉上的美酒。因为大家知道,李白一生就爱好诗酒,所以来拜祭他,别的可以没有,却不可无诗,不可无酒。表面上是说酒不空,实际上是说,人民对李白的怀念经历了千秋万载,也不会消除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