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贝仕船员工资:女人血拼背后的心理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24:56

女人血拼背后的心理秘密


 

策划人小语

 

你舍得为自己花钱吗?So easy!老公总是说我乱花钱!看到这段对话时,女人们大多会笑而不语,彼此心照不宣。女人和购物,似乎天生就是一对姐妹淘。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估计90%的商店都要关门;如果世界上没有商店,估计90%的女人都会在家憋死。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对姐妹淘每时每刻都能和谐相处,有时候,她们更像一对冤家。比如,有些女人过于疯狂地为自己购买名牌衣服和化妆品;有些女人可以给丈夫买上千元的衣服,却只给自己买十几块钱的地摊货;有些女人手里攥着一把钱,愣是花不出去……这时,花钱不是一种爽快的享受,反而是种拧巴的“折磨”。

 

她们为何愿意在这种“折磨”中痛并快乐着?你是否知道,女人购物背后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心理专家说,“会”给自己花钱的女人幸福感更高,你相信吗?

 

故事1 从纯爷们儿到暴露狂的败家之路

 

讲诉人/琳漪,30岁

 

大家都说我败家,是,我承认。每次打开衣柜,我都能发现无数买后根本不穿的名牌衣服;拉开梳妆台,光用了一两次就扔在那里的眼影盘就有30多个。有时,我知道不应该买,可只要店员在边上说一句“真好看”,我就控制不住自己。

 

从我现在的打扮,你根本想不到,小时候的我又丑又像个“爷们儿”。

 

我爸和我妈是公认的俊男美女。在我家那一片儿,我妈就是美女的代名词。她一怀孕,就有无数人发出笃定的预测:“他俩生出来的孩子肯定好看得要死哦。”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我却丑得要死,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一脸丧气,一点不讨喜”。

 

因为丑,我妈打心眼里觉得我给她丢人。一直到12岁,她都固定给我剪“小丸子”头,说这样能遮着胖脸。而且,我妈不带我去理发店,都是她自己给我剪。后来我明白了,理发店对她来说是神圣的地方,她要在那里烫最时髦的发型,享受众人的赞美。如果带我去了,她就要接受质疑的目光和纷纷的议论。

 

我妈从没给我买过一条裙子,都是小衬衫、背带裤。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我一次次向我妈软磨硬泡,想买一件和同学一样的粉纱裙穿。终于我妈开了口:“期末考双百就给你买。”可等我美滋滋地抱着成绩单回家后,我妈却说:“还是不能给你买,人家穿上是小公主穿纱裙,你穿上,整个一小狗熊裹纱窗。”

 

上初一时,全年级的女生都流行偷妈妈的丝袜穿,我也偷。我妈发现后火冒三丈,当着三姨和表妹的面,逼着我把丝袜脱下来,然后嫌弃地扔进垃圾桶,还对我吼:“我的丝袜都是高级货!再说,凭你这长相,你配穿吗?”

 

从那以后,我对漂亮衣服基本上没有向往了。逛商场只逛运动装那一层,什么宽松、什么肥大穿什么,还特别爱穿我爸的大衬衫。到了高中,我变本加厉,头发剪得贼短,跟着男同学一起混,被誉为班上的“第一硬汉”。

 

高考后,我执意报了外地的学校。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个瞬间,我清楚地告诉自己:这个地方谁也不认识你,你不用再装爷们儿,不用再当“硬汉”。为了重新变回女人,我几乎把所有的生活费都用来买衣服和化妆品,钱不够了,就找各种理由管家里要。第一次化妆,从隔离粉底到各种眼影唇彩,我一下就买了8000多块钱的。我控制不住自己,仿佛不这么做,我就完蛋了!大一寒假我没回家,谎称要在这边打工,其实是去医院割双眼皮、做抽脂手术。当疼痛一波波向我袭来时,我竟然有着巨大的快感,十分享受面目全非的自己。

 

大一暑假回家时,连我妈都认不出我来。我穿着露胸露背的连衣裙,踩着高跟鞋,烫着大波浪,扭着进了家门。我妈看了我这副样子倒没说什么,只是第二天就把她的大波浪剪短了。即使我变成这样,她也以和我有着同样的发型为耻!那个暑假,我震惊了所有高中同学,也承受了我妈将近两个月的冷嘲热讽:“都是名牌管什么用啊,金子堆金子就是美?再贵,你不会搭配也是一个土字!”

 

我压根儿不想管她说什么,并一发不可收地买名牌上了瘾。工作后,我挣得不少,但基本月光。我把所有的钱武装在外表上,其他的一切都可忽略。我知道“美女”只是个泛称,是个女人就是美女,但仍然陶醉在店员一边叫我“美女”,一边温柔地为我包衣服的感觉里,以致于就算在淘宝能买到便宜货,我都不愿意省那份钱。

 

这样的我,是不是挺变态的?

 

专家点评 宫学萍(心理咨询师)

 

琳漪的妈妈是个典型的“自恋母亲”,在她看来,孩子不是人,连物件都不是,而是用来增加她的价值感的东西。琳漪的出生就像老天爷扇了她一巴掌,对于这个没法帮她“争脸”的孩子,她恨不得孩子根本不存在。妈妈不允许琳漪有自己的愿望,而是告诉她:你唯一要干的事就是遮丑。而且妈妈这么说时,孩子似乎不应该难受,谁让你长得丑呢?所以琳漪长大后,自身的价值感不是低一点的问题,而是负能量。她同样会用讨厌的眼光看自己:你为什么这么丑?如果你漂亮一点,妈妈就爱你了。于是她拼命花钱让自己变漂亮,买衣服,买化妆品,甚至整容,整个购物行为已经有一点强迫的意味。她这么做,无非是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看我,我都这么漂亮了,你可不可以喜欢我?这个“妈妈”不一定是现实中的母亲,而是她内心代表着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的那部分。

 

琳漪的“硬汉”举动是一种极端的逃避。本来女人是个多元的标签,代表着母性、善良、温柔、美好等等,但在妈妈眼里,女人是单维的,就分为两种:漂亮和不漂亮。在这个维度里,琳漪永远都是失败者,只好逃到另一个世界:我是个爷们儿,你不能说我了吧?一个人逃开自己的身份时,看起来是主动的,其实是悲伤的,因为她原本的身份抛弃了她,她没得选。所以当她可以选择回到女性身份时,会拼命打扮自己,想成为这个世界中成功的、有价值的一员。

 

琳漪所有的购物行为都是为了解开童年的心结,在这种心理下的消费毫无理性可言。她不是为了东西埋单,而是为了那一瞬间别人欣赏她的眼光埋单。如果琳漪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全面地认识女性世界的标签,或许她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欣赏自己,更加理性地消费。

 

故事2  总也花不出去的钱

 

讲诉人/小诺,32岁

 

都说女人爱买衣服,可对我来说,买衣服曾经是个很大的障碍。

 

这也许和我的“跟屁虫”生涯有很大的关系。我有一个大我4岁的姐姐。小时候,我穿的都是姐姐的旧衣服;读中学后,我所有的衣服都是姐姐挑选的。因为和姐姐读的是同一所学校,妈妈干脆把我的零花钱都交给姐姐保管和支配。

 

有了姐姐的照顾,我觉得一切都很省心,等去外地读大学后,省心就变成了窝心。开学第一个周末,同宿舍的女生去商场采购,买回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看着她们穿新衣服,我顿时心生羡慕。第二个周末,我带着几百元钱去商场,可面对款式各样的衣服时,我挑花了眼,看看这件,又放下那件,怎么也拿不定主意。那天,直到纸币被我捏出了汗,商场快要关门了,我也没把钱花出去。

 

大学第一学期,我一件衣服也没买,生活费倒是攒下不少。妈妈夸我懂事,我却觉得自己很笨。临近开学时,姐姐给我买了一年四季的衣服,整整8套。她担心地说:“姐不能陪你一辈子,你总要学会自己买衣服。”

 

回到学校后,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月必须花200元在购买衣服上。一开始,我拉上好朋友一起去买,她说好,我才敢买下。可好朋友属于娇小型,而我长得瘦且高,结果,她挑的衣服根本不适合我。于是,我打算自己去买衣服,看到喜欢的就打电话给姐姐,说清楚款式、颜色等特征,然后问:“姐,我挺喜欢的,你觉得行吗?”

 

“喜欢就买。”姐姐鼓励我。

 

可我还是下不了决心,在商场犹豫了很久,还是没买下那件衣服。我把心一横,干脆去了超市,甭管买什么,今天必须得把这些钱花掉。半个小时后,我拎着一堆日用品和零食,心里畅快了许多。那一刻我发现,花钱的感觉其实也很爽。

 

有了这种感觉,我对于花钱也有些开窍了。我用自己的方式,渐渐学会了为自己购买东西,但在买衣服上还是比较谨慎,会精挑细选、反复比较,得到朋友的肯定后才放心购买。但总算,我可以把钱花出去了。

 

毕业后,我拒绝了姐姐托关系帮我找的工作,离开家乡在外闯荡。我学会了独自面对人生,也变得自信起来。如今,我可以轻松自如地替自己和家人买衣服。想起20岁时的我,从攥着钱却花不掉的忐忑和不安,到终于成功为自己买衣服的过程,我忽然为此而感动。因为能够坦然地为自己花钱,是我迈向独立的第一步。

 

专家点评 宫学萍(心理咨询师)

 

生活中很多能力要从小学习,包括怎么花钱,怎么和钱相处。显然,小诺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差一些。她的生活被姐姐包办,妈妈也认同了这种方式,可以肯定,除了花钱,在其他很多方面,小诺也都是听姐姐的;在人生的很多其他方面,她也是缺乏主见的。当家庭中的某种功能被一个人过度承担时,另一个人在这方面的功能自然会弱化,小诺不会花钱,就是这样来的。

 

妈妈和姐姐的做法,看似是对小诺的照顾,其实是对小诺的挫伤,她们在用这种行为告诉小诺:你不行,你没有权利做。而从小被母亲忽视,只能当姐姐的跟班,也会使小诺的自我价值感比较低,长大后觉得自己“不行”。当小诺和姐姐分开后,她对于花钱的无力感就凸显出来,导致她就算规定自己要花200块钱,最后都花不掉,不仅因为她不会买,也因为她不敢买:我怎么能不经过姐姐的同意就花钱呢?

 

好在,小诺有独立的愿望,比如她拒绝姐姐给她安排的工作。有了意愿才有可能成长,行为也才可能发生改变,她在花钱方面的突破,正是她寻找自我价值感和独立人格的表现。

 

故事3  不按常理出牌的抠门女

 

讲诉人/美智子,28岁

 

没错,我就是传说中的大抠门儿,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家里数钱,毕生的梦想就是可以不动用银行里存的一分钱,最好时不时能搞一点免费的化妆品用用,从同事朋友那里捞几件漂亮衣服穿穿。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没有零花钱,想买什么也不敢跟父母要,因为就算是交补课费,妈妈都会说:“怎么又要交钱?”《裸婚时代》里,刘易阳有一句经典的话:钱难挣,屎难吃。真是说出了穷人的心声。我从小就知道没钱的滋味,所以长大后也特别舍不得花钱。

 

按说,我一个月收入有7000元,买一瓶几百块钱的护肤品,买一件四五百块钱的衣服,不算过分吧?但我就是狠不下心,护肤品都是100块钱以内的,而且不管什么杂牌子,只要不花钱,我都敢往脸上抹。朋友劝我,女人一过25岁就老得快,要买好的保养品。我揪心地看着自己的黑眼圈和大眼袋,犹豫许久,依然十分淡定地用着厂家免费赠送的、几十块钱一支的眼霜。大家都说我没救了,“就抠死你吧,看你留这么多钱干什么用!”

 

买衣服也是一样,如果在淘宝买的话,超过50块钱我就嫌贵;如果在商场,最好也不要超过200块。要是一次逛街花了超过500块钱,我就会用别的方法惩罚自己,比如不吃饭,不打车,势必要把这多花的钱给“找补”回来,要不然心里会特别生气。后来我练出了一个本事:逛街,就是“逛”,把商场里的衣服鞋子包包都看一遍,然后还不花一分钱,心里觉得特别爽,好像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算一算,我工作4年多了,没给自己置办过什么像样的东西,倒是给了父母亲人不少钱。有时想想,心里也觉得挺亏的。所以这半年,我拼命为自己花钱,500元的眼霜?买!800元的裙子?买!1800元的包?买!2500元的鞋子?买!这些举动简直闪“瞎”了众人的眼,都问我是疯了还是傻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转性了,就是觉得想买贵的,要不然心里不舒服。(当然冷静下来后的心疼也非常不舒服!)有时候,我就用2012的预言安慰自己:反正也世界末日了,攒这么多钱干吗?赶紧花了算了,干吗老抠抠缩缩地亏待自己啊?

 

不过,我可不敢跟家里人说自己这么花钱。今年年初我爸来广州旅游,见我两个月的水费花了差不多100块钱,直骂我浪费,还非让我搬家,说我租的房子太贵了。我说这里离单位近,上班就半个小时,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我爸对这个说法很鄙视,说我就是不能吃苦,早起一点怎么了,能省不少钱呢!哼,他就知道钱钱钱,一点不关心我的死活,他又不是不知道我整天熬夜加班很辛苦。我非常想对他说:“你只在乎钱,在你眼里,钱比我的身体重要,可我要是累死了,谁来挣钱呢?”

 

但这话我没敢说,我从小就怕我爸,他很凶的,在家说一不二。猛然间回想起来,好像就是从这件事之后,我一不做二不休,从小抠门儿变成了大败家。

 

专家点评 宫学萍(心理咨询师)

 

从小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对于金钱的危机感会很强,总觉得自己没钱,或者钱不够,要省着花。这样的人,对于钱的节衣缩食会低于她的实际拥有量,就像美智子,一个月挣7000块钱,却过着一个月挣4000块钱的日子。

 

但美智子所认为的穷,和她实际上穷不穷没有关系。一个人拥有多少钱,和她觉得自己有权利去支配多少钱,是两件事。从美智子和父亲的关系来看,似乎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随心所欲地花钱:要补贴家里、花多了会被家人责怪,等等。她一直在用这些理由压制为自己花钱的冲动。但,人的行为都是有一个维度的,如果压制得太极端,内心无意识的部分就会出来捣乱,在某一个时刻极度爆发。就像美智子,她的生活只有两种行为:要么我就忍,尽可能地省钱,最好不花钱;忍不住了我就爆发,把钱都花光才好,极度压抑和极度放纵的行为不定时出现。

 

这种行为的根源,来自她小时候是如何学习自我管理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要学习自我管理,但有些人是在爱的包围下学到的,有些人是在粗暴、缺乏关爱的环境中学到的。美智子就是后者。她的父亲非常严厉,由于经济条件不好,面对金钱的管理时,更是呈现出冷酷的特征。因此,长大后的美智子无法调和自我管理和自我关爱的功能,尤其在花钱方面。当她告诉自己要自我管理时,就失去了关爱自己的能力;当买好东西的冲动一旦出来,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死掉了。

 

父亲在广州的言行刺激了美智子,使她压抑多年的自我一下子爆发,才有了疯狂购物的行为。但这种关爱自我的方式是缺乏理性的,美智子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能量,学习如何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关爱中平衡。

 

故事4  不敢为自己花钱的女人

 

讲诉人/小玉 41岁

 

我的花钱史,可以总结成“四部曲”。

 

以前,我花钱属于“冰火两重天”,只要是老公、孩子想要的东西,花再多钱我都愿意买,但只要是我的东西,我却只会买最便宜的。老公的衣服鞋袜,我全在大商场给他买,都是成百上千元,我一点都不心疼;我自己的衣服鞋袜,大多是在地摊解决,买的时候还特别算计,有时几块钱还跟人讲半天价。朋友对我这种行为非常不解,有时还气得骂我“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应该用贵的、好的东西,要不然就不贤惠。

 

其实比起我妈,我已经好很多了。我妈很少给她自己买东西,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也都听我爸的。有一次她来北京看我,和我一起去超市。我买了橄榄油、排骨和海鲜,我妈就特别紧张地看着我,问:“你不等刘江回来吗?这种东西应该男人说了才能买啊!”

 

我和我妈都习惯了“男人做主”的家庭。在我们老家,女人的地位很低,过年过节的时候,好东西都放在桌上给男人吃,女人则蹲在厨房吃一些剩菜。我们都觉得好东西应该由男人享用,女人吃不吃、有没有都无所谓。

 

结婚后,我对老公很好,什么事都按他的意思做,可他还是对我不满意,老说我给他压力。后来,我们的矛盾挺大的,我也去找过心理医生。

 

自从接受几次心理辅导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在花钱方面起了变化。我不再用十几块钱的大宝,而是偷偷买了一瓶早就想要的雅诗兰黛,花了400多块钱。往脸上抹时,心里特别美,感觉特别好。不过,我不敢跟老公说实话,于是就跟他报假账,说猪肉涨价啦,菜又涨价啦。后来我一想,凭什么啊?凭什么我买点东西还跟做小偷似的?我也有资格用好东西的!于是,我故意把从商场买的衣服穿给老公看,而他居然没有怪我奢侈!

 

有时我也挺出格的,比如有次看见一条差不多一万块钱的项链,这个价钱已经超出我的经济能力,但我当时就像被灌了迷魂汤似的,鬼使神差地刷了信用卡。后来,我又买了一些又贵自己又用不着的东西,跟着了魔似的。

 

买了一阵后,我忽然醒悟过来,我傻啊,我买这些败家玩意儿干啥?要是买300块钱的衣服,能买几十件呢!从此,我对于花钱就比较顺其自然了。我会买自己喜欢的、质量好的衣服和化妆品,我有权利对自己好一点。

 

没想到,这样做之后,我和老公的关系反而变好了。他有一次感叹道:“再也不用对着你那张受气小媳妇的脸了。”我这才意识到,我之前的“无私奉献”,其实给了老公很大的压力,当我学会关爱自己时,对他也是一种解脱。

 

专家点评  宫学萍(心理咨询师)

 

有不少女性和小玉一样,经济水平没问题,却一直亏待自己。根本的原因是她们从小没有得到关爱,被家庭甚至是家族忽视,一直被灌输一个观念:你没有价值,你不能有自己的愿望,如果你有,就不是一个好女人。小玉的故事尤其明显。在男尊女卑的家庭中,女人的价值被否定,她们没有资格为自己花钱,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不配。这样的观念已经内化在小玉心里,所以她可以非常大方地给家人买很贵很好的东西,却自觉地给自己买最便宜的东西。

 

小玉不敢对自己好,只能以讨好、顺从、乞求的方式寻求丈夫的关爱,想让他扮演疼爱自己的“母亲”。显然,这样的心理投射是丈夫没有办法承担的,所以他会觉得有压力。小玉在接受心理辅导后,开始买一些好东西给自己,从象征的意义上说,这是件好事,说明她开始尝试关爱自己,放弃了原先渴望别人来关爱的愿望。当她学会自我关爱后,对于丈夫的不合理投射就减轻了许多,夫妻关系得以缓和。

 

金钱对于小玉而言,曾经像是一种权利,她之前不敢买好东西,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后来豁出去买奢侈品,并不是真的想要它们,而是想告诉自己:我配拥有贵的东西,我值这么多钱。经过一番自我确认后,她才找到对待金钱的健康态度:钱就是钱,不代表其他意义,可以用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不用靠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小贴士

 

如何花钱才是健康的享受关爱自己的感觉

 

有的女性会花很多钱去买一个包,不是因为她想要,而是她觉得如果不买,就会被人瞧不起,内心很恐慌;有的女性在感到受伤、沮丧时,也会选择大肆购买服饰和化妆品。此类行为的确有“自我哺育”的寓意,但同时,也有逃避问题的嫌疑。

 

健康地花钱,不是出于委屈、恐惧或考验对方,而是因为“我想要关爱自己”,所以买一个包、买一些化妆品、做一次美容,并且在这个花钱的过程中是享受的,享受用物质满足自己的感觉,享受关爱自己需求的感觉。

 

拥有选择的自由

 

有些人坚决只买便宜货,有些人坚决只买奢侈品,这都是不健康的。因为她们认为自己只有一种选择,如果尝试第二种选择,就会感到不安、焦虑、愧疚、难受。健康地花钱,不在于买贵的还是买便宜的,买多还是买少,而在于有选择的自由,而且一旦做出选择,就具备对这个选择负责的能力。我可以买贵的,也可以买便宜的,我可以多买点,也可以少买点;手里的钱是我勤劳勇敢挣来的,我配拥有它;拿这些钱去交换,获得想要的东西,我同样配这么做。不焦虑,不愧疚,能承担结果,不会因为花钱而讨厌自己、批评自己。

 

本刊观点

 

以前我们常常说,幸福和物质无关,其实不然。正如上面4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学会处理和钱的关系,学会如何花钱,不仅是种商业能力,更是一种心理能力。“我和钱”的关系,很多时候就是“我和自己”的关系的体现。能够健康地花钱,坦然地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女性关爱自我的方式,也是获得幸福感的一部分。

 

如果因为花钱而让自己感到不舒服、不可控时,不妨停下来看一看,你会发现,那些成长的痕迹或创伤赫然显现,正是它们,左右了你的观念。但你所坚信的那些对的观念,是真的对吗?省钱的才是好女人,真的是这样吗?女人不应该把钱花在外表上,真的是这样吗?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地告别昨天的自己的过程,学会不纠结、不拧巴地花钱,对于天生爱购物的女人来说,是一堂幸福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