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评论大陆政治网站:康有为:虚君一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09:15
转播到腾讯微博

 
看历史201109月封面
康有为:虚君一梦
本刊记者│何书彬
康有为精心设计了“虚君共和”理论,他认为,社会的进步只能是循序渐进的,中国只能变君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而不能急于实行共和。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包括其弟子梁启超在内,终无人再肯为“虚君共和”奔走。
辛亥年除夕的前三天,旅居日本的康有为在报纸上看到了清帝退位的消息,当时他刚刚游完箱根的玉帘瀑布归来,遂“感赋”一首:“绝域深山看瀑云,故京禅让写移文。玉棺未掩长陵土,版宇空归望帝魂。三百年终王气尽,亿千界遍劫灰焚。逋臣党锢随朝运,袖手河山白日曛。”
康有为的故国之思以及他对革命的恐惧,在这首诗中表露无遗。就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一直在为中国的渐进式改良做着最后的努力,但是这努力不仅没有起到丝毫效果,连他最得力的弟子梁启超也开始质疑他的做法,师徒二人的关系几乎恶化至分道扬镳。内外交迫的处境,使得康有为忧心忡忡。
十三年前,也是在日本箱根,康有为咀嚼了他平生第一次大失败。维新变法失败后,他逃往日本,住在箱根环翠楼,亡命他乡的无奈和急躁使他“不能入寐,夜走回廊”。(康有为,《明夷阁诗集》)
在年复一年的流亡生涯中,康有为的改良思想日益成熟,期间也曾看到一两次成功的希望,但是,当武昌起义以及随之而来的暴乱发生时,康有为那和平过渡到君主立宪的希望便被彻底打破了。
■“救亡”
1911年的夏天,康有为与梁启超再度在日本相聚。在一首诗的副题中,康有为这样写道:“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
但这份伤感又不乏愉快的心情很快就消弭于无形了,“大革命”的消息传来时,康有为痛心不已,他在给一位向他电告武汉起义的友人回信中说:“大变若此,忧心如焚,欲握管相告而不及也。武汉军初变,不能长驱北陷。以为政府陆海立凑,不日可扑,岂政府疑新军无一敢调,又无军械,并乏兵饷,故十余日不能出师,汽车又不能载炮,遂令各地响应,全国沸变。”
1911年11月,康有为作《救亡论》,发表他对时局的看法,在这篇文章里,康有为历数了革命将带给中国的种种危机:列强趁中国内乱武力干涉;地方割据,骨肉相残;旧政府全倒,新政府难立;工商业衰败,民生残破;战祸四起,生民遭受杀戮流离。
康有为还以外国革命的案例来说明革命会带来的灾难,法国革命带来的是大规模的杀戮,印度革命则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南美诸国革命后,每每因为总统之争让国家陷入内乱。对于美国革命,康有为认为它是成功的,但他认为那是因为美国革命发生时,北美殖民地不但人口很少,且来自英国的民主传统已深深扎根于社会,还有华盛顿等深具“公心”的领导人,中国与之相比,完全不具备这些条件。
康有为据此认为“共和政体不能行于中国”,稳定局面且使中国逐步实现民主的办法仍是君主立宪,他又举国外的例子说,英、奥、普、意、瑞典、荷兰等国在革命后,立宪既定,国会既开,莫不“复迎其故君为王”,甚至不在乎新国王来自“异族”,因为在君主立宪体制下,所谓国王,不过是一个虚衔,“而国民公会,实主内阁,以执其政。”
但是,在当时的激进舆论中,完全的君主立宪显然不见容于革命形势,康有为便在《救亡论》篇末,阐述了他精心设计的“虚君共和”理论,在这套制度里,君主通过世袭方式使国家得以延续,但实际上却像冷庙之土偶一样没有任何实权。至于由谁来扮演这个象征性角色,康有为认为可以是孔子的直系后裔,也可以是满洲皇帝。
《救亡论》写成,康有为投至上海广智书局,但在当时“举国若狂”的情况下,没人敢发表这篇文章。康有为便给革命派的领袖和他在国内的朋友一一写信,力促“虚君共和”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