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摩托车用品店:不跟一切人结冤仇,一切都作还债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41:50

特别提示:本文综合了净空法师的两篇开示,标题只是其中之一。本文转载自轻松学佛法www.qsxff.org,正文链接:http://www.qsxff.org/Html/?4202.html

 

 

一切作还债想 / 报仇


1 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对社会负责任。我起这个念头,整个社会都要学我这个样子,这个社会会不会安定?它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我们不能不懂得。

 

2 古圣先贤的教诲,虽是至理名言,但佛法的教诲,跟世间教诲不一样。譬如说世间法,“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是世间法,这一定要报仇,你不报仇,社会上人说你不孝。

 

3 你报仇没错,这事在世间法是应当的。世间圣人教导,如果这个人作官,他在任上,你就不能报仇。为什么不能报仇?因为他现在是公职,是替社会大众服务,你要报仇,社会上没有人服务,所以你这个仇不能报。

 

4 等什么时候报?等他哪一天下台了,那个时候你再报仇。为什么?他已经不为社会大众服务了,这时候你才可以找他解决私怨!可见得念念为社会、念念为大众的利益,这是世间圣人教大家的。

 

5 佛法怎么教?佛法教你决定不可报仇。为什么?报仇,你这一生报复他,来生他报复你,生生世世报来报去,没完没了,而且这个冤仇愈结愈深,所以佛不但教给我们不报复,他也表演给我们看。

 

6 你们在《金刚经》上读到,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把他凌迟处死。那个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歌利王用小刀,把他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这样处死他,他一丝毫的怨恨都没有,更何况报复的念头。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没有丝毫怨恨,没有一念报复之心。

 

7 有一念报复之心,我们是凡夫,我们必定堕落!“冤家宜解不宜结”,他对我报复,我明白,一切作还债想,我这个结到此地了了。结解掉了,来生再见面,大家欢欢喜喜!不跟一切人结冤仇,一切都作还债想,你看,我们这个心多清净、多自在!

 

8 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这是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这是诸位一定要晓得的!

 

 

欢喜接受别人的批评


1 世出世间法,我们要想做得有成就、做得很圆满,要不断地改进。我们是凡夫,过失缺点一定很多,如果能欢喜接受别人的批评,把过失缺点改正过来,我们就往上提升了。

 

2 说老实话,世间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第一种是诸佛如来,他没有过失,他是真正功德圆满。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何况我们凡夫?

 

3 第二种是自以为是的人。这种人刚强难化,他以为自己没有过失,绝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他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个没法子了!除这两种人之外,哪个人没有过失?所以我们自己要承认,自己的过失无量无边。

 

4 如果你没有过失,你今天怎么还作生死凡夫?既然当生死凡夫,那过失就不能够避免。有过不怕,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善人的最可贵处,就是懂得改过。

 

5 中国在历代帝王之中,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为什么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为当代与后世人所景仰、所赞叹?没有别的,就是他知过能改,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欢喜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改过自新,所以他成就一代的帝业。

 

6 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唐太宗身边的这些大臣,听到有人对皇帝作出错误的批评,就向他报告:“那个人的指责是错的,应当要受惩罚。”唐太宗不许可。大臣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你就想想,“贞观之治”是怎么来的?

 

7 他真有过失,你指责他,他感谢你;他没有过失,你偏说他的过失,他也能包容你,他不责备你,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面前说他的过失。他借鉴别人的意见来改过自新,所以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在古圣先王之中,没有人能跟他相比,这一点实实在在是非常难得!

 

8 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改过!别人纵然误会我们,也不必去计较,更不必去争论,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们对于别人的批评,要统统欢喜接受。特别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圆圆满满!

 

 

推荐阅读: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则故事

一念嗔心至少造出92种业障

一个嗔恨的念头竟换来躲不掉的果报

如何巧妙化嗔恨心为大福报

家庭矛盾使我没法不嗔恨不愤怒,怎么办?

了知魔业断除、不为魔业所害之六法

摧毁自私自利和傲慢之心的方法

傲慢心修行,死后投胎做了鳄鱼

学佛者,经常要随顺的有三种

修行中很可能会遇到的极其可怕的着魔

念上十亿本尊心咒来世还可能变为厉鬼或邪魔

这样的着魔令我们极难察觉!

如何判断修行感应是否魔境:大德对魔障问题的开示汇集

如何观察自身所拥有的福慧

毁坏善业功德的4种方式

学佛者切记: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众生投胎转世?

关于投胎转世者对前世生理特征继承情况的研究

哪些人能记得前世?为什么多数人都不记得?

人死后若有来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原来我们竟渺小得如此微不足道! 

如何面对附体、托梦、着魔等现象

夏坝仁波切降魔的故事

佛弟子修到能在空中飞翔能见佛形象是大成就吗?

检验自己修行是否进步的四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