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伊利沙伯医院图片:(1023)黟县[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0:58

(1023)黟县

   黟县景色

黟县是中国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徽州六县之一,,建置于公元前221年。地处徽州山区西部,黄山山脉西段横亘县境中部,三府尖海拔1227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盆地群山环抱,清溪南流。皖赣铁路和326省道横穿县境南部,218省道纵贯南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民居闻名遐迩,西递宏村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中文名称:黟县外文名称:Yi County别名:桃花源里人家行政区类别:县级所属地区:黄山市古徽州下辖地区:4个镇、4个乡政府驻地:碧阳镇电话区号:0559邮政区码:245500地理位置:安徽省南部、新安江流域面积:847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2007年末)方言:徽语休黟片黟县方言气候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著名景点:西递宏村徽州古村落、南屏古村机场:黄山机场(4D)火车站:最近的火车站是黄山站(二等站)车牌代码:皖J民系:吴越民系(江浙民系)行政代码:341023

目录

编辑本段简介

   黟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黄山西段横亘县境中部,三府尖海拔1227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盆地群山环抱,清溪南流。中部山岭为长江、新安江分水岭。岭北诸水为青弋江上源,岭南诸水为横江源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795毫米。矿藏有石煤、   

黟县

石灰岩、石英、瓷土、钒、铁等。   皖赣铁路和326省道横穿县境南部,218省道纵贯南北。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民居闻名遐迩,西递古村落、宏村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程氏宅、胡文光牌坊、西递清代居民建筑群、舒余庆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黟县

黟[yī]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总面积85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9.67万。建置于公元前221年,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之美誉。黟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田园风光迷人。陶渊明游历于此,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李白题诗赞誉“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因此,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黟县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0.403万公顷,山场面积7.0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3%。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686毫米,无霜期212-213天,适宜众多的动植物生长。茶、桑等农作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香菇、木耳、香榧等特产蜚声海内外。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黟县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原称黝县。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载:“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属障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黟县属荆国,后改属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丹阳郡,隶属扬州,黝县属丹阳郡。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黝县建广德王国,立中山宪王弟孙云客为广德王,鸿嘉三年逝世,无子继承,国遂废。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复以广德故国(黝县)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王,传子赤。王莽篡位,贬赤为公,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废,改黟为愬卤。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将原歙县划分为歙、休阳、新定、黎阳四县,加上黟县、始新共六县从丹阳郡分出,置新都郡,从此改黝字为黟。   晋灭吴,新部郡更名新安郡。黟县属新安郡。   隋朝改郡为州,开皇九年(589年)黟县并入海宁,属婺州。十一年复置黟县,属宣州。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设在黟县,领黟、歙、海宁三县。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十二年,歙人汪华据黟,称吴王,增置黟州于黟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黟县属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黟仍属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划黟县的赤山镇及其六乡和饶州的浮梁地置祁门县,次年,又划黟县、秋浦、浮梁一部分置石埭县。   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黟县属徽州。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为路,黟属徽州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四年改为徽州府,黟县属徽州府。直至清朝,沿袭不变。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黟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划归安徽省芜湖道。民国17年8月废道,直隶安徽省。民国21年,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3月,直隶国民政府皖南行署,8月,划属安徽   

黟县

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29日,黟县解放。5月13日,黟县划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1950年,将石台县柯村乡美溪乡,太平县的宏潭乡划入黟县,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9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黟县并入祁门县。1961年4月5日,国务院批准,复置黟县,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徽州地区,现为黄山市(原徽州地区)所辖。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全县公路四通八达,乡乡通车,总长599.6公里。   黟太公路于1988年10月正式通车。它是安徽省中部南北贯通线的组成部分,可缩短合肥、铜陵至黄山市的里程,连接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旅游区,既是安徽省重要的交通干线,又与华东旅游黄金带紧紧连接在一起,对我县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起重大作用。   位于黟太公路上的羊栈岭隧道,全长372米,高8米,宽6.5米,是我省第一条公路隧道,于1984年12月建成。   被誉为黄山市“生态第一路”的宏儒公路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设计施工并投入使用,从此缩短了黟县宏村至黄山风景区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间距。将以黄山为中心,各旅游景点穿珠成链,对我市旅游经济圈形成将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皖赣铁路于县城区外围13公里处经过,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近而不进;全县公路密度达66.5公里/百平方公里,两条省道(S326和S218线)46.7公里成“丁”字形穿过黟县,有县道161.5公里,乡、村级公路391.4公里,已实现了乡乡通油、村村通车。在我县境内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以干线为骨架,以县、乡、村道为支脉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新格局。我县的公路运输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境内有省二级汽车站一个,社会客运站7个,拥有客运车辆65台,其中专业旅游车辆12台(大中型12台),全县已有跨省客运线路5条,省内客运线路23条,县内客运线路24条,日发班车160多台次,可直达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和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古牛降等旅游景区。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概述

  2006年,黟县生产总值突破9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7千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1%和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亿元,同比增长46.7%;引进外资32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8.2%;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突破2亿元,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15.1%;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突破1.5万元,同比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600元,同比增长20.4 %。

旅游产业

  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2003年统计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1万,旅游总收入2.7亿元,超过全县GDP的50%。黟县目前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桃花源里人家----西递、中国画里乡村----宏村,均属4A级旅游景区。已开发的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景区有:菊豆的故乡----南屏、神奇的八大家连体建筑----关麓、古黟风水村(舒秀文故居)----屏山。另有旅游景区:徽州第一木雕楼、塔川秋色、木坑竹海、晚清名妓赛金花故居、陶渊明后裔居住地陶岭村落、宏村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等。正在招商开发的主要景区   

黟县

有:五溪山自然保护区、西递古石窟群、鸳鸯谷、十里桃花长廊等。

丝织业

  茧丝绸产业是黟县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从一个镇办集体缫丝厂起步,二十年后,黟县已发展有桑园4.5万亩,年产鲜茧2000吨;现有规模以上缫丝企业两个,年缫白厂丝400吨,其中华盛丝绸集团的生产规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个规模以上捻线企业,年产捻线丝260吨,名列安徽省第一。茧丝绸产业总收入达1.5亿元以上。

农副产业加工业

  黟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是其中以生产糖水板栗、箬叶、微菜干、竹笋罐头等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县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产品,也从手工作坊里走进大型超市。黟县的茶叶制作久负盛名,其中以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等品种尤为出名。黟县泗溪的香榧是省级名优产品,其中米榧和和尚榧尤受游客欢迎。

旅游工艺品生产产业

  黟县旅游工艺品产业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步壮大的。从最初一家一户的简单手工制作产品,发展到拥有金星工艺品厂、黄山市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和黟县旅游商品开发中心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目前大小加工企业有上百家,其中文房四宝、木雕、砖雕、石雕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黟县正逐步成为华东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贸易集散地。

其它产业

  黟县机电、玩具、木竹等产业起步较早,基础雄厚。轴承、长绒玩具、高性能磁材、小型茶机等产品已形成规模,产品在省内影响较大。黟县竹材胶合板厂,是我国生产竹材胶合板较早的企业之一,其生产技术至今仍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编辑本段土特名产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   

黟县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具体制作: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食桃

  黟县民间,每年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遵照习俗蒸“食桃”,食桃是用优质籼米掺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机成米粉,如用石磨研粉更佳。然后用水和粉,揉成粉团,压入模中成型,蒸熟即可食用。食桃模多用枣木、桃木精制雕刻而成,外形为桃的形状,上面图案各异,有麒麟送子、寿星福星和元宝等。食桃冷却后浸入水中,久存而不变质。食桃(又称米果),食桃选用优质籼米并渗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机成米粉(古时是舂粉或磨粉),用水和粉,揉成粉团,压入形状各一,大小不等的“食桃模”,食桃成型用劲打出再放入锅中竹扁上,蒸熟即可食用。一时吃不了,等其冷却后浸入水中,每五、七天换一次干净冷水,冬季不易变质。   食用方法是,可整个烘烤吃,也可切片用肉丝炒,鸡蛋炒,虾米炒以及青菜炒。其味鲜美,耐饥饿。古时黟县人外出经商,多带食桃。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碧阳镇

  碧阳镇地处黄山南麓古黟盆地,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的轴心地带,距黄山风景区仅40余公里,是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25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5万,其中常住人口4.1万,流动人口0.4万;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   作为黟县的工业重镇,碧阳镇始终把发展茧丝绸业、旅游食品加工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已建成规模以上企业8家,年产值3.6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被列入省“861计划”的黄山旅游商品工业基地,现入驻企业19家,总投资已达2亿元。作为该基地项目规划新区之一五东殿工业新区项目也已正式启动,一期投入1500万元,征地750亩,年内将完成园区规划和征地工作。今后,碧阳镇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将该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碧阳镇以市场经济为杠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创优为先导,坚持围绕旅游办农业,立足效益抓调整,重点发展生态型、观光型和科技型等新型农业产业项目。现已初步形成蚕桑、水果、茶叶、紫竹、蔬菜、优质油稻等6大颇具镇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其中蚕桑基地面积15000亩,水果基地面积2000亩,高效密植茶园面积2500亩,紫竹基地面积1500亩。   

黟县

蔬菜基地面积500亩,水田面积27000亩。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正向全镇辐射形成。   碧阳镇以发展第三产业和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立足“世界遗产”、“世外桃源”两大优势,围绕“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开发城区旅游项目、加快县城东扩西延”三个方面,推进城区深度开发,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充分发挥县城辐射牵动作用,该镇先后完成教育、卫生、文体等一批公益设施建设和镇区道路改造及亮化、美化;并成功实施了城西新区、马道路、翼然路、过境公路等旧城改造项目和黟县宾馆、中城山庄扩建等旅游接待设施项目的建设,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小城镇功能日臻完善。   碧阳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迷人,境内尚保存着数十处古街、古桥、古渠、古井和近800余栋明清古建筑。其中迷宫式古建筑群南屏是《菊豆》、《大转折》、《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的拍摄地,俗称为“中国影视村”;关麓“八大家”宅体相通、造型精美,实为徽州古民居所罕见;三国古战场淋沥山徒壁悬崖,山清水秀,又有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之意境;桃花源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区风景优美,特色鲜明,区内的五里、深冲两村还被授予“全国文明生态示范村”称号。碧阳镇正努力发挥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改善旅游接待设施,真正让旅游牵动战略为碧阳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如今,碧阳镇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争当崛起先锋,共创和谐碧阳为己任,立足“工业强镇、农业富民、旅贸活市”的工作思路,负重自强,开拓创新,为实现碧阳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不懈努力。

西递镇

  西递镇原名东源乡,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1998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递镇。西递镇位于皖南黟县东南部,处于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经济圈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外交通便捷,距县城仅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递人民紧密结合镇情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不动摇,历经改革开放之初的“农业稳镇,旅游活镇,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到开展旅游二次创业,实施“旅游强镇,蚕桑富民,打造名镇名村”的工作目标,再到主动融入黄山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倾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镇”,全力构筑“国际乡村旅游重镇”的宏伟目标,形成了旅游和蚕桑两大支柱产业,实现了镇域经济一次又一次跨越。   经济概括:近年来,西递镇依靠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制订了以农稳镇、以旅兴镇、以商活镇的战略方针,全力打造“国际乡村旅游重镇”。2009年西递镇全年财政总收入1502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6352万元,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6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5元。   旅游业是西递镇的支柱产业。自1986年以来,西递村依托独特、   

黟县

珍贵的古民居资源大力兴办旅游业,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接待了江泽民、乔石、朱镕基、连战、安南、泰国王储等一大批中外领导人和中外媒体来访,相继荣获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前十名、中国首份“名村排行榜”魅力指数全国第七等一系列桂冠、“全省首批文明小城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诸多荣誉称号。   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西递古民居建筑群,西递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得名;又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西递始建于公元1047年,至今有960余年历史。西递古村落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   自然景观:   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徒壁悬崖,碧水深潭,香雾缭绕,幻影无穷,使人恍若身临仙境。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鸳鸯谷秀在其表,美在其中,是集山水风光融生态资源为一体的自然景观。   燕山自然森林公园,距西递古民居1.5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山中有黄山松、银杏、红叶桂木、香果树等珍贵名树,有古松树、古枫树、古檀树等百余棵,山中还有画眉、相思鸟、百灵鸟等珍奇。燕山奇崖怪石引人入胜,在此构建度假山庄,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燕山林区风貌,俯瞰西递古民居全景,又能体味一下这里的山寨生活。   特产:   腊八豆腐:外观圆状,中凹一宕,皮呈赭黄,其味咸中带鲜,鲜中蕴甜,甜中含香,甚是可口,具备不易变质,随吃随取的特点,去皮雕心,外拭麻油,可款待上宾。   西递翠眉:是一种高质名优茶,制作考究,采用高山茶叶,全部工序手工制作,外观朵形、嫩黄,闻之清香,曾获世界茶叶博览会银质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勤劳质朴的西递人民用心血书写出了一幅恢弘壮丽的画卷,用汗水构筑了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内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西递,已经从昔日不为人知的皖南乡村逐步发展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名镇,并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古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迎接明天的朝阳。今天的西递人民,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构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县委、县政府“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黄山市大发展、大开放的战略机遇,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大乡村旅游,做强农业产业,在构筑国际乡村旅游重镇上做大文章,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宏村镇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   

黟县

,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宏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乔石、朱镕基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陈复礼、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进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   宏村已于2000年11月30日在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30日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2003年3月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2003年7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4A景区,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特色:民间故宫(承志堂)山水结合之典范(古水系) 南湖书院手工竹艺品   交通状况:宏村距屯溪64公里,距黟县县城10公里,从县城至宏村班车票价2元。    主要景点:月塘、南湖、承志堂。    游程建议:可与黟县县城碧阳、西递、南屏村并作一日游。

渔亭镇

  渔亭镇位于黄山市西部,黟县、休宁、祁门三县交界处,是黟县南大门,距离县城13公里,距离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仅40公里,离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10余公里,慈张公路、皖赣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与道教圣地齐云山接壤,西与国家级森林公园──牯牛降为邻,黟县火车站座落境风,素有“七省通衢”之美称,是皖南商品重要集散地,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   渔亭镇面积69.3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1个居民队,2681户,11159人。山场面积804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9%,耕地面积10400亩,其中水田6150亩,茶园6000亩,桑园1500亩。

洪星乡

  洪星乡位于黄山市黟县中西部,属长江支流---青弋江水系源头,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31个村民组,总人口5100人,其中农业人口4800人左右。有林地13.9万亩,林业用地16.9万亩,森林蓄积55088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人均山场面积30亩,毛竹林6亩。年降水量1708毫米,年均温15.8摄氏度,无霜期218天。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树木种类繁多,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有广泛分布。全乡交通状况良好:黟七公路、黟宏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同川、杨林两条道路拓宽工程已完成、黟七线改造工程、至各村组有机耕路连接正在实施,方家岭隧道即将贯通;国际互联网络、移动、联通均已开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视、电话覆盖全乡。

美溪乡

     

黟县

美溪乡位于黟县西北部,距城41公里,南邻祁门,北接石台,居于洪星、宏潭、柯村等山区四乡中心。全乡共辖四个行政村,24个村民组,农业总户数986户,人口3813。境内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全乡现有水田3089.6亩,旱地526.9亩。山场88000亩,森林覆盖率为76%。农业主要经营项目:林、茶、粮、猪,加上近年蓬勃兴起的蚕桑、食用菌、中药材、果品业在农民收入中开始占有一定的比重。2004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30元。   (一)旅游潜在资源   本乡地理呈喀斯特地貌特征。境内峰峦叠翠,溪流飞瀑;深冲大坞,环境清幽。拥有打鼓潭瀑布、牛鼻坑风光等一批景点,更兼竹林里人家、大河竹筏和古水车一类的村俗文化,可资开发“山区河道漂流”,“高山洞穴探幽、探险”和休闲、度假等旅游观光项目。因地理区位偏僻、封闭,这些天然旅游资源长时期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二)生态农业及旅游产品开发前景   本乡山地资源丰富,可规模开发种植绿色食品如天然无公害有机茶园、高山蔬菜、发展中药材种植等;利用小杂竹、小杂木、奇花异草制作盆景、根雕、草编、竹编各种旅游工艺品。      

黟县

(三)地域特征、优势企业及名优土特产品   该乡位于著名的黄山西麓,素有黟县“小桂林”、太平湖畔的一颗明珠之称。境内林木荫蓊,溪水透莹,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高品位纯天然资质。境内平均海拔500多公尺,全年平均降雨量1750mm,无霜期210天左右,年平均温度15ºC。四季明显,空气湿润温差大,农业环境清新、净洁。盛产木材、毛竹、茶叶、香菇、笋蕨、谷物、油料,生猪、蚕茧等;加工业产品有石灰、碳化砖,各种仿古桌椅、茶几家俱,节日糕点食品,野生苦丁茶,健身药用系列蛇酒等。   (四)投资环境及招商项目      

黟县

近年来,该乡致力优化发展环境和生态建设,先后建成乡政府所在地柏油马路、美溪口商住楼,初步完善了供电、供水和通讯等一大批现代集镇基础设施,尤其贯穿境内的省道黟七公路正在实施拓宽、浇油改造,将使该乡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和优化。黟县县委、县政府在确立以旅游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同时,将美溪乡作为集镇建设和开发山区生态旅游的重点,并实施以开发美溪“小桂林”山水风光为主,带动柯村乡“红色”旅游,辐射宏潭乡五溪山自然保护区,形成“山外看文化,山里看生态”的格局,使之成为古黟旅游后续发展基地。与其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质朴纯美的人文景观,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及巨大的市场空间。除系列开发生态旅游项目,还可以利用深冲大坞、林间湿地等自然原生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发展种植珍稀森林植物如各种可食性孢菇和天麻、灵芝、人参等名贵中药材、兴办盆景、根雕园,开发高山小水电等绿色环保企业。政府愿以空前优惠的招商政策诚邀一切仁人志士、商界朋友参与投资开发,互利互惠,联手发展,共铸美溪生态旅游第一品牌!

柯村乡

     

黟县

柯村乡位于黟县的西北部。全乡8个行政村,总人口6399人,总面积87.79平方公里,林地11.08万亩。境内森林覆盖率81%。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2004年财政收入60万元,人均纯收入1948元。境内有皖南第一个红色政权——皖南苏维埃,有革命先辈方志敏同志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来到皖南红色苏区进行革命斗争指导苏区工作留下的大量足迹;柯村乡将以红色旅游和生态建设为抓手,打造山区一流的旅游生态环境,逐步建成以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的山区生态旅游经济强乡。

宏潭乡

     

黟县

宏潭乡位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黄山景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西北部,是青弋江发源地,国土面积127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1591户5607人,山场面积17万亩,耕地5800亩,茶园3643亩,桑园1920亩。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是一个以粮、林、茶、桑兼作的山区乡。盛产五溪山牌毛峰茶、宏潭豆腐乳、灵芝、食用菌、笋干等农副特产品。青弋江上游茶溪河、清溪河分别自东西北部流经我乡。境内群山叠翠,溪流纵横,田、林、竹、桑、茶园相间,空气环境优越。乡内尚存部分古亭桥坊、祠堂庭院及古墓,为明清初时遗留的古建筑文物。 .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体;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4张)

开放分类:
地理地名安徽地质安徽省
我来完善 “黟县”相关词条:
绩溪县镜湖区徽州屯溪泾县石台县休宁县祁门县岳西县歙县徽州区黄山区旌德县绩溪县 镜湖区 徽州 屯溪 泾县 石台县 休宁县 祁门县 岳西县 歙县 徽州区 黄山区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