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肉叉烧包电影:耳穴位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2:21
【引用】杏林润雨 的穴疗真经密传+消渴穴——诊治、预测糖尿病的经外奇穴+右少海穴治疗顽固腰痛  2010-12-23 10:59:0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舍得《杏林润雨 的穴疗真经密传+消渴穴——诊治、预测糖尿病的经外奇穴+右少海穴治疗顽固腰痛》
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原文地址:杏林润雨 的穴疗真经密传+消渴    原文作者:舍得
jdsgx 的 穴疗真经密传(藏引)
人体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
大椎尾闾通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
开心活关前后心、神阙命门先后天、
点拨带脉通左右、秘法治病九穴先。
注解;
通阳的主穴即是大椎穴、此穴可贯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
尾闾是内功修炼的一个关窍、其部位就在腰阳关附近、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必须经过的地方、
故阳气最易至此最易受到阻滞、凡疲劳或阳气不足者多先在此处特别酸痛、
百会穴是所有阳气的交会点、是升阳的第一大穴、而涌泉穴是虚阳上聚的速降首穴、{可使虚阳下降则阳气真火更顺利上达。
心脏的反应点在心腧、肝脏的反应点在肝腧、胃的反应点在胃腧与膈腧、肺的反应点在肺腧、肾的反应点在肾腧、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腧腧、癌症的反应点在膈腧。
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 ----- 足三里、                                头痛    -----卤会
伸展一切经脉----- 申脉、                                  鼻病    -----风门
一切筋病 -----   承筋、                                      尿多   -----小指第一关节、
一切骨病   -----   绝骨、                                     更年期----- 隐白
一切疹病   ----- 百虫窝、                                   咳喘 ----- 定喘
一切主升   ----- 百会、                                       胆囊炎-----胆囊穴
一切主降 ----- 涌泉、                                        面瘫     -----牵正
内外伤     ----- 承山                                             阑尾炎----- 阑尾穴
血压     ----- 三阴交                                             中风    ----- 悬钟
经验四穴;
血海领血超、膻中气可消、命门阴阳论、全身在大包。
独特穴位诊疗;
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     男科病亦有反应、
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胸腔有病的人膻中一定有反应、
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脘有反应的、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
便秘大肠腧附近多有错位、
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如果环跳也有压痛即可确诊。
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
胃肠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印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太阳、风池、头维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多一次治愈。
中府穴是肺经病变的反应点、
坐骨神经痛在天宗附近有压痛、
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
呃逆点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泻便秘取天枢、
女人肩背酸痛取附分、膏盲、
男人肩膀酸痛取天柱、肩井、
肩胛内上角对肩周炎有特效的、
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
结肠炎在章门有压痛、
胃溃疡在足三里下2寸及梁丘穴有反应、
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漏谷、阴凌泉穴有压痛、
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有压痛、
胆道病在胆囊穴和外丘穴有反应、
阑尾炎在阑尾穴有反应、
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足三里下三寸有反应、
{以上的反应点在同侧}。
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胃肠痉挛大多在5--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
中药火灸
火灸是一种集传统中医火灸与本人经多年临床摸索的经筋平衡法而推出的特殊推拿点穴手法与一体的新型疗法,它不仅运用了灸疗的经络热效应作用加之特殊推拿点穴又综合中医的贴敷法,再加上多年研究的药酒配以人体几个关键部位--头、足、腰骶尾闾、颈肩上背部、肾区及腰骶部、腹部肚脐膝关节。通过手法推拿点穴、疏通。然后点燃药酒,通过抓酒火,控制酒火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将药气在酒火的作用下进入人体经络当中、借助医生手法的渗透力使药物成份通过肌肤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激活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免疫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药火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运用火灸技术的补泻作用,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以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
2、温通经脉--- 驱散寒邪,寒者喜温,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火灸疗法通过逐渐加温,可使热力达到体内深层,敷药后达到病灶,温气而行血。因此,本法具有良好的温通经脉,散寒除湿。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滑。火灸为温热刺激, 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差,补中益气---“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火灸对气血运行能起到“推而扬上”的引导作用。如:温百会穴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5、回阳救逆---火灸法治疗疾病有回阳复脉之功,临床上对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证候,用火疗灸技术治疗,能达回阳救逆的功效。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人以阳气为本,得其所则体强而寿彰,失其所则体弱而寿天。火灸能温阳,如用足三里、关元、神阙、大椎等穴位,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保健治病,延缓衰老,强身益寿之功。
中药火灸的功效
火灸疗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手法加药酒在酒火的作用下对人的肌体进行理疗,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养生、美容 减肥的功效。
火灸的独特功效,为大量的临床所证实,主要表现在: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活化全身细胞,激活全身机能;祛除体内风、湿、寒、热、毒等。它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特别是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有特殊疗效,是日常保健的首选方法。聚休闲、保健、美容、塑身于一体。
中药火灸应用范围;
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对失眠多梦、神经衰弱、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间盘病、四肢麻木、静脉曲张、腰肌劳损、肩背酸痛、风湿、类风湿、胃胀胃寒、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妇科炎症、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前列腺炎、肾虚、手脚凉等效果显著。
传统中医火灸疗法,又称火疗、灸疗、灸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堪称世界医学中的一朵奇葩。《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扁鹊心法》亦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空间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火灸疗法,是集传统中医火灸与空间按摩手法于一体的新型疗法。以我们经络堂自己精心研制的药酒为原料,以人体的几个关键部位——头、足、尾闾、颈肩上背部、神阙、膝关节等为治疗重点,以畅通人体空间、推动能量运行、改善功能、祛除疾病为目的。
治疗时,按摩师首先对治疗部位进行按摩、疏通。然后,点燃药酒,通过抓火,控制火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将火作用于人体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关键部位,借助酒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味和热,借助按摩师手法的渗透力,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作用。
火灸的部位通常有头、足、尾闾以及右肩胛。火灸头部,可以打通人体能量通道,为体内的能量运行寻找通路。火灸右肩胛,目的是开通人体的外焦通道,加速体内能量与外界的交换与更新。火灸足部,目的是增强推动力,促使体内能量由下向上运动。火灸尾闾,能够启动人体的原动力,启动人体的能量储备。还有一些其他的部位,比如肚脐、大椎等,视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火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根据部位的不同,接受火灸治疗时,可仰卧或者俯卧,要放松身体,放松大脑,放松心情,以配合治疗。不必担心火会燎伤皮肤或者点着头发,按摩师均经过严格培训,在接触被治疗者时,已经将手上所带的大部分火扑灭,只是借助适当的温度。如果感到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可以与按摩师沟通,以便按摩师及时调整。单项治疗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火灸头部后,可自然晾干,使药物漫漫渗透并得以吸收,以加强疗效,也可使用电吹风吹干。天凉时,要注意头部和颈部保暖,以免受风寒。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补充水分。
严重的皮肤病患者,如牛皮癣、疥癣、红瘢狼疮,以及体力极度虚弱者,不适合接受火灸疗法。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效果不同,慢性病、疑难病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治疗。临床实践证明,这种疗法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稳定,可称得上是 “绿色疗法”。
经筋平衡点穴疗法
本疗法是在传统经筋学的技术上,结合现代医学,中医理论基础、结合神经反射学、人体解剖学、中医经络学为指导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研究,发现了经筋、肌筋、神经、血管骨之间存在的特异关系,使慢性疑难病的治疗简单化、快速化,只要患者一说症状,马上就知道病根在哪里,省去了不必要的检查,本疗法以特殊手法点穴、理筋为主临床配合脏腑指针点穴、药罐推刮、火灸、药泥热灸疗法、自动发热膏药、透骨灸、经筋推拿膏、罐灸、火酒推经、无痛刮痧、足底罐灸、脚穴诊疗、不打针、不吃药、鼻炎不治鼻、头痛不治头、腰痛不治腰、腿痛不治腿、脚痛不治脚、胃病不治胃.....专治病根,采用特定手法(不按摩)疗效可以立竿见影。当面止痛,患者马上信服你,在病根处外贴药磁灸或药泥热灸外敷持续治疗,达到彻底治愈之目的。由于注重病因治疗,所以远期疗效好。本疗法为纯绿色疗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对身体进行整体调理,从而达到健康调理养生的理想效果。
通过上述方法的调理可以快速平衡体内的风、寒、暑、湿、燥、火引起的各种症状,使其由于经脉气血循环不畅引起的经脉的瘀阻畅通、气血运行正常.。
运用独特的经筋平衡法进行调理、见效快,时间短无任何副作用。
本方法对胃肠功能紊乱及身体於阻导致的肥胖有明显效果、如四肢肥胖、大肚子、腰部赘肉、臀部赘肉、肩背肥厚及全身肥胖等有特殊效果。
同时对头痛、失眠、颈肩痛、心烦胸闷、由寒大引起的胃胀满、胃寒、痛经、经期紊乱、闭经、经量多或少、手脚凉、宫寒、及各种颈颈肩痛、肩背劳损、风湿痛、肩周炎、腰肌劳损、增生及各种腰腿痛的调理有显著效果。
经筋平衡调理的病因病理机转浅析
1.外界异常气候变化因素正常的外界气候,俗称正气。异常的外界气候,称为“六淫”,即 风、寒、暑、湿、燥、火,皆可成为致病的邪气;以风、寒、湿三邪致病者最常见、其中毒邪.是经筋病的最常见致病因素。
机体遇寒,首先毫毛收缩、络脉收缩,随之肌筋收缩。寒邪不去,肌筋挛缩不解,发生“筋结”性疼痛;久结之肌筋,成为“结块”,可触到其结块的变化形体,经筋病症患者,对异常的气候变化比常人敏感,称为“阳虚”素质;遇上寒邪,卫气受伤、肌腠闭塞,体内气机枢转失调,内邪比热,热气蒸腾,出现全身不适、舌红口干脉数,通过揭闭疏筋理腠,起到解郁泄热作用,把病症治愈。
2.外界大学作用因素外界力学作用,如挫、擦、换、碰、撞、击等作用于机体筋肉,轻者致不同程度的肌筋受伤,发生“瘀积”为患;严重者,损筋削肉,以致骨折或损及脏腑。是常见致病因素,也是肌筋病的常见致因之一。
3.机体自身动态活动的动、静力学因素机体于空间活动,离不开肌、筋、膜、带的参与。任何肢节、肌筋的活动,都具有活动量度及方向性等的生理因素制约凡超越生理性负荷的活动,皆可成为肌筋膜带的致伤。
肌筋膜带的机体活动过程,牵拉应力线“超阈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便可导致“应力点”的损伤,而形成经筋病灶点。由于损伤后的病灶点具有疼痛性反应,机体为了减轻疼痛产生“制痛”反应(现代医学称为保护性反射);“制痛”反应,导至继发性损伤。因此,好筋损伤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尔后由面的一维向多维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系列的形成。
经筋病灶点、病灶线及多维化的经筋病变系列,属干机自身活动过程发生的病变,俗称“内伤”或自伤性疾患;多呈现隐性损伤形式,与外伤性疾病具有性质上的区别。“内伤”性和肌筋病症导致气滞、血瘀,产生经筋病症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从而;临床上表现经筋病症的特点。
经筋属于十二经脉的皮肉筋腱系统组织结构,经筋病侯多属痹症,“闭而不能百病始生”。运用经筋疗法治疗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查灶烦琐,治疗针对不准确,没从病因病根入手,治标不治本,治筋不治骨,哪痛治哪的缺点。
经筋平衡疗法的特点:
1.经筋病症的一般症状表现以酸胀、重滞、困倦、疲乏、发麻、痹痛、乏力感,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主要常见症状。
2.特殊症状经筋特殊症状,系指经筋病变形成的筋结病灶点,产生对机体的恶性刺激,以及挛缩的筋性病变所产生的累及性,及累及演进性、隐蔽性、收缩失均性、症状类似性、牵张性、牵涉反应、疑结性、压迫性等的临床症状表现。
(1)筋注疲劳综合征:乃肌筋广泛性挛缩导致全身性重度疲劳感,伴头晕头痛、情志异常、
失眠多梦或嗜眠、纳呆及胸腹不适等;但临床化验及有关检查均呈阴性的病症表现。
(2)筋性眩晕:由于肌筋收缩失均衡所致,尤其是头颈部的肌筋伸缩失均,致便患者感到
头眩及摇晃感,但无旋转性晕感,检查可于头颈部查及广泛性的筋结病灶,以消灶解结
施治,速获病症消除。
(3)筋性视力降低及阵发性朦视:由于眶膈及颞筋区的肌筋挛缩,导至患者视力降低或阵
发性蹑视,好发于青少年。眼科检查无特殊发现。用理筋法施治,可获临床治愈;但需自我调治,始可根治。
(4)筋性类似病:由于筋结病灶与脏器位置重叠或产生牵涉反应等,导致经筋病变的临床症状,酷似脏腑病变表现;但脏器的临床有关检查全阴性,经筋科称之为筋性类似病。常见者有:筋性梅核气、筋性类冠心病、筋性类肝胆综合征、筋性肝郁症、筋性类胃痛、筋性类肾绞痛症、筋性类类风湿关节炎等。
(5)气病中的筋性病变:中医所称之肝气郁结而胸胁苦满,及肾气亏虚所致的腰酸腿软,
皆可于相应部位查及肌筋器质病变并存,称为气病中的筋性病变。用理筋法施冶,收到气与筋病同功的疗效。
(6)隐筋症:即隐蔽的筋性病变,导致临床的疑诊误诊者。隐筋症是目前临床医疗的多种难治病,及病因未明疾患的致因之一。例如,肋端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证(CFS)等。识别隐筋症具有现实意义。
(7)筋凝症:指肌筋长期挛缩形成固结的病征,类似现代医学的肌凝块症等,常见于颞肌、岗上肌、岗下肌及小腿的肌筋等。临床出现相应的局部锐酸症状及结块体征。
(8)筋性累及症:包括筋肉系统病变自身累及,筋肉系统累及其他系统,和其他系统病变累及经筋等,多重内涵的病症。例如,颈侧属少阳经肌筋挛缩的病灶可累及头面部及肩臂,出现少阳偏头痛及肩臂综合征;痛胸的足太阳经筋病变,可形成“心胸相引”症; 臀部足少阳的筋挛结灶,可累及腰腿肌病症表现的临床证候;腰源性腹痛,常可查及腰部的筋结病灶。
筋肉系统病变累及其他系统病变的发生,则表现出筋性病变与受累及性病变并存的相应表
现。它是经筋学科揭示出机体因素致病的一个新课题,在临床上运用综合消灶、系列解锁的
舒筋方法,治疗脏腑病变、神经性病变、心血管病变等,疗效特殊(详见临床叙述)。
其他系统病症发生累及经筋系统,经筋病症临床症状出现,是经筋学科注重的课题之一。经筋学科侧重于通过舒筋来获得对经筋系统以外的病症的良性反馈疗效。例如,精神疲劳导致的筋性疲劳,经筋科通过舒筋疗法手段,获得精神疲劳与躯体疲劳双解的功效;它比药物消
除疲劳的疗效稳定、巩固。
(9)筋性后遗症:指中风后遗下的单纯性肌筋病症。它同脑病与偏瘫并存有区别。单纯的筋性后遗症,用理筋法施治,疗效满意。
(10)冷感与“冷症”:经筋局部性病变导致的气血阻滞,使患者觉得患部冷感,称为冷感;广泛性伤筋导致机体气血运行失常以至虚弱,患者出现全身性温度降低,你为“冷症”。冷感与冷症,皆是肌筋病变常见的一种类型。
(11)筋性紧张综合征:广泛性的肌性、膜性劳损,导致肌筋挛缩反应,加上病者对反应的敏感,临床上匣可发生筋性紧张综合征。例如,骨骼肌紧张综合证、紧张性疼痛等。据称,美国约有3分之1的患者,患与紧张相关疾患(SRDs)。由此可见,肌筋性紧张证候,在人群中相当普遍。
(二)、经筋病变阳性体证表现特点
经筋学科将经筋病变阳性体征称为经筋病灶,将阳性灶检查方法称经筋查灶法。
1.经筋病灶特点(概述)经筋病灶,同经筋组织成分、结构、原状、所处部位、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机体状态等密切关联。
经筋病灶的病理基础是“筋结”为患。其形证常分为四个类型:病灶点、病灶线、病灶而及多维性病灶。
(1)病灶点:好发于肌筋的“左右尽筋上”、成角点、交叉点、摩擦点、受力点、小骨粗隆、骨游离端、关节周围及皮节点等。病灶粗糙样、小颗粒状、结节或“痛性小结”。小者苦芝
麻、粟米状;中者如绿豆、黄豆样;粗大者若蚕豆、马钱子样,边缘界限清楚,多呈硬结状,
触压异常敏感及疼痛。躯体的分布较广泛,其病灶出现,同经筋病变部位吻切,但有主次及
先后症状表现之分。例如,股内外侧远端的尽筋上,常见其病灶点出现;病灶点的大小,与病情多呈正比相关系,当其病灶向上,即上段病变上升为主要病变表现。
(2)病灶线:是常见的复合性病灶。好发于骨缝线及筋膜线上,例如颞上线、项上线、人
字缝,胸骨正中、腹白线,半月线及脐下“五皱襞”等。此外,肌筋纤维病变亦可见线性病
灶。病灶呈线样、竹片状、香骨样、索状、梭状等。线型病灶中常伴存点形病灶。
躯体及肢体的经筋循行力学线,是线性病灶的特殊表现形式。沿着经筋线作检查,可查到“经
筋各有定位”、“病各有所处”的远程病变规律。例如,足太阳经筋病变,可自颈、背、腰、臀及大小腿至足底,查出远程的节段性病灶。
(3)病灶面:病灶在肢体或躯体的同一个平面上可查及,称为病灶面,是多经并病的一种
病变表现形式。可能于肢体动态活动具有合力和线力作用关系,病灶面一般至少有两条线的
病灶并存,多者呈三线平面病灶分布,但并非在同一个平面上,病灶与三阳经或三阴经的经
线非绝对重合。例如,臀部外后侧这个平面区域,常可检查到三个病灶并存;但这个平面区
域,主要是足少阳经循行所过。因此,病灶面的查灶,不宜绝对泥于按经线循行检查,乃应
以肢体动态活动的力学观来进行查灶。
(4)多维性病性:多维,乃指具有两个平面以上维相的构体。以人身躯体及肢体前后左右
四个侧面而论,则为四维构体;以阴阳桔抗面而论,则为两维构体。在机体的动态活动中,
发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肌筋损伤甚为常见。因此,经筋学科确立了多维性查灶及治疗方
法。例如,颈部筋三角筋区的多维病灶;又如,腰、腹、腿的三个筋区,呈人体中下部的三 维构体,病变常发生联系,称为腰腹腿三角。多维性病灶的检查及施治方法,体现经筋疗法 具有整体辨证观;它于临床应用,显示较高的医学价值。
2.经筋病灶区高发区
头部:眶膈筋区,额筋区,颞筋区,耳筋区,枕筋区,顶筋区,面筋区。
颈部:颈侧筋区,颈后筋区。
肩背部:岗上筋区,岗下筋区,肩胛间筋区及华佗夹脊。
腰臀部:臀筋区,能筋区,臀外侧筋区,腰三角筋区。
胸部:胸骨筋区,胸肋关节筋区,锁骨下筋区,外侧胸筋区,肋弓筋区,剑突及游离肋骨筋
所致的经筋病变的好发部位。经筋查灶,除作腰臀腿的检查以外,尚需进行腹部“缓筋”病灶检查。
茗,听雨 的 消渴穴——诊治、预测糖尿病的经外奇穴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
提起糖尿病,大家都知道,它最主要的一个指征就是血糖、尿糖增高了,另一个指症就是体重减轻,容易口渴,老想喝水。实际上糖尿病是现在医学的命名,在我国古代中医把它称作为消渴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患消渴病的大多数患者已经不具备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糖尿病症状了。今天的糖尿病人大多如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描述的那样,就是以口渴、多饮为多,而没有典型的体形消瘦等特征。
记得今年3月份时,我应邀参加某电视台节目的现场直播,节目过程中,主持人临时决定从台下请上来了几名观众,要我现场诊断他们是不是糖尿病患者。上来的三名患者中,有一位体形适中的老先生,一位体型偏胖的中年女士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三位,都没有糖尿病人体型消瘦的典型特征,更没有向我描述他们的身体状况,但我在现场没有借助任何仪器的情况下,诊断出了老先生患有多年的糖尿病但病情稳定、女士也患有糖尿病且病情还在发生发展、小伙子没有糖尿病且今后十年内发病的机率也很小的诊断。后经他们三人的描述和现场测血糖等方法证实,我的诊断是正确的——老先生是三十一年的糖尿病患者但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女士患糖尿病十年且病情较严重。小伙子没有糖尿病。
很有意思的是,节目现场,其中一个主持人很惊讶我有这么高的诊断率,于是要我也给他看看。在我摸了摸他的小腿后,我告诉他目前没有糖尿病之忧,但有糖尿病倾向,现在一定要注饮食和习惯,否则10年后,也许糖尿病也会不请自来。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很奇怪,我到底是用什么方法现场诊断甚至预测糖尿病的呢?看过这期节目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使用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在临床上诊治糖尿病时除了按常规的检测方法外,而常使用的自己独特的一种方法,不仅能诊断、治疗糖尿病,还能超前5-10年预测、预防糖尿病,而且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其实这个方法不稀罕,就是在人的小腿上寻找一个神奇的穴位——原来在人的踝骨和胫骨的正中有一个经外奇穴——它就是消渴穴。
对中医了解的人都知道,人体有365个穴位,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个消渴穴是人体365个穴位之外的一个奇穴。
那么如何利用这个穴位诊断、治疗甚至预测糖尿病呢?原来消渴穴在人的踝骨和胫骨的正中,病程较长的消渴病患者如果触摸到此穴时,会摸到一个细小的结节,点揉时会有剧烈的疼痛。病程不太长的患者,则此处摸不到结节但会有异常的痛感,这说明胰脏的功能下降了。结节会随着病情的加深而变大,刺痛感会越来越明显。
而有的人在检查时时,血糖尿糖指标没有发现异常,但此处触摸时仍有疼痛者,则有消渴病的倾向。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如果大腿很粗壮,而小腿相对细弱,而消渴穴触摸有压痛感时,那么这位年轻人可能会在四十岁左右时发现有血糖尿糖异常。如果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大腿粗壮而小腿肌肉松驰瘦弱无力,呈现明显的糖尿病体征,那么他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会发现血糖尿糖异常。
点揉消渴穴,还能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消渴穴在人的双腿上各有一个,平时没事儿时,可以点揉此穴,左右各5分钟,坚持100天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消渴病程长、病程短和有消渴病倾向的朋友,一定要随时注意、密切观察,不要大意。要注意改变周围的环境和饮食结构。我在临床上,也总结出了一些食疗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个食疗方法叫山药黄芪党参粥。
( 一小段山药、黄芪30g,党参15g,大米100g煮粥。做法是先把黄芪、党参一起用水煮40分钟。水可以一次性加多一些。在煮黄芪、党参时,我们可以来洗大米,洗完后泡10分钟。然后再来处理山药,把山药切成小块。40分钟后我们把黄芪、党参捞出来,等水凉一会儿,再把山药和2两大米放进去,按平时煮粥的时间煮好即可。用量就是一周一到两次就可以了。)
在道家医学里,山药有一个名称叫做气死小人参。由次可见功效巨大的人参,在山药的强大功效面前,也郁闷至极。山药能补益肺气,道医讲,色白入肺。而在吃山药时有一点我要提醒朋友们注意,山药的须和皮一定要保留,因为山药的皮和须入胃,对血糖的控制很好。另外黄芪、党参除了补气之外,也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说起粥,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怕粥里的糖份会增加病情。其实不然,一碗粥的热量是低于一块肉的。而能治疗糖尿病的黄芪本身就含有糖份。粥和黄芪里的糖份是不会增加病情的,请放心食用。
右少海穴治疗顽固腰痛
人体经络互有关联,身体某一个部位出现疾病,很有可能是多种经气综合失调的结果。而人体之气一旦紊乱,只有找到最关键之处才能纠正。我一直在用心研究五运六气,期望能找到解除人体之气紊乱的根本原因。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意外收获:按摩、针灸或敲打右少海穴,可以治疗很多人的顽固腰痛。
一个友人的妹妹,腰痛一年,服药、针灸等方法都试过,但就是不见明显效果。我用五运六气推算后,在她的右侧少海穴处下针。
右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在右手臂的肘弯处,治疗腰痛就在此下针。手少阴心经的循行并未经过腰部,所以,即使一般的专业人员,也很难理解治腰痛为什么要在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上下针,而且只此一穴,根本不用其它辅助穴位。
其实,人体原本就是如此复杂,虽然古人给出经络、脏腑等理论,然而人体经气的运行远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条一条地简单流动著。人体经络之气的运行构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稍不注意,这张网便会在人体某处形成一个死结,这个死结不打开,无论你怎么在疼痛部位治疗,都很难起效。但只要能够知道死结所在的最关键穴位,那么疾病就会迅速缓解直至消失。
这位友人的妹妹,我在她右少海穴下针10分钟后,疼痛立即缓解,一小时后,疼痛彻底消失。不仅是友人之妹,后来我遇到的许多顽固腰痛之人,即使没有五运六气推算,也往往优先选择右少海穴按揉,竟也多次有效,这说明右少海正是解决腰痛的关键穴位。此法操作简便,只取一穴,如果不会紮针,用手敲打此穴也会见效。
标准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


1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
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
身体部位 耳穴分布区域
头面部 耳垂或附近
上肢 耳舟
下肢 对耳轮上下脚
躯干 对耳轮
胸腔脏器 耳甲腔
腹腔脏器 耳甲艇
盆腔脏器 三角窝
消化道 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穴位名称: 膈 [耳穴]
【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 直肠下段 [耳穴]
【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
穴位名称: 尿道[耳穴]
【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部(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遗尿,尿急,尿痛,尿血,尿潴留。
穴位名称: 外生殖器 [耳穴]
【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部(在与交感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阳痿,睾丸炎,阴道炎。
穴位名称: 耳尖 [耳穴]
【定位】: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顶端处。
【针刺方法】:点刺放血。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视物模糊。②自汗,心悸,发热,高血压,炎症。
穴位名称: 轮1-6 [耳穴]
【定位】: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中部的下缘等分成6点,分别为轮1、2、3、4、5、6。
【主治】:炎症,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穴位名称: 指 [耳穴]
【定位】: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 腕 [耳穴]
【定位】: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 肘 [耳穴]
【定位】:在腕与肩穴之间。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 肩 [耳穴]
【定位】:与屏上切迹同水平之耳舟部。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 肩关节 [耳穴]
【定位】: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 锁骨 [耳穴]
【定位】:在与屏轮切迹的耳舟部,同水平偏耳轮尾侧。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 荨麻疹点 [耳穴]
【定位】:在指、腕两穴之间。
【主治】:止痒,抗过敏。
穴位名称: 踝 [耳穴]
【定位】: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主治】:相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疼痛等。
穴位名称: 膝 [耳穴]
【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起始部。
【主治】:相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疼痛等。
穴位名称: 臀 [耳穴]
【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后1/2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穴位名称: 坐骨神经 [耳穴]
【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前1/2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穴位名称: 交感 [耳穴]
【定位】: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对内脏有解痉镇痛作用。
推拿按摩中常用的耳穴.
一 、 耳 轮 脚
1 、 耳 中
【 曾 用 名 】 零 点 、 膈 、 神 经 官 能 症 。
【 位 置 】 耳 轮 脚 。
【 主 治 】 呃 逆 、 荨 麻 疹 、 皮 肤 瘙 痒 症 、 小 儿 遗 尿 症 、 咯 血 等 。
二 、 直 肠
【 曾 用 名 】 直 肠 下 段
【 位 置 】 近 屏 上 切 迹 的 耳 轮 处 , 与 大 肠 同 水 平 。
【 主 治 】 便 秘 、 腹 泻 、 脱 肛 、 痔 疮 等 。
3 、 尿 道
【 位 置 】 直 肠 上 方 , 与 膀 胱 同 水 平 的 耳 轮 处 。
【 主 治 】 尿 频 、 尿 急 、 尿 痛 、 尿 潴 留 等 。
4 、 外 生 殖 器
【 位 置 】 尿 道 上 方 , 与 交 感 同 水 平 的 耳 轮 处 。
【 主 治 】 睾 丸 炎 、 副 睾 炎 、 外 阴 瘙 痒 症 等 。
5 、 肛 门
【 曾 用 名 】 痔 核 点 。
【 位 置 】 与 对 耳 轮 上 脚 前 缘 相 对 耳 轮 处 。
【 主 治 】 痔 疮 、 肛 裂 等 。
6 、 耳 尖
【 曾 用 名 】 扁 桃 体 1 。
【 位 置 】 耳 轮 顶 端 , 与 对 耳 轮 上 脚 后 缘 相 对 的 耳 轮 处 。
【 主 治 】 发 热 、 高 血 压 、 急 性 结 膜 炎 、 麦 粒 肿 等 。
7 、 肝 阳
【 曾 用 名 】 肝 阳 1 、 2 , 枕 小 神 经 。
【 位 置 】 耳 轮 结 节 处 。
【 主 治 】 头 晕 、 头 痛 、 高 血 压 等 。
8 、 轮 1 ~ 轮 6( 共 六 穴 )
【 位 置 】 在 耳 轮 上 , 自 耳 轮 结 节 下 缘 至 耳 垂 下 缘 中 点 划 为 五 等 分 , 共 六 个 点 , 由 上 而 下 依 次
为 轮 1 、 轮 2 、 轮 3 、 轮 4 、 轮 5 、 轮 6 。
【 主 治 】 扁 桃 体 炎 ,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发 热 等 。
三 、 耳 舟
9 、 指 【 曾 用 名 】 阑 尾 1 。
【 位 置 】 将 耳 舟 分 为 五 等 分 , 自 上 而 下 , 第 一 等 分 即 为 本 穴 。
【 主 治 】 甲 沟 炎 、 手 指 疼 痛 和 麻 木 等 。
10 、 风 溪
【 曾 用 名 】 过 敏 区 、 荨 麻 疹 点 、 结 节 内 。
【 位 置 】 指 、 腕 二 穴 之 间 。
【 主 治 】 荨 麻 疹 、 皮 肤 瘙 痒 症 、 过 敏 性 鼻 炎 等 。
11 、 腕
【 位 置 】 耳 舟 五 等 分 之 第 二 等 分 即 腕 。
【 主 治 】 腕 部 疼 痛 等 。
12 、 肘
【 曾 用 名 】 睡 眠 诱 导 点 。
【 位 置 】 耳 舟 五 等 分 之 第 三 等 分 即 肘 。
【 主 治 】 肱 骨 外 上 髁 炎 、 肘 部 疼 痛 等 。
13 、 肩
【 曾 用 名 】 阑 尾 2 。
【 位 置 】 耳 舟 五 等 分 之 第 四 等 分 即 肩 。
【 主 治 】 肩 关 节 周 围 炎 、 肩 部 疼 痛 。
14 、 锁 骨
【 曾 用 名 】 肾 炎 点 、 阑 尾 3 。
【 位 置 】 耳 舟 五 等 分 之 第 五 等 分 即 锁 骨 。
【 主 治 】 肩 关 节 周 围 炎 。
四 、 对 耳 轮
15 、 趾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上 脚 的 后 上 方 近 耳 尖 部 。
【 主 治 】 甲 沟 炎 , 趾 部 疼 痛 。
16 、 跟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上 脚 的 前 上 方 , 近 三 角 窝 上 部 。
【 主 治 】 足 跟 痛 。
17 、 踝
【 位 置 】 跟 、 膝 两 穴 之 间 。
【 主 治 】 踝 关 节 扭 伤 。
18 、 膝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上 脚 的 中 1/3 处 。
【 主 治 】 膝 关 节 肿 痛 。
19 、 髋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上 脚 的 下 1/3 处 。
【 主 治 】 髋 关 节 疼 痛 、 坐 骨 神 经 痛 。
20 、 臀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下 脚 的 后 1/3 处 。
【 主 治 】 坐 骨 神 经 痛 、 臀 筋 膜 炎 。
21 、 坐 骨 神 经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下 脚 的 前 1/3 处 。
【 主 治 】 坐 骨 神 经 痛 。
22 、 交 感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下 脚 的 末 端 与 耳 轮 交 界 处 。
【 主 治 】 胃 肠 痉 挛 、 心 绞 痛 、 胆 绞 痛 、 输 尿 管 结 石 、 植 物 神 经 功 能 紊 乱 。
23 、 颈 椎
【 曾 用 名 】 甲 状 腺 。
【 位 置 】 在 对 耳 轮 体 部 将 轮 屏 切 迹 至 对 耳 输 上 、 下 脚 分 叉 处 分 为 五 等 分 , 下 1/5 为 本 穴 。
【 主 治 】 落 枕 、 颈 椎 综 合 症 等 。
24 、 胸 椎
【 曾 用 名 】 乳 腺 。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法 , 中 1/5 为 本 穴 。
【 主 治 】 胸 痛 、 经 前 乳 房 胀 痛 、 乳 腺 炎 、 产 后 泌 乳 不 足 等 。
25 、 腰 骶 椎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法 , 上 2/5 为 本 穴 。
【 主 治 】 腰 骶 部 疼 痛 等 。
26 、 颈
【 位 置 】 颈 椎 前 侧 耳 甲 缘 。
【 主 治 】 落 枕 、 颈 项 肿 痛 等 。
27 、 胸
【 位 置 】 胸 椎 前 侧 耳 甲 缘 。
【 主 治 】 胸 胁 疼 痛 、 胸 闷 、 乳 腺 炎 等 。
28 、 腹
【 位 置 】 腰 骶 椎 前 侧 耳 甲 缘 。
【 主 治 】 腹 痛 、 腹 胀 、 腹 泻 、 急 性 腰 扭 伤 等 。
五 、 三 角 窝
29 、 神 门
【 位 置 】 在 三 角 窝 内 , 对 耳 轮 上 、 下 脚 分 叉 处 稍 上 方 。
【 主 治 】 失 眠 、 多 梦 、 痛 症 、 戒 断 综 合 症 等 。
30 、 盆 腔
【 曾 用 名 】 腰 痛 点 。
【 位 置 】 在 三 角 窝 内 , 对 耳 轮 上 、 下 脚 分 叉 处 稍 下 方 。
【 主 治 】 盆 腔 炎 等 。

31 、 角 窝 中
【 曾 用 名 】 喘 点 、 肝 炎 点 。
【 位 置 】 三 角 窝 中 1/3 处 。
【 主 治 】 哮 喘 等 。
32 、 内 生 殖 器
【 曾 用 名 】 子 宫 、 精 宫 、 天 癸 。
【 位 置 】 三 角 窝 前 1/3 的 下 部 。
【 主 治 】 痛 经 、 月 经 不 调 、 白 带 过 多 、 功 能 性 子 宫 出 血 、 遗 精 、 早 泄 等 。
33 、 角 窝 上
【 曾 用 名 】 降 压 点 。
【 位 置 】 三 角 窝 前 上 方 。
【 主 治 】 高 血 压 等 。
六 、 耳 屏
34 、 外 耳
【 曾 用 名 】 耳
【 位 置 】 屏 上 切 迹 前 方 近 耳 轮 部 。
【 主 治 】 外 耳 道 炎 、 中 耳 炎 、 耳 鸣 等 。
35 、 外 鼻
【 曾 用 名 】 鼻 眼 净 、 饥 点 。
【 位 置 】 耳 屏 外 侧 面 正 中 稍 前 。
【 主 治 】 鼻 前 庭 炎 、 鼻 炎 、 减 肥 等 。
36 、 屏 尖
【 曾 用 名 】 珠 顶 。
【 位 置 】 耳 屏 上 部 隆 起 的 尖 端 。
【 主 治 】 发 热 、 牙 痛 。
37 、 肾 上 腺
【 位 置 】 耳 屏 下 部 隆 起 的 尖 端 。
【 主 治 】 低 血 压 、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 腮 腺 炎 、 间 日 疟 、 链 霉 素 中 毒 性 眩 晕 等 。
38 、 咽 喉
【 位 置 】 耳 屏 内 侧 面 上 1/2 处 。
【 主 治 】 声 音 嘶 哑 、 咽 喉 炎 、 扁 桃 体 炎 等 。
39 、 内 鼻
【 位 置 】 耳 屏 内 侧 面 下 1/2 处 。
【 主 治 】 鼻 炎 、 副 鼻 窦 炎 、 鼻 衄 等 。
七 、 对 耳 屏
40 、 对 屏 尖
【 曾 用 名 】 平 喘 、 腮 腺 。
【 位 置 】 对 耳 屏 的 尖 端 。
【 主 治 】 哮 喘 、 腮 腺 炎 、 皮 肤 瘙 痒 症 、 睾 丸 炎 、 副 鼻 窦 炎 等 。
41 、 缘 中
【 曾 用 名 】 脑 点 、 遗 尿 点 。
【 位 置 】 对 屏 尖 与 轮 屏 切 迹 之 间 。
【 主 治 】 遗 尿 、 内 耳 眩 晕 症 等 。
42 、 枕
【 曾 用 名 】 晕 点 。
【 位 置 】 对 耳 屏 外 侧 面 的 后 上 方 。
【 主 治 】 头 晕 、 头 痛 、 哮 喘 、 癫 痫 、 神 经 衰 弱 等 。
43 、 颞
【 曾 用 名 】 太 阳 。
【 位 置 】 对 耳 屏 外 侧 面 的 中 部 。
【 主 治 】 偏 头 痛 等 。
44 、 额
【 位 置 】 对 耳 屏 外 侧 面 的 前 下 方 。
【 主 治 】 头 晕 、 头 痛 、 失 眠 、 多 梦 等 。
45 、 皮 质 下
【 曾 用 名 】 卵 巢 、 睾 丸 、 兴 奋 点 。
【 位 置 】 对 耳 屏 内 侧 面 。
【 主 治 】 痛 症 、 间 日 疟 、 神 经 衰 弱 、 假 性 近 视 等 。
八 、 耳 甲 腔
46 、 心
【 位 置 】 耳 甲 腔 中 央 。
【 主 治 】 心 动 过 速 、 心 律 不 齐 、 心 绞 痛 、 无 脉 症 、 神 经 衰 弱 、 癔 病 、 口 舌 生 疮 等 。
47 、 肺
【 曾 用 名 】 肺 点 、 结 核 点 、 肺 气 肿 点 。
【 位 置 】 耳 甲 腔 中 央 周 围 。
【 主 治 】 咳 喘 、 胸 闷 、 声 音 嘶 哑 、 痤 疮 、 皮 肤 瘙 痒 症 、 荨 麻 疹 、 扁 平 疣 、 便 秘 、 戒 断 综 合 征

48 、 气 管
【 位 置 】 在 耳 甲 腔 内 , 外 耳 道 口 与 心 穴 之 间 。
【 主 治 】 咳 喘 等 。
49 、 脾
【 位 置 】 耳 甲 腔 的 后 上 方 。
【 主 治 】 腹 胀 、 腹 泻 、 便 秘 、 食 欲 不 振 、 功 能 性 子 宫 出 血 、 白 带 过 多 、 内 耳 眩 晕 症 等 。
50 、 内 分 泌
【 位 置 】 耳 甲 腔 底 部 屏 间 切 迹 内 。
【 主 治 】 痛 经 、 月 经 不 调 、 更 年 期 综 合 症 、 痤 疮 、 间 日 疟 等 。
51 、 三 焦
【 位 置 】 耳 甲 腔 底 部 内 分 泌 穴 上 方 。
【 主 治 】 便 秘 、 腹 胀 、 上 肢 外 侧 疼 痛 等 。
52 、 口
【 位 置 】 耳 轮 脚 下 方 中 1/3 处 。
【 主 治 】 面 瘫 、 口 腔 炎 、 胆 囊 炎 、 胆 石 症 、 戒 断 综 合 征 等 。 53 、 食 道
【 位 置 】 耳 轮 脚 下 方 中 1/3 处 。
【 主 治 】 食 道 炎 、 食 道 痉 挛 、 癔 性 球 。
54 、 贲 门
【 位 置 】 耳 轮 脚 下 方 后 1/3 处 。
【 主 治 】 贲 门 痉 挛 、 神 经 性 呕 吐 等 。
55 、 胃
【 曾 用 名 】 幽 门 、 下 垂 点 。
【 位 置 】 耳 轮 脚 消 失 处 。
【 主 治 】 胃 痉 挛 、 胃 炎 、 胃 溃 疡 、 失 眠 、 牙 痛 、 消 化 不 良 等 。
九 、 耳 甲 艇
56 、 十 二 指 肠
【 位 置 】 耳 轮 脚 下 方 后 部 。
【 主 治 】 十 二 指 肠 溃 疡 、 胆 囊 炎 、 胆 石 症 、 幽 门 痉 挛 等 。 57 、 小 肠
【 位 置 】 耳 轮 脚 上 方 中 部 。
【 主 治 】 消 化 不 良 、 腹 痛 、 心 动 过 速 、 心 律 不 齐 等 。
58 、 大 肠
【 位 置 】 耳 轮 脚 上 方 前 部 。
【 主 治 】 腹 泻 、 便 秘 、 咳 嗽 、 痤 疮 等 。
59 、 阑 尾
【 位 置 】 大 、 小 肠 两 穴 之 间 。
【 主 治 】 单 纯 性 阑 尾 炎 、 腹 泻 等 。
60 、 肝
【 位 置 】 在 耳 甲 艇 的 后 下 部 。
【 主 治 】 胁 痛 、 眩 晕 、 经 前 期 紧 张 症 、 月 经 不 调 、 更 年 期 综 合 症 、 高 血 压 、 假 性 近 视 眼 、 单
纯 性 青 光 眼 等 。 61 、 胰 胆
【 位 置 】 肝 肾 两 穴 之 间 。
【 主 治 】 胆 囊 炎 、 胆 石 症 、 胆 道 蛔 虫 病 、 偏 头 痛 、 带 状 疱 疹 、 中 耳 炎 、 耳 鸣 、 听 力 减 退 、 急
性 胰 腺 等 。
62 、 肾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上 、 下 脚 分 叉 处 下 方 。
【 主 治 】 腰 痛 、 耳 鸣 、 神 经 衰 弱 、 肾 盂 肾 炎 、 哮 喘 、 遗 尿 症 、 月 经 不 调 、 遗 精 早 泄 等 。
63 、 输 尿 管
【 位 置 】 肾 与 膀 胱 两 穴 之 间 。
【 主 治 】 输 尿 管 结 石 绞 痛 。
64 、 膀 胱
【 位 置 】 肾 与 艇 角 两 穴 之 间 。
【 主 治 】 膀 胱 炎 、 遗 尿 症 、 尿 潴 留 、 腰 痛 、 坐 骨 神 经 痛 、 后 头 痛 等 。 65 、 艇 角
【 曾 用 名 】 前 列 腺 。
【 位 置 】 耳 甲 艇 前 上 角 。
【 主 治 】 前 列 腺 炎 、 尿 道 炎 等 。
66 、 艇 中
【 曾 用 名 】 脐 中 、 腹 水 、 醉 点 、 前 腹 膜 、 后 腹 膜 。
【 位 置 】 耳 甲 艇 中 央 。
【 主 治 】 腹 痛 、 腹 胀 、 胆 道 蛔 虫 症 、 腮 腺 炎 等 。
十 一 、 耳 垂
67 、 目 1
【 曾 用 名 】 青 光 。
【 位 置 】 耳 垂 正 面 , 屏 间 切 迹 前 下 方 。
【 主 治 】 假 性 近 视 。
68 、 目 2
【 曾 用 名 】 散 光 。
【 位 置 】 耳 垂 正 面 , 屏 间 切 迹 后 下 方 。
【 主 治 】 假 性 近 视 。
69 、 牙
【 曾 用 名 】 拔 牙 麻 醉 点 、 牙 痛 点 、 升 牙 点 。
【 位 置 】 耳 垂 正 面 , 从 屏 间 切 迹 软 骨 下 缘 至 耳 垂 下 缘 划 二 条 等 距 水 平 线 , 再 在 第 二 水 平 线 上
引 两 条 垂 直 等 分 线 , 由 前 向 后 , 由 上 向 下 地 把 耳 垂 分 为 九 个 区 。 一 区 即 本 穴 。
【 主 治 】 牙 痛 、 牙 周 炎 、 低 血 压 等 。
70 、 舌
【 曾 用 名 】 上 颚 、 下 颚 。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区 之 二 区 为 本 穴 。
【 主 治 】 舌 炎 、 口 腔 炎 等 。
71 、 颌
【 曾 用 名 】 上 颌 、 下 颌 。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区 之 三 区 为 本 穴 。
【 主 治 】 牙 痛 、 颞 颌 关 节 功 能 紊 乱 。
72 、 垂 前
【 曾 用 名 】 拔 牙 麻 醉 点 、 神 经 衰 弱 点 。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区 之 四 区 为 本 穴 。
【 主 治 】 神 经 衰 弱 、 牙 痛 。
73 、 眼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区 之 五 区 为 本 穴 。
【 主 治 】 急 性 结 膜 炎 、 电 光 性 眼 炎 、 麦 粒 肿 、 假 性 近 视 、 内 耳 眩 晕 症 、 耳 鸣 、 听 力 减 退 等 。
74 、 面 颊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区 之 五 、 六 区 交 界 线 周 围 为 本 穴 。
【 主 治 】 周 围 性 面 瘫 、 三 叉 神 经 痛 、 痤 疮 、 扁 平 疣 等 。 75 、 内 耳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区 之 六 为 本 穴 。
【 主 治 】 耳 鸣 、 内 耳 眩 晕 症 、 听 力 减 退 。
76 、 扁 桃 体
【 曾 用 名 】 扁 桃 体 4
【 位 置 】 按 上 述 分 区 之 八 区 。
【 主 治 】 扁 桃 体 炎 、 咽 炎 。
十 二 、 耳 背
77 、 上 耳 根
【 曾 用 名 】 郁 中 、 脊 髓 1 。
【 位 置 】 耳 根 最 上 缘 。
【 主 治 】 鼻 衄 。
78 、 耳 迷 根
【 位 置 】 耳 背 与 乳 突 交 界 的 根 部 , 耳 轮 脚 对 应 处 。
【 主 治 】 胆 囊 炎 、 胆 石 症 、 胆 道 蛔 虫 症 、 鼻 塞 、 心 动 过 速 、 腹 痛 、 腹 泻 等 。 79 、 下 耳 根
【 位 置 】 耳 根 最 下 缘 。
【 主 治 】 低 血 压 。
80 、 耳 背 沟
【 曾 用 名 】 降 压 沟 。
【 位 置 】 对 耳 轮 上 、 下 脚 及 对 耳 轮 主 干 在 耳 背 面 呈 “ Y ” 字 形 凹 沟 部 。
【 主 治 】 高 血 压 、 皮 肤 瘙 痒 症 等 。
81 、 耳 背 心
【 位 置 】 耳 背 上 部 。
【 主 治 】 心 悸 、 失 眠 、 多 梦 。
82 、 耳 背 脾
【 位 置 】 耳 轮 脚 消 失 处 的 耳 背 部 。
【 主 治 】 胃 痛 、 消 化 不 良 、 食 欲 不 振 。
83 、 耳 背 肝
【 位 置 】 在 耳 背 脾 的 耳 轮 侧 。
【 主 治 】 胆 囊 炎 、 胆 石 症 、 胁 痛 。
84 、 耳 背 肺
【 位 置 】 在 耳 背 脾 的 耳 根 侧 。
【 主 治 】 咳 喘 、 皮 肤 瘙 痒 症 等 。
85 、 耳 背 肾
【 位 置 】 在 耳 背 下 部 。
【 主 治 】 头 晕 、 头 痛 、 神 经 衰 弱 等 。
( 图 例 ) 常 用 耳 穴
关 于 耳 甲 腔 耳 甲 艇 部 各 穴 分 区 的 说 明
1 、 设 耳 轮 脚 切 迹 至 对 耳 轮 下 脚 下 缘 与 耳 轮 的 交 点 之 间 作 一 弧 线 , 其 上 、 中 1/3 交 界 处 为 A
点 。
2 、 设 耳 轮 脚 消 失 处 向 对 耳 轮 耳 甲 缘 作 一 水 平 线 , 其 外 、 中 1/3 交 界 处 为 B 点 。
3 、 设 外 耳 道 口 后 壁 上 1/4 与 下 3/4 交 界 处 为 C 点 。
4 、 由 耳 轮 脚 消 失 处 向 后 作 一 水 平 线 , 该 线 与 对 耳 轮 耳 甲 缘 交 界 处 为 D 点 。
(1) 从 A 点 向 B 点 作 一 条 与 耳 轮 耳 甲 艇 缘 弧 度 大 体 相 仿 的 曲 线 。
(2) 从 B 点 向 C 点 作 一 条 与 耳 轮 脚 下 缘 弧 度 大 体 相 仿 的 曲 线 。
(3)BC 线 前 段 与 耳 轮 脚 下 缘 间 分 成 三 等 分 。 前 1/3 为 口 、 中 1/3 为 食 道 、 后 1/3 为 贲 门 。
(4)AB 线 前 段 与 耳 轮 脚 ( 及 部 分 耳 轮 ) 上 缘 间 分 成 三 等 分 。 前 1/3 为 大 肠 、 中 1/3 为 小 肠 、
后 1/ 为 十 二 指 肠 。
(5) 耳 轮 脚 消 失 处 AB 曲 线 的 前 方 为 胃 。
(6) 对 耳 轮 下 脚 前 、 中 1/3 交 界 处 与 A 点 连 线 , 该 线 前 方 的 耳 甲 艇 部 为 艇 角 。
(7) 对 耳 轮 下 脚 后 1/3 与 AB 线 之 间 为 肾 区 , 肾 与 艇 角 之 间 为 膀 胱 区 。
(8)B 点 与 轮 屏 切 迹 连 线 , 该 线 后 部 的 耳 甲 腔 为 脾 区 。
(9) 以 耳 甲 腔 中 央 为 圆 心 , 圆 心 与 BC 间 的 距 离 为 直 径 所 作 之 圆 为 心 区 。 心 区 与 外 耳 道 口 之 间
为 气 管 。
5 、 将 外 耳 道 口 的 最 下 点 与 对 耳 屏 和 耳 甲 腔 交 线 的 中 点 相 连 , 再 将 该 连 线 与 屏 间 切 迹 间 的 区
域 大 致 分 为 上 、 下 两 等 分 。 下 1/2 为 内 分 泌 , 上 1/2 为 三 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