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梅花园三期:我们为什么要说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00:21
    

最近,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测谎工具眼球测谎仪,即通过观察眼球运动的轨迹判断人是否说谎。这种测谎仪又为人们识别他人是否说谎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说谎?说谎究竟是人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本能,还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如果没有谎言存在,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变得更美好呢?谎言的产生究竟是一个生命科学命题,还是一个人文哲学命题?

人为什么会说谎?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就是满口花言巧语、满脸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仁义道德水平是不怎么高的。

满口花言巧语的人为什么不讨人喜欢,因为他们说的话里面十句估计只有一句是真的,九句都是假的,他们基本上一直在撒谎。说谎就意味着欺骗,谁会愿意被欺骗呢?

虽然我们不喜欢谎言,但我们的身边总是有谎言存在。比如最近报道的假银行短信骗局,就是一则利用以假乱真的短信骗取人们银行卡密码的谎言。又比如明明不喜欢这个女人,但男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用花言巧语骗取这个女人的感情,等等。这些都是说谎。

说谎的定义是什么?心理咨询师张纯告诉记者,心理学上对说谎有一个定义:就是在明知真相的情况下,故意对事实进行隐瞒、歪曲或凭空编造虚假信息以误导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说谎就是一种欺骗。

对于说谎,我们一直在用道德伦理在规范。可是,说谎仅仅只是一个哲学命题吗?为什么我们会说谎?

张纯说,说谎其实是人类本能产生的一种自我防御保护机制。可以说从娘胎里出来,人就具备了说谎的“潜质”,因为说谎的基因已经“深种”在人的身体里。

人平均每天说多少谎话?

人为什么可以通过说谎来欺骗别人?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有表征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在日常认知中,人们总是谈论、推知他人的意图和观念,并通过推测心理状态而预测人们的行为。这就为说谎提供了可能性,就比如A君发现B君看到和知道的东西与自己了解的不一样,他就可以利用这一认知去组织谎言,进行欺骗。于是就形成说谎这一行为。

说谎行为还会根据结果的反馈不断演化。随着说谎频次的增加,对方识别能力逐步提高,说谎行为也会相应地演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为了更好地防止谎言被识破,人们还具有自我欺骗的能力,自我欺骗使说谎行为合理化。

有心理学家对人们日常说谎行为进行过研究,人们平均每天至少会说一到两次谎话。说谎的内容多与情感和感觉有关。包括情绪、观点、对他人或事物的评价等,而且,人们倾向于假装正面的、积极的感觉。

另外,在对性别组合进行分析后表明:女性之间交往时倾向于彼此认可,更看重对方的感受而不是事实。所以她们和女伴交往时,出于自身和对方的考虑而编造的谎言几乎对半,显著高于其他性别组合。

计谋、计策是否属于谎言?

在谎言中,还有一种特别的谎言,那就是计谋、计策,比如《三十六计》。《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就是教你怎样用隐瞒和欺骗的手法麻痹敌人。当年南朝的陈后主就是在建康(今南京)被隋朝的将领用瞒天过海之计抓获的。当时隋军将领一会儿命军队在江边摇旗呐喊,一会儿又命军队撤回,一会儿军队又出现,反复折腾几次,把陈军搞得疲惫不堪,最后大败。

如果按照说谎的定义,隋军在这里面提供了很多虚假信息,使得对方不知所措,达到了欺骗的效果,并且欺骗成功了。

张纯说,满足说谎的定义那就是说谎,但这些属于特殊的谎言,是为了自己整个族群的利益而实施的谎言。而平时我们说的大多是为个体而说的谎言。

当然,人类对说谎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为了找出说谎的破绽,科学家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答案,眼球测谎仪就是其中一项成果。而在此之前,人类还研究出了多种破解说谎的方法。

测谎仪何时诞生?

1921年第一台测谎仪诞生,而测谎术西周时期就已出现。

上世纪60年代,小说《红岩》和同名电影广受好评,中间有这样一个情节:特务为了逼迫共产党员成岗招供,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其中还包括使用测谎仪。但是成岗说:“我是共产党员,永远不会出卖革命的利益!”录音机里,什么口供也没有记下。在一个只说真话的人面前,测谎仪成了一个摆设。

那时的测谎仪是不是最早的测谎仪呢?笔者调查发现,测谎仪最早诞生在1921年的美国,是由约翰·拉森等人研制出的,不过那只能算是现代测谎仪的雏形。经过几十年发展,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测谎技术已经得到检察机关普遍接受。

使用测谎仪其实还不是最早的测谎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古人就提出了“以五声听狱讼”的测谎方法。如果一个人在接受审讯时,语无伦次、脸色通红等,他的回答就有可能是谎言。差不多与此同时,印度流行着一种“大米测谎法”:往嫌疑人嘴里塞入一小把大米,过段时间再要他吐出来,如果大米仍然是干的,他就被认定撒了谎。原因很简单:由于撒谎胆怯,可使人停止正常分泌口水。

直到19世纪末期,意大利才出现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测谎术:犯罪学家切萨雷和生理学家莫索合作发现了人在撒谎后血压、脉搏和呼吸发生的“微妙变化”,并计算出了一整套量化的标准。

人类说谎的动机有哪些?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欺骗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不仅人会欺骗,很多动物也会欺骗。比如狐狸,当它遇到比自己厉害的熊,就会装死躲过被吃的命运。

人类说谎的方式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的交流方式除了动作行为,还有语言,所以人类的说谎方式就比其他生物多了一样,如果按照狭义的说谎概念来分,说谎应该是只针对人的语言交流来讲的,因为只有人才会“说”谎。

张纯说,说谎的人一般有几种动机:一种是为了自己得到实际的利益;一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事实放大,夸张吹牛;还有一种是为了讨好别人,照顾别人的情绪,让别人感觉好受一些,比如明知道这个人不好看,但嘴上还是会夸这个人“真漂亮,真美”等等。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生活中展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更好的形象和身份,获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说谎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也就不足为奇。

网络时代带来哪些问题?

在网络上,说谎更难被发觉,被骗几率增加了。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方式悄悄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和电话、书信等传统的沟通方式。而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为欺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在计算机这个虚拟的世界,说谎的人更不容易识别。

张纯说,在面对面交流中,有很多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会透露出一个人是否在撒谎,比如面对面交流时,一般人和对方眼睛的对视不会超过3秒钟,除非是对这个人有意思“放电”了,要么就是他别有动机,否则就是撒谎了。而在网络上,我们看不到行骗者当时的情绪和情感(视频聊天除外),行骗者会使用不同于本人的虚拟形象来误导对方。说谎者在说谎时是伴有焦虑情绪的,而在网络上却看不到,这就让受骗者更容易上当。

最近美国研究出的眼球测谎仪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南京鼓楼医院宁益眼科中心门诊部主任鲍连云表示,瞳孔是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开口,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人的主观意识无法控制瞳孔的大小变化。当一个人说谎的时候,他的内心难免会情绪波动,这时交感神经就会起作用,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等,这一切变化都是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

鲍连云说,“瞳孔的变化肉眼很难观察出,但现在已经研制出一些精密的仪器可以测量出来。”当然,精密而先进的测谎仪器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发挥作用,它需要很多先决条件,要求被测谎人员在身体健康、情绪稳定等情况下才能进行测谎。如果这个人眼睛正好有病,眼球测谎仪也就不能用了。(据《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