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妻如玉番外:冰毒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8:22:34
冰毒
郭卜乐 中国心理热线 http://www.zgxl.net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该毒品主要流行于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由于该毒品可一次成瘾,其商品名称为SPEED(快速丸)。“冰毒”可造成精神偏执,行为举止咄咄逼人,并引发反社会及性暴力倾向,还可引起吸服者失眠、幻觉、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害内脏器官和脑组织,严重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学名甲基苯丙胺,是一种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外观与冰极为相似,俗称“冰”。
  冰毒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潜力。冰毒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吸食及静脉注射后,吸毒吸会感受到较长时间的强烈兴奋,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使行为失控产生攻击或暴力行为;药效过后,吸毒者就严重抑郁,疲惫不堪,萎靡不振。为寻求失去的快感,吸毒者就会再一次吸食。长期滥用冰毒,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免疫力下降,常常表现为烦躁、焦虑、失眠、神志昏迷、心率不齐、血压过高、恶心、呕吐,严重的导致疯狂而死亡。
  
  
  什么是冰毒?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的盐酸盐,又称去氧麻黄素。苯丙胺(amphetamine),又称苯齐巨林、非那明、安非他明)类药物是一类拟交感胺药,具有典型的精神兴奋作用,如兴奋大脑、使精神焕发、情绪高涨、除倦怠、驱睡眠等。
  1923年,当K.K.陈和C.F.施密特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一系列中草药研究时,发现中药“麻黄”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作用,而且确认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素。后来他们才知道,早在1887年,这一物质就被日本科学家yamanashi分离并合成。
  苯丙胺,或叫2一苯基一异丙胺首先于1887年投入生,而后又于1919年合成甲基苯丙胺。直到1927年,苯丙胺类的精神药理学作用才首次被描述,1933年发现其兴奋作用,1935年有人用来治疗发作性睡病,后又用来治鼻充血和哮喘,巴金森氏病等。上市后跑长途的卡车司机用它来保持清醒,也用于精神不振者提神,还作为一种“觉醒剂”治疗忧郁症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用甲基苯丙胺注射,为的就是提高士气,增加作战的效率。战后苯丙胺便出现在日本市场上,无论是学生、工人,甚至文化界人士、作家均广泛地使用用它且至今仍未平息。
  我国在解放前,青年学生中也有苯丙胺滥用问题。解放初期,1952年重庆市曾发生过去氧麻黄素(甲基苯丙胺,当时的商品名称为“抗疲劳素片”)成瘾问题,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当即发出通知,规定去氧麻黄素应列入剧药范围进行管理。1962年,在山西、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又发生了滥用“去氧麻黄素”事件,在国务院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坚决措施,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1964年,卫生部颁发了“管理毒药、限制性剧药暂行规定”,将苯丙胺类列入管理范围,以后又将其列入一类精神药物进行管制。
  近20年来,苯丙胺类药物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毒品。其使用方式已由口服转为注射(以静脉注射为主)。注射30毫克左右即产生欣快,体力与心理活动产生最佳状态,既无饥饿寒冷感亦无烦恼忧愁,也可使性活动延长达到狂乐境界,为了追求这些“极乐仙境”,瘾君子们可连日多次重复用药以至不能自拔。过后可睡至数日,此时不食、不动。醒来时便出现戒断症状,如偏执观念,刻板性动作等,此时可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甲基苯丙胺的盐酸因其外貌呈澄明结晶,似冰而称冰,是贩毒集团合成的策划药。“冰”带有苦味,易溶于水,一般作为注射用,可产生十分强烈的欣快作用。吸毒者一开始采用小剂量注射,然后则逐渐增加剂量。他们采用静脉注射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和感受一种短暂即逝的强烈“快感”或“兴奋”,这种感觉对吸毒者的滥用行为起着正性强化作用。快感过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严重抑郁,疲劳和激怒,这是一种痛苦的感受,这种痛苦与再次体验“快感”的强烈欲望相交织,导致强迫性重复用药行为。这种连续静脉注射现象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谓之苯丙胺类作用相或作用期,此间吸毒者处于强烈兴奋、不吃也不睡,全然不顾自己身体,一周内可使体重减轻十多磅。作用相吸毒者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杀人倾向。这种闹欢作乐的用药之后,便会出现一种极度衰竭和抑郁状态,可持续数天或数周,称为反作用相或抑郁期,吸毒者由于难以忍受这种抑郁,不得不再次使用冰,重新返回作用相,如此形成“作用一反作用”循环。吸毒者也常常反应出周期性精神病状态,导致暴力行为,在反作用相也有因严重抑郁而自杀者。长期滥用也可以引起各类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过量时也会产生高血压危象,从而导致脑血管意外。此外还可发生坏死性脉管炎,肝实质损坏,脑细胞损伤和运动障碍等。
  由于冰毒的强烈的欣快作用,被吸毒者所喜爱。近年来国内继阿片类毒品严重流行以来,冰毒在广东、福建等地有发现并有地下合成据点,贩毒情况随之出现,国内滥用现象也在不断蔓延扩大。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
  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
  “冰”之所以被滥用,与其特性有关。
  一般中小剂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觉醒程度提高的感觉,表现出精神振奋、清醒、机敏、话多、兴致勃勃、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别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无疲劳感、无饥饿感。基于此,一些偶尔的滥用者,如长途行车司机服用以免困倦,学生挑灯夜战应付考试,运动员用以增强耐力和速度,演员用以增加精力和提高表演艺术等,他们都属于非经常使用者。
  近年境外传入的“摇头丸”,是一种新型的苯丙胺类毒品,是冰毒的衍生物,先后在广东等沿海城市的歌舞厅、卡拉OK厅娱乐场所出现。服用摇头丸会使人亢奋不已,听到音乐后摇头不止,时间长达6~8小时,并出现幻觉和性冲动。一些服食者在被警方抓获后,在警车上仍在浑身扭动。摇头丸对人的健康祸害极大,反复服食会成瘾,过量则导致死亡;而且会造成行为失控,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
  “冰”的成瘾者,以每天要强迫性服用大量毒品为待征。这些人已对毒品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毒品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这种口服滥用方式的危险之一是导致有害的“兴奋剂--安眠药”,即“兴奋--抑制”滥用循环。每天使用“冰”以保持兴奋,否则他们难以度过;夜时必须用安眠药镇静他们高度兴奋的神经,弥补“冰”作用后期的不快效应,否则亦难过。次日又开始这种恶性循环,如此反复,不能自拔。这种恶性循环极易导致过量中毒。
  “冰”的滥用者,采用静脉注射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和感受一种短暂即逝的强烈快感或兴奋,这种体验对滥用者的求药行为起着正性强化作用。快感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重抑郁、疲劳和激怒,这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痛苦与再次寻味“快感”的强烈欲望相交织,导致强迫性用药行为。这种使用毒品方式,极易导致精神病状态,表现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野蛮,妄想,偏执狂,幻觉甚至有杀人倾向。此种状态过后,出现一种极度衰竭和抑郁状态,也有因严重抑郁而自杀者。
  “冰”长期滥用后突然停止使用,患者会出现高度疲劳、精神抑郁、饥饿感,以及强烈的求药行为。这就是戒断综合征。
  过量的使用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高剂量或重复使用“冰”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觉,多为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现代医学称之为苯丙胺精神玻毒品的耐受性随长期使用而增加,对于未产生耐受的人,使用苯丙胺30毫克便会引起中毒。而有报道,长期滥用者,为了达到初期使用时的欣快效应,竟将剂量增至2000毫克,这极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惊阙、昏迷甚至死亡。
  冰毒之害甚于海洛因
  昨日,针对我市查获首宗吸食冰毒案,缉毒专家告知,冰毒对吸食者和社会的危害性,远甚于海洛因。
  希望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万勿涉食,远离摇头丸及一切毒品
  市公安局缉毒处毒品检验专家介绍,摇头丸是冰毒的一种。冰毒的成分是甲基苯丙胺,纯品很像冰糖,贩卖者为了便于吸食者使用,制作成各种规格的片剂、丸剂,就是“摇头丸”———人服食后为释放能量会不停手舞足蹈,摇头晃脑。
  冰毒是一种精神类毒品,吸食后透支人体的能量,对内脏器官伤害很大。吸食者有暴力攻击倾向,易引发暴力攻击、性侵害、抢劫等事件,成为社会治安隐患。有人曾诉说吸食冰毒后的感觉:“血液沸腾,敢干平时最不敢干的事。”有报章透露,冰毒吸食一次即可成瘾。
   “冰”毒犯罪呈蔓延态势
  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杨凤瑞二十一日指出,各地禁毒部门必须将打击“冰”毒犯罪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以遏制正在中国蔓延发展的“冰”毒犯罪。
  新华社记者从正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公安禁毒处长会议上获悉,去年中国缴获“冰”毒十六吨,是一九九八年缴获量的十倍,比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八年缴获“冰”毒总量还多百分之六十。
  近年来,“冰”毒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主流毒品。由于“冰”毒可以从麻黄素中提取,而中国是天然麻黄素的主要产地,也是化工大国,又毗邻“金三角”毒源地,境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制贩“冰”毒的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目前中国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发现制贩“冰”毒犯罪活动。
  杨凤瑞要求各级禁毒机关广辟线索来源,提高对“冰”毒犯罪的发现能力,对制贩“冰”毒的重点地区要深入开展专项调查,掌握制贩“冰”毒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提高对付“冰”毒犯罪的本领。
  他指出,打击“冰”毒犯罪,必须多管齐下。边境地区要进一步严密查缉网络,严防境外“冰”毒内流;对于地下加工厂和销售网络,必须重拳出击,彻底解决;基层缉毒队要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控制;而制贩“冰”毒犯罪严重的地区,要适时组织开展打击制贩“冰”毒犯罪的专项斗争。
  据悉,公安部禁毒局将加强对各地“冰”毒犯罪情报和线索的综合研判,组织专题研讨,对特大“冰”毒案件进行解剖研究,以切实加强对各地打击“冰”毒犯罪的指导。
  目前中国毒品问题呈进一步蔓延态势。去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六十八万余人,比一九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三。全国有两千零八十一个县(市、区)有毒品问题。其中吸毒人员在百人至千人之间的县(市、区)有八百二十七个,比前年增加了八十五个;吸毒人员在千人以上的县(市、区)有一百七十九个,比前年增加了八个。
   中国今年重点打击冰毒犯罪
  今天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公安禁毒处长会议强调,各地禁毒部门必须将打击冰毒犯罪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以遏制正在蔓延的冰毒犯罪。
  目前中国已在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有制贩冰毒的犯罪活动,一九九九年共缴获冰毒十六吨,是上年缴获量的十倍,比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八年缴获冰毒的总量还多百分之六十。近年来,冰毒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主流毒品。制贩冰毒的犯罪活动正日益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