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手表套装女款:何学斌从母亲绣花中得到“真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33:25
何学斌从母亲绣花中得到“真传”
【人物档案】
何学斌,笔名乙尼,四川眉山人。著名国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执行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交流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电视台艺术主编、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国家级专家,中南海特聘画家,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奥运会公益爱心大使,被国家人事部授予“著名国画艺术家”称号。著有《何学斌国画集(一)》、《何学斌国画集(二)》、(刘文西题)、《何学斌山水画集》(沈鹏题签)、《白鹤朝阳图》等五部国画集。
建国60周年大庆的时候,很多人在天安门城楼前见到了一幅长6.5米,宽2.3米的巨型山水画作《和谐之春》。它呈现一个小山村从新中国建国之初到现在,数十年间的生活图景,雄浑豪放,清新明丽。近日,在中南海招待所的会客厅内,我们如约采访了这幅画的创作者、国家一级美术师何学斌女士。面目清秀,身材娇小,很难想象如此婉约清逸的她竟然创作出这样构图宏大、线条劲秀的巨制。这些年来,何学斌的作品陆续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奥组委等部门收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女画家之一,当我们在采访中试图为她的艺术之路寻找一种渊源时,她笑着说:“我大概得到过母亲的‘真传’。”
开始只是喜欢母亲绣的花
何学斌出生在苏东坡的家乡四川省眉山市的一个世代蜀绣的家庭,祖祖辈辈都与蜀绣有着不解之缘。母亲的蜀绣堪称一绝,针脚齐整,层色分明,家中的衣物,孩子们的书包,被面、鞋子,彩帐,都是母亲别出心裁的绣花作品。小时侯,当小学斌穿着母亲绣制的衣服到学校时,同学和老师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夸奖母亲绣得好,夸得小学斌心里美滋滋的。学斌记着,那时邻里姑嫂都争相去和母亲学绣花,讨教技法。母亲绣花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灵气,无论是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还是绣画合一的线条绣,抑或是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她都样样精通,绣得件件精美。
学斌说:“母亲的刺绣仿佛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的花纹线条流畅、潇洒光亮。尤其是她最擅长绣的牡丹花、梅花、玉兰花,绣得色调那么柔和,有一种光洁透明的质感,真能达到‘传绘画之神韵,灭针线之痕迹’的境界。”儿时这样的环境熏陶,使得何学斌对色彩和图案很敏感。3岁的时候,小学斌会时常拿着一支小棍,随心所欲地在院子里的土地上画小鸟、荷花等。学斌说:“我外公是小学美术教员,看我对画画有兴趣,开始教我一点儿素描和线条的知识。”
到6岁时,小学斌开始用纸笔学画。她时常跟着外公出去写生,看到树木、花、鸟,外公会给她讲解它们的构图和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上小学的时候,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她在下面给老师画像,好好的作业本,背面全是画像。用她自己的话说:“喜欢的东西你就会上瘾,有时候情不自禁,拿起笔来就画。”为此,她没少挨批评,甚至挨“板子”。何学斌经常手捧画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按照自己的感觉画出来。此时,绘画对于何学斌来说是一种随性与写意的灵感释放。学画谈不上什么条件,一支铅笔,几张黄草纸,唯一的材料就是小人书和她自己省吃俭用买的年画。她照着上面的样子画。“那时候最爱画美人,十二金钗、白娘子、牡丹亭里的美女……贴满了家里的几面墙。对于这些仕女图,母亲爱不释手,也会自豪地把它送给亲戚朋友。小学斌那时常常照着母亲绣的荷花、牡丹花、百灵鸟临摹,这是何学斌最早的教科书。
学斌说:“在母亲具有中国水墨画格调的蜀绣中,我学会了恰当地运用色彩,均匀地过渡颜色,我的那幅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的‘荷塘赏花’,色彩的渐变正是受到母亲蜀绣的启发。”
长大和母亲一样为绘画“如痴如醉”
小时侯学斌家里要供5个孩子上学,父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里住的是茅草房,早中饭只吃白水泡饭、土豆和泡菜,晚饭不吃,一个月只能吃上一次肉。每年母亲把家里养的4头猪卖掉,用换来的钱给孩子们教学费。但是,母亲白天干农活、养猪、养鸡,忙到天黑,无论多晚,都会拿起针线绣一会儿,常常做着饭烧干锅,烧焦饭。有一次,由于绣得太投入,锅里的水烧开了也不知道,最后竟然酿成了火灾,把整个家烧个精光。看到小学斌对绘画的热爱,母亲心中暗喜,会把家中的鸡蛋省下来拿去卖钱,给何学斌买宣纸和颜料。当年4个鸡蛋才可以换一张宣纸,小学斌在画画前,会先用铅笔构图,不浪费一张纸,一滴墨。
1986年,学斌考入乐山师专高师班学习中文,因为是师范类学校,所以绘画也是必修的科目。这是学斌第一次接受正规的绘画学习,加之中文专业帮助她理解着艺术内在的神韵,何学斌对绘画的痴迷在升级。大学毕业后,何学斌被分配到眉山市文化局工作,在文化局辅导农村工作的宣传板报中,她大显身手,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尽管有了自己的家庭,她还是经常到郊外写生,不吃不喝画一天。有时,由于过分投入,旁边人和她说话她都听不到。学斌画的四川山水风光,让人能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当时,成都有一个书画交易市场,有几个朋友拉着她带着自己的几张写生作品过去,有画商看见了,当即就愿意出价收购。“两块钱一张,五张画我一共卖了10块钱!不少了。”她笑着说。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40块钱。就这样,除了上班,她就是画画,煮饭的间隙,她也在画画,锅里炖的老鸭汤被烧干,锅被烧漏,她才能回过神来。为此,学斌打趣地说:“这一点我简直和我的母亲一模一样。”她的朋友曾感慨地说:“她已经沉溺于自己的画中了,从早上6点拿起画笔,常常无休无止地画到第二天凌晨。即使是朋友聚会,一谈画画,她就很兴奋。”就在前几天,学斌三天三夜只喝咖啡,一气呵成创作了一幅“白虎图”。
从母亲绣花技法创新中步入创作巅峰
何学斌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美术是在1994年。那一年,她得到一个去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已经在绘画上颇有造诣的她开始从美术专科课程学起,继而本科、研究生,直到2002年拿到硕士学位。
每次放假回家,学斌都会饶有兴致地去欣赏母亲的刺绣作品,她惊奇地发现,母亲的蜀绣已经不仅仅拘泥于绣四周的事物,而是在图案上增加了自己的想象,使得整个图形非常丰富。母亲告诉她说,每绣一个图案,她会根据图形本身的特点,选择针法,如果要表现动物皮毛质感,就会使用“交叉针”,表现人物发髻要使用“螺旋针”,而表现鲤鱼鳞片就得使用“虚实覆盖针”。母亲的这种创新性的针法交错使用,使得整个图形更加逼真、传神,每个绣品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母亲的这种尝试与创新对学斌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学三年级挑专业的时候,她虽然选择了国画,但没有完全放弃油画。她认为:“国画比油画更适合表现大题材的风景,但是国画色彩有些单调。”她试着将油画的用色、焦点透视方法和国画的点线面、散点透视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一种尝试。研究生毕业后,她又跟随方凤富这位写意花鸟画的大师学习画葡萄的绘画技艺,并云游四海,遍访名山大川,期间结识了刘文西、刘大为、黄苗子、靳尚谊等著名画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汲取精华,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学斌专攻巨幅山水,并以重彩表现手法大胆创新,把油画的色彩光线和国画的水墨韵味有机地结合起来。她开创性地把金黄的油菜花加入一些画中,从距离上采取以大观小的手法,使得整幅画空灵明快。《旭日迎晖》就是利用这种手法创作出的成功作品之一。正是以这种才情和勇气创作,她的山水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惊喜。
现在,母亲由于患了白内障,视力衰弱,已经很少刺绣了。但母亲喜欢坐在学斌旁边,静静地看着她全神贯注地作画。对于色彩的使用,也会讲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创作花鸟,人物作品的时候,学斌都能从母亲的蜀绣作品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她创作的“西施醉舞娇”和“贵妃醉酒”也是受母亲刺绣的影响。
从2006年开始,何学斌进入了绘画的高峰期,几年时间,其创作的重彩山水精品就有数百幅之多,其中6米以上的巨制就有上百幅。她的画作中有绵延不绝、脉络分明的高原山川;绿荫环绕、鸟语花香的田野风光;有小桥流水,高山飞瀑;也有日落余晖,牧童晚歌。其中《江山数青峰》、《云淡风轻》、《秋江帆影》、《蒸蒸日上》、《风叶青葱亦自香》、《百鱼图》、《峡江行舟》、《白鹤朝阳》等分别为中南海、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曾评论说:“气韵生动”是东方美学的核心内涵。何学斌作品中的一石一木,或山水、云雾,都能读到她女性画家纤细的情感笔触。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名声大噪,也在海外受人青睐,一幅名为“满庭芳香”的水墨山水画,受联合国邀请,曾在美国各州市巡展。学斌为建国60周年的中华书画大赛创作的“美丽富饶大中华”荣获特等奖,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如今的学斌,这位女性画家以不断挑战传统绘画的姿态,让绘画的道路越走越宽,她的许多作品被许多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带到国外送给外国领导人。但是,在你面前的她,还是朴实母亲身边的朴实女儿,对此,学斌说:“我起步于母亲的蜀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的心思都在创作里。”(实习记者 丁思颖 本报记者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