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贸大学期刊:新教育:追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5:55

新教育:追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中国教师报记者   翟晋玉 
  
  
  只有文化,才能让学校拥有灵魂。
  
  “如果我们不能既兼容他者又执守自身,那么我们就不复拥有自己,我们的文化就会像古埃及的文明一样,成为后人遥远的令人怀想但不复重现的辉煌。中国文化将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我们的故事将成为不复有人传唱的标本。”
  9月1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举办的“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一届研讨会”上,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命运心怀忧切。
  这一天,恰逢“九·一八”事变80周年,全国各地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个民族危亡的日子,东北三省同时拉响警报,纪念活动规格更创历史之最。
  每年的新教育研讨会都有一个主题,与以往不同的是,近两年研讨会的主题逐渐从微观转向宏观,开始关注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特别是今年的主题“新教育与中国文化”,这一主题是去年的主题“文化,为校园立魂”的自然延伸,也是朱永新多年来对新教育实验深入思考的必然结果。他对当前中国社会频频出现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感到不安,比如彭宇案、地沟油、毒奶粉等,这些现象让很多人迷茫焦虑,不知所从。这从侧面折射出了当前中国人信仰的缺失和文化的荒芜。
  这无疑是当前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朱永新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重建我们的文化,而要重建文化,一个根本的途径是从教育做起。
  研讨会上,东胜区第四小学的孩子们在诵出“用一种新的变音说出,有如一只夜航的鹰”的诗句之后,全体师生直面台下并双手指向所有观众,齐诵闻一多先生的诗《祈祷》,向全场教师追问: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只有文化,才能让学校拥有灵魂。”朱永新说。然而,“纵观时下学校,我们不无忧虑地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儿童带入一个他们倍感陌生、抽象、片面和异己的地带。传统文化的失落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底、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和灵魂,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世界教育之间的竞争已从表面的物质方面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方面的竞争。只有以文化解读教育,才能为教育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来说,过去的文化传统已经丢失,新的文化尚未建立。于是,“无所着力与眼花缭乱并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探索与重建精神家园的路径”。
  朱永新认为,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因不同视角而异,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其根本精神是自强不息、推己及人、道法自然,等等。不可否认,中国文化中有严重缺失的某些成分,但不能因此把中国文化中美好的东西全部彻底地否定掉。否则,中国人就会失去自信力,甚至迷失自己。
  朱永新担心,如果一切按照西方国家的话语系统,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将不复存在。中国人也将失去自己的根,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又将置身何处。我们的后人将不能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诗句,汉字汉语的美妙将成为绝响。

  
  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的自觉
  
  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也就是说,教育对文化的传承是自觉的并且有选择性的。
  依此来看,朱永新认为,我们的教育没有自觉履行对于成熟思想文化的“选编”责任,没有从中国文化长远的发展来考虑学校的目标,更没有将人性的彰显看成是学校的生命。“我们的教育一度臣服于错误的思想、滥用的权力和霸道的金钱,完全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学校追求的是功利化的分数,道德和智慧均被踩在脚下。”
  “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朱永新说,“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把中国文化作为新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已经成为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觉。”
  “10年来,有一种意识在新教育共同体中越来越明晰:教育必须有根、有魂。新教育与其说是想为中国教育打造可以流传数百年的成熟课程,倒不如说是想为 ‘失魂落魄的教育’重新召回灵性、魂魄、神圣性。”朱永新强调,“任何一个成熟的课程,必须从文化和生命存在的根系中生出,且与悠久的历史息息相通,才能够是值得保存与流传的。对于中国大地上的新教育实验,其实就是曾经富有创造性的中国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一次复苏。”
  因此,在朱永新看来, “新教育首先是一种创造性地寻根,是寻找这一文化的创造根源,使得生生不息的创造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新教育在扎根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放眼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成果,将自然科学、西方哲学和各种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心理学的成果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发展“具有创造性与本真性的教育”。
  “新教育的责任是创造一种好的教育,而不是成为创制心理学理论、哲学理论的职业理论家,她更多的是以行动者的姿态,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哲学思考,纳入到教育生活的相应位置中,最终创造一种本真的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朱永新看来,正是这种开放的视野和以“复兴源出创造性文化”为己任的天命感,使新教育和其他教育实验有着本质的不同。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不应该让中国文化在新教育的校园里消失,我们希望能够在新教育的教室里重新看到书写美丽的方正汉字,重新听见朗诵优美的唐诗宋词……”
  “文化即教育,教育即文化。”朱永新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用文化的视野观照教育,用教育的视角反思文化,用教育与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自己”,“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的自觉与自我省察。”
  朱永新说,他们在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新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新教育人的使命,就是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我们新教育人的努力来推动文化的自我创生,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重新显现并焕发青春。”
  “中国文化能否再度复兴,能否迎来她再度令世界起敬的成就,有赖于我们每一间教室的努力。”朱永新说。

 
    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人
  
  发轫于本世纪初的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从最初仅仅是发起者朱永新一个人心里的理想,变成了目前拥有30多个实验区、1000多所学校、上百万师生的实践。如今,新教育实验已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当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和实验之一,任何一个关注和研究中国当代教育的人都无法对此视而不见。
  与会的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认为,新教育实验已在中国教育界产生鲶鱼效应,它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去探索创新,这是教育家办学应走的道路。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小蔓在研讨会上指出,新教育通过阅读改变师生的精神,从一所所学校开始,通过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改变教育,架起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桥梁,构建了中国本土化的实践教育学形态。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新教育实验区代表,以及众多对新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和校长,容纳1000多人的主会场座无虚席。记者随机采访了身旁的一位教师,她来自东胜区第三小学。她说参加新教育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改变了师生的生命状态。
  “选择新教育,就是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于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朱永新和新教育来说,“十年只是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觉,通过我们自己这个湍急的隘口,让中国文化这条河流奔涌前行,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我们身上真正活出来,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人。”言语间,朱永新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