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股份2016年中报:西安事变中的蒋百里:两次密谈改变蒋介石态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8:26
         蒋百里,188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以字行,晚号澹宁,笔名飞生、余一。1917年从日本回国后,开始首次撰写军事论著,引起很大反响。他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        1936年冬,蒋百里奉命考察欧洲军事返国,飞赴西安向蒋介石汇报。未料次日(12月12日)拂晓,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当天,住在西安西京招待所的陈诚、蒋鼎文等十多名蒋系军政大员和蒋百里同被羁留。在押的蒋系大员都反对“兵谏”,不肯在8项主张通电上签名。唯有蒋百里毫不犹豫地对张学良说:“我佩服你们的胆魄,赞成你们的正义勇敢行动!你们实行‘兵谏’的目的是逼蒋抗日,顺乎民心,很好嘛。”张学良认为蒋百里为人正直、坦诚可信,也是被扣大员中唯一支持他们“兵谏”的贤者,于是向他连连道歉。次日上午,张学良请蒋百里移往杨虎城私邸,待以上宾之礼。此时亲日派何应钦调兵遣将,兵临潼关,并欲派飞机轰炸西安。若西安被炸,可能危及蒋介石的生命。东北军少壮派见蒋系大军压境,怒火中烧,竭力主张杀掉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眼看大战一触即发,非常焦急。情急之中,张学良想到了蒋百里。蒋百里在保定军官学校任首任校长时,弟子数千,当时国民党之将帅,像陈铭枢、唐生智、张治中、陈诚等均出身保定军校,蒋百里的威望甚高,蒋介石也把他敬为上宾。他是无党派人士,是出面调停的最理想的人选。张学良对杨虎城说:“蒋百里德高望重,请他出面斡旋,局面可能改观。”杨虎城点头赞同。
       12月15日,张学良约见蒋百里,请他出面说服蒋介石。他说:“我多次拜见委员长,劝他同意八项抗日主张,他很顽固,躺在床上不理我,不是破口大骂,就是闭口不语,毫无商量的余地。这样拖下去,恼怒了我的部下,蒋先生的性命恐怕难保!请您去劝劝他。”蒋百里插话:“在西安,你的力量很够,尤其是在招待所,两条枪是够应付我们。西安以外怎么样呢?如果你们杀了蒋介石,那后果就严重了,不但你们将被包围被消灭,连老百姓也跟着遭殃!……”张学良恳请蒋百里出面调停,蒋百里幽默地笑曰:“俘虏怎能做军师?”张学良说:“先生笑话了,不必推辞。”蒋百里主张和平解决,一口答应“如果你觉得有这个必要,我可以照办。”张学良松了一口气,连声道谢。
       12月16日傍晚,张学良陪同蒋百里,来到{mod}蒋介石的新住处西安金家巷一所军官私宅。蒋百里一进门,蒋介石一反常态,立刻笑脸相迎,欠身握手,请他坐在床边沙发上。张学良自行退出,二蒋关起门来密谈。蒋百里不急于引入正题,拐弯抹角地说:“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消息比较灵通。目前日本海军和陆军为侵华而互相争功,日本天皇已秘密接见过陆军大臣,看来明年(1937年)一定会大举入侵我国。”接着又说:“从国际形势看,美国正在卖军火给日本,做生意要紧,欧洲各国看出德国要动武,自顾不暇,只有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团结抗日!”蒋百里又引经据典,说一盘散沙,战败后依人篱下,当“儿皇帝”的日子很不好过。蒋介石听后,心有所动,蒋百里遂将话题转入解决西安事变的对策,他提醒蒋介石:“中央军不能急攻,更不能派飞机轰炸西安。否则会危及你的生命。为保持国家元气,应避免内战,以和平解决为好。”
       两蒋先后两次密谈,蒋介石态度渐渐转变。他亲笔书写两封信,一封给宋美龄,一封给何应钦,致何函里明确指出:“星期六日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张学良建议蒋百里飞赴南京,将信交给宋、何。蒋百里沉思片刻,考虑周密,他说:“我不是蒋介石的亲信,此去恐何应钦不相信信函内容,派蒋的心腹蒋鼎文去最合适。”蒋介石、张学良都认为此建议恰当,命蒋鼎文将信送至南京。很快,宋美龄、宋子文等飞到西安。这时蒋百里向蒋介石建议:“中共方面竭力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共代表周恩来已抵达西安,委员长不妨找他谈谈。”蒋介石欣然赞同。此后,蒋百里就不再介入,让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直接与蒋介石谈判,使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
       蒋百里完成了使命,返沪时张学良亲自到机场送行。这是西安事变后第一架从西安飞来的飞机,在当时的上海引起了轰动。此后,蒋百里亦不居功,而对登门来访的众多记者,不便多说,只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中国不会打内战了!”了解内情的赞曰:“张杨兵谏名垂千秋,蒋百里做了一篇‘转弯子’的好文章,中共最终做了一篇团结抗日的大文章!”事后,蒋介石的《西安半月记》较详细地记载了蒋百里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金宝山

 

   欢迎走进冬韵如歌的个人图书馆 --冬韵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