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流花河第二集:十七、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56:15

十七、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http://vip.book.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11:26 新浪读书

十七、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数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⑧。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台注]君子为学,尊所闻,行所知。从耳里所听得,便深会于心,散布于四体,而表现于动静语默之间,无论钜细,一切都可以作人模楷。小人则不然,耳朵听了,口里说说,不过出入于口耳四寸之间罢了,究于七尺之躯,何所补益?古之学者,唯求自得于己,今之学者,务在求悦于人。君子之学,是用来自美其身心;小人之学,只是用作赠献之禽犊,借以博取名利。因此,不问而告,谓之躁;问一而告二,谓之囋。躁,非也,囋,非也,君子如撞钟,大叩大鸣,小叩小鸣矣。

 

按:此教人为学,要在有益身心,不可务外为人。

 

 

陆注:君子的学习,有益的东西进入耳中,记在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所以他稍微说一句话,稍微动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的学习,只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靠它来完美七尺长的身躯呢?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叫做唠叨。急躁,是不对的;唠叨,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别人,就像回声应和原声一样。

 

 

你们这个解释啷个得行啰,天啦天。

 

箸,通 著,即现在的 着。

曷:何、啷个。

禽和犊。古代用作馈赠的礼品,因以喻干禄进身之物,即当官的敲门砖,对于读书来说就是文凭。

囋古同“讚”:讥笑。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即门窗。

做人如向,就是要通风、通凉、通亮、通光,即不闭塞、不死脑筋、不一根筋。

 

译文:君子学习的时候,从耳朵进,着落在心,手脚放开,身体放松,说话端庄,动作舒缓,一切都要中规中矩。小人学习的时候,从耳朵进,从嘴巴出,进出口耳之间,不过几寸而已,啷个能够完善七尺之躯咧?过去的学者是为了(完善)自己,如今的学者是为了(讨好)别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小人学习,是把它当文凭。所以,别人没问你就说出来,那叫显摆;别人问一你说两,那叫看不起人。耍大,NG;看不起人,NG。做君子,不要一根筋。

 

 

你说,他们那个解释是不是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