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莉莉姆:到底是什么让“陌生人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51:02
                                       到底是什么让“陌生人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陈庆贵

老人摔倒没人扶——最近,各地频频出现的这类事件让人普遍感到心痛又困惑: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如此冷漠?(9月22日《人民日报》)

毫无疑问,中国已步入“陌生人社会”。到2010年底,全国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已有20多个,其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2000多万。对“陌生人社会”的图景,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陌生人社会”是不是一定等于人性冷漠,当然不是。相反,人类发展历史昭示我们,从过去“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首先是一种进步。一个国家完成“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华丽转身,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擢升。我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让“陌生人社会”在中国变得如此人性冷漠?在我反思,起码有三大反差当属诱因导索。

首先,主流价值与周遭氛围的反差。我们的主流价值到底是什么?官方发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刚要》表述得清清楚楚。然而,我们面临的周遭氛围却是:幼儿园老师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车站码头贴着提示海报和警示标语:“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即便你想按主流价值去做,却无奈缺少践行的社会环境氛围。

理想丰满与现实骨感的反差。国人自小到大,从教科书和大众传媒上,没少得到过主流价值倡导和公民德道教化的耳濡目染和认知熏陶,不少人走出校门时“书生气十足”、理想很丰满。然而当他们容入现实社会时,现实的骨感又将他们的丰满理想击碎。“做好事被误解”“好心罹恶报”,耳闻目睹的无情现实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心灰意冷乃至臻至绝望。

倡导法制与现实法治的反差。人类演进历史也告诉我们,“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伴随着人性冷漠。换言之,“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等于人性冷漠。设若说“熟人社会”生活秩序更多地通过道德规范实现自律与他律,那么,在“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则势必削弱道德的他律作用。法制应运而生,倡导法制就是藉以建立法制权威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然而,倡导法制从来不等于现实法治。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承载着社会成员最普遍的信任,而其前提是要能凭借现实法治实现倡导法制之目的。法治在“陌生人社会”中的理想愿景是,彼此陌生的人交往时,尽管他可能并不清楚对方的状况,但会相信一旦出现欺诈失信行为,可以通过正当的方式“讨到说法”,也相信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进而建立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坚定公民信仰。相应地,陌生人摔倒了多半会去扶,因为相信万一被讹诈、法律会还原真相,而不诚信的一方会受到制裁。让国人“炎黄子孙”身份符号与礼仪之邦文化标签谙然失色、让外人贻笑大方笑掉大牙的“彭宇案”案,恐怕就不会发生了。

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也让国人情绪变得焦躁、心理变得灰暗,久之,势必形成周而复始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又明提暗示亲人朋友遇事别“出手”、少“出头”。这一方面说明国人内心向往温暖取向良知的传统美德基因并未消失;同时也提醒我们“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重构社会信任已成当下十万火急时不我待的社会课题。

信任重构当然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但无论如何作为,我以为,能不能消弭三大反差当是检验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