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3值:清代书法大观-9-清代[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02:13
历代书法大观-10-清代[下]

梁启超(1873-1929)


赠王力《楷书十一言诗》

立轴[1][2][3][4][5]
手札[1][2][3] 一晌无限楷书联
遥山秋云楷书联
楷书烟月花药联
七言联[1][2][3]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别署中国之新民,广东新会人,光绪已丑年(1889)举人。他的书法艺术,初崇唐楷,后攻魏碑及汉代隶书,其取法北碑的书法理念深受康有为影响。
  梁启超的书法,属于学者类型,但又与一些以行草见长的学者型书家不太一样。他在文、史、哲方面的成就太高,再加上他作为政治家的声名显赫掩盖了书法家的声望。梁启超在北碑上有相当高的造诣,在隶书创作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

跋石门铭 刊于《中国书法》杂志2006年第10期

跋时珍墓志铭 刊于《中国书法》杂志2006年第10期

梁启超题跋

行书诗页半山绝句

 录李商隐无题诗

李鸿章 (1823-1901)


本名铜章,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行书联

李鸿章《行书八言联》 蜡笺,立轴 167.5×34cm×2释文:流水垂杨天生画景,晓烟微雨人爱花朝。

李鸿章《行书八言联》腊笺 1881年 165×34cm×2释文:水流花开得大自在,风清月朗是上乘罥。

李鸿章手札 资料来源不详

李文田(1834-1895)


  字畲光、仲约,号若农、芍农,谥文诚,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学问渊博,生平嗜学不倦,工书善画,经史、兵法、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公务之余,勤于治学,对元史及本北水地研究尤精。金石碑帖书籍版本之源流,皆得其要。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研究专家和碑学名家。1874年乞归故里,在籍十年,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汉《华岳庙碑断本》宋拓本,故他把在广州所筑之楼名曰“泰华楼”。

  李文田是岭南一代书法名家,对碑帖源流有深入的砧研。他少年时专工欧阳询,精熟于《九成宫》等碑帖,旁及其他唐碑,后来转学隋碑《苏孝慈墓志》,中年以后,博采汉、魏碑刻。麦华三在《岭南书法丛谈》一文中说:“若农书法,实发源于北碑,而畅流于隋碑,所临唐碑,亦以隋碑笔意为之。”“若农乃以从容自在之笔调一写高古拙朴之北碑,一时书家奉为正宗。清末写碑,陶睿宣近于呆板,赵之谦过于轻佻,惟若农老成持重,雍容大方,为北派正传。”其书法,运碑入帖,笔力酣畅饱满,意态雍容厚重,功力颇深。李文田篆隶楷诸体皆能。其篆书,笔致温厚蕴藉;隶书则以楷法及碑法书写,挺拔有力,富于变化。而在篆隶楷诸体中,李文田最擅长的还是行楷。所作行楷,工稳平和笔画圆实,浑厚华滋,肥而不胖,瘦而不削,没有馆阁体肥重之弊,也没有丝毫纤弱之意,有的是魏晋隋唐以来的风流气骨。

  陈永正先生在《岭南书法史》一书中对李文田的书法成就颇多赞誉,认为清中叶学者阮元虽然创有“北碑南帖”一说,但阮元所倡导的碑学在广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粤中帖学名家吴荣光晚年所书,也只有略参北碑笔法而已。直到李文田出,广东的碑派才正式形成。李文田自创的这种碑派书法,对广东书坛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应该在中国书学史上大书一笔。

  李文田传世作品较多,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他写的《楷书轴》、《楷书八言联》、《行书七言联》、《隶书四屏》、《书画团扇》。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画于同治庚午年(1870)的《仿李营丘笔法团扇》,《与苏六朋合作风景人物扇面》、《楷书轴》、《楷书八言联》、《隶书六屏》。广州博物馆藏有他写的《篆书八言联》佛山市博物馆有他写的《节录张猛龙碑楷书轴》等6种书法。此处,东莞市、江门市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均藏有他的作品。

楷书扇面 私人收藏 转自华夏收藏网

李文田 -行书语摘轴

李文田 行楷七言联 144x31CMx2 憨斋吴南生私人收藏释文:时人尽说韦山甫 佳句唯称谢法曹
侃如二兄正 集张祜韩翃 弟李文田 

八言联 可嘉扫描  此《八言联》酣畅饱满,工稳华滋,可以见到其在唐碑临习的基础上,在魏碑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行楷七言联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

行楷十一言联 纵237厘米 横38厘米 洒金笺 深圳博物馆藏

李文田致雨生书札                       释文:
  雨生尊兄大人执事:八月二日接奉手诲,敬悉诸凡,遥瞻矞采,弥用驰切。贵郡会课,不远千里问道於盲,敢不竭尽鄙见,冀窥象罔。就兹会论之,虽未尽珂乡之文采,然风力遒上,不为运会所移,则见骥一毛,知其善走,先正典型,一线未坠,实吾粤之光也。区区论文之志,微诸君,谁与归乎?前列拟定五十首,若欲再广,则百名次第已暗记於每卷之背,以花押志之,会中翘楚之材,似皆入吾彀中矣。八比风尚至今日而日趋於靡,不意中流砥柱,尚在天南,惊喜久之。暗中摸索,必不误认颜标,质之我公与玉臣太史,或期抚掌也。自前十年兰山一别,至今未接麈教,九月后海风不啸,拟访戴数日即返,此间书院功课不免劳人故耳。老母以下均托福芘,小儿乳食尚足,颇有豚犬之观,足慰长者之怀。专启敬复。叩请  崇安,并请潭喜,不尽。
  如弟文田顿首 望前一日
  家母奉问丁大人并府中各位福安。


黎简 行书五言联(点击浏览大图)

黎简 《致温遂之》行草手札(点击浏览大图)
 字简民,一字未裁,顺德(今属广东)人。他因喜爱广东省内东樵(罗浮)、西樵二山之胜,故自号“二樵”。他还取东樵432峰、西樵72峰之意,把居室命名为“五百四峰堂”。年轻时往来广东、广西间,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诗书画兼精,时人评价很高,为清朝中叶岭南书法大家。个性狂狷僻介,自称"狂简"。曾寄居广州慈度寺,住处四周种上竹子,名为竹平安馆。袁枚当时名动天下,来到广州欲求一见,却被黎简拒之门外,一时轰动诗坛。翁方纲任广东学政时,未到广州上任,先梦见二樵,更被传为佳话,也可见二樵在当时文化人心目中的地位。
  其书法,意志追晋人,中年兼学李北海,晚年写苏黄两家为多,隶书真追《礼器》、《熹平石经》,传世书法作品甚丰,显示了他在书法上的不断追求。肇庆七星岩石室岩洞内有他的《南服陨石》刻石,隶书体,秀劲舒放,纵横跌宕,属黎书上品。
  黎简的诗从学李贺、黄庭坚入手,刻意求新,极“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诗传》)之致,能自树一格。黎简号称诗、书、画、印四绝,对岭南诗歌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且影响至中原。他一生虽然足迹未出岭南,但中年时诗画名气已远播中原。其诗以境新、句奇、意深、情真而独树一帜。但是,这位出色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没有位置,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引起权威文学研究者的注意,收入《中国文学史》中。
  黎简的篆刻,虽然属他诗书画的“余事”,但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才思敏捷。他的篆刻,得汉人神髓,参以己意,作品淳厚苍雄,意格甚高,自成面目。自刻图章曰“小子狂简”,刀法峻傥。又能治铜印。1962年,麦华三等辑成《二樵山人篆刻佚存》1册

梁鼎芬-《行书尺牍》

梁鼎芬-《行书尺牍》 资料来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昨收托权谨堂,颠当不得渡,今再写二纸,以当面话。日盼晤,来书如逢故人。小照一叶、师范教科发编二函奉颂。临书不一一。
  鼎芬 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近代著名学者、藏书家。少失父母,寄养姑家。曾就学于五品卿菊坡精舍院长陈澧门下,并得其舅翰林院编修张鼎华教诲。光绪三年(1877)18岁时中顺天乡举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授编修。性刚直,屡劾权贵。在中法战争中,北洋大臣李鸿章一味主和,梁鼎芬弹劾李鸿章六大可杀之罪,因而被罢官。南归后任广东惠州丰湖书院院长。适张之洞督粤,聘其为肇庆端溪书院院长。翌年,广雅书院开馆,梁鼎芬又受张之洞之聘,任广雅书院首任院长。后一直得到张之洞赏识与庇佑,张之洞调任湖广、两江总督,梁鼎芬皆主讲于两湖书院、南京钟山书院。辛亥革命后,闲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在陈宝琛的推荐下,做过溥仪的老师。后又积极参加张勋复辟活动,复辟失败,梁鼎芬病忧交加,于1919年11月14日在北京病逝。死后由亡清赐谥“文忠”。

李兆洛《七绝》轴

刘春霖(1872—1944)


  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其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光绪33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继而出任袁世凯大总统府内史,从事些文字应酬;1917年12月,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在徐世昌、曹锟当大总统期间,被授予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并因此名噪一时。1928年愤然辞官,在上海、北京以诗书自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后,均能保持晚节。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年73岁。

刘春霖 《楷书儒甑轩镜片》 26.8×57cm

刘春霖《碑志作品选》
选自《刘春霖书法集》(花山文艺出版社 吴占良主编)

刘春霖《行书书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刘春霖《至圣先师世系考》残稿选页 29.7×10.5cm

刘春霖《行书七言联》

刘春霖《行书八言联》

刘春霖《临唐人灵飞经》
选自《刘春霖书法集》(花山文艺出版社 吴占良主编)


冒襄和曹秋岳侍郎韵行书轴

冒襄行书七律中堂 绫本 162 X 55CM

莫友芝 致竹庄书札 转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竹庄观察大人阁下:闻新奉皖南道之命,想此邦风宪益清肃也,遥庆遥庆。春间忆谕及欲求《骈字类编》,唯书业堂肆中有此一部,尔时曾议价五十五千,未肯即售。兹者颇思易置他种,故遣送上,售否唯尊裁之。手颂
大安,不具。
莫友芝顿首 八月廿五日钱沣(1740-1795)


精楷小幅 軸 紙本 72.3X51.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這一幅楷書直幅,述南齊名士沈驎士事略,為其典型的楷書作品。具有顏真卿厚實挺勁的風味,一筆一劃方正剛毅,行筆穩健,沒有絲毫鬆懈的地方,可見書寫之時的用心之勤,也正符合幅中所言的養身之道了。

行书七言绝句中堂

钱沣《临刘中使帖》(一) 128×57.5cm
释文: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之。慰海隅之心耳。
钤印:钱沣印二方
款识:钱沣。

钱沣--临米芾帖
 屈大均 -草书咏罗浮诗页 纸本,纵27.2厘米、横20.7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钱名世 -致圣跂诗函 转自中华博物网

释文:
  共船惟有鹤琴书,箫管虚无妓屏除。满载九秋风物去,一生人淡颇相如。
  蓉槎爱泊芰亭边,桂棹兰(桨)[桡]日溯沿。领取渊明好俦侣,和陶诗了扣船舷。
  圣跂年长兄
  钱名世 字亮工,号庵,江南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即探花。授翰林编修,升侍读。有《古香亭诗集》。 曾因作诗献媚与奸臣年羹尧,遭雍正罢翰林院侍讲职,押回常州。雍正亲书“名教罪人”四字,制匾挂其门首。更令在朝各官,作诗文笔伐,令其刻印散发,此为清代羞辱斯文的“钱名世案”。

钱坫《篆书语摘》 纸本墨迹,篆书。凡7行。

钱坫《篆书菩萨蛮词》轴

钱泳(1759-1844)


   字立群,一字梅溪,号梅华溪居士,嘉庆间金匮人(今江苏省无锡市),阮元弟子。工篆、隶,嗜刻帖,一生刻帖数十部,还摹刻了大量的碑碣、墓志等。尝客游毕沅幕中。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有缩临小汉碑,集各种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后扬州江人骥,得其残石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两,嵌之杭州诂经精舍之壁。惟诸碑中讹字甚多,泳未能一一正之。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著有《履园丛话》。

行书七言联 可嘉扫描于《中国美术全集》

行书临蔡襄扈从帖立轴

钱泳《记灵飞经》册,纸本,共九开,每半开纸心纵21.3厘米、横9.3厘米。
感谢书友king_wgx提供点击右键逐页下载[1][2][3][4][5][6][7][8][9]

隶书《乙瑛碑》 《尹宙碑》 《史晨碑》 四册(四十四开选十八)
13×25cm×44

钱泳《隶书临西岳华山庙碑》

 阮元(1764-1849

   归田偶成行书诗卷

阮元 京邸看花诗

阮元《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阮元《石画记》底稿(选页)

  阮元工诗文、精鉴赏,善书法,亦作花鸟。阮元在任云、贵总督时,曾在许多具有天然图画的各色大理石上题识,后来曾编《石画记》一书,书有刻本传世。这里介绍的是《石画记》一书的底稿,舟斋收藏。底稿大小不一,达一百多张,大者如一页稿纸,小者仅火柴盒大小,纸张质量也是不一,可见是阮元灵感一到,随手写来。字体以行书为主,也有隶书、篆书、楷书,反映了阮元书法的多种面目。

阮元《怀素草书千字文跋》
石 涛(1642-1707)石涛


本姓朱,名若极。籍贯广西。为僧后法名原济、道济,字石涛。题画别号甚多,如苦瓜和尚、清湘老人、清湘陈人、大涤子、瞎尊者、阿长、济山僧等等。 石涛以“搜尽奇峰大草稿”的精神,在山水画创新上成就很大。他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著《石涛画语录》。    他的书法,在行楷中参以隶法,有六朝造像记的笔意,用笔不拘成法,字形大小参差,正欹错落,然笔墨古朴遒劲,天真烂漫,与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隶书也写得“散朴有致,不检绳墨”。

 《行草致退翁尺牍》

  

 记雨歌帖 纸本 50 X 30CM 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上海博物馆藏

七言诗轴 纸本 44 X 27.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题墨竹图 题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沈荃 行书临米芾诗 轴 纵171厘米 横50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沈荃 临米南宫帖 册页(十六开选四)


沈荃临米芾行书帖 立轴


沈荃--五言诗句 立轴 107×34cm释文:忽见寒梅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有疑是弄珠人沈荃

孙岳颁《行书诗轴》
释文:偶然避世住深山,不道携家便不还。却怪渔郎太多事,又传图画到人间。

沈曾植(1850-1922)


《行草诗轴》

七律[1][2]
十二字联
五言联
七言联[1][2][3][4][5]
八言联[1][2][3]
手札[1][2][3][4][5] 行书立轴[1][2][3]
生平年表
相关文章[1][2][3][4]

   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画家。字子培,号撰斋,别署乙庵等,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官至安徽布政司。在学识方面,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精通史学、佛学、边疆地理之学,著有《无秘史笺注》、《蒙古源流笺证》、《乙卯稿》。他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改革旧貌,成绩卓著。   沈氏书法早精帖学,得笔于包世臣,壮年嗜张裕利;其后由帖入碑,熔南北书流于一炉。在书学上,沈氏首次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碑与帖的联系发展脉络。在实践上早年攻帖学,仿黄山谷时尚不能得势,中年学钟繇,后来穷魏碑,极章草,终使“抑扬尽致,委曲得宜”,进入了碑帖融合的独有理想境界,创造了奇峭博丽的沈体书法。曾熙曾评价沈的书法:“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处在不稳”。沈氏还善绘山水,但艺术成就不如书法。
  

行草书杜甫草堂诗轴 

《行书黄庭坚诗》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放大)纸本,纵145.8cm,横40cm。

释文: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山谷诗。寐翁。
此轴录宋代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之一,自识:“山谷詩”。款署:“寐翁”。下钤“沈曾植印”、“海日廔”印。引首钤“知一念即無量劫”印。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
此轴书法下笔有力,多用侧锋,笔划劲利挺峭,有北碑书法意趣,章法布局亦自具特色。沈氏书法貌似松散,实则意到笔随,回护照应,不失毫厘。章法布白更处处呼应,相揖相让,静中求动。此轴代表了沈曾植行书的艺术水平。

沈曾植 临魏碑楷书屏 纸本 147X40cmX2 西泠印社藏苏 珥(1699-1767)字瑞一,号古侪,晚号睡逸居士,广东顺德北滘碧江人。乾隆三年(17 38)中举,是当时岭南有名的学者和书法家,是人所皆知的“惠门四俊”之 一。他从不热中功名,官府几次相召,他都推辞不出,隐居家乡,埋头读书写 字,教学著述终老。写成《宏简录辨定》、《笔山堂类书》、《安舟杂钞》等 著作,对古籍整理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苏珥为文长于序记,下笔牢笼万象,纵目今古,放言高论。深得苏东坡神 韵。为诗亦风流倜傥,意气风发,读之令人胸襟畅快。

  他的书法也闻名于时,草书尤其出色,亦擅榜书,书风简朴旷达, 深受书法界珍爱。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谈到广东书家时,首先举出苏珥,他的文与书可称双绝,见重于时,行草体态出献之,疏拓秀媚,给人超逸高旷之感。

行书《农家乐》册 刊于《书法丛刊》2004年第四期岭南明清法书(广东省政协供稿)专辑
分页浏览[1][2][3][4][5][6][7][8][9][10][11][12][13][14]

草书轴 纸本,纵46.5、横41.3cmcm。广东省博物馆藏

铁 保(1752-1824)


  《行草临王帖》册,五开,纸本,纵16.3cm,横2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2][3][4][5] 吴伟业-五言律诗轴 绫本,180.2×55.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谭嗣同(1865一1898)


   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 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 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 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旋奉父命, 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同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 成《仁学》2卷,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其哲学为“仁学”。“仁”是万物之源,它“以通为第一义”。而 “以太"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由于“以太”“不生不灭”,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静止的、停顿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思想,从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并且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等封建网罗。对秦汉以来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猛烈,认为君主专制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在批判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等主 张。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1898 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袁佯为应允。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9月21日,政变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时年33岁。临刑绝命词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生平遗著编入《谭嗣同全集》。



书简 致刘淞芙书
图文分别有可嘉、鲁人提供,请分页欣赏高清晰图片[1][2][3][4]

 
书简 致刘淞芙书

谭嗣同《七言联》 纸本水墨立轴 132×32×2cm
释文:陶冶性灵存底物 金石刻画臣能为  

王夫之 大云山歌

王文治(1730-1802)


《行书待月之作》

其他:行书轴[1][2][3][4][5][6]
七言联[1][2][3][4]
行书八言联
行书十言联

   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十二岁便吟诗作书,诗有唐人风范,书学米、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乾隆35年(1770)探花,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的刘墉成鲜明对照,其书名与刘墉齐。与姚鼐交往甚密。

  乾隆二十九年(1764)以探花官翰林侍读,出为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过很多碑刻和对联。至今滇南一带尚有他的墨宝遗存,虽只尺中楮,民间亦视为拱璧。据王昶《湖海诗传》称:“禹卿尤工书,楷法河南,行书效《兰亭》、《圣教》;入京师,士大夫多宝重之。”王文治二十多岁时就书名遐迩传扬。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两位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应。琉球人素好书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国书法名家,纷纷重金求书,视为至宝,十分珍重,一时间王文治在琉球书名风靡。当时朝鲜人来华,专门以饼金购得王文治书法以归,其书法声名远播海外。日本很多博物馆都珍藏着王文治真迹。如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藤井齐成会有邻馆、冲绳县立博物馆、大分县立博物馆皆珍藏有王文治的墨宝。  其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但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行书作品《待月之作》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

行书轴 纵112.5厘米、横46.5厘米。

节临王羲之蜀都帖轴 纸本 纵129.7厘米,横3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文治《致啸崖书札》 转自 中华博物网  释文:
  文治顿首
  啸崖大兄年长阁下:似水年光,恼人秋色,屈指文旌在润时,忽已三阅月矣。醉竹兄过润而不获把晤,大是恨事。兹松厓见访,风仪蕴藉,雅称其诗,古谚所云“才子岂能无貌”,殆谓是耶!治自奉别以后,三拜手书,然直至见松厓所贲之书,而后恍然焉,盖此书最先发而最后至。于此益以见大兄拳拳于鄙人者矣。昨承命为松厓题照,并柬吾兄,今即奉托松厓转致,幸惠教之。来示所云得一知己之说,治亦谓然。窃谓知己之相值,与感恩不同,盖自古难之,未易与泛泛者言也。醉竹、楞香、伟南诸公均此致候,馀详松厓口述,非匆匆笔札所罄。
  啸崖大兄年长阁下
  年愚弟王文治顿首
  屡承嘉贶,并谢。

王文治《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疑伪)

跋《王居士塔砖铭》

跋《唐玄宗鹡鸰颂》 吴熙载(1799-1870)
江苏仪征人,包世臣的学生。原名廷飏,字熙载,后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是清末著名的书画篆刻家。一生清贫,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吴让之善作四体书与写意花卉,他的篆刻学邓石如而能自成面目,为后世所宗法。在书法方面成就最大的是篆书。吴昌硕说过:“余常与人学完白不若取经于让翁。”此语代表了当时人们崇敬吴让之的心情。他的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端庄、浑厚的风格,又加以自己的理解,使之更加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

吴熙载《致伯山诗函》 中华博物网释文:
  郑家风节贻闺秀(怀苏夫人为郑超宗裔孙),戚党咸称是女师。刲股两番轻白刃(一次为母,一次为舅),伤心一命授朱丝。左姬才调班姬扇,晋代璇玑宋代词。如此身名俱泯灭,精诚须有太空知。
  里人吴熙载题
  录呈
  伯山先生削定

吴熙载《郑蕙是文钞》中华博物网释文:
  郑氏讳蕙,字怀苏,又字苕仙。颖园舍人第四女,淮安程振作人室。依兄侣梅熿居扬州,粤贼至,以振未至,陷城中。有日记至六月杪,诗词若干首。贼迫之入女馆,自刎未死。贼又迫之,自缢遇救,又未死。以食,颡伤,不食死。其乳母携出残稿,堂兄伟士杰孝廉录稿传观,求名公卿诗文词章垂示将来。
  吴熙载钞

 篆书三乐三忧帖

草书立轴 132×63cm
释文: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当迟,送不嫉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润生大兄法家雅政,让之弟吴熙载。 吴大澂(1835-1902)


初名大淳,为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愙斋、郑 龛 、白云病叟。江苏吴县人。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 ,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官。曾参左宗棠西行大营,在吉林助铭安练兵,故参与中俄边界及中日订约之交涉。中法战争时会办北洋事宜。中日战争时又疏请参战。

  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为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著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等。《清史稿》卷四百五十有传。他精于鉴别和古文字考释,亦工篆刻和书画。他的篆书很有特色,将小篆古籀文结合,功力甚深,即平时书翰也常用工整精绝的篆字为之,规矩整齐,由于篆书整齐划一,有算子之讥。

行书手札

手札

吴大澂《致大兄书札》转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大兄大人尊前:正月初七、十六两次寄书,计均达到,弟因防军分布宁、姓、珲三处,而宁古塔驻兵较多,恐其日久疲玩,不能不随时整顿,自应常驻塔城,就近督饬训练,并可兼顾屯垦事宜,遂於正月廿六日由省启程,初五日抵塔。小妾、幼女挈之同行。官参局房屋亦尚宽绰,惟东厢会客与上房逼近,不甚相宜,拟於三月中添盖五间,墙后隙地甚多,大可开拓也。省垣与塔城,往来文报三日可达,亦不过迟。夏秋以前不复他往,免得道途仆仆。三姓、珲春,每年阅操一次,往返不过一月,以后省中无甚要事,弟亦不复进省。惟机器局甫经创办,今年厂房未必竣工,有宋渤生为之经理,亦可放心。振之在省专司机器局支应事宜,此外委员留省者亦无几人矣。营口转运局委沈子卿游击总理其事,以后寄物亦甚便。若寄信则天津较快,营口非要道,文报甚迟。敬请
  福安
  弟大澂顿首
  二月初九日 宁古塔官参局泐 吴昌硕(1844-1927)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吴昌硕的作品诗、书、画、印配合得宜,融为一体,对艺术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性格特点”。其艺术风尚对我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对日本影响也很大。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共15页

元盖寓庐诗稿

   这件吴昌硕手书稿成于1883年,吴昌硕是年40岁。全卷存诗一百廿四首,其门人跋“(此)缶师诗稿系壬午至甲申三年中所作”,“因检刻本细较(校)颇多未载,删改之处亦复不少,确是初稿,殊为名贵,幸宝藏之,勿为有力者攫去”。

翁同龢(1830-1904)


    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瓶庐居士。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清咸丰六年(1856)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中法战争中,主张抗战,并支持刘永福黑旗军保卫疆土。中日甲午战争时,又力主抵御外侮,反对李鸿章求和。后举荐康有为,支持变法维新,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被慈禧太后削职回籍;十月又被下令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归里后,隐居虞山西麓鹁鸽峰墓庐。困顿七载后病故。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稿》。    他自幼受家庭熏陶。喜书法,由研习钱南园、董其昌的书法上溯至米芾、颜真卿,所作书法淳厚宽博。马宗霍的《岳楼笔谈》称:“松禅早岁由思白以窥襄阳;中年由南园以窥鲁公;归田以后,纵意所适,不受羁缚,然气息淳厚,堂宇宽博,要以得鲁公者为多。偶作八分,虽未入古,亦能远俗。” 从他的作品看,显然具颜体书貌,但又吸收了刘墉、何绍基等人习颜而出已意之法,用笔比较奇肆率意,结体比较宽博开张。有些字可融汇赵、董之意,写得潇洒。在晚清学颜者诸家中,具有一定新意。
 

行书立轴

《论画语》 纵168厘米,横80厘米。行书 吉林省博物馆藏


清 翁同龢 行书四屏
轴 纸本
均纵167公分 横42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禅老人翁同龢(一八三O一九O四),江苏常熟人。从小受父亲兄长影响,喜欢读书,有志于经国大业。咸丰六年考中进士以后,出任官职,尽忠职守,曾经两度入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后无意间获罪去职,仍然忧心国事,时而涕泪纵横,老臣耿耿忠心令人叹服。

  翁同龢书法兼习各家之长,能以持平态度兼取碑帖长处,而不以优劣论定碑帖。他对汉隶以及颜真卿书学体悟较深,此件书屏即录写颜真卿〈争坐位帖〉,虽然和原帖笔法不尽相同,气息淳厚宽博,能得颜书精神。在翁同龢传世作品中,可许为行书代表作之一。

翁同龢《行书残屏》 纸本 纵148.6厘米 横39.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转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榜书“虎” 纵53cm 横30cm 上海朵云轩藏
转自《书法》杂志2006年第8期

榜书“虎” 纵144.2cm 横65.5cm 转自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榜书“虎” 转自网络 不详
尺牍[1][2][3][4][5]
行书联[1][2][3][4][5][6]

翁同龢《书札》 转自 中华博物网释文:
  释文:
  未奉教,目疾平复否?尊体何如?极弛仰。远谋硕画非一端,其可见者,船政营务汰尽烦冗,而为民请命之章疏,披沥血诚,读之感涕。南天一柱,非公其孰能当之?弟衰病久矣,文字之役尚未克副,何论其他。入此月凡三病,忽蹇於步,而又旋平。《湘省题名记》似无君家子弟,为之怏怏。专泐,即请
  勋安
  弟翁同龢顿首

翁同书(1810—1865)


    字祖庚,号药房,江苏常熟人。翁心存长子,翁同龢兄。清道光二十年庚子科2甲17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安徽巡抚等职。谥文勤。博览群书,尤长于史学。

翁同书《行楷扇面》 转自翁同龢纪念馆

翁同书《致扶山书札》 转自 中华博物网

释文:
  扶山尊兄大人阁下:违奉清诲,半载於兹,輖饥之忱,与日俱积。伏惟动履吉祥,著作日富,为颂为慰。阁下负海鹤云龙之气,抱浑金璞玉之怀,书名早播於鸡林,文誉定驰於鸾掖,其为倾慕,何可胜言。至於以泉石为襟情,视友月若性命,此种风谊,尤今所难,非阿好之言也。弟却扫读书,闭门……

翁同书《致幼髯书札》 转自 中华博物网释文:
  弟与姻二兄别来二十年,南北音问少通,仅於令妹家信中得悉近状一二。闻近年断饮,必有妙处,起居眠食,分外康强,此天所以成就长年之兆也。弟自辛冬脑后发疽,九死一生,幸而获免,至今三阅寒暑。大半已成衰废,总由气体大亏,脾弱不能收摄,两便频数,见客、出门都有未便,终日闷坐一室,不废而废。去春不幸,内子去世,老年茕独,更无生趣。乃蒙二兄遣使远来慰唁,厚礼厚赙,情文兼至,领次可胜哀感,弟惟有望风叩谢而已。诸昆、群从不能一一答复,同此申叩。七兄壮盛之年,上秋忽有此变,可为痛惜。旋以道路扰攘,直至冬底托人寄奠入京,岂知灵柩早已回东,此番另具札慰琴南世兄,故不附及。使还,率此申谢。附候
  近安,不尽。
  幼髯姻世二兄足下
  弟期同书顿首
  诸世史均此侯谢。
  外具名柬使矣。
 吴荣光(1773-1843)
字伯荣,又字殿垣,—号荷屋、可庵,别署为拜经老人,晚年又别号石云山人。清广东南海人。嘉庆己未进士,历任编修、擢御史及巡抚天津漕务(河运)。道光年间官到湖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后因事被降职为福建布政使。

  工书画,精金石,对碑帖考鉴造诣极深,他集编家藏真迹及拓本刻成《筠清馆法帖》六卷,有著作《帖镜》、《辛丑销夏记》、《石云山人诗稿》等。康有为评其书法日:“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


行书中堂 选自广东历代书法展

行书四条屏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吴荣光《致晴圃书札》 转自 中华博物网释文:
  晴圃五兄大人阁下:自荣光伏处乡里,一缄布及,心领厚仪,想达钧听。嗣即匆匆就道,到京后承乏楚南。年力渐衰,尚在依人作计,愧惶实甚。道出裕州,篮舆彼此相遇,弟适在困盹中,未能躬迓,上聆教言。记途中诗有云:“瞢腾过驿梦,荏苒耐官身。”附博大雅一粲。迩想麾节安稳抵京,优游省闼,弟即以为天上神仙。时或与中丞谭(谈)及阁下公正谅直,恨又不出为大邦霖雨也。弟数年奔走,决作归计,非耽安逸,恐于地方无裨耳。儿子尚志在京,幸切嘱其留心举业,弟总不欲其作老郎官也。弟未过保阳,惺翁未得造谒,麾节过时,曾谭(谈)及否?云榭才大如海,大理非能久留,迩日光景如何?将复出否?京中近事望垂示一二,感激无既。其有关於弟处,尤为望切也。欲具手版,恐吾阁下见斥,草率上陈,伏惟亮察。专请台安,不具。
  愚弟吴荣光顿首 四月十五日

吴荣光《筠清馆法帖》

 道光十年,吴荣光以自藏宋 拓及墨迹选编成。自晋至元分为 6卷。唐以前人书法多 采自《绛帖》、《群玉堂帖》,宋以后人书法多取墨迹, 由梁智斋、郭子尧镌刻。评论者认为此帖远胜广东所刻诸帖,影响较大。

翁方纲(1733-1818)
清代书法家、金石学者。字正三,号覃溪,晚年得到苏轼书《天际乌云帖》,因此又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至内阁学士,迁鸿胪寺卿。擅长正楷与隶书。行草学习米芾、董其昌,飘逸跌宕,气清韵通。此轴为行书题画家安光誉画诗,其书风有朴实淳厚的笔势

 

翁方纲《致贞盦书札》转自中华博物网

  释文:
  昨又见示大作,三复读之,雅有玉溪《锦瑟》之感。维公性旷达,故立言名通,诗为心声,不由雕琢也。每读一过,令我怡然。谨奉缴。
  贞盦先生
  丁未五月苏斋
  尊处所恙何人,已告瘥否?侍近因劳顿致患痔症,甚苦。

翁方纲《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翁方纲《临兰亭帖手卷》 辛丑(1781年)作

汪由敦《七绝诗轴》

 汪由敦《行书临苏轼轴》                                                                                                                                                                                          奚冈--檀园论书轴

姚鼐(1731-1815)


 

  清代文学家。 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号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选庶吉士,曾任礼部主事、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刑部郎中等职。嘉庆十五年(1810)重宴鹿鸣加四品衔。长于古文。晚年曾先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等书院。是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他继承了同乡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对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也有所补充发展。他既扩大了方苞的“义法”说,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又继承发扬了刘大櫆的“神气”说,提出了“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相统一的理论;同时,还总结概括历代文章的风格论,发展了“阳刚阴柔”相反相成的美学观。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流传极广。其散文简洁严整,纡徐明润,代表作有《登泰山记》、《袁随园君墓志铭》、《游媚笔泉记》等。

  姚鼐书法,虽不及他的文学成就卓著,但其墨迹萧疏澹宕,飘逸秀姿中蕴藏儒雅文士气息,亦是不同凡响。

《行书临论坐位帖》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姚鼐游江东诗册》

《姚鼐七言诗轴》

永瑆(1752-1823)


《永瑆楷书对联》 142×32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清代书法家。字镜泉,号少厂。清乾隆皇帝(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十一子,封成亲王,谥曰哲。嘉庆年间为军机处行走。因皇太后赐陆机《平复帖》,又号诒晋斋主人。

  永瑆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几十年的刻苦临池,加上他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嘉庆九年( 1804 ),上谕称:“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对其书法的评价,有杨翰《息柯杂著》谓:“王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书法大备如是,大抵皆从帖中问津,未深究古碑耳。”(清)礼亲王昭梿《啸亭杂录》谓:“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赵文敏,又尝见康熙时内监。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用笔。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灯法。”又说:“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息柯杂著》又谓:“诒晋斋书,素未究心,但知其从赵承旨上溯欧阳率更,虽偶涉诸家,终不离两家宗旨。集卷随手杂临,竟有脱尽町畦,不似本家笔意者。篆、隶亦有法度,盖书非一时,临非一家,不甚经意,而精神所寄,一一浑足,此无意胜于有意也。”

  善收藏。著有《诒晋斋诗文集》及《续集》、《随笔》、《仓龙集》等。《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有传。永瑆作为皇族,其书法的成就也得益于眼界宽、收藏广。

  永瑆传世的书迹甚多,集中收入其个人丛帖。

  《诒晋斋书》,共五卷。嘉庆九年( 1804 )奉圣旨摹勒,长沙陈伯玉、元和袁治刻。此帖专刻永瑆一人之书。首卷为御制文四种。后四卷以临古为主,共十九种。此刻因摹勒出自名手,永瑆亦摹古功深,故颇为可观。

  《寿石斋藏帖》,四卷。嘉庆十年( 1805 )昆山孙铨撰集,陈景川刻。孙氏曾汇刻清代七十四家书,亦名《寿石斋藏帖》,本文所指藏帖则专刻其所藏永瑆一人之书,共六十余则。

  《诒晋斋巾箱帖》,十六卷,嘉庆十二年( 1807 )金匮钱泳摹勒四卷,名“巾箱帖”;嘉庆十六年( 1811 )增刻四卷,名“集锦帖”;嘉庆十七年( 1812 )续增刻“藏帖”及“藏真帖”各四卷,后三种皆元和袁治摹勒。以其均为小册,故统谓“巾箱帖”,皆永瑆书。除“集锦帖”十四种临古、自书各半外,其它皆以临古为主。

  《诒晋斋巾箱续帖》,四卷,嘉庆十三年( 1808 ),共刻永瑆书十七种,临古与自书各半。平江贝墉摹勒。

  《话雨楼法帖》,八卷,嘉庆二十三年( 1818 )华阳卓秉怡撰集,金陵周玉堂等摹勒。此帖八十一种,皆永瑆书,临古、自书各半。此刻出自双钩,故精美在诸刻之上。

  《快霁楼法帖》,四卷,嘉庆二十三年( 1818 )华阳卓秉怡摹勒,皆永瑆书,共十八种,卷帙虽少,精美不让前帖。

  《诒晋斋法书》,十六卷,嘉庆二十四年( 1819 )金匮钱泳摹勒,共刻永瑆书六十二种。临古与自书各半。永瑆以书名于时,钱泳又工于摹勒,故此帖刻成后,海内风行,翻版者众。

  另《抢冲斋石刻》,嘉庆二十五年( 1820 ),共十二卷,以赵孟頫、董其昌二家墨迹为主,后二卷为成亲王永瑆所书。《雍睦堂法书帖》中也有成亲王法书册。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收入成亲王永瑆的楷书作品《临欧阳询楷书轴》,十二行共二百四十六字,今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刊于《文物 ·书法丛刊》。评者谓其虽是临欧阳询,实“貌合神离”,因掺入了赵孟頫的娟秀与俊逸,更显得“温文尔雅,循规蹈矩。”其《楷书立轴》,四行共七十五字,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评者谓此书堪为成亲王的楷书代表作,尤能得欧阳询法,“笔力遒劲瘦硬,出规入矩,洒落超然,笔墨蕴籍”,“笔致流丽,书体典雅,古韵浓郁,又有新意,功力深刻。”《中国书法今鉴·碑帖印谱》中收入了成亲王小楷《群仙赋》, 1971年台湾文化图书公司出版。《成亲王临化度寺碑墨迹》,1916年刻。收入《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的永瑆行书作品有《题画菊扇面诗轴》,为七言律诗,五行共五十九字,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评者谓其:“清疏灵秀”,章法上体现了“行楷间出的节奏”。其中的楷法“笔画瘦硬挺峭,行距疏朗,终不离欧阳询和赵孟頫的影响。”《秋日坐雨得友人书诗轴》,为五言诗一首,五行共六十二字,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评者谓此书章法仍体现着行楷相间的风格,“出现二、三个正楷字后,接着三、五个行书字,加之墨色的协调,行款的齐整、疏朗,给人以灵秀、温润的美感。”《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还收入了其行书《赠张良臣诗轴》,为七言绝句一首,四行共二十八字,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

  另外, 1971年台湾文化图书公司出版了《成亲王书归去来辞》,1986年巴蜀书社出版了《成亲王书竹枝词》。《近代碑帖大观》还收入了《成亲王书多心经》,《楹联墨迹大观》收入了成亲王的《楷书七言联》“青李来禽书旨邃,荔枝卢橘赋才多”。

永瑆-临欧阳询帖

书札书札 转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石恪轴已遵谕如数即托价呈收。至《黄庭》及《北磵》卷作如此出脱,已属甚廉,奈家下亦以岁务倥偬,目前措办不及,只得尽有力者负而趋耳,一笑。此叩
晚安,不具。
成亲王启

永瑆《行书方舆写胜轴》纸本 纵128.5厘米 横80.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全称为《御製题董誥方舆写胜册》,录御製七绝诗十二首,咏"泰岱祥云"、"凤城烟柳"、"邗上桑麻"、"武陵春暖"、"建阳茗事"等十二处胜景。书法清劲峭拔,具唐人法度。

永瑆《楷书论画句轴》 纸本 纵122.4厘米 横50.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俞 樾(1821-1907)


《行草手札》释文:今日勉出至外斋,竟未能久坐,甚矣,衰也!明月二分,彭舍亲失之,许舍亲得之,亦殊非偶然,但小孙在京又须迁寓耳。肃复,敬请郋亭先生颐安!樾拜上,贵大人。(广西桂林图书馆藏)

   清学者。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特殊文法与修辞。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所作笔记、搜罗宏富,为学术史、文学史提供了不少参考资料。所撰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

行草书手札 广西桂林图书馆藏

>释文:承示大作,风骨开张,意义周匝,自是杰作。有拙作之率易不可无大作之雄奇也。略有献替,别幅录呈。知小感冒,想不日即愈,敬念。

    此颂:郋亭先生颐安!弟樾顿首。廿六

行书手札 广西桂林图书馆藏释文:承惠茶栗,均佳品也。拜嘉谢谢。今日小孙信来,乃知贵门生王主政崇论闳议实有三说。小孙忘其一,一说请二圣游历海外,自东而西,不设警跸。一说改从西国衣冠。并以奉闻。想老师必为莞尔也。肃谢,敬请台安。樾拜上。

俞樾《篆书七言龙门对》 纸本 113×33.5cm×2释文:积劳始信闲为福,多病方知健是仙。
款 识:余山中悬有此联,云鹏观察入山见访读而有感,遂书以奉赠。曲园居士俞樾。
钤印:俞樾长寿(白文)、曲园居士(朱文)、春在(朱文)

俞樾《寒山寺诗碑》 苏州寒山寺藏  
严复 
图文来自台湾智邦艺术空间网站 五四运动人物书法展专题思想家。初名体乾,易名宗光,字又陵、几道,尊疑尺盦,别署天演宗哲学家,入仕后改名复。福建闽侯县人。
   一八七七年赴英国留学,留心了解西方社会制度。民国元年在上海创办神州大学。次年,列名发起孔教会,提倡尊孔读经。民国五年在北京发起筹安会,以复辟帝制。五四运动发生,深不以学生干预国政?然。
   其学举中外治术学理,莫不究极原委,抉其得失,证明而令通之。其一生著作、言论对中国现代化运动具举足轻重之影响。
   译著包括《天演论》、《原富》、《群己界权论》、《名学》、《群学肆言》、《社会通铨》、《法意》、《名学潜说》等八大名著等。 袁 枚(1716-1794)
诗人,诗论家,少年科甲,乾隆四年(24岁)中进士,曾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县令,后辞官卜居江宁小仓山(今南京)随园。自称“仓山居士”、“随园老人”。袁枚才子风流,63岁生子“阿迟”,晚年还纳妾,“室藏美妇”。 袁枚为清诗坛“性灵派”一代宗师。继明代公安、竟陵两派之后,袁枚持“性灵说”,主张诗歌表现“性情”之真、“性灵”之美,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毛泽东曾多次为《随园诗话》作批注。 袁枚这幅对联,仿佛信手拈来,句子大雅大俗,却传承了他“诗写性情,唯我所适”的一贯思想。袁枚是个性情中人,他主观甚至带点武断,“入我眼中都好诗”,真是一个诗人,一代宗师的手笔。袁枚这幅对联,写得十分认真,中规中矩,馆阁体,典型的文人书法。 袁枚在南京小仓山的故地随园,《随园六记》中描绘的随园之美,都已荡然无存。袁枚建随园前,小仓山“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而今,那里是南京市3路公交车站,旁边盖瞒了贴着瓷砖的高楼,站名叫随家仓。

《致西崖书札》 转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袁枚顿首
西崖老先生阁下:枚灯节后作九峰、三泖之游,两月还山、见案上有阁下书函及山茨观察临《兰亭》一册,求则得之,且喜且感。枚幼而失学,到老握笔,如书生骑马,意态全非,自分此事终身作门外汉矣。因闻人称山茨书法在山舟、梦楼之上,以故必得数行,以备三分鼎足之势,至于谁轩认轾,亦终竟茫然,不敢强不知以为知也。容俟秋间亲来而谢,先乞老先生代为致意焉。恭请
近安,不备。
立夏日状上

袁枚 楷书《张舸斋先生存草园记》 乾隆乙卯(1795年)作

英 和(1771-1840)姓索绰络氏,字定圃,号煦斋,又号梅琴,清满洲白旗人。少有异人,和珅欲婿之,不可,五十八年成进士,殿试恐为所中,乃变易书体,得免。嘉庆初年,力陈开捐之弊,致有永停捐例之诏,吏治一变。道光间,请行海运,数主试,尤风雅爱才。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有恩福堂诗钞、试帖诗钞、恩福堂笔记。煦斋精于临池,壮时书法得松雪之神,晚年兼以欧柳,自成一家。

《行书清秋赋轴》 纸本 纵175.2厘米 横9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秋赋》轴,"臣"字款,係应製之作。作品结体、笔法严谨修整,风格典重。较之平日之作,缺少消散之态。

凫芗书札 转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近奉手书,如亲芝宇。委题之卷,写付竹醉携归,贱况属其面述。匆匆殊不尽意。此候
  凫芗先生升安。不一不一。
  同馆世弟英和顿首


《五言联》风神懒散,气韵荒疏,是查氏晚年超迈之作。

附草亭竹树图轴
 

行书立轴七绝( 点击浏览大图)   查 士 标 (1615—1698)明末清初颇负盛名的书画家,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明秀才,入清弃举,专事书画,精鉴别。
    清代早期的书法,受董其昌影响较大。有一大批明代的遗民书画家,怀有国破家亡的切齿之恨,拒不与清王朝合作,查士标便是其中一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董书的清逸淡远之气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这批书画家们所取法的对象,亦正好可以弥合一下内心的怀旧情结和孤寂心理。
    应该说,这一时期学习董书能自出机杼者可谓凤毛麟角,能自立门户者则更是无从见得。查士标的书名与王铎、傅山、朱耷等人比较起来,的确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时代总是更加显耀于那些能扛长枪大戟、挥毫阔步,独标先哲的书法革新人物。尽管如此,像查士标那样执著的书家,仍不时创作出一些令人惊叹的艺术佳作呈现在时人面前。此幅行书《博物张华》七言绝句诗便是很好的例子。
    作品通篇用笔从容含蓄,不紧不慢,积墨与枯墨相互映衬、错落,浓淡过渡是那样的自然合度,简直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起首“博物张华”四宇一收一放,凝重与轻灵互为统一,充分显示了书家高超的驾驭线条笔墨的功夫。“华”字夸张的长型体势及枯笔收尾,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现世的浮华既让自己怦然心动,然而,那些东西跟自己又是遥不可及,只有归于枯寂。“十年”两字巧妙相连,暗示光阴的易逝,如弹指一挥间,“少从容”表明了自己在京时并不得志的郁闷心情,用笔收敛,“少、容”枯墨较多。后面两句“当时未得丰城剑,已识云间陆士龙”,已摆脱了那种愁苦的心态,用笔轻快连贯,字与字之间互相呼应,如“时未”、“已识”等字,“陆士龙”三宇更显庄严独立,表明作者对陆的恭敬之至,同时亦可间接看出作者寄情书画,不苟流俗的归隐心态。
    从作品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查氏对董其昌书风的吸收和创新。作品更加突出了积墨和枯墨的对比,而大量的枯墨收笔并不完全表明查氏的悲情,还有一种感情,即对世俗的有意淡远。这可通过其绘画来作些分析:跟他同时代的龚贤称他的画为“天都一派”,天都是黄山的一个著名山峰,云生如海。由此可知,查氏既然是安徽人,对黄山是比较熟悉的,在借董之时,书法也的确有自己对大自然造化的切身领悟,他自己曾说:“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
  行书立轴书米芾诗帖

 

 行书五律诗轴

   手札 

共10页
行草诗册 上海朵云轩藏
下载高质量图片[1][2][3][4][5][6][7][8][9][10]

行书立轴
纵90厘米,横51厘米,纸本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查昇(1650-1707)


《寿诗一章》

《寿诗一章》为其得意之作,可谓:
“声山一本于董,
而灵秀亦相似。” 楷书册页 行书七言联 行书 卷   字仲韦,汉中,号声山,浙江海宁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时康熙帝选儒臣侍值以备顾问,他经荐入直南书房多年,累迁至少詹事。书法秀逸,得董其昌神韵,小楷尤为精妙。康熙帝称赞说:“他人书皆有俗气,惟查昇乃脱俗耳。用工日久,自尔不同。”查昇办事又谨慎勤敏,备受器重,康熙帝赐书、画、御笔、砚台,赐第西华门,并御书“淡远”堂名。品行高洁,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四方求书法者甚众,他经常在晚上燃烛挥毫。著有《淡远堂集》。查昇为香港著名小说家金庸(查良镛)的祖辈。

查昇《五律诗轴》

查昇 行书七言联句轴

查昇 楷书古文 立轴

查昇 行书立轴
释文:回雁高飞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遍未知。

查昇 行草 立轴 释文:十七帖流落人间,当不下数十本,请多为之,足传耳。昇。

查昇楷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册页(十九开选二)

张廷济(1768-1848)



跋瘗鹤铭语

张廷济七言诗 张问陶 (1764-1814)


张问陶《行书诗轴》纸本 纵106cm 横42cm 深圳市博物馆藏

七律

 

  字仲冶,又字乐祖,号船山(问陶家乡的山名,因以为号),四川遂宁人,自号蜀山老猿。官莱州知府,后寓居苏州。
  清代著名诗人,其人被誉为太白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主张诗歌应写性情,有个性:"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论诗十二绝句》),"诗中无我不如删,万卷堆床亦等闲"(《论文八首》),反对模拟:"文章体制本天生,祗让通才有性情。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论诗十二绝句》)他的诗论与性灵说相吻合,深为袁枚所称赏。诗作多描写日常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七绝最胜,但有一部分诗篇情调沉郁。著有《船山诗草》20卷,《船山诗草补遗》一卷。
  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书师米芾,笔意沉郁空灵,骨力内蕴,饶有意趣。工花卉,纵逸近于徐渭,尤善画猿、马、鹰、鸟等。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芍药》扇等。杨守敬说其:“乾嘉间之书家,莫不胎息于金石,博考名迹,惟张船山,宋芷湾绝不依傍古人,自然大雅,由于天分独高,故不师古而无不合于古”。(文/刘有林)

下为:七绝诗轴

七绝诗轴

张问陶-诗笺 转自中华博物网                                                     曾国藩(1811--1872)

行楷对联

行楷联[1][2][3][4][5][6][7][8]
扇面[1][2]

  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1852年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曾国藩书法源于深厚的传统帖学基础,习字极其勤奋,不管是驰骋战场,还是赋闲在家,俱不忘事翰弄墨,其对于子女临习碑帖也极其严格,这在他的家书中屡屡可以见到这类记载。曾国藩毕生信奉程朱理学,书法讲究笔笔有法,从不逾规矩,可惜缺乏个性。
 

曾国藩《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张裕钊(1823-1894)


《行书七言联》

行书七言联[1][2][3]

   字方侯、廉聊,号濂亭,湖北武昌东沟镇龙塘张村人。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历主江宁、保定等书院。我国晚清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其书法独辟蹊径,融北碑南贴于一炉,风格独特。

   张裕钊自幼天资颖异。青少年时期悉力研读唐宋古文辞和历史等经世之学。后游于曾国藩门下,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被人合称为“曾门四学士”。

   张裕钊书法艺术造诣极深,其源于魏晋,突越唐人。济刚柔俊逸于毫端,创造出一种内圆外方、疏密相间的独特书法。具有劲拔雄奇、气骨兼备的特色。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评赞说:“湖北张裕钊,其书高古浑穆,点画转折,皆绝痕迹,而意态逋峭特甚。其神韵皆晋宋得意处。真能甑晋陶魏,孕宋梁而育齐隋,千年以来无与比”。“吾得其书,审其落墨运笔,中笔必折,外墨必连,转必提顿,以方为圆,落必含蓄,以圆为方;故为锐笔而必留,为涨笔而实洁,乃大悟笔法。”

   张氏在运笔、转指、用墨、用水等技巧方面,皆有其独到而突出的方法。以中锋运笔,饱墨沉光,精气内敛。“笔画以斜为正,结体似圆实方,匆匆落笔的手稿,更无意为方为圆而方圆自得”。(陈方既《张裕钊书法艺术的主要特征》)故章太炎曾为之赞叹不已:“先生书世传宝,得此真如百斛明珠,尢与他人相绝”。

  张氏一生桃李满天下,从学门徒较负时望者有张謇、日本宫岛咏士等多人。其中日本弟子宫岛咏士追随裕钊先生8年,奉学惟谨,于书法得益犹多。张辞世后,宫岛咏士回国创办“善邻书院”,传播张氏之学,使张氏书体在日本衍为流派,至今不衰。

楷书立轴(点击放大浏览)
赠沈曾植诗册(点击局部放大浏览)

张裕钊 行书立轴(点击放大浏览)

共24页

张裕钊楷书《节录韩愈新修滕王阁记》释文:
  滕王阁 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张裕钊

致二兄尺牍 转自中华博物网

说明:释文:
弟裕钊谨禀
二兄大人侍前:八月初旬在都中接奉六月廿日手谕(系由保定书院寄去),知家中俱平安,为慰。惟吾乡水旱二者兼而有之,甚以为念。入秋以后,收成稍可否?寄到潭侄课文数篇,弟观其工夫,已十有六七。四甥所改亦好,惟兄所改时有过火处,弟意殊不必如此。大抵时文理法,只要大致不差便是,过于求深,甚非试场所宜。且出题亦只宜取单句题口气,题之生动者间以截搭题佐之,其截下题不宜多做。至题位太窄之题,竟不必出。今之世,取高第巍科而懵然於此者,盖亦多矣。夏日范肯堂来此,盛称潭侄天质之美,谓但恐为乡曲俗学所汩,神智无由发舒,不能充其所至,如此则殊可惜。其言甚合弟意。弟窃谓潭侄一日之内,只宜以半日做考试工夫(但纯心不间断,只此已足),以半日读书学古,开益其神智,展拓其心胸。兄遇有暇日,可时时携之至省城,访求有品行有学识者三数人或一二人与之往还,使得与闻绪论,增益闻见,殊胜终岁株守乡曲,坐井观天,他日成就必有不同。即兄亦得藉此陶写,为乐多矣。弟以九月初六日返至书院,沆儿乡试文亦颇可望,榜发仍复不得。此事原非易易,即不得亦自可听其自然,便须能读书明道理,便自受用无穷耳。今令其归家省视,属令第一必将葬事办成。其一切非笔墨所能罄,均可令沆儿面禀。兄年老,决不能更为此事劳神,且令沆儿勉强办理,但属其事事必禀命而行,庶不至舛谬也。小山乾修四十金,裕强卅金,兹并付沆儿带归。昨接次源信,知已入汉口厘金局,甚可喜。运气稍转,或从此当有悔悟之机邪!
十月初一日 弟裕钊谨禀

张裕钊 尺牍(选页) 

赵之谦(1829-1884)


 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赵派”。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赵之谦精通於书画篆刻,他的书风属于邓完白、包慎伯、吴让之一路,由包氏的执笔法学习北碑。他的篆隶有他独特的光芒。他的天分独厚,而又够加以发扬光大,所以产生出极富现代气息的作品。这一点,他本身也有所矜持,但当时的人却对他未能充分理解。其篆隶作品,有时虽然有些渗墨现象,但其锐利的笔锋所表现出来的美妙感觉,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包世臣等人“崇碑抑帖”的书法理论影响下,清朝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天才----赵之谦,各种书体都涉猎且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以行书作品为例来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行草书的刚毅不屈和雄浑奇崛。行草比较容易引起情绪的激动,但赵之谦却能将篆、隶、楷等书体的凝重融于这种飘逸洒脱的行草书之中,其中仍可窥见赵氏本人内在的情愫、精神。

 《楷书心成颂》轴,北京故宫博物院

 为季闻行楷册(选页)藏,高丽笺纸本,纵128.5cm,横36cm。
 纸本 行书 纵23.2厘米 横10.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册写得笔力刚劲、朴厚端庄。

 赵之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更多的 作品进入:赵之谦                                                                                    张 照(1691-1745)

   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敏。性地高明,深通释典,诗多禅语。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天骨开张,气魄浑厚。兼能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斋帖。卒年五十五。《宝禊轩诗文集、昭代尺牍小传、书画纪略、国(清)朝书识、桐阴论画、(自阝)园消夏百一诗注、海上墨林、画传编韵、清画家诗史、清朝书人辑略》。


行书七绝诗轴 上海博物馆藏 纸本 纵108.6厘米,横56.7厘米
此书为行书七绝诗,不难看出张照书法有着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魅力

临米芾拟古诗帖 轴 纸本 纵43.8公分 横58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七律诗》轴,纸本,行书,纵143.7cm,横54.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裘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何不归。坐上一尊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今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揜扉。张照。

《行楷论书轴》,纸本

《张照临董其昌轴》,纸本左宗棠(1812-1885)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长沙府湘阴(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咸丰年间定居长沙司马桥(今司马里)。道光12年(1831年)举人。三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考场,潜心专研舆地、兵法。为人多智略,性狂傲。初到长沙入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后受曾国藩赏识。1862年(同治元年)起相继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职。先后开办福州船政局、兰州制造局。1875年(光绪元年)率部收复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督办福建军务,抗击法国侵略者。左宗棠以他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后人集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身为武将,兼通文墨,擅书法,崇碑版,篆、隶、行、草兼善,笔力雄健,风格豪迈,楹联作品流传颇多,为时人所爱。据说,他从12岁开始,就爱好书法。其书风沉着激迈,文辞通畅,瘦劲的笔致、清峭的结字和疏朗的布局,依稀透露出一种踌躇满志的盛气。近人评价他的书法称:“文襄公行书出清臣(颜真卿)、诚恳(柳公权),北碑亦时凑笔端,故肃然森立、劲中见厚。”              作品欣赏:七言联[1][2][3][4][5][6][7][8]+八言联+书札[1][2]


左宗棠 《行书七言诗》 164.5 x 82cm

左宗棠《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同治进士。 直隶(今河北)南皮县人。他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首领之一,是近代重工业的创始人。

    在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尤其是在光绪年间,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枢机重臣,在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先后为清流健将,洋务殿军,新政主角。对晚清政局的变化,抵御列强的胜负,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新型教育的创办,中西文化的交融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生于官宦之家的张之洞,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封建教育。1863年,26岁的张之洞考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开始步入官场。1867年起,他先后充任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学官,在各地倡导兴建书院,培育人才。十年的学官生涯,使他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张之洞是一位身兼政坛重臣,学界巨擘和工商巨头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书学苏东坡,善用侧锋,然有其横肆而无其敦和。                                        更多作品进入:张之洞

张之洞 《行书尺牍》

张之洞 《行书七言律诗轴》

张之洞《行书苏诗》

张之洞《行书立轴》

张之洞《行书七言诗》,100×68.5cm    款识:宿桐仁兄雅正,南陂张之洞。钤印:之洞(白文)录文: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奔流浑。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吕梁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