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娘子 小说:别人的信封总是更诱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41:30
)——————————
',1)">
来做个游戏吧。
现在有两个信封,每个都装着钱。具体数目可能是5元、10元、20元、40元、80元、160元,也就是,一个信封里装的钱,恰巧是另一个信封的两倍。你和阿里各自抽取其中的一个信封,在获知里面钱数(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数目)之后,如果双方都愿意,有一次交换信封的机会,换还是不换?
你打开信封,里面装着20元钱。你想,阿里得到10元和得到40元的概率是一样的,如果交换信封,预期回报是25元(10元+40元/2),大于20元。哈,不过一次小小的赌博,风险无关紧要,换吧!
按照相同的测算,阿里也想交换信封。无论他的信封里装的10元(如果是这样,他估计你的信封里要么是5元,要么是20元,平均值为12.5元),还是40元(如果你的信封里是20元或者80元的话,平均值为50元),冒险交换一下,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在我们对预期回报满怀希望之时,风险往往被低估。当然,这并不是这次小小赌博的关键——关键在于,交换信封看起来对两个人都有益,大家的预期收入增加了,可用来分配的钱不可能因为交换而变多。
赌徒们会忽略这一点。赌博从来都是一个人赢,必然意味着另一个人输,可大家都倾向于相信自己会(起码有可能)成为赢家。
是的,有些人从来不赌博,可对“别人信封”的艳羡心理,却无处不在。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收入,成就,尤其对别人的“完美爱情”心怀嫉妒。如果有可能的话,很多人愿意与别人交换生活,当然,最愿意的是换一位高品质的优秀爱人。
交换的原由是暗自比较,它让人既感觉幸福,也承受不幸。
有时候非常直观,具化为收入的多少,房子的大小,车子的好坏,礼物的贵贱;有时候杀机暗藏,抽象为感觉、意识和概念,比如,快乐感、满意度、幸福指数。
当一大把工资条放到眼前,很少有人不去仔细比对。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工龄奖、职务奖、补贴、公积金……一项项仔细核查,连税款都在算计之中。早到公司一年,薪水差了多少,补贴多了几许,保险和税额是高是低;不同的岗位,又相差几何。好吧,就算薪酬保密,网上的“晒工资”总会吸引观众眼球,那诸多的不满和抱怨,哀叹和沮丧,不都因对比而起么?
想想看,同事的升职,朋友新买的SUV,同学的欧洲旅游,哪一个不是让人心情郁闷的理由?又有多少次的夫妻争吵,因为别人的孩子上了名校,别人的老公送了昂贵的礼物,别人的家乔迁新居?
男人的比较会更内向,深藏不露,时常在满不在乎中暗带感伤;女人更加直截了当,唠叨抱怨中将焦虑不安显露无遗。虽然比对中会徒增烦恼,它却是我们获知自己社会定位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没有了“他人”这个重要的参照系,你很难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横纵座标交汇点上。“比”不可避免,只是比对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些人的视线总在座标系的上方,因追赶不上那个永远向上移的小红点而愤懑;有些人的视线偏下,于怡然自得中知足常乐。向上,有奋争的理由;向下,有自欺的嫌疑。孰好孰坏,你说了算。
我要说的是,寻找“完美爱人”的念想和冲动,会让婚姻中的人感受痛苦。此时,比照的对象,可能是某个真实存在的个体,或者并不存在想像。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不可能成为你真实的伴侣——要么只能暗恋,要么失之交臂,要么无法拥有,要么从未出现。这是一个“假想敌”,你却因无法获得而备受折磨——对,这是症结所在。你想要的是“获得”,并且在对预期回报的高估中,淡化可能承担的风险——交换信封时所进行的收益评估,不就如此吗?通常,熟知和拥有的,被低估;未知和没有的,在高估之列——既有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原因,更有很难改变的心理因素。
不是每个人的婚姻都毫无缺憾,只是空洞的比对毫无意义。要么,接受现实;要么,改变未来。在指责中一次次重申“当初为什么嫁给你”,或者不断提醒别人的伴侣有多优秀,除了引发争吵间隙龃龉之外,别无益处。而我们,其实更倾向于相信别人(或者想像中)的伴侣,比我们(或者拥有)的更优秀——交换信封的谬误。
对了,我们的游戏还没完呢。哪里出错了?
假定阿里打开自己的信封,发现里有160元。此时,他肯定不会同意和你交换信封。如果阿里在得到160元的时候不愿意交换,那你应该在得到80元拒绝交换——此时,阿里愿意跟你交换的前题是,他得到了40元(很可能比这更少)。如果在你得到80元时不愿意交换,阿里就不该在得到40元时交换信封——因为你只有在得到20元时,才愿意交换。当你发现自己的信封里只有20元,也一定不要去交换——如果阿里愿意换的话,他的信封里只可能有10元钱或者更少!
这就是博弈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弄不明白不要紧,只需要记住一点,不要轻易和别人换信封。
推而广之,你可以和别人作比较,这肯定在所难免,但千万不要轻信别人(未知)的婚姻一定比你好。
呵呵,一句简单的废话,却很难做到。
不是吗?

',2)">

茶 魂 制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