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管理制度怎么写:[转载]论大茶业发展战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46:40
论大茶业发展战略 2011-09-21 17:01原文地址:论大茶业发展战略作者:邑沓茶业   我国茶叶历史悠久。长期经历了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曾有过一段快速增长过程。"八五"期间,茶叶生产与出口萎缩跌入低谷。经过几年调整,1997年茶业经济贸易开始恢复性增长,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茶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发展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今天,提出和研讨大茶业战略,具有跨世纪的意义,对实现茶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大茶业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涵企业体系、机制和所有制,又有产品和名牌,还有行业的管理与服务。
       一、茶业产业化是大茶业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茶叶单产只有40公斤左右,大大于世界平均水平。茶叶产值85亿元,号称8千万茶农,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人均产值仅106元。茶叶出口量20.29万吨,出口金3.33亿美元,均价也只有1641美元。这表明,我国茶叶生产面积大,产量低,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自我发展能力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茶农分散,生产规模小,茶农文化科学素质不高,缺乏有力的组织形式和扩大生产的能力。二是外部环境不利,投入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茶农负担多。从近年来茶区各地探索适应我国国情和茶情的组织形式和扩大生产规模情况看,茶业产业化是一种好的形式。
       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茶叶为龙头,以客户为基础,以公司或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协会、专业市场等适合当地的多种形式,把分散的个体茶农组织为农工贸一体化的联合组织。茶业产业化的实质是茶农与市场的连接,而企业、公司、专业协会等组织是连接的中介,其基础形式是市场+中介组织+茶农。
农工贸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扩大茶业的资金来源,使茶叶增值,增强应用科技的能力,引导茶农进入市场,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以及茶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茶业产业化,为实施大茶业打下基础。
       二、经营主体多元化,企业规模化
过去茶叶经营是垄断性的,内销为国营,外销为外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茶叶经营主体发生很大变化。内销市场全部放开,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茶业的局面,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口茶经营从改革开放前少数单一的外贸专业公司,发展成如今30多家各类国有外贸企业和具有对外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组成的群体,初步形成贸工、贸商相结合,国有外贸企业、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几路大军共同参与的经营格局。茶叶外贸活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要发展经营主体多元化这一格局,需要深化改革,企业改制、改组和继续赋予有条件的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等各类经济实体以对外经营权,进一步调动茶业和相关行业参与外贸活动的积极性。
       茶叶年内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公司现有3家,京华牌,猴王牌均为1.6亿元,宁红1.4亿元,合计4.6亿元,占全国茶叶产值的5.4%。北京、上海经营茶叶的店都有5千多家。从全国来看,需要扶植和发展一批名牌龙头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提高效益,带动茶叶商贸。茶叶小店过多过散,难保品质、效益和信誉,需要名牌产品去扩占市场,促进消费。茶叶属竞争性领域,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促进茶业经济增长。
       国企改革要同改组、改造和加工管理结合起来,中央方针是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在全国外经贸会议上,部领导多次指出要有危机感、紧迫感,不改革死路一条。经济学家分析,当前国贸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能比一般的国有工业企业更为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亏损越来越大,负债也越来越高;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其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的份额由过支所占90%以上,降为目前的50%左右,传统的出口模式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现行体制严重制约着发展,经营机制转变迟缓,进一步失去企业的活力和动力。面对这些新挑战,如果外贸公司不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便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茶叶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也大同小异不容乐观。
       从茶叶企业规模经营看,小的太多,大的太少,而在市场竞争中需要适度规模经营。全国19家茶叶出口公司中,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只有1家,能够进入中国出口金额最大的200家企业行列。茶叶出口金额超过7千万美元的公司也只有1家。全国茶叶出口3.33亿美元,按19家公司计算,平均只有1752万美元。至于茶叶内销公司,小的更多。
       作为改革思路,国有茶叶外贸企业那种小规模、窄范围的经营难以继续下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组建集团公司,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发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以适度的规模经营,发挥优势互补,降低成本费用,实现茶叶出口统一市场、统一渠道、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并有计划地开发新产品。茶叶外贸公司还可通过内部体制改革,搞内部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以资本为纽带,把员工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公司内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茶叶外贸集团的前提是自愿,不搞拉郎配,而是通过市场形式。要有龙头企业,不是简单的拼凑。还要有名牌商标,产品有市场。此外,还需要研究如何解决历史债务和处理好地区、部门利益。
       三、企业经营主业要"主",副业要"富"
       实行以茶为主,多种经营方针。在搞好茶叶销售、茶叶进出口等主业前提下,发展对外投资、境外加工包装、咨询服务等相关业务,拓展经营领域。
       茶叶是传统商品。在全球,茶叶消费稳定并呈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继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茶叶保健功能的有效发挥和茶文化作用增强以及现代茶饮的开发,茶叶消费增加必定无疑。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近500克,英国人均年消费2460克,日本人1005克,爱尔兰3170克,中国330克,香港特别行政区1370克。有理由说茶叶消费潜力很大。茶叶商品和茶叶这个主业是有前途的。
       我国出口商品上万个品种,相对而言茶叶有自己的优势,在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已有所展示。这场危机已经一年了,对我国外贸影响日益显露,出口到东盟、韩国和日本的纺织品、电器产品、水产品大幅下降。我国茶叶出口主要是欧美、西北非和西亚,预计1998年出口量不会减少。出口到东盟和韩国茶叶很少,日本经济衰退,已经影响到茶叶进口。去年茶叶进口5.2万吨,中国茶占56.5%。今年1~5月日本进口茶叶1.87万吨,去年同期2.04万吨,同比减少8.26%。从中国进出口茶叶11012 吨,去年同期10999吨,同比增长0.12%日本从中国进口绿茶、红茶均有了减少,但乌龙茶等增幅却达5.63%。在日本茶叶 市场上,只有乌龙茶进口增加。在日本进口乌龙茶中, 全部都是中国乌龙茶。在国际茶市上除红碎茶外,中国工夫茶具有明显优势,经销茶叶的外贸企业也由此而得利。传统市场、固定客户、安全收汇,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优势。茶叶外贸企业以茶为主,主业不能丢,抓住主业企业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这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单一商品经营。市场风险大,市场说变就变,企业难以对付。多种经营可以分散风险,减轻企业压力,开拓多元市场。多种经营是指与主业相关的领域,而绝非越来越好。每个领域都需要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搞不好投资经营、一个就套一个亏一个,最后是负债累累,资不抵债,走向破产。
       四、茶叶商品系列化形成大茶业优势
      茶叶是传统商品,历来以传统茶类为主。但当今世界茶叶消费呈多样化,袋泡茶、速溶茶、茶水饮料成为茶叶消费新的增长点,而且都具有科技含量和较高加值。美国进口茶叶9万吨,大多是中低档茶,经过加工,销售金额却高达40多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约330亿元,高出我国61万吨茶叶产值的3.8倍。日本茶饮占饮料第一位,茶饮中的乌龙茶占有重要地位,年人均消费铀龙茶水一箱。中国台湾搞了个轻发酵的冻顶乌楷著作权地传统的重发酵乌龙茶是个创新。在台湾,茶饮也居饮料首位。
      从大茶业观念出发,既有传统茶类,又有现代茶饮;既有冲泡茶,又有泡沫茶,还有保健茶;既有茶叶加工制成品,还有茶叶提制品,包括茶多酚和儿茶素在内的社会及医药用品。有了这样的新思路,就能够开发新产品,促进茶消费,开拓新用途,以刺激生产,开辟财源,增加效益。
      五、实施名牌战略是发展大茶业的必由之路
      茶叶不再是紧缺商品,茶业出不再是"短缺"经济,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茶叶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必须增强名牌的竞争意识,实施名牌战略,这是发展大茶业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名牌不仅成为茶叶产品和销售服务的标志,还成为茶叶行情主体的名字。市场竞争,包括同其它饮料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竞争 ,这种竞争又往往是通过名牌竞争来体现。实施大茶业战略,企业要增强名牌意识,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转变陈旧落后,使用名牌,用名牌主动去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扩大市场。
      实现茶叶名牌战略,其前提是企业要有规模、实力,茶叶要高质量、有信誉。立顿、因宁成为世界名牌,就是靠这四大因素。我国茶叶出口20吨。前者是以散装茶为主,只有茶叶号没有品牌。天坛牌、万年青牌小包装茶有较高知名度,但出口量不是很大。内销茶数量不少,但知名的品牌不多。我国名茶特别多,但名牌却很少。原因之一落千丈是茶叶 企业缺规模、缺实力。
      在具体操作上,要建立键全名牌营销网络,坚持发展名牌专营商。坚持有特色茶叶的开发,实现差别化经营。积极参加全国或国际上大型茶叶博览会,既跟踪同行的动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著名茶叶同台亮相,扩大知名度。
       六、建立钱国中介组织,管理服务行业化
       茶叶生产、加工、流和出口四个领域分属农业,供销、商业和外贸管理,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形成圈子里小茶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行业管理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实施大茶业,就要从传统的小茶业局限中跳出来。实施宏观管理要着眼于整个行业,制订政策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到有利于行业企业业务的发展。政府部门要从微观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变直接干预为宏观凋控,变以行政管理为以经济、法律的手段管理为主,完善调控体系。工作重点应是制订政策、法律、法令和行业规章,制订发展战略与规划,协调商贸活动,为大茶业形成与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行业管理需要协会,协会要搞好服务,要发挥协会对茶叶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目前存在的流通协会和出口商会中的茶叶分会都是系统内的,不是大茶业的商会。今天场 大茶业呼唤茶业行业商会早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