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科fs372剃须刀拆解图:靠钱砸不出来科学技术——一个故事引发的感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32:37
钱砸不出来科学技术
——一个故事引发的感慨

人工地震中,常会使用一种震源弹。震源弹在地下几十米深处引爆,所产生的振动波会因不同的岩层而出现不同的波速,据此,人们才能对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和物质组成做出合乎科学的判断。但震源弹有时也会出现哑弹,给勘探人员带来安全隐患。据说,每年仅石油勘探部门为排除这些哑弹,就要花费好几千万。
一旦出现哑弹,如何既不耗时费帑,又能排除安全隐患呢?靠科技攻关。谁来攻关?自然是专家。专家从哪找?通常的做法是,到国内一流科研单位和一流的高校去找,而且要找重量级专家。可是,当有关部门把200多万的巨额科研经费砸进了华约联盟中的一所顶级名校后,却不见动静。问搞得怎样了?答曰有些进展,但即使研究成功,到了应用这一步,还需10年。10年?要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研制两弹一星那样的高科技,也不过10多年工夫,倘解决这样一个并非尖端的科技难题都要等10年,黄花菜都凉了,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后来,几番周折,课题又交给了一位在二本大学实验室里工作的高级工程师。该高工没有各种耀眼显赫的学术头衔,更没有一官半职的行政资源,连学历也只是个大专。而且他的实验室十分简陋,没什么像样的高端仪器。但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搞科研是全身心的投入。很快,他就拿出了技术方案。于是,仅投入了40多万,一年多点时间,这位高工就把这项技术搞定,并很快用于实际生产,解决了生产勘探部门的大问题。
我听到这个故事后,再次感慨万端:现在一说起我们缺乏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就说是国家投入不够。作为政府当然要加大投入,但仅仅是加大投入还不够,还要公平有效地配置资源。一些名校科研经费多得花不完,可以随意折腾浪费,投入和产出简直难成比例;甚至钱多得花不完,去办国际会议烧钱。(《中国青年报》,201137)而一些非名校的二本,即使有研发能力,申请一点科研经费不是这个限报就是那个禁入,难于上青天。科研资源过于集中到十几家名校,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能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真正发展吗?
而且,说起投入,当年钱学森研发导弹时投入多少?袁隆平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杂交水稻的科研经费又是多少?前者据说还没有宝钢一期工程投入的多(聂力:《山高水长——忆父亲聂荣臻元帅》),后者每年仅600元!(《报刊文摘》2011221)说科研条件,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当年研发原子弹时又是一个什么条件?连他这样顶级的科学家也在零下20摄氏度的戈壁沙漠中住帐篷!(《科学时报》2011228)但那时却不乏另一种投入——广大科技人员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到振兴中华的科研事业上。而如今的科技界,又有多少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呢?所以,只讲国家投入,不讲科技人员本身工作责任和热情的投入,是不全面的、搞不好科研的。即使是名校,是重量级专家,也不例外。
还读到朱光亚院士的一则轶事:一次,朱光亚在中大小礼堂组织各学院院长、系主任开座谈会……那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国家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很多人提出,科学的春天又来了。其实当时市场开始开放,科技界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苗头,很多人浮躁起来,追名逐利的人多……在座谈会上有教授直言,这不是科学的春天,而是冬天,言辞非常激烈。大家很担心,不知道朱光亚会怎么说。当朱光亚表态后,大家很惊讶,他说,大家的意见很好,我也有同感,但是不方便讲,靠大家努力克服!’”(《羊城晚报》2011227)由此可见,科技界许多人的不投入和人浮于事、追名逐利的流弊绝非自今日始!
顺便说一句,那位发明了排除哑弹隐患技术的高工是我的同事。故事的真实性绝对可靠。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建业)(摘自《凤凰博报》之同舟共进,2011.06.09)

【读后感】

谁都知道,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各项高端科技和特大工程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还主要是由解放前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来承担的,因而钱学森想到这里都难以瞑目。想到这一点,作为草民的我也会为中国的教育着急、焦心。我们新培养的所谓科技人员无能不说,还培养出了一大堆官僚和追名逐利不干正经事之徒!?

教育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每每想到我们的现代科举教育的糟糕状况,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沧然胸怀万古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