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火推一体化: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6:29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TRS_AUTOADD_1263437614040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437614040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437614040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437614040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3437614040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知识导引

 

一、本课主要目标

 

1.理解实践的含义、三个基本特征及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历史上关于实践的观点的不同。

 

2.从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四个方面,全面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3.理解真理的含义。

 

4.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

 

6.懂得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本课知识网络

 

 

 

三、疑难问题解析

 

1.实践的含义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与实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区别。首先,含义不同。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其次,性质不同。实际是已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和它相对应的概念是主观愿望;实践属于物质性活动,和它相对应的概念是认识。再次,特点不同。实际具有客观性;实践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最后,地位不同。实际是实践的对象,是人们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认识的基础。

 

②联系。首先,实践离不开实际。实际是实践的前提和对象;实际也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的实际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其次,二者都具有客观性。

 

(3)实践是人的活动,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人要具体分析,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必须是具有正常思维的人。如婴幼儿、精神病人的某些活动不一定是实践活动。其次,对人的活动要进行具体分析。人的活动可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例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解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A项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本身错误。B项所说的“符合”不等于“见之于”,故不选。客观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D项不选。答案为C项。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主观能动性。

 

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②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认为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这种看法好像既看到了实践的客观性,又看到了实践的主观性,其实,它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因而是错误的。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诸要素是客观的,因而由实践诸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实践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活动,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我们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我们讲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而导致失败的行动。

 

(3)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但不能认为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孤立的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例题】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在中非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和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中非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迅速发展。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就进一步发展中非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全面规划了双方未来在各领域的合作,为中非友谊和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段材料充分体现了(  )

 

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②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的特征的认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实践的特征有全面的理解。这段材料既体现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所以①②符合题干要求。③④强调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项。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2)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3)注意区别“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获得途径”。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获得途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例题】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独立于实践之外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的本质含义。引言强调的是“登高山”、“临深渊”对于“知天之高”、“知地之厚”的重要性,说明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排除C项。A观点本身错误,因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B项不合题意。答案为D项。

 

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例题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对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解析】“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选A项。答案为A项。

 

【例题2】宋代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唯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④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农民在种柑橘的生产实践中,懂得了用蚂蚁治虫,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入选。治虫成功,说明了“蚂蚁可以治虫”的认识是正确的,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②入选。③不符合题意。④错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也有错误的。答案为A项。

 

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2)一种认识本身不能自己检验自己是否正确,一种认识正确与否也不能用另一种认识来检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实践具有这样的特性。

 

(3)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致的,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是用改革开放的成果来检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否正确,不能将它们与实践标准对立起来。

 

【例题】培根说:“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解析】本题以一句名言作为背景材料,揭示了真理与权威、实践的关系,同时,教育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要尊重实践。材料中的名言主要是说明真理要经受检验,而其唯一标准是实践,历史发展是实践的表现。A、C项本身不准确。D项有正确之处,但材料并非讲要树立权威,而是证明真理,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项。

 

6.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①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也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同特征,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所以,必须运用理论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统一。其次,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相符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掌握理论,重视书本知识,还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例题1】毛泽东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了认识而实践

 

【解析】材料强调,这种理论没有意义的原因在于“束之高阁,并不实行”,即不以实践为目的。A、B、D三项本身错误。答案为C项。

 

【例题2】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设计改造对象的方案,是现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指导实践的认识(  )

 

①经实验室检验而尽可能完善②经实验室检验达到尽善尽美③更好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④在虚拟环境检验中变成直接现实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只能不断地完善,而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故①正确,②错误。认识用于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不能变为直接现实,故③正确,④错误。答案为C项。

 

7.全面理解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符合客观对象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

 

(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绝不能因人而定,或以某些人的主观需要为转移。历史上有的反动阶级头子,奉行过所谓强权真理,企图依仗权势把谎言说成真理。事实表明,真理决不会视权力而定,权力并不等于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是任何权势都抹杀不了的。

 

(3)有一种说法:“真理不是个人认可的,而是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东西。”把真理归结为多数人公认,仍然是局限于主观认识范围以内。某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认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4)真理是正确的意识,能对人们的实践起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真理是有用的”说明了真理的作用,是正确的;“有用即真理”,则把“有用性”当作是真理的基本属性,否认了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这一基本观点,是一种实用主义(唯心主义)真理观。

 

(5)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不论人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在真理面前是平等的。

 

【例题】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  )

 

①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②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③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④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判断标准的掌握情况。詹姆士的观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故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不符。答案为D项。

 

8.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不能认为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如果超出真理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的具体性。

 

①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否则,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仍照搬照抄过去的认识,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③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

 

【例题1】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材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解析】材料讲的是不同的人因其利益出发点和价值观不同而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表明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答案为D项。

 

【例题2】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

 

D.真理与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解析】A、C项属于辩证法的知识,不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但不能说二者是无法分开的,D项错误。B项正确地体现了题意。答案为B项。

 

9.认识的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3)由于实践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真理永远不能到顶、没有终极真理。

 

【例题】蟾蜍有毒,蟾衣却可入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皮的过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上吃掉;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明了通过控制光线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走出了低成本、省劳力、不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获蟾衣的过程体现了(  )

 

①正确认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认识过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③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自由的④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巧获蟾衣的方法和技巧是经过反复的观察和摸索获得的,体现了①②,A正确。③④表述都不全面,人在规律面前是自由和不自由的统一。答案为A项。

 

10.认识的无限性

 

(1)认识具有无限性。

 

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单个人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只能达到一定层次、一个方面、一个阶段,因而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认识,因而从人类整体来说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③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2)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例题】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些事实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发展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这一知识点。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B、C项与题意无关。答案为D项。

 

本课测评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点子”从哪儿来?

 

 

 

1.右侧漫画《“点子”从哪儿来?》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来获得

 

C.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

 

A.实践是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据此回答第4~5题。

 

4.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是因为(  )

 

A.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全局对局部具有统率作用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5.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①科学发展观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②人们认识到片面发展经济为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从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发展③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④发展观是否科学要通过实践的检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一观点(  )

 

A.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C.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7.在第20届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的坚韧与勇气堪称一大亮点。双人滑运动员张丹、张昊在向高难度动作挑战时,张丹意外摔倒,致使左膝盖受伤。3分钟后,两人勇敢地重新上场,并奇迹般地完成了后面的比赛。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实践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8.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达三千多个。这体现了(  )

 

A.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无限的

 

B.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C.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纯粹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D.实践活动就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发展,因为(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真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和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分析融入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

 

A.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

 

B.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随着发展

 

二、选择题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

 

12.某化学工业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调整原有的产业布局,使得上游产业废料成为下游产业原料,形成循环经济链,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事例说明(  )

 

A.人是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的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C.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迅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据此回答第13~14题。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现在(  )

 

A.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B.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发展的

 

C.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D.认识正确与否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1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A.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B.实践的发展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评判标准

 

C.实践的发展使人们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15.每当新年临近,一些洋溢着对家庭美满和社会发展良好祝愿的新春对联,如“和谐社会千般好,科学发展百事昌”,“和谐风城展翅腾飞,小康莱芜再创辉煌”等取代了以往一些“俗气”的春联。春联内容的变化说明(  )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

 

C.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D.人的认识要回到实践中进行完善

 

三、简答题

 

16.某人吃苹果,刚咬了一口就大喊太酸,于是弃一篮苹果而去,并恍然大悟“原来苹果都是酸的”。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主人公观点的认识。

 

17.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现DDT的药效,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被普遍使用。后来由于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它。

 

从人们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哲学认识论启示?

 

四、辨析题

 

18.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获得正确认识,要尽量避免任何错误。

 

19.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体力劳动更重要。

 

五、分析说明题

 

20.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确厚度;老猎手凭一点儿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汽车修理高手一听声音就知道毛病出在哪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问题(1)得出的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1.20世纪70年代,人们认为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由三种夸克组成的。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对此产生了疑问,为了寻找新的夸克,他决定建造一个新的高度灵敏的探测器。但是,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1972~1974年,他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表明,以前所说只有三种夸克的观念是错误的,有了第四种夸克,就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从而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观念。

 

丁肇中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应当怎样追求真理?

 

22.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二十六届大会以237票赞成、157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确认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专家表示:“冥王星是否应保持其作为行星的地位,科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以前我们对太阳系了解不够,随着我们不断观测和了解,现在给个明确的定义,是很正常的事。”

 

(1)为什么从儿时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

 

(2)冥王星被改变归属,降级为“矮行星”说明了什么?

 

(3)怎样看待既有赞成票,又有反对票和弃权票这一现象?

 

(4)这一次关于行星重新定义的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六、案例探究题

 

23.某中学6名学生针对学校用纸问题,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探究小组对全校19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平均每人每天消耗10张纸,全校每天用纸量大约60千克;元旦期间,全校学生人均往来贺卡12枚。

 

探究小组登录“中国环保网”,得到以下信息:一棵树能造60千克纸,4000枚贺卡等于一棵树!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新纸,可以少砍13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

 

探究小组走访有关专家还了解到:中国由于没有足够的林木资源来造纸,需要大量废纸做造纸原料。可中国的废纸回收率还不到20%,因此每年要进口废纸约130万吨。

 

假如你是该合作探究小组成员,请继续完成以下研究工作。

 

(1)面对调查结果,你认为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念呢?

 

(2)请分析说明开展学校用纸问题研究活动的哲学意义。

 

(3)请为全校师生提出节约用纸的合理化建议(至少提出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