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思卡尔智能车报告:芦墟山歌馆 高校大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4:04:53

芦墟山歌馆 高校大课堂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师生赴吴江芦墟山歌馆

开展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纪实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朱诗园

 

 

 

 20101020日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黄祖平、陈林、胡奇章、欧阳铮四位老师,在院长苏春敏教授和施敏副院长的带领下,同音乐学院07级全体学生一道赴吴江市分湖镇芦墟山歌馆采风。  

本次采风活动是我院挖掘地方音乐资源,并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实践项目。2007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单位。借此契机,音乐学院非常关注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引入高校课堂,目的在于主动地、不失时机地将苏州地方音乐传承纳入学校教育的文化主流传承体系,促使这些乡土资源在现代教育体系的推动下,步入与华夏社会先进文化同步发展的快速轨道,使其成为活态传承的有机组成部分。  

芦墟山歌馆建立在分湖镇上。分湖镇东与上海青浦区接壤,南与浙江嘉善县毗邻,2000年以来经过三轮行政区域调整,由原来的芦墟、莘塔、金家坝、黎里、北厍五个乡镇合并而成。分湖镇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人口23万,共管辖四个街道、9个社区、48个行政村,4个渔业村,是目前江苏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建制镇。  

芦墟山歌植根于吴江市境内,以芦墟为中心,用芦墟方言演唱,流行于环分湖流域一带农村,并向周边的莘塔、金家坝、黎里以及浙、沪毗邻地带乡镇辐射的民间歌谣。芦墟山歌历史悠久,它也叫吴江山歌,又称响山歌呜哎嗨嗨山歌,是吴歌的一个重要支脉。它以芦墟的分湖为中心,向邻近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的城镇乡村辐射。民间传说,芦墟山歌发源于汉代,由一个名叫张良的山歌始祖教习,被四乡八邻的村民广为传唱,久盛不衰。清代《吴江县志》记载,苏州巡抚丁日昌等地方官曾多次明令禁唱,但禁而不绝。解放后,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芦墟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普查活动。1982年,由张舫澜、马汉民、卢群搜集整理的长篇叙事芦墟山歌《五姑娘》,填补了汉族地区无长歌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轰动。  

出发  

中午十二点半,我们准时出发。虽对芦墟山歌的魅力早有耳闻,但大家对芦墟山歌馆的具体位置却一无所知。为了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苏春敏院长特地邀请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苏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吴江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秦怡东老师为我们带路。值得一提的是,秦怡东老师现担任我院吴歌课程的特聘教师。  

我们的车飞驰前进着,一路的景物迅速向后奔去。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进入吴江市。路两旁的高楼大厦变成了低矮的平房,修葺整齐的绿化带换成了杂乱丛生的野草和芦苇,人工雕凿的喷泉池被一洼一洼天然水泊代替。突然有人喊了一句“快看,好多野鸭!”,大家的目光迅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一点。一时间,照相机、手机的咔咔快门声此起彼伏。请不要嘲笑我们的无知,虽说久居在繁华的都市,一切事物都不觉新鲜,但当我们无意间走进这种纯净、自然、夹杂着泥土、野花、家禽等诸多气味的村落时,才发现世间还有另外一种更加令人振奋、更加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当我们面对那些被人工雕凿成精致华丽的事物而面无表情时,几株芦苇、几只野鸭却会使我们惊叹许久。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奔向前方,偶然间回头,发现最原始、最本真的事物才会拥有亘古不变、经久不衰的美,就像吴歌。  

分湖镇文化服务站  

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吴江市分湖镇。司机师傅将车停在镇政府大院里, 秦怡东 老师告诉我们,先去吴江市分湖镇文化服务站,杨敬伟站长和几位芦墟山歌手在那里将为我们举行简单的欢迎仪式,于是师生们步行前往。我们行走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一种积淀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墙壁,错落的老屋,曲折的街巷,悠然的居民,自得的生活,这些江南特有的文化元素交织汇聚在一起,给人一种恬淡怡然、与世无争之感。步行五六分钟便到了吴江市分湖镇文化服务站,站长杨敬伟热情地上前迎接我们,几句问候之后便带着我们直径上楼来到会议室,8名芦墟山歌手已等待我们多时。令人意外和欣喜的是,江苏省吴歌学会副秘书长、吴江市芦墟山歌社名誉社长 张舫澜 先生也被邀请参加了此次活动。师生们匆匆就座,欢迎仪式正式开始。  

杨敬伟站长 和张舫澜 老师首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及诚挚地谢意,紧接着向师生们简单地介绍了芦墟山歌的基本知识及保护现状。杨站长介绍说,芦墟山歌拥有一大批歌手,现有歌手中年龄最高者为88岁的陆福宝。19979月,芦墟实验小学成立了少儿山歌班,首届少儿山歌班学员现已大学毕业,在校学生中还有少儿和幼儿两个年龄层次的小山歌手,形成代代相传,届届相连的局面,该校还获“全国特色艺术教学基地”等多项荣誉。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当地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芦墟山歌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把山歌从田间场头搬上了舞台、搬进了课堂。为适应人们新的审美情趣,除保持原生态演唱方式外,创新山歌从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伴奏制作服装道具,灯光舞美,都作改进和发展。听了杨站长的介绍,师生们无不为芦墟山歌能够得到如此有效地保护与传承表示欣慰,也为文化服务站领导的高瞻远瞩深表敬佩。  

接下来,大家一同欣赏了8位山歌手的精彩演唱,师生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为山歌手们的激情表演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芦墟山歌曲调婉转优美,捧拾着无限的柔情,我想这应该跟它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芦墟山歌的柔情覆盖广阔,用歌声表达着绵密、醇厚,就像江南的雨,缠缠绵绵让人招架不住。听芦墟山歌,仿佛看到歌声的背景是晴空低垂的云朵,是潺潺流动的河道,是世外桃源的茅舍,顿时大悟,芦墟山歌原是芦墟人生活的引子或铺垫,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态度:谦卑、尊重、安然与无争。几位山歌手的表演刚一结束,杨站长就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向大家解释说,本来想安排芦墟山歌唯一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英来为我们演唱,不巧的是,正好这几天杨文英去“送戏下乡”了。遗憾的同时,我们也感到芦墟山歌传承的良好现状,至少它的受众还是存在的。  

仪式过后,师生们在杨敬伟站长 和张舫澜 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不远处的芦墟山歌馆。途中,我有幸与杨敬伟站长聊了几句。杨站长告诉我,为了更好地传承芦墟山歌,使芦墟山歌被更多的人接受,他们将芦墟山歌分为两种类型进行保护与传承。一种是“本真性”传承,原汁原味的将芦墟山歌保存下来;另一种是“创新性”传承,将芦墟山歌进行包装、装饰,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芦墟山歌。听后,我不得不为杨站长的想法表示钦佩,这个办法既保存了芦墟山歌的根与本质,又推动了芦墟山歌更快、更好地传承、传播。  

芦墟山歌馆  

杨敬伟站长 和张舫澜 老师领着我们走进分湖公园,芦墟山歌馆就建在这里。山歌馆矗立在一片宽阔的荷塘中间,塘中全是开败的荷花,向远处无尽延伸着。尽管天色晦暗,阴云低沉,残荷败柳,但眼前的芦墟山歌馆还是给了我们满心的灿烂。山歌馆由渊薮人文、源长历史、卓越瑰宝、代继歌手、高亢韵律、传世价值六大板块组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弘扬民间艺术的宣传窗口。杨站长向我们介绍,目前新组建的分湖镇正在着手规划筹建一个更大规模、更高规格的芦墟山歌馆,新馆拟征地100余亩,总体设计将融资料收集、保存展览、山歌广场、长廊、演出场馆、学术研讨、歌手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芦墟山歌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期待着新的芦墟山歌馆早日竣工,到时一定要来一睹新馆的恢弘。  

  

归程  

时间流逝,天色迟暮,师生们却被这里的秀丽风景牵绊脚步,久久不愿离去。不知谁说了一句要拍个合照以为纪念,大家纷纷响应,聚在一起,各自摆好造型,本次采风活动就这样在相机的“咔嚓”一声中圆满结束,并被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登上回程的车子,没走一分钟就发现了一所小学,大家打趣道:“芦墟山歌不缺传承人了。”愿芦墟山歌这朵中华民族民间艺苑中的奇葩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