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电影2小时:从“副统帅”到“赫鲁晓夫”:林彪为何选择叛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2:55:15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 .navFind{float:right;width:323px;padding:6px 0 0}.navFind span{float:left}.navFind .text{width:182px;height:16px;padding:2px 0 0 5px;margin-top:1px !important;*margin-top:0px !important;margin-top:0;margin-right:7px;background:#fff;border:1px solid #819bb4;color:#646464;font-size:12px}.navFind .sel{width:55px;height:16px;margin:1px 9px 0 0;padding:2px 0 0 11px;border:1px solid #819bb4;border-right:none;background:#fff url(http://img.ifeng.com/tres/TemplateRes/14705/14705/images/general_head/nav0416_04.gif) no-repeat right center;font-size:12px;color:#646464;cursor:pointer}.navFind .button{width:51px;height:20px;padding:1px 0 0 2px;margin:1px 0 0;border:none;background:url(http://img.ifeng.com/tres/TemplateRes/14705/14705/images/general_head/navFind.gif) no-repeat 0 0;color:#000;font-weight:bold;cursor:pointer}#searchFormOption{position:relative;float:left;z-index:80}#loginFldselectop{position:absolute;border:1px solid #DFDFDF;top:20px;left:0px;width:48px;background:#fff;z-index:99}#loginFldselectop li{line-height:20px;height:20px}#loginFldselectop li a{line-height:20px;height:20px;text-decoration:none;color:#000000;padding-left:11px}.stockList{position:absolute;top:28px;left:0;width:300px; border:1px solid #195184; background:#fff; z-index:999;}.stockList a,.stockList a:visited{color:#0A5EA6;}.stockList .tab td{border-bottom:1px solid #ECECEC; height:21px!important;*height:20px!important;height:20px; padding-left:12px; text-align:left; color:#333;}.stockList .tab tr.current{background:#194E80;}.stockList .tab tr.current td{color:#fff;background:#194E80;}.stockList .tab tr.current td a{color:#fff;}.stockList .red{color:#f00;}
站内

从“副统帅”到“赫鲁晓夫”:林彪为何选择叛逃

2011年09月06日 17:14
来源:党史纵横 作者:厚而实

字号:T|T
212人参与6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1971年7月1日,在毛泽东亲自阅批准发表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上发表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告诫的话:要警惕“现在正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那时,刘少奇早已经被打倒,这里所说的“赫鲁晓夫”,显然是指林彪。

文章摘自《党史纵横》2004年第9期,作者:厚而实,原题:《林彪为何要逃?》

对于林彪为什么在1971年9月13日出逃,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在这些说法中,有不少偏颇之处。出现偏颇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叙述者多限于对零碎史实的“述”而没有在“解”上下功夫,即忽略了对事情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探索。

林彪出逃是有政治背景的,这个政治背景就是,他与毛泽东的分歧已经无法弥合,并且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林彪与毛泽东发生重大分歧是在九大之后,分歧的根本点在于四条:一是对内政策。毛泽东有一个基本思路:九大之后,要实现安定团结,通过斗、批、改三个阶段,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走上正轨。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掌握了很大权力,尝到了“甜头”的林彪集团,不希望马上结束“文化大革命”,也不希望实现安定团结和国家走上正轨。因为那样的话,军队干部就会退出地方各级政权,回到军营(即后来毛泽东所说的“将归帐,兵回营”)。如果“文化大革命”继续进行,他们就可以掌握更多、更大的权力,林彪集团的人就会从“军”逐步“渗入”到“政”里面去。这一点,从林彪手下的人竭力拥戴林彪当国家主席就可以看出来。

二是对外政策。当时中苏两国已经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中国正面临着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威胁。毛泽东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一方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顶住了苏联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也积极寻求和缓的途径。当苏联方面主动提出派柯西金来中国会谈时,毛泽东表现出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他决定,自己不见柯西金,而是由周恩来在北京机场见柯西金。事实证明,毛泽东的策略是对的,由于中苏两国高级领导人的北京机场会谈,中苏边境局势逐渐和缓,最终中苏两国没有大打起来,中苏两国人民都免除了一场大战乱。但林彪却对毛泽东处理中苏关系的做法持保留态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林彪是中国政府里面的“鹰派”(主战派),他主张与苏联对抗。那时,他和他手下的亲信将领曾多次滥用毛泽东很早以前说过的一句话:不怕大打、早打、打核战争。这句话是毛泽东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角度提出的。但毛泽东是战略和战术统一论者,他在战术上,在具体问题上,对如何对付敌人上,是慎重的。林彪则不赞成毛泽东的策略,他认为,同苏联的军事斗争,是“反修”斗争的重要战线。同时,林彪也不赞成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决策,他认为,不能向美帝国主义妥协。

三是林彪自以为本集团的权力不够大。对他自己,他认为自己没有多少实权。他还认为毛泽东对他不信任,而江青一伙却在“文化大革命”中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少权力,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领导权。对此,林彪一伙是不服气的。为了与江青一伙争夺权力,地方上经常发生造反派与军代表之间冲突的事情。在权力分配上,林彪一直认为毛泽东偏袒江青集团。为了使本集团掌握更多的权力,他要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中央的地位,掌握更大的权力,特别是要掌握国家政务方面的权力。只要掌握国家政务方面的更大权力,他们就会自上而下地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叶群说过一句话,最能代表林彪集团的意图。叶群说,林副主席现在有什么权?就管个国防部,其他什么权也没有。九届—二中全会前,叶群还说,要设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林彪往哪摆?

四是接班人问题。九大党章虽然把林彪确定为接班人,但毛泽东对他还不算放心。在九大上,毛泽东突然对林彪说,你当党的主席,我当副主席,怎么样?林彪赶紧推辞。林彪认为,毛泽东这样说,是试探他,是对自己不放心的表现。九大之后,有一次毛泽东对林彪说,我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了,要培养六十岁以下、三十岁以上的人,像李德生、纪登奎等。听了这个话,林彪觉得毛泽东已经对自己不信任了,不一定要让他当接班人了,要另换别人了,而且毛泽东所提到的李德生和纪登奎,都不是自己的亲信,因此,林彪对毛泽东的这个提议,默不作声。后来,毛泽东在1971年8月视察南方时,还提到这件事。他在8月16日同刘丰等人谈话时说,那次同林彪说了这个意见(指培养30-60岁之间的人当接班人之事)后,他“至今还未有什么反应”。

1 2 3 4 5

相关新闻:

刘星:毛泽东评价林彪 活法很好死法不好林彪不统帅志愿军 不赞成与美作战?石立[责任编辑:石立] 标签:毛泽东 1970年 毛泽东与林彪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0人
 分享到: 凤凰微博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帐号: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找回密码
注册凤凰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