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shaver9800京东:唐山救灾亲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29:11
唐山救灾亲历 作者:本报记者   来源: 泰山金周刊   等级:★★★   更新时间:1/8/2006 AM 10:21:01

1976年7月28日。星期天。正值暑中,天气闷热。下午三点左右,地委办公室机要室的一位同志,骑着当时只有送紧急密件才用的三轮摩托车,来到地区卫生局,说有紧急机要电报送局负责人。

我当时任泰安地区卫生局副局长。
值班工作人员赶忙把这位机要员领到我的宿舍:“于局长,有人找你”。我应声出来,接过急件,顿时大吃一惊。电报是省卫生局(当时的省政府各部门称局)发来的,内容是“国内有重大灾情,请你们速派50人左右的医疗队”。我签收电报后,一刻不敢怠慢,急忙跑到地区卫生局局长叶明同志家中,向他作了汇报。叶局长看完电报,用凝重的目光盯着我说:“于连荣,唐山发生大地震,省里要求我们迅速派出一支医疗队赶赴灾区,让你带队,你能行吗?”“我行!”我没有任何迟疑,明确地向叶局长作了保证。“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随即,叶局长立即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人员组织、装备准备等问题,局里各位负责同志分头迅速去开展工作。当时我单身一人,在泰安没有亲属,按省里要求马上准备三天的干粮很困难。我想起一位同学的母亲住在胜利街,便跑到老人处找她要干粮。老人家一听我要去唐山抗震救灾,二话没说,便把家中所有的煎饼和能带的熟食及其他应急物品倾囊拿出,替我包好,催我赶快上路。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太快了。等我准备好个人所需的简单物品,局里快速调集的53人的医疗队伍也陆续集合起来。7月28日下午6时,距唐山大地震发生仅15个小时,我们这支由我任队长、支部书记,泰山疗养院党委副书记吴家泉同志任副队长的泰安地区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在听取了地区领导的简短动员后,就肩负着全区人民的重托出发了。

队伍先到省卫生局集合。这时,我们才得到确切消息,河北唐山一带发生了历史上空前的强烈地震,当地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各省市分别抽调一批政治上强、业务上精,敢打硬仗的医护人员奔赴灾区,帮助唐山人民救死扶伤、抗震救灾。省卫生局曹福长局长告诉我,这次全省共组织了800余人的医疗队,各地区的同志正在向济南集合,队伍齐了马上出发。大约晚上10时左右,全体山东医疗队成员800余人集合在济南火车站,省委书记苏毅然对大家作了一个简短严肃的讲话,他要求我们每个参加抗震救灾的同志要认清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听党的话,视灾区为家乡,视伤员为亲人,努力完成抗震救灾任务,为山东人民争光。苏书记宣布,山东省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由省卫生局副局长胡兆坤为队长,省直机关党委副书记王燕任临时党委书记,我任临时党委副书记。临时党委要切实发挥好领导作用,带领全体队员克服困难,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夺取抗震救灾的彻底胜利。

7月29日早晨8时,山东医疗队全体同志踏上了北去的火车。

灾区在哪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只知道火车要把我们这800余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送往灾区。火车隆隆前进,我们的心情也一阵比一阵紧张,一阵比一阵急切,大家恨不能插上翅膀,以最快的速度飞往灾区,解救那里灾难深重的群众。很多队员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向临时党委交来了决心书,也有一些同志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请求组织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考验他们,争取火线加入党组织。正当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疾驰的火车在天津附近忽然停了下来。“怎么回事?”我赶忙找到有关人员打听情况。原来前方铁路因地震严重变形,火车不能往前行走了。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到杨村机场后转乘飞机前往灾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体医疗队员立即收拾好所带行李和药品器械,下车步行去杨村机场。此时的杨村机场,大地震带来的破坏迹象已非常明显,一部分房子倒塌了,道路上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很显然,杨村不是重灾区,重灾区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虽然,我们已经长途跋涉了一整天,又渴又饿,加上天气炎热,机场草坪上野草丛生,蚊子“嗡嗡”乱作一团,不住地往人身上叮,但我们一行人静静地坐在草坪上,长时间内没有一个人闹半点动静。心酸和焦急,使得一支800多人的队伍沉默得有点怕人。
7月30日,天蒙蒙亮,我们泰安医疗队乘坐第一批飞机开始奔赴灾区。飞机飞行半个小时左右,机上工作人员开始广播:“我们现在已到达唐山机场。地震的震中在唐山,唐山是重灾区。山东医疗队救灾目的地是开滦煤矿。”由于地面设施损坏严重,飞机一时无法降落。严重的颠簸和失重,使机上的同志都眩晕得坐不能坐、站无法站,有的同志痛苦的大声呕吐。大约盘旋了半个小时,飞机终于找准了降落点,停靠在唐山机场。

大地震后的唐山机场,断壁残垣,路断地陷,一片狼藉。

目光所及,到处是痛苦呻吟的伤员,不是斜躺在地上、就是躺在担架上,哭声喊声不堪入耳。我们一下子就惊呆了。天啊,这真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啊!我赶忙带着医疗队两位年轻同志找到设在机场的指挥部,要求尽快把我们送往救灾第一线。接待我们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同志,她告诉我们,山东医疗队队部驻唐山火车站,泰安分队的目的地是赵格庄煤矿。由于目前的混乱局面,指挥部无法找到送你们的车辆,怎么去赵格庄,只有我们自己想法解决了。于是,我们急匆匆离开指挥部,去寻找运输车辆。这时,一批批的救援人员和物资陆续抵达唐山,车辆非常紧张,我们一个车队一个车队地询问,但大家都有了任务。正在着急之中,有一位山东口音的年轻军官走过来,一打听,原来这位同志是泗水老乡,担任汽车排长。他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便带了几部车送我们去赵格庄煤矿。这时候,震区仍然余震不断,道路损毁严重,坑洼不平,颠颠簸簸,加上一些尸体挡在路上,车子只能走走停停,艰难行进,直到晚上9时还没到达。不巧的是,这时候我和十几位队员乘坐的车辆又出了故障。我们换上其他车子继续前行,到达目的地时,已是7月30日深夜。我们下车后,清点人数,结果53人的医疗队只到了16人,其余的同志在行进途中失散了。我的心异常焦急,但黑夜沉沉,人生地疏,没有其他办法,只好等待第二天再去寻找。考虑到队员们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好好休息了,我便让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艰巨的抢救任务。大伙找来一块篷布,铺在地上,呼呼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大伙你看我,我看你,哄堂大笑起来。原来我们露宿的地方是一个煤炭转运站,大伙铺的是一个车站盖煤用的篷布,结果弄得满身满脸是煤末子,成了“大花脸”。大伙简单吃了点东西,立即展开了抢救工作。就在我们露宿的这个煤炭转运站附近,到处是地震中遇难受伤的人员,特别是那些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危重伤员,一身血水脓水,哀号声声,让人惨不忍睹。队员们强忍悲痛,手脚不停地工作,恨不能立即把这些兄弟姐妹从死亡的边缘、痛苦的境地拯救出来。
安顿好这边的工作,我向部队借了辆三轮摩托,返回唐山机场,寻找到失散的其他队员,同时,也想为医疗队员弄点吃的东西。在机场指挥部,他们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从有限的物资中匀给了我两箱压缩饼干,我带着两箱压缩饼干,沿途寻找泰安医疗队的同志。在赵格庄煤矿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地方,所有插着医疗队旗帜的单位都问遍了,还不见踪影。直到深夜,在唐家庄煤矿的一个篮球场上,我发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在忙碌,跑过去一看,真的是他们。我喊了一声其中一个同志的名字,“罗平!”,大伙“呼”地一声围拢过来和我紧紧相拥在一起。一天两夜的失散啊!在一个与时间抢生命的战场上,同志们相互之间该是怎样的牵挂啊!大伙激动地哭了起来。这时我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忽然地想起,我已是一整天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了。

8月初,在解放军同志的帮助下,我们这两股失散的队伍会合在了赵格庄煤矿,在煤炭转运站的铁路上搭起帐篷,开始了大规模抢救伤员的工作。

早期的几天里,大家每天一干就是近20个小时。在驻地一个篮球场上,我们搭建起了临时医院,支起了3000多张临时病床,先后救治5万余人次伤病员,仅送回泰安救治的人员就达1300余人。这一切,灾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经常眼含热泪,劝导医护人员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累病了、累倒了。有一位生产大队的老支书,看队员们非常辛苦,送来一筐蔬菜,大伙不收,他硬是放下就走了。随后,队员们把钱送到了生产队,老支书流着泪说:“你们千里遥远来俺这里,没白没黑帮俺抢救伤员,重建家园,连几斤蔬菜都不吃,叫俺怎么过意得去啊!”
大震过后,唐山的医疗机构破坏严重,真是到了缺医少药的地步,医疗队的器械药品等等,基本是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同志们克服困难,土法上马、就地取材,千方百计为伤员解除痛苦。夹板不够,大家四处找来废木板自己制造,或者用树皮硬纸板等东西替代;没有生理盐水就用食盐自己配制;没有消毒锅就用饭锅来对器械进行消毒;没有换药碗就用自己的刷牙缸来顶替,从而缓解了部分药品器械的紧张,加快了抢救进度。根据任务重点,医疗队分成若干小组,成立青年突击队,负责向火车站机场护送伤病患者,他们日夜兼程,把几千人伤者护送到各个安置地点。每个人都付出了难以想像的艰辛。
医疗队遇到的另一大难题是食物和水。最初几天,同志们吃的是从泰安带去的食物,因为天气炎热,馍头长了毛,用火烤一下再吃,即便如此,每人每天也只有两个馍头。喝的是露天游泳池的水,舀起一碗水等把小水虫子吹掉,水也没有了,只能带着小水虫子喝,很多队员腹泻。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尤其是在超负荷劳作的状况下,如果不能保证队员们吃上饭,喝上水,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我们把从机场指挥部带回来的两箱压缩饼干吃净以后,队员们的吃饭就成了大问题。震后的唐山已成了一座死城,各种票证完全失去了效用,无法购置任何东西。无奈之下,我找到部队求援。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解放军同志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保证了医疗队全体同志的给养。有一天,部队的同志送来半桶高粱米饭和一盆冬瓜菜。等我最后一个赶到时,发现同志们坐在一边,饭菜纹丝没动,一问,才知道是人多饭少,大家你推我让,硬是谁也没吃一口。我含着泪水,望着这些患难与共的兄弟姐妹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我提起饭桶,一点一点地将饭盛在他们碗里,大家才勉强地吃了起来。这顿有些苦涩的饭,吃得真香啊!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大灾后必有大疫流行。唐山地震发生在酷暑高温季节,死伤人数巨大,蚊蝇大量滋生,为疫病流行创造了条件。控制疫情的发生,也是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任务。到了8月的7、8号,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陆续发生,我们医疗队对此高度重视,按照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发动群众灭蝇、灭蚊,搞好环境卫生和饮水卫生,进行预防注射,并到田间地头,采集中草药,熬成大锅汤,分送灾区群众。一些队员身背喷雾器、卫生箱,拿起铁锨扫帚,喷洒药物,消灭蚊蝇滋生地。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有效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大震后的唐山没有出现大的疫病流行,也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一个奇迹。

8月11日下午,一位地质队员神色匆忙地赶到泰安医疗队,告诉我们,他们发现赵格庄煤矿井下还有活着的工人,要我们立即进行抢救。

我立即率领6名党员和1名团员,共8位医护人员,向现场赶去。矿工们被困的井下,是一条870米深的斜井,经过地震的破坏,井壁扭曲,巷道漆黑,坑木横躺竖倒,余震不断,险象环生,随时可能出现危险。我和肥城县医院的胡宗泽大夫,紧随着带领我们的地质队员,凭借着手电筒的微弱光芒,磕磕绊绊地向井下奔去。胡大夫已是50多岁的人了,心脏也不好,在下井的路上气喘吁吁,黄豆粒大的汗珠子一个劲地淌,还两次晕倒下来,但他坚持与我一起去寻找被困的工人。一路奔波,我们终于找到被困井下多日的5名煤矿工人。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啊!5名兄弟紧紧地围靠在一起,个个瘦得皮包骨头,脱了人形,全身上下除了眼珠和牙齿以外全是黑糊糊一片,只有因为严重缺氧的嘴唇看起来还有点红色。大震后的矿井下,15个日日夜夜,缺食、缺水、缺电、缺氧,加上极度的恐惧和孤独,他们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和毅力度过的呢?这些可亲可敬的矿工兄弟,真不愧是硬骨头、铁汉子。来不及多想,我们立即展开抢救。先用纱布蘸着水一点一滴地放在他们嘴唇上,稍微补充一下水分,又用黑布把眼睛蒙严实,防止出井时阳光刺伤眼睛,然后,与随即赶来的其他队员和解放军战士组成人梯,一个一个地把5名工人从近千米的矿井下救护到了地面。5名得救的工人来到地面后,激动万分,用微弱的声音不断呼喊“毛主席万岁”。经过精心救治,他们很快恢复了健康,走向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