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成性许飞全文密室:腐败看中国 20天蚕食80万,“巡视”乎“扫荡”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8:24
俗话说“秋后的蚂蚱(民间称之为蝗虫)蹦不长”。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好日子不多了,快到尽头了,就尤如“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头儿了!”

    可每到秋季,农民兄弟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时常遭受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灾区近千亩的农作物和果树林蚕食得面目全非,眼看到嘴的粮食化为泡影。当地农户不得不向外界发出求助——紧急调运青蛙、麻雀和蛇。只要有青蛙、麻雀和蛇就好办了,它们对付蝗虫可管用了。

    就在坊间百姓焦头烂额、满天遍地觅求“青蛙”、“麻雀”和“蛇”的紧要关头,9月14日,《检察日报》又传来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万元。其中,烟酒两项耗费13万余元,外出考察费中旅游费12万余元。

    说它不好,代表省委下去反腐败、促廉洁、确保风清气正的巡视组,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毫不惭愧地耍特权、搞腐败——蝗虫蚕食般的吸去纳税人80万元的血汗钱;说它不坏,秭归县委办公室面对“蝗虫蚕食”的一场“残局”,“胆敢”向上级一纸“请示”,要求解决省委第六巡视组进驻秭归工作经费,“是巡视,还是扫荡?”的“蝗虫蚕食”腐败案件,才大白天下。

    从这场“蝗虫蚕食”的腐败案件不难看出,公开“三公”经费的开销,在基层更难估量。公权腐败,着实进入一种令人忧虑的危局。因此,有人发出:“谁来监督巡视组?”,即“谁来‘巡视’巡视组?”的呼唤!

    按理说,中央或省委巡视组到基层开展巡视,应该具有隐蔽性、独立性、秘密性,到某地巡视前,不应该提前打招呼,而是悄悄地进驻;巡视组成员的衣食住行都应是独立的,当地官员不应作陪;巡视员召开座谈会或进行调查等,都应尽可能体现秘密性……因为理论上讲,如果巡视组的权力正确使用,都能够产生权威,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如果权力被滥用,即产生腐败,形成官官相护,狼狈为奸。

    当“巡视”在某些官员眼里,已经成一种权力时,那么,它本身就心术不正,就缺乏监督。否则,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就可能成为“蝗虫蚕食”的潇洒之旅。如果派下来的巡视组本身就不清正廉洁,这等巡视制度其不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留它何用?总不能都等事情败露,媒体曝光吧?

    但笔者深信:只要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对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坚决做到“查办一个案件,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个问题,巩固一块阵地,净化一方风气”,真正让敬业奉献者放心,让违法乱纪者忧心,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够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发展,“青蛙”、“麻雀”和“蛇”还会“重生”,秋后的蚂蚱肯定没几天蹦头儿了!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