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的妙用:【博物馆游】袁崇焕祠参观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44:51
袁崇焕墓离我家不远,周末一个同学来家拜访,提出去看看,于是就陪他再次瞻仰了一回。

 
大门



前堂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广西梧州府藤县白马圩人,祖籍广东东莞。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明朝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 1622年(天启二年),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同年出关考察关外,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筑古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卫戍。

据《明史》袁崇焕传记载,为了去掉袁崇焕这一障碍,皇太极施用反间计:“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

1630年(崇祯三年),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市米盗资”等十大罪状的罪名“磔”死。崇焕伏刑之惨情,令人毛骨悚然,当时北京百姓都相信袁通敌,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据钱海岳先生的《南明史》记载,南明政府曾给袁崇焕平反,谥袁崇焕“襄愍”。乾隆49年(1772年),乾隆帝也下诏说:“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袁崇焕死后,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临终他立下“不能为官、不能回广东老家、辈辈守墓”的祖训,其时1630年8月。自此佘家世代开始为袁崇焕墓守墓,秘不外传。最让我感动的是:其佘家第十七代传人佘幼芝一直守护陵墓至2002年袁崇焕祠、墓对外开放。其间曾多次有机会搬迁到楼房,但佘老太太都因要尊祖训而放弃。而且,在因祠、墓开放不得不搬离后,仍坚持每天回来打扫墓地。现在,这样执著的人不多了。


墓(旁边是义仆之墓)
 

1984年袁崇焕祠、墓和坐落在龙潭公园内的庙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市文物局出资修复了袁崇焕墓;2002年市文物局筹措四百余万元资金,在崇文区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袁崇焕祠内居民的腾退工作。市文物局又出资60余万对祠堂进行修缮。2002年11月29日袁崇焕祠、墓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