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一何盛:专利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24:31
靶向制剂技术专利战略分析报告
浏览345次         信息来源:灵盾网    发布时间:2009-11-11
国内外的靶向制剂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连续增长,处于快速发展期。特别是近几年来,靶向制剂技术的发展极为快速,在中国表现得尤其突出。
美国是靶向制剂专利技术创新最多的国家,拥有1059件专利,占22%多,其专利拥有量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其次是中国,拥有759件专利。第三是欧洲,拥有224件专利。德国和日本也是技术创新量较多的国家。
近3年来(2004-2006年),美国延续了其在靶向制剂技术方面创新的优势,仍是靶向制剂的专利技术创新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第三是欧洲。日本和法国也是技术创新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靶向制剂技术方面的发展很快,发展潜力巨大。
近3年来,靶向制剂专利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含抗体药物、含遗传物质和基因治疗药物、含键合载体药物三个方面。这三个技术分支的专利数量较多,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2004-2006年靶向制剂专利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载体的研究上(如微囊、脂质体),其次是含肽药物,第三是含抗原或抗体药物,另外研究比较多的还有抗肿瘤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值得关注的还有体内实验用药物、含放射物质药物、含遗传物质/基因治疗药物、微囊、脂质体等。
在靶向制剂专利技术的专利权人中,德克萨斯大学拥有的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美国免疫医学公司。在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有9家美国的公司,1家中国的机构,这说明美国企业在靶向制剂专利技术的研发中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德克萨斯大学从1992年出现第一件专利,2002年达到最高峰,之后专利申请量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加利福尼亚大学在1983年申请了第一件专利,1997年以前研发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之后开始曲折前进,于2002年和2005年达到专利申请的最高峰。美国免疫医学公司在1989年开始出现专利申请,整体专利申请量表现出了波浪型增长的态势,于2003年达到最高峰,2004年以后申请量有所下降。这三家公司/机构的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和日本3个传统市场,其次是澳大利亚。
近3年来,靶向制剂专利技术的专利权人排名发生了变化,加利福尼亚大学拥有的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德克萨斯大学、强生公司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排名前10位的公司/机构中,美国企业占了8家,地位不可动摇。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但其专利拥有量在中也仅占总量的1.6%,这充分说明靶向制剂专利技术在申请人中分布的比较分散,没有集中在少数专利权人手中。
中国国内靶向制剂技术的专利公开量从1990年以来,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2000年以前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之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2004年之后,增长的趋势尤为快速。
靶向制剂技术的中国专利中,由中国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有759件,占68%,国外申请人中,美国的申请量最多,有184件,占总量的16.5%。另外在中国申请专利比较多的还有,英国23件,日本22件,德国15件。
从技术结构来看,中国专利研究最多的是含有机有效成分的药物,专利数量为184件,其次是药物载体/惰性添加剂、涉及突变或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含肽的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脂质体和微囊的研究也比较多。
中国靶向制剂专利技术领域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天津润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3个专利权人。其他专利权人,如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等也有较多的专利。三家单位的研究重点不尽相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侧重于基因治疗和遗传工程的研究,天津润达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含有效有机成分制剂的开发。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方向比较分散,专利分布较广,而天津润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分布则高度集中。在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中,大学和科研院所占了9个,可见靶向制剂技术在中国还属于新兴的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对靶向制剂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和近3年的发展情况的分析,我们看到,该技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大量的专利权人参与进来,并且各自拥有一定的专利数量,竞争激烈,一部分实力强大的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但还没有形成技术垄断。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靶向制剂技术进行专利权人分析,发现领先的专利权人中,大学和科研院所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表明靶向制剂尚属于较为新兴的技术,其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的企业可以尽快加入到这场技术竞争中来,以谋求较大的发展空间,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
虽然国内申请人的专利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数量并不能代表技术水平,国内申请人的专利往往质量较低,关键的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外国申请人的手中。国内申请人还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跟踪先进技术,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