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惊澜录'全集:严孟达:不行“王道”,行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0:45

严孟达:不行“王道”,行吗?

(2011-09-17)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 } 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 ● 严孟达

  台湾前行政院长、现任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最近在我国发表了一场以《中华文化的王道与霸道》为题的演讲,从中国文化的更深层、古人智慧的更高境界中去为今日世界的许多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他主张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政府和每一个经济体,都应该去探索如何制定一个能够衡量人民是否幸福的指标,而他认为这应该回归到孟子的“民为先、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王道思想。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人物,他的中心思想是兴王道、行仁政。他的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他一生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这些古代圣王,他把“先王”的政治理想化,鼓吹古代圣王统治人民的方式,要复兴王道就要行仁政。其仁政的内容不乏现代意义,对新加坡还相当对胃口的是“制民之产”,规定老百姓必须有最低限度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老百姓应该有能力供养父母、养育妻子儿女,平时吃得饱,荒年时也饿不死,给农民“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推行孝道,让人民安居乐业,统治者也就可以“王天下”。

  孟子认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又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因此曾被现代人以现代眼光批评为把社会阶级规范化。套句现代话来说,孟子这些有“阶级性”的话不够“政治正确”,但他对社会分工的观察在今天来看还不失其客观、精准。

  另一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皆可为尧舜”,则是从人性上否定了人的社会阶级之分。就今日的语境来说,一个人不管其出身,发挥善性,都可以向上进步,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流动性”。

  刘兆玄虽然说他不是现代孟子,但他用王道来宣扬民主(孟子思想中的民主精神)应比西方人以王者自居,把民主、人权当武器到处教训别人,甚至干预别人的国家更叫人容易听得进去。

  本文重点不在于谈孟子,而是要谈在儒家思想盛行之前便已在行仁政,孔子也是其忠实粉丝,具有王道思想的春秋时代一个小国政治家郑子产。

  生于春秋时期的子产比孔子长十七岁,他在执政之初,郑国是兵乱过后,满目疮痍。他积极投入重建工作,从事经济发展则以民为本。确立法制,拨乱反正。由于他的雷厉风行,民间起初受不了,于是便有人唱起了“顺口溜”:子产没收了我们的衣冠,夺走了我们的田园,如果有人要干掉他,我们乐意帮忙!

  几年之后,郑国的一切步上正轨,百姓丰衣足食,社会治安良好,民间又有“顺口溜”,这回却是赞他:我们的孩子有子产代为管教,我们的土地有子产代为开垦,子产死后,有谁能持续他的政绩啊!   郑国身处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子产在外交上保持了不亢不卑的立场,在内政上,他能善用人才、听取民意。有一回,有属下眼见农民闲来没事干,聚集在“乡校”谈论时事,于是向子产建议把乡校关掉,子产答说,人民的批评有什么好怕的?民意就像河川,等它大决时,才来应付已是太迟,平时多做一些疏导的工作,就不怕大水泛滥啦! 子产任相二十一年,郑国在周围大国的环伺下,国力仍蒸蒸日上。他病危时特地向接班人交代:“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实行宽政”。子产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人民,他担心死后,人民不能再受到仁政的照顾。这不是王者风范,是什么?他一生行的道,不是王道又是什么?

  子产去世的消息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哭着说:“古之遗爱也。”(“他是古代留下的仁爱典范啊!”这句典故由此而来。)

  刘兆玄说:“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倡王道不遗余力却未能有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大国都听不进去……当时的大国之王皆迷信霸道,力求壮大国力并吞小国,……”这从另外角度说明了,一个小国没有什么仰仗,资源比不上大国,统治者的道德品行若也比周遭大国的统治者卑下的话,这个小国就迟早要自取灭亡,子产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明白这个道理。

  今之小国若新加坡者,行王道才是唯一的求存之道。若执政者为政不仁,最高兴的是周围的大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