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1927:其实大部分医务人员只是想做个单纯的医务人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3:55:14
转载
标签: 医保
医务人员
患者
医生
杂谈
分类: 舞文弄墨
现在全民都在喊“看病难、看病贵”,
其实可能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多家三甲医院及各种专科医院。全年无休,24小时工作,真正有病的人只要到医院就可以得到治疗。主要的矛盾实际上是看病贵。
现在的检查费、药费的确比原来高出很多,就是医生本人有病,恐怕住一次院也要花掉不少的收入.现在并未实现门诊医保支付。对于有慢性病的患者来讲,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大家都知道以上几种疾病患病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这些疾病是现阶段的临床技术没有办法治愈的。只能够通过长期用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看看这些疾病的治疗费用,即使是自己买药治疗,每个月、每个人费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以目前的工资水平,尤其是退休工资,真正能有几人承担得起。医保卡上每个月存几十到一百余元,对于整个治疗费用杯水车薪。门诊看病、用药就是在花自己的钱,所以才有那么多内科患者要求住院治疗。毕竟自己可以少花钱。
再看看住院以后,相关的检查不能太少,我们国家大多数单位并没有定期体检的福利,除了公务员、老干部等(他们医疗保障最好,我们没法比)。有些患者是病情需要多项检查,有些患者是自己要求全面检查,还有一些因为现在医疗环境太差,医生为了保护自己,减少漏诊和误诊,避免未来上法庭不得不多做检查。药费高就更不用说了,原来一些便宜的、好使的药,药厂没有利润不生产,医院也进不了。有些药医保有限制,反正医保目录里的药物都不怎么便宜。各个厂家为了进入医保目录也没少在上面走门路。结果,现在全变成医生开大处方了。医保目录医生可没资格制定。患者入院用药也就根据病情那几种,但是慢性病口服药是需要长年服用的。根据医保要求,出院不许带的药物,这个绝对不敢违抗。口服药只允许带一月。但是看着那些退休只拿几百元的老人可怜巴巴的跟你说:“大夫,我们没别的要求,就是多给带点吃的药,让我回家少自己花钱买药。”谁能够忍心全部拒绝。有时候不得不多给患者开些口服药。
再说说床位紧张的问题。试问本市哪个三甲医院不存在这个问题。原因是后门吗?
医院本身都是希望增加患者收容的,因为现在医院的体制就像企业,我们的一半工资、所有奖金都是自己挣的,所以患者多,医院的收入就会多。患者要求住院,医院是不可能拒绝的。而有些医院病房条件较差,能够行走的患者谁愿意和那些在床上大小便的人同住一室?走廊加床又是多少人能够认可的?医生和护士在病人入院时都告诉患者不得离院。但医院不是监狱,不可能限制患者的人身自由,也无权强制患者出院。一部分患者病情很严重,早就应该住院治疗,但因为住院后就会失掉工作,反复犹豫,后来拖到挺不了才来医院。住几天刚见好,就得继续上班,医生只能让患者抽时间回来治疗,继续用药,这也是特殊的的一种。还有一部分患者(主要是领导干部),人家要上班,你还得给人家治好病,当然不可能24小时住院了,高间条件也不行啊。得把手机号给领导,随时咨询,好几天见不着面,告诉你有时间来一趟医院,不管你上下夜班,必须在那里候着,给领导安排好检查、用药,再微笑着送走,这也是为人民服务啊。出院带药,没有限制。不喜欢给领导溜须拍马。所以这辈子也当不上官。
现在国家对医保的投入已经比原来多很多了。从原来单纯的省市医保,增加了城镇居民医保及农村合作医疗。全民医保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现在医患纠纷很多,一些医生象防狼一样防着病人和家属,这真是本末倒置了。尽管有些人对待医护人员呼来喝去象对待酒店的服务员,尽管有人看病连几元的挂号费都舍不得出。但只要他们来找医生看病,就总是有需要的,也就是医生能做对他们有利的事情的机会。也许病人一开始对医生有种种的提防和误会,只要医生能做到真诚耐心敏锐地解决病人的问题,关系总有改善的一天。
总之,干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看病就更是如此了。
医生看病是应该的,所以病人只要有能力,也应该有付出,医生要求不高,能够体现自我价值更好,不能体现也不能老是让我们被扣钱,生病不是病人的错,但也不是医生的错。没有钱看病,同样不是我们之间的过错,有些病本身就需要花钱,比如肝硬化,比如尿毒症等等,需要改变的是政策和社会,而不仅仅是医生。
医生的成长过程很不容易,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不见得比培养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容易,每一个名医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有些故事也许就是事故,教科书的经验教训都是无数的鲜血甚至生命总结出来的,知道了这些,社会甚至病人应该能够体谅医疗环境,普天盖地的医疗事故及医疗黑幕,有些其实是必然,有些更多的是无奈,如果过渡关注于这些表面东西,是医疗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其实大部分医务人员只是想做个单纯的医务人员。
医生能救赎什么?医生其实救赎不了什么,仅仅是正常看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工资.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阳光,不需要什么救赎,要救赎的更应该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