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复康颗粒几盒一疗程:董一菲:《论语》给我们语文教育的启示之执子之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05:55

董一菲:《论语》给我们语文教育的启示之执子之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选自《诗经·邶风·击鼓》被张爱玲称为最悲哀的诗,因为这里有没法实现的期许,有无尽的不可触摸的苍凉。

《论语》中有这样一幅画面和天下所有的“执手相看泪眼”的恋人们的真挚情感相比,也毫不逊色的“师生执手”。师生之情千年穿越。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伯牛是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七岁,孔子欣赏他的德行,伯牛不幸患了麻风病,被隔离了,他不愿见任何人,任何人也不敢见他。孔子来了,带着一颗热忱而悲哀的心,“执”伯牛之手,这个动作太真挚太亲切了,足以感动日月山河。师生之情跨越了病痛生死,孔子执伯牛之手,嘴里不停地感叹,“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

孔子对学生的感情有爱情的热度,有亲情的温暖。当伯牛几乎被所有的人抛弃,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时候,孔子是唯一一个敢“执其手”的人。“麻风病”在孔子时代是传染性极强,人们谈之色变的令人大惶恐的疾病。

而孔子却在这个时候来到了伯牛被“隔离”的房子。孔子能来已经够令人感动的,可是孔子还是不顾众人的阻拦,从窗子把手伸进去,紧紧握住伯牛的手,那也许是杨柳依依的春天,也许是雨雪霏霏的深秋。

仁者,爱人,爱人者人皆爱之。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不是向学生索取那份尊敬父亲般的尊重,而应该首先像父亲般的爱自己的学生,孔子提倡一种以家伦理为基点和核心的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天地君亲师,教师所以和天、地、君主、父母并列,首先是因为教师有无边的大爱,像自强不息的天,像厚德载物的地,像胸怀天下的君王,像血脉相连慈爱的父母一样。教师爱学生,“爱”不是抽象的标榜,爱是一种无惧无畏点点滴滴的行动。

教师的爱是孔子的“执其手”。

爱是作为教师的孔子的集结号,学生从四面八方走向他,追随着他,不离不弃,至死不渝。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被误解,被围困,误入战场,甚至七天没东西吃,弟子们守护着他。

孔子死后,学生们在墓边搭建了窝棚守孝三年,穿衣、吃饭都有特殊的规定,接着这些学生的家庭也要搬过来陪住,来了那么多的家庭,来了那么多的亲族,甚至相关的服务人员也随之而来,结果就有了一个一百多家的小村落。

文明就这样聚集着,文化也因此传承。

孔子辞世的时候,他亲爱的学生子贡不在身边,深情的子贡赶回来还要继续为孔子守孝三年。

事死如事生。孔子主张厚葬,他的学生将这种主张用爱亲力亲为成一种意识一种文化。

孔子完成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第二年,他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了,孙子尚在襁褓中,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怎样的大悲大痛,可是《论语》对于孔子的这一心路历程,却少有记载。

孔子是爱孔鲤的,爱得深沉,爱得细腻,我们还对“过庭之训”记忆犹新。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孔鲤肯定是一个又乖又好学的孩子,我们从他的“趋”和“退而学”可以知道,孔子尊敬父亲,所以他在自家的庭院见到孔子都要快步跑表恭敬,父亲点到为止,孔鲤马上退下学习,可见悟性极好,很有慧根。

孔子面对孔家千年烟火相承的唯一的子嗣孔鲤,他肯定有太多的感想太多的情怀,可是他是一个不愿意在儿子面前坦露太多的父亲,他站在院子里孤独而又寂寞,深深的父爱化作《诗》《礼》。

孔子善询,“学《诗》乎?”“学《礼》乎?”亲切得像三月的风,温柔敦厚,乐而不淫,“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是一种引领,一种召唤,四两拨千斤。孔子既是父亲,又是教师,孔鲤既是儿子,也是学生。

孔子在晚年痛失爱子,《论语》中不着一字,这是怎样的深创巨痛。

孔子回家的第二年,孔鲤死了,又过了一年多,孔子最喜欢的颜回也去世了。孔子仰天长叹,“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 ·进》)

这是一个悲痛欲绝的父亲,更是一个伤心的老师,孔子的“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这一语,有大境界,一个教师的大境界:爱学生甚于自己的儿子。

教育就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牵着孩子的手走过岁月走过风雨,感悟生活感悟真善美,使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育就是“执子之手”,不离不弃的过程。

教育就是“执子之手”,忧患与共的过程。

教育是一幅画:教师紧握孩子们的手,走向暮春,浴风沐雨,咏而归。

教育是一首诗,名字叫“执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