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指示:中国出手拯救欧洲 定要有先决条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4:47:39

中国出手拯救欧洲 定要有先决条件

意债危机升温 中国施援勿乱

因债务高企而被冠以「欧猪五国」的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相继不支求救。希、爱、葡三国已先后接受欧盟援助,令人深以为忧的是,意大利近日亦要放下身段向外求助,求援对象不是近在咫尺的欧盟,而是远在天边的中国,反映欧债危机逐渐透入核心地区。

意大利财政部官员证实,财长特雷蒙蒂上周五在罗马与包括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等人士会面,会谈详情虽未见公布,但市场消息已满天飞,包括意大利官员请求中国购买数额非常庞大的意大利国债,并且策略性入股意大利的国有银行,协助当地早日摆脱债务危机。

坦白说,即使意国官员绝口不提会谈内容,意大利财困的窘态仍然无法掩饰。数据显示,意大利目前约有一点九万亿欧元债务,国债规模即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现时的借贷成本已接近六厘,若情况持续下去,令借贷成本不断增加,意大利最终只会走上债务违约的末路。

在「欧猪五国」中,以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规模最大,分别高踞欧元区第三和第四位。市场一直担心意大利一旦爆发债务危机,现有的欧元区金融救助机制根本无力应付,对欧元区来说,意大利是「大到救不了」的成员国,倘若债务爆煲,意味加速欧元区瓦解和衰亡。

值得留意的是,意大利财长特雷蒙蒂过去对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活动一向抱怀疑态度,担心中国在欧洲进行「反殖民」,现在为势所逼,不得不打倒昨日的我,为中国打开投资欧洲的大门,扫除了重大障碍。对中国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也是更深危险所在,必须慎重处理,详细评估有关风险。

中国目前虽然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但与欧洲债务危机的资金缺口比较,毕竟仍有距离。中国主权基金和内地企业以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已经吃了不少闭门羹,也交了所费不菲的「学费」。现在欧美国家同陷债务危机,在求财心切下,即使愿意将投资大门的门缝开得大一点,背后的忌惮和设防,不会一下子改变,中国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有必要留意这一点。

此外,无论中国增购欧债规模有多少,亦须审慎为上。中国以往倾斜投资美债,将太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上,如今遇上美债危机,可谓悔之已晚,既无法转身,亦无从止蚀,欧洲债务之大与美国堪称难兄难弟,并且因为制度所限,欧元区要求成员国削赤的难度远超美国,违约风险更高。当欧美国家一个个视中国为大救星之时,中国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知所进退,勿成为欧美债务危机的陪葬品。

意诱华大手购国债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已从希腊逐步蔓延至欧元区其它国家,意大利及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岌岌可危。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政府正寻求中国出手拯救,希望向中方兜售大量意国国债,并允许中国投资该国的战略性公司。全国人大财经委、前央行智囊等都表态支持购买意大利国债。

 

报道引述意大利官员表示,意国财政部长特雷蒙蒂(Giulio Tremonti)上星期与中投董事长楼继伟所率领的代表团在罗马会面,希望中国可以伸出援手,大量买入意大利国债和投资战略性公司。

中投尚未敲定购债

官员并透露中国现时持有约760亿欧元的意大利国债,约占该国国债总量4%。参与协商的还包括意大利国有企业CassaDepositie Prestiti代表。但据内地媒体引述接近中投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中投公司仍未确定投资意大利国债,尚要向中投投资委员会报批。

《金融时报》报道指意大利目前公共债务规模已高达1.9万亿欧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估计高达119%,欧元区中仅次于希腊。报道亦指意大利财政部副部长八月在北京曾与中国多家投资机构代表见面。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称,投资者没必要对欧债危机恐慌,称中国已准备好与其它国家合作共同提振市场信心。她指帮助意大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有益。

欧洲目前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经济复苏充斥不明朗,对中国出口亦会造成影响。

樊纲:成本低可考虑

另中国人民银行前顾问樊纲称,中国应当考虑买入意大利主权债券,因为这类债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他表示或会存在风险,但如果成本很低可以考虑购买。市场人士认为,如果中国购买意大利国债,有助中国在全球货币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亦有分析指,即使中国购买规模亦不会多,因为目前欧债风险中除了希腊外,风险最大的就是意大利及西班牙。

自从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两次通过希腊救助方案后,评级机构更加关注意大利和西班牙存在违约风险。近期三大评级机构都有可能调低意大利评级,穆迪六月十七日就曾经警告,或在九十日内下调目前该国Aa2评级,而惠誉及标普现时对意大利评级为AA及A+。

意大利昨日标售39亿欧元的五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进一步升至5.6厘,较七月十四日出售的国债收益率上升67点子,反映市场对欧债危机恶化及希腊债务违约的忧虑。

近期中方有关欧债言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对欧洲经济及欧元始终有信心,将继续把欧洲作为主要投资市场之一,希望确保中方投资安全

中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 投资者对欧债危机及欧元状况的恐慌是没必要的,中国已准备好与其它国家合作,共同提振市场信心

央行前顾问樊纲 买入意大利国债可能会存在风险,若成本的确很低,可以考虑购买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中国对欧洲有信心,希望欧洲能确保中国投资安全

中国救欧债再踩落凼

中国是全球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近两年有关「中国增持美债,中外专家感忧虑」的报道不绝于耳,今年七月美国爆发违约危机,坊间对中国可能陷入美元陷阱的惶恐达至高峰。如今欧债危机升级,难道中国又要掉进欧元的泥淖中?

自○八年海啸爆发后,中国再以「救世者」自居,不只增持美债,近期还可能继续加码投资岌岌可危的欧债。据统计,中国迄今持有欧债达6,000亿欧元,当中1,000亿欧元为「欧猪五国」债权。虽然持有金额不及美债,但一旦违约,损失即以千亿欧元计。

美债危机引发了中国被「美债绑架」的强烈批评,还道「敲响中国警钟」。中国频频发表增持欧元债券的言论,虽然没以「救世主」自居,却多番被外界冠以救世主名号,自然吸引欧元区「有难」的国家求援。

「欧债危机崩溃在即」

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昨日直指,欧债核心问题是欧洲虽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却无统一的财政政策。他直斥,「欧洲债务危机处在崩溃前夕,欧元自身难保。如果不解决欧盟的机制问题,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欧债问题。」

名家讲场:中国须慎防美元阴谋

所谓美元的阴谋论,表面是在诱发美元的快速贬值,但随着欧债危机在欧元区的连锁反应,且在救助手段上短期回天乏力,使美元足以坐收渔人之利。同样,当欧洲央行不断加大购买欧元区重债国国债,刺激经济复苏时,欧洲经济的复苏也会对美国经济带来更大好处。

抗衡欧美贸易保护主义

此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五国」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矛盾,使各种危机一触即发,美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使其能更有效地影响金砖五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所以,美元在被人为低估后的绝地逢生,指日可待。

我们假设期限是五年,到那一刻,即使英镑、日圆都可能成为新的国际货币,人民币也可以进入国际储蓄性货币体系,但美元的快速升值足以让这些国家经济再次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

特别是那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复苏和黄金价格的快速下跌,将使经济失衡的发展中国家的各类资产价格严重失衡,黄金、房地产、股票这些居民家庭性金融资产的价格下跌会使相当一批中产阶层沦为赤贫者。

在这些阴谋论之中,美国政府会以同样的受害者身份予以抗议,而美联储则会远远地躲在美国的金融大鳄之后,静观事态的变化。

所有这一切均证明,我们不要被美元表面的疲软所欺骗,更不要相信美国国债信用下调会使美国失去霸主地位。中国要崛起,就必须正视对手的实力,扬长避短,力求主动性发展。

「十二五」期间,现代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抗衡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长远对策。

俄罗斯针对美国信用评级下调,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工业以降低美元信用危机对俄罗斯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

欧美债务危机和信用评级的下调,表面看会影响到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购买能力,而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于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变化。

工业不升级 难有主动权

中国要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获得更高的话语权,并不会因为美元信用的下降而增加新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做更为重要的事情,是防止欧美挤压中国制造业市场和实施对华新的贸易保护,迫使中国用更廉价的制造业和加工业产品来补偿美元的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是提高中国现代工业的水平,提高工业技术等级和产业链深度。从未来二十至三十年看,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的地位不会改变,中国以制造和加工产品作为出口主体的格局也不会变。传统制造业长期困扰中国摆脱不了廉价制造产品出口的问题,成为中国难以获得国际贸易市场主动权、话语权的最大障碍。因此,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走先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道路,要通过强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完成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体改所研究员 史炜

美欧债债揪心 中国事事慷慨

欧元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口,中国总理温家宝昨日表示愿意施援。中国的慷慨,再次让国际金融市场松了口气,问题是,中国拯救全世界,谁又会救中国呢?

希腊、意大利债务危机再度风高浪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本月初致电温家宝求援,意大利政府则希望中国尽可能多购买意国债券,法国外长朱佩访华,更是对中国大献殷勤,称中法「和而不同」。各国纷向中国摇尾乞怜,楚楚动人。

但这仅仅是欧盟可怜的一面,欺骗性面纱包裹的是欧盟对华凶恶的一面:欧洲重视中国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却迄今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所提出的「技术标准」连部分欧盟成员都不能完全达到;欢迎中国参与购买欧元债券和投资,却又惊呼中国要「买断」欧洲;希望加强同中国的国际合作,却一直保持对华武器禁运。

欧盟欠中国数不清的政治帐,却要中国帮他们还经济帐,岂不是当中国老衬?事实上,欧洲债务危机已沦为可怕的债务黑洞,再多的钱扔进去亦无济于事。危机的根源在于其病态的高福利制度,希腊公务员到四十岁就可以退休,父亲死后子女照样可以申领退休金。这些畸形的制度,使欧洲各国普遍透支将来,变成寅吃卯粮,好吃懒做。

历史关头 把握机遇

中国如果继续购买欧债,不仅政治上无任何回报,经济上也是以身犯险,遭人绑架。其实,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再差,其国民的生活都比中国老百姓富裕,汽车洋房,不愁吃喝,但中国老百姓有甚么?有多少人仍在贫困线下艰难度日呢?外国人勒一下裤腰带,中国政府就万里救急,但亿万中国老百姓的生死又有谁关心?

中国出手救欧洲,不是不可以雪中送炭,但一定要有先决条件,一定要有优良资产做抵押,正如当年欧盟对华贷款一样,总是带有数不清的苛刻政治条件,中国今次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欲取之,必先饿之,只有将欧盟饿得体无完肤,饿得没有任何傲气与骄气之后,中国再出手相救,获得的效益才会最大化。

风水轮流转,欧盟要完蛋。一直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中国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欧盟,今次终于摇尾乞怜。在这历史转折关头,中国能否把握机遇,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考验北京当局的执政能力,成则为国家功臣,败则成民族罪人。

长贫难顾

欧洲债务危机挥之不去,意大利等国家要求中国购买更多债券,几乎已到了哀求的地步。唉,这些往日不可一世的洋大人,倘若不是山穷水尽,又岂肯低下高贵的头颅!

中国目前持有多少欧洲债券,这属于「国家机密」,老百姓当然无权知道,但专家估计最少也有六千亿欧元,与持有美债的规模已相差无几,够多的了。实际上,欧洲债务问题扰攘了好几年,隔三差五就出现一次危机,之所以至今没有正式爆煲,主要就是因为中国等债主往往在关键时刻输血,也正因如此,欧洲国家食髓知味,每当揭不开锅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把目光瞄准中国。

问题是,长贫难顾啊,欧洲国家奉行福利主义,好吃懒做,债务问题有如宇宙黑洞一般,不知伊于胡底,中国究竟还有多少钱可以帮人填凼?难道北京当局真的把自己当成救世主?

别说中国根本没有能力做甚么救世主,即使有能力,也不能做这种冤大头。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所说,欧洲一向持双重标准,重视中国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却迄今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有求于中国时好话说尽,不需要中国时又说三道四。简而言之,就是「有事锺无艳,无事夏迎春」,这种两面三刀的手法,见怪不怪了。

当然,如果不是北京老爷们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到处炫富,到处派钱,洋人也不至于老是打中国钱包的主意。

陈竞立

挂三档不松手闸

中国当下似乎成了欧洲的大救星,买了希腊的国债,法国和德国也要帮忙买欧债,这回意大利也恳求北京伸出援手。相对而言,中国对欧外交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不过,就不知道北京外交部能否演出一台好戏。

不久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出席布莱德战略论坛,针对欧洲对华发展关系发表观点时指出,欧洲对华发展关系一直存在两股相反的作用力,「这些自相矛盾的做法就如同开车挂三档却不肯放开手闸,影响双边关系发展,不仅伤害了中国,也伤害了欧洲自身的利益。」

曾做过驻英大使的傅莹,对欧洲可谓了如指掌。她的「挂三档不松手闸」说法,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欧洲对华发展关系一直存在两股相反的作用力,一是加强合作的吸引力,另一股是怀疑猜忌的排斥力。

事实上,中国和欧洲经济已密不可分,双边贸易从最初几十亿美元增长到五千亿美元,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技术来源地,同时欧洲国家也从中国获取了巨大利益。中国「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在促进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诸多契合点,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但是,欧洲人对中国充满了矛盾的心态,既想中国大量购买欧债和投资欧洲,却又惊呼中国要「买断」欧洲;既想加强同中国更广阔领域的合作,却又一直保持对华武器禁运;既重视中国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却又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显然,欧盟还想握有制衡中国之王牌,那么,北京要懂得讨价还价。

柳三禅